國內航班量回升接近去年同期,入境政策放寬雙向客流漸恢復:民航業觸底反彈

2020-08-14 華夏時報

(王瀟雨 攝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瀟雨 黃興利 北京報導

從春運高峰戛然而止,到疫情搖擺之間的波動,從六月開始至今的諸多項行業數據表明,中國民航業至少從國內市場開始走上了反彈之路。有數據顯示,7月全球起降架次前30位的機場中有14個都位於中國。近期,而在出入境政策和國際航班「限流」隨著國外疫情變化而逐漸放開之時,也意味著行業正在走出低谷。

「截至8月12日,共計93家中外航空公司(國內19家,外航74家)運營187條定期國際客運航線,每周執行210個往返航班,與50個國家保持定期客運通航。較疫情嚴重時期,已與20個國家恢復定期客運航班。」對於國際航線的恢復情況,民航局航安辦副主任吳世傑在1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

運量降幅持續收窄

中國大陸地區對COVID-19疫情的較好控制也使得中國內地民航市場成為全球民航業為數不多正在看到大量積極變化的地區之一。

根據中國民用航空局(下稱民航局)在8月1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披露數據顯示,7月份,全行業完成運輸航空飛行77.7萬小時,同比下降28.6%,環比增長13.8%。

民航局方面表示,7月民航運輸生產繼續呈現回升態勢,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68.8億噸公裡,同比下降39.3%,降幅較上月收窄3.4個百分點;完成旅客運輸量3910萬人次,同比下降34.1%,降幅較上月收窄8.3個百分點。

從1月底開始中國的航空運輸業幾乎陷入停滯,人口流動的限制以及出入境限制、旅遊業的停擺多重打擊之下,航班被大量取消,飛機停場,航空公司則專注於參與抗擊疫情中對醫護人員和生活醫療物資的運送活動,出行需求降低到最低點。

從3月開始,一方面疫情開始從局部得到控制,另一方面國家明確提出復產復工等恢復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要求,航空也開始走出最黑暗的時刻,但恢復仍顯緩慢。轉機從四月底到五月開始,疫情開始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得到有效控制,航空公司也開始投入更多運力,更多之前暫停的航線開始復航。

雖然其間有遭遇到北京疫情等級調整帶來的局部運力縮減問題,但大勢之下,國內航空業開始真正走向復甦。

航空該數據分析機構飛常準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國內機場日均起降航班超過25000架次,較6月環比提升12.4%,單日最高起降架次已經接近2017年平均水平。航空公司飛機日利用率也有明顯提升,達到5.72小時/日,此前這一數據曾跌至日均不足兩小時。

根據航空數據分析機構OAG以及CAPA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的航空公司從8月10日開始的一周之內提供的國內可用座公裡(ASK)運力已經達到去年同期的98%,而接下來的一周將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推動旅客航空出行意願的除了旅行限制的解除以及跨省遊的恢復,還有航空公司前所未有的大規模促銷活動。受疫情影響,往年航空公司每年利潤高峰暑運的票價水平已經遠低於往年,而一些儲值類套票產品的出現更是以較低的成本提前鎖定了不少旅客今年到明年大部分時段的出行意願,在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隨心飛」套票成為當季航空公司最熱衷於吸引旅客回到機艙的產品之時,一些潛在的出行需求被激發出來,儘管在票價處在低位且航班客座率仍未恢復到正常水平的情況下航空公司無法獲得以往的收益,但與此前幾個月裡空蕩蕩的機場和機艙相比,能夠讓出行熱度「昨日重現」似乎更能夠為行業帶來久違的安全感。

國際航班量回升

相比國內市場,由於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疫情防控進展不同,邊境完全解除限制短期內仍是奢望,同時中國為了鞏固防控成果一直以來對國際航班量有一定的控制,所以國際航空市場的恢復目前仍處在艱難階段。

雖然7月全球起降架次前30位的機場中有14個都位於中國,但這些航班量仍然主要依靠國內業務支撐。好在情況也已經經開始發生諸多變化,比如從上個月開始大批外航開始恢復中國航線的運營,中國航司在保持與國外主要目的地不斷航的同時,也逐步開始恢復雙向定期客運航班運營。

