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受制於疫情衝擊,短期經歷至暗時刻,但國內疫情控制得力,單月及高頻數據均顯示客流需求恢復明顯,超出市場預期,尤其春秋航空,國內客流同比已實現 30%以上正增長。
據中航信高頻數據,8月前兩周客座率經歷較為明顯的環比改善,三大航客座率均回升至70%以上,且票價因旺季到來開始走強,同比降幅已收窄至40%以內。 客流恢復超至出市場預期,本周單周登機數同比降幅已收窄至 10%-20% ,創下今年最佳水平。依據當前銷售進度,短期客流已基本恢復至國內同期水平,展望 8 月下旬暑運客流將會季節性回落,客座率環比走低是大概率事件,但考慮到當前需求釋放的節奏和國內疫情基本控制得力,就同比來講應是持續處於恢復之中。
當前國內疫情得到明顯控制,現存確診人數不斷下降,較多區域已經無新增病例。雖近期疫情有所反覆,但總體處於可控範圍,截至 8 月 15 日 24 時,我國現存確診人數為1492 人。
然而國外疫情擴散仍然迅速,美國、俄羅斯、英國、義大利、伊朗、法國、德國等多個地區確診人數超萬人,全球供應鏈受到嚴重影響,其中美國、巴西、印度等地疫情未見明顯好轉,美國、印度近一周以來單日新增均在 5 萬人以上,巴西單日新增在 2-6 萬人上下,仍然值得警惕。截至北京時間 8 月 16 日 24 時,全球累計確診人數超 2158 萬人,現存確診 648 萬人。近期雖俄羅斯宣布疫苗研製成功,但相關機理及數據並未公布,世界各國仍對此懷疑甚多,短期內疫情仍將持續困擾全球。
目前我國防疫重點仍然是嚴防境外輸入, 「五個一」政策的鬆動使得國際航班緩慢復甦。
國際長航線已於6月24日開始復航中國。據最新的航班計劃,7 月中國民航國際航線仍然執行「五個一」政策,但自 6 月 4 日「五個一」政策已開始鬆綁,放寬了 3 月 12日官網發布的「國際航班信息發布(第 5 期)」的航司名單,允許更多外航執飛中國,但必須有國內城市接收函,且同時出臺獎懲機制,國際航班的增減與入境核酸檢測陽性人數掛鈎。從當前情況來看,獎勵和熔斷航班數量基本相當,東南亞、東亞地區受疫情控制得力,客流需求相對較好,但國際航線復甦仍較為緩慢。
(註:「五個一」政策指留 國內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任一國家的航線只能保留 1 條,且每過條航線每周運營班次不得超過 1 留 班;外國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我國的航線只能保留 1過 條,且每周運營班次不得超過 1 。 班。)
據公司官網,8 月份國航保持每周 24 班國際航班計劃不變,東航、上航在 7 月基礎上加密 4 班(共 22 班),南航共 17 班(南亞地區航班出現熔斷),春秋航空加密 2 班(共6 班),吉祥航空保持每周 4 班不變。
各家航司先後推出「隨心飛」產品,客觀上有助於旅遊和經濟復甦。6 月 18 日,東航在國內率先推出「隨心飛」產品,以期刺激航空旅遊出行,產品使用首個周末,第一波旅客成功兌換超過 6.5 萬張機票。隨後,各家航司跟進推出類似產品。6 月 23 日,華夏航空推出不限次飛行套餐;7 月 1 日,海航集團宣布將推出「海航隨心飛,歡聚自貿港」限量產品。7 月 10 日,春秋航空推出「想飛就飛」紀念禮包,並於 7 月 15 日開始銷售。7 月 25 日,南方航空將推出「全國快樂飛」,套餐自 8 月 26 日開始至明年 1 月6 日,不限次飛行。
總體來看,國際航線需求仍然受疫情限制,而國內公商務以及旅遊出行需求已逐漸有所。 釋放。航空公司 2020 一季報出現大幅虧損,僅民營航空中春秋航空成本控制較為出色,虧損幅度小於預期。考慮到 Q2 仍受疫情困擾,短期業績仍然承壓,預計自 Q3 開始業績將開始環比改善。
各大航司 7 月經營數據出爐,國內航線復甦勢頭明顯。據民航局數據,7 月共保障各類飛行 37.0 萬班,日均航班量為 11941 架次,日均環比增長 10.4%;共完成旅客運輸量3910 萬人次,環比增長 20.4%,同比下降 34.1%,降幅較 6 月收窄 8.3PCT。 從各大的 航司披露的 7 月經營數據來看,國內航線恢復勢頭明顯,航 三大航 ASK 與 與 RPK 同比降幅 分別至 收窄至 20% 、30% 上下,復甦更快的春秋航空 ASK 與 RPK 已實現 30% 、20%司 以上的增長。環比來看,各家航司 ASK 與 RPK 改善幅度在 20%-30% ,雖有暑期旺季的因素,但 公務、旅遊出行復甦程度仍超出市場預期。
雖然此次疫情對航空業產生重創, 但是重大危機有助於重塑民航業競爭格局,另外也有利於促進國內航司重新審視發展自身戰略 。 我們認為民航業可能有以下發展方向:
1)各航司應加強成本管控以及現金流管控,提升風險應對能力;制定科學的機隊引進計劃,避免運力盲目擴張和惡性競爭。
2)航司只有區域壟斷才能實現盈利能力的明顯提升,民航局應進一步加大對各機場主基地航司的支持力度,提升機場主基地航司的市場份額。
3)遠程辦公軟體的火爆有可能導致部分航空商務出行需求的永久消失,因私出行消費才是支撐民航業長期發展的驅動力。航司要提升危機意識,主動提升服務管理水平,樹立品牌效應。
投資建議:此次新冠疫情擴散程度遠超 2003 年,對全球航空業的衝擊也更大,但我們堅信中期航空業仍然將迎來復甦。從短期來看,航空業已逐漸走出至暗時刻,在國內疫情得到明顯控制的情形下,各大航司經營出現明顯好轉,預計自 Q3 其業績有望出現修復。 重點推薦低成本龍頭春秋航空,受國際航線停飛影響較小,以及支線航空龍頭華夏航空。
本文作者:蘇寶亮,王西典,肖欣晨,來源:招商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