據悉,此前中國對入境航班有限制性政策。隨後在諸多因素助推之下,美國和法國的航空公司先後獲得恢復更多中國航線的機會。

為了支持更多外企復工復產,中國曾經允許外國航司運營飛往中國的包機航線,並在暫停持外國護照旅客入境的情況下,通過發放邀請函的形式允許一部分外籍人士獲得有效中國籤證入境。但據一位目前在德國企業的中方僱員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透露,這種臨時政策也對一部分需求造成了限制。

好在中國駐歐洲多個國家大使館在8月中旬開始陸續發布《關於為持中國有效居留許可的相關外國人提供籤證便利的通知》,放寬了對超過三十個國家國籍人士入境的限制。通過快捷通道赴華從事經貿、科技、文化、教育、體育等活動的外國人不再需要邀請函就能直接其前往所在國的中國使領館申請籤證,在提供必要的核酸檢測證明之後就可以獲準入境。

在此前諸多限制下,中國的國際航班過去幾個月裡主要運輸從國外歸國的中國留學生等單邊客源,而在新的出入境政策下,雙向客流也開始逐漸恢復,比如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就在近期恢復了北京-維也納、成都-法蘭克福等雙向定期客運航班。在國內航空公司公布的9月航班計劃中,國內外航司均已經有包括北上廣這類一線機場在內,同時還有部分二線機場的復航計劃。

但總體看來,由於國際航空旅行的需求仍被限制處在較低位,因此航空公司並沒有投放太多運力在國際市場。OAG數據顯示,8月10日開始的一周裡中國航空公司國際運力只有去年同期8%。

仍需防範疫情回流

國際航空旅行仍難以振作的主要原因仍然是防範疫情擴散,這也是航空業一方面希望儘快恢復正常狀態,而另一方面又受到諸多限制條件制約的根本原因。

除了限制航班數量、採取分流前置篩查等措施之外,中國民航又在不久前推出了「熔斷制度」,目的就是希望航空公司對旅客加大篩查力度,從而儘量減少病例輸入的機率。

從實施之後效果來看,國際航班輸入病例的情況確實時有發生,也多次觸發熔斷機制。為此中國政府又對入境旅客推行強制核酸檢測措施,要求所有入境旅客均需持期限內由所在國中國大使館認可機構出具的核酸檢測報告才允許登機。

8月14日廣州衛健委報告了8月10日伊朗德黑蘭-廣州航班有6人檢測呈陽性的消息。而此前上海市政府也發布消息稱8月9日就檢測出18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可見航班量和旅客入境人數的增加帶來的疫情風險也會成比例上升,這些疫情也都不同程度觸發熔斷機制,也使得航空公司對旅客登機前的篩查變得更謹慎。

阿聯航空近日發布的通知就明確提出,所有搭乘該公司航班前往廣州的旅客必須提供COVID-19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對於從杜拜 (DXB) 出發的乘客,檢測時間應在出發前48個小時以內;對於始發地為其他城市並在杜拜中轉的乘客,檢測時間應在出發前72個小時以內。阿聯另一家航空公司阿提哈德航空也緊急發布了相同的新政策,其中原因就是近期由阿聯入境的旅客中病例增加,以至於觸發了部分航班的熔斷措施。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

相關焦點

  • 雙節出行高峰將至 民航業恢復展現「中國速度」
    「由於今年中秋、國慶重合,加之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預計十一假期國內民航旅客量同比增長10%,將創下十一黃金周設立以來新高」。去哪兒網大數據研究院院長蘭翔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截至9月14日,十一假期國內機票預訂量已經超過去年同期水平。雖然十一黃金周有望拉動民航業快速增長,但需要注意的是,「國內民航業想要真正實現復甦,還需等待疫情過去,等待國際航線恢復。」
  • 民航新政:放寬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
    民航局運輸司巡視員靳軍號介紹,經研究決定,民航局對國內航線航班管理政策進行了合理調整,放寬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據介紹,民航局於近日下發《關於2020/21年冬春航季國內航線航班評審相關工作的通知》,調整放寬了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
  • 暑運黃金期過半 民航業元氣恢復了多少?
    據航班管家發布的7月民航運行報告顯示,截至7月底,中國民航客運航班實際執飛量37.72萬架次,環比增長17.86%,恢復到去年同期的76.24%。全國39個千萬級機場進出港航班量共50.36萬架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74.57%。中航信高頻數據則表明,8月前兩周客流恢復超市場預期,單周登機數同比降幅收窄至10%-20%,票價因旺季到來而走強,同比降幅收窄至40%以內。
  • 民航局:調整放寬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
    8月旅客運輸量接近去年同期四分之三從數據看,8月,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75.4億噸公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65.4%,同比增速較2月提高39.3個百分點。客運方面,8月共完成旅客運輸量4553.9萬人次,接近去年同期四分之三,同比增速較2月提高了58.9個百分點,其中,國內航空客運市場加快恢復,本月共完成4535.1萬人次,已恢復至去年同期八成以上,並超過今年1月份,是今年以來月度國內旅客運輸規模的最高值;受境外疫情持續蔓延影響,國際航線旅客運輸規模持續處於低位。
  • 十一黃金周迎出行高峰 國內民航旅客量將創歷史新高
    「由於今年中秋、國慶重合,加之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預計十一假期國內民航旅客量同比增長10%,將創下十一黃金周設立以來新高」。去哪兒網大數據研究院院長蘭翔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截至9月14日,十一假期國內機票預訂量已經超過去年同期水平。雖然十一黃金周有望拉動民航業快速增長,但需要注意的是,「國內民航業想要真正實現復甦,還需等待疫情過去,等待國際航線恢復。」
  • 武漢天河機場單日客流突破6萬人次,國內客流量恢復到去年同期九成
    長江網8月22日訊(記者王謙 通訊員張盼)長江網記者從天河機場獲悉,8月21日,機場旅客吞吐量達6.02萬人次,這是自4月8日恢復商業航班運行以來首次單日旅客吞吐量突破6萬人次,客流量已恢復到去年同期國內水平的90%。
  • 天河機場國內客流恢復九成
    長江日報訊(記者王謙 通訊員張盼)長江日報記者從天河機場獲悉, 8月21日,武漢機場旅客吞吐量達6.02萬人次,這是自4月8日恢復商業航班運行以來首次單日旅客吞吐量突破6萬人次,客流量已恢復到去年同期國內水平的90%。「惠遊湖北」政策的實施加速了航空客流的恢復。
  • 民航業緊握十一國慶長假救命稻草
    日前,日前,據民航局數據顯示,8月份國內航空客運市場達到今年以來的月度最高值,民航完成旅客運輸量4553.9萬人次,同比下降25.6%,環比上升8.5%,接近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三。公商務出行群體一般對價格不敏感,加上國內疫情防控需要,部分企業仍然採取在家辦公的政策,佔航司利潤最高的客源群體 - 公商務出行仍待覆蘇。
  • 熱門航線頻頻加密 天河機場國內客流恢復九成
    原標題:熱門航線頻頻加密天河機場國內客流恢復九成>長江日報訊(記者王謙通訊員張盼)長江日報記者從天河機場獲悉, 8月21日,武漢機場旅客吞吐量達6.02萬人次,這是自4月8日恢復商業航班運行以來首次單日旅客吞吐量突破6萬人次,客流量已恢復到去年同期國內水平的90%。
  • 常州機場國內航班量快速恢復 已超出疫情前同期水平
    11月1日-10日,常州機場國內航班實現起降899架次,同比增長20%,旅客吞吐量96676人次,同比增長3.4%;實現國內貨郵吞吐量879.1噸,同比增長20.5%,國內客貨運業務實現正增長,已超出疫情前的同期水平。
  • 民航局:國內航線旅客運輸量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8%
    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15日電 據中國民航網微博15日消息,民航局航安辦主要負責人表示,9月份,民航運輸生產恢復速度有所加快,國內航線完成旅客運輸量4775.0萬人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8.0%。,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83.6億噸公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76.3%,其中,國內完成68.2億噸公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6.9%。
  • 民航局:8月國內航空客運市場已恢復至去年同期8成以上
    國內航空客運市場加快恢復,8月共完成4535.1萬人次,已恢復至去年同期8成以上,並超過今年1月份,是今年以來月度國內旅客運輸規模的最高值。資料圖:一架航班停靠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生產運行方面:8月份,民航運輸生產總體繼續呈現回升態勢,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75.4億噸公裡,同比下降34.6%,較上月回升4.7個百分點;完成旅客運輸量4553.9萬人次,同比下降25.6%,較上月回升8.5個百分點;完成貨郵運輸量54.6萬噸,同比下降13.3%,降幅較上月擴大2.9個百分點,其中,全貨機貨郵運輸量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共完成22萬噸,同比增長20.1%。
  • 航空暑運旺季火爆:8月前兩周客座率回升至 70%以上,客流量超市場預期
    民航受制於疫情衝擊,短期經歷至暗時刻,但國內疫情控制得力,單月及高頻數據均顯示客流需求恢復明顯,超出市場預期,尤其春秋航空,國內客流同比已實現 30%以上正增長。客流恢復超至出市場預期,本周單周登機數同比降幅已收窄至 10%-20% ,創下今年最佳水平。依據當前銷售進度,短期客流已基本恢復至國內同期水平,展望 8 月下旬暑運客流將會季節性回落,客座率環比走低是大概率事件,但考慮到當前需求釋放的節奏和國內疫情基本控制得力,就同比來講應是持續處於恢復之中。
  • 長假期間上海機場國內航班量客運量創歷史同期新高 今天出發和到達都迎來大客流
    國慶中秋長假最後一天,上海兩大機場迎來返程客流最高峰。由於上海是國內最熱的旅遊目的地之一,今天的虹橋機場出發層和到達層都迎來大客流,傍晚以後返程客流將更為集中。虹橋機場運行指揮中心副主任施新顏介紹,今天進出港國內航班達780架次,客座率達到76.7%。像波音777、空客A350這樣的大機型比例達30.4%,比去年同期增長約5%。
  • 民航局:8月中國航空市場已恢復八成 降幅較上半年明顯收窄
    國際航班的穩步增加加強了國際人員貿易往來,促進了經濟社會恢復,同時充分證明了中國民航在世界民航業遭受疫情重大衝擊的形勢下率先觸底反彈,為全國經濟復甦與發展提振了信心,但同時也給外防輸入帶來了壓力。必須提高政治站位,持續發揮民航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定位,堅持做好航班有序恢復工作。
  • 8月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國內客流量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
    來源:讀特在國內疫情防控常態化下,8 月份國內民航市場迎來了久違的高峰期,其中,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表現尤為亮眼。近日,飛友科技發布《2020 年 8 月民航運營報告》,報告顯示,在暑運帶動下,8 月全國航線航班執行量繼續保持平穩態勢,整體與去年同期接近持平。據悉,8 月深圳寶安國際機場進出港旅客或將突破 400 萬人次,國內客流量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
  • 9月民航業恢復至去年同期近九成
    9月份,全行業完成運輸航空飛行88.9萬小時,恢復至去年同期的87.8%,環比增長2.0%。生產運行方面,9月份,民航運輸生產恢復速度有所加快,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83.6億噸公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76.3%,其中,國內完成68.2億噸公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6.9%;完成旅客運輸量4793.9萬人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87.5%,其中,國內航線完成旅客運輸量4775.0萬人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8.0%;完成貨郵運輸量66.5萬噸,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6.4%,其中,全貨機貨郵運輸量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 白雲機場8月國內航班旅客量基本恢復至疫情前九成
    新快報訊 記者李佳文 通訊員機場宣報導 8月以來,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持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國內航班旅客量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九成水平。7月份,白雲機場航班起降達到3.38萬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400萬人次,單月旅客量全國第一;8月20日,航班起降達到1218架次、客流量突破17.6萬人次,再次刷新疫情以來最高紀錄。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取得良好成效,3月份以來白雲機場連續5個月各項生產數據恢復持續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