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中的推薦引擎介紹

2020-11-23 人人都是..

什麼是推薦引擎?

推薦引擎利用特殊的信息過濾(IF,Information-Filtering)技術,將不同的內容(例如電影、音樂、書籍、新聞、圖片、網頁等)推薦給可能感興趣的用戶。通常情況下,推薦引擎的實現是通過將用戶的個人喜好與特定的參考特徵進行比較,並試圖預測用戶對一些未評分項目的喜好程度。參考特徵的選取可能是從項目本身的信息中提取的,或是基於用戶所在的社會或社團環境。

推薦引擎的分類

1. 個性化的推薦--根據用戶過去在網站的行為進行推薦。

2. 社會化推薦--根據類似用戶過去在網站的行為進行推薦。

3. 基於產品的推薦--基於產品本身的特性進行推薦。

4. 以及上述三種的方法的組合。

推薦引擎的開放api

商業推薦引擎不僅僅用來把數據計算出來,在後期必須充分的利用這些高質量的推薦數據,通過推薦引擎的開放API,可以在任何需要調用推薦數據的地方使用這些高質量的推薦數據,實現集中計算,分散使用。企業推薦引擎的數據可以擴展到網站的任何一個角落,給網際網路客戶貼心的用戶體驗。

推薦引擎的通用算法

1.基於關聯規則的推薦算法(Association Rule-based Recommendation)

2.基於內容的推薦算法 (Content-based Recommendation)

內容過濾主要採用自然語言處理、人工智慧、概率統計和機器學習等技術進行過濾。

基於內容過濾的系統其優點是簡單、有效。其缺點是特徵提取的能力有限,過分細化,純基於內容的推薦系統不能為客戶發現新的感興趣的資源,只能發現和客戶已有興趣相似的資源。這種方法通常被限制在容易分析內容的商品的推薦,而對於一些較難提取出內容的商品,如音樂CD、電影等就不能產生滿意的推薦效果。

3.協調過濾推薦算法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Recommendation)

與傳統文本過濾相比,協同過濾有下列優點:

1)能夠過濾難以進行機器自動基於內容分析的信息。如藝術品、音樂。

2)能夠基於一些複雜的,難以表達的概念(信息質量、品位)進行過濾。

3)推薦的新穎性。 正因為如此,協同過濾在商業應用上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Amazon,CDNow,MovieFinder,都採用了協同過濾的技術來提高服務質量。

缺點是:

1)用戶對商品的評價非常稀疏,這樣基於用戶的評價所得到的用戶間的相似性可能不準確(即稀疏性問題)。

2)隨著用戶和商品的增多,系統的性能會越來越低(即可擴展性問題)。

3)如果從來沒有用戶對某一商品加以評價,則這個商品就不可能被推薦(即最初評價問題)。因此,現在的電子商務推薦系統都採用了幾種技術相結合的推薦技術。

推薦引擎的過濾方式

1.基於內容的過濾

了解內容和用戶的特質,送上合適產品的做法,被稱為「基於內容的過濾」 (Content Based Filtering)

2.協同過濾」(Collaborative Filtering) 的推薦方式

圖–協同過濾二層推薦模型


以「協同過濾」推薦機制為核心,網站並不需要做出如同「What to Rent」的「性格-產品」匹配,而只需要了解「用戶都在同哪些人進行交往」、「用戶加入了哪些組群」、「用戶都在看誰的頁面」這樣的問題,然後根據「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思路為用戶推薦他的夥伴都感興趣的事物。

第一代的協同過濾技術,又被稱為基於用戶(User-based)的協同過濾。基於用戶的協同過濾,基本原理是基於用戶行為選擇的相關性。

協同過濾的核心問題是尋找與目標用戶興趣相近的一組用戶。這種相似用戶通常被稱為最近鄰居(Nearest Neighbor)。用戶之間的相似度是通過比較兩個用戶的行為選擇矢量得到的。於是第二代基於內容項(Item-based)的協同過濾技術就產生了。與基於用戶的技術不同的是,這種方法比較的是內容項與內容項之間的相似度。 Item-based方法同樣需要進行三個步驟獲得推薦:

1)得到內容項(Item)的歷史評分數據。

2)針對內容項進行內容項之間的相似度計算,找到目標內容項的「最近鄰居」。

3)產生推薦。這裡內容項之間的相似度是通過比較兩個內容項上的用戶行為選擇矢量得到的。基於用戶的推薦系統相比,基於內容項的推薦系統最大的改進是更具有擴展性。基於內容項的方法通過計算內容項之間的相似性來代替用戶之間的相似性。

不論是第一代的基於用戶方法,還是第二代的基於內容項方法,都不可避免的遇到數據稀疏的問題。

基於內容和基於協同過濾兩種方式的區別

無論從用戶還是服務提供者的角度出發,這兩種推薦方式都有各自明顯的優劣。如果採用「基於內容的過濾」,那麼在完成內容和用戶互相匹配的過程中,就可能出現「越讀越窄」、「越聽越窄」、「越看越窄」的問題,提供的內容完全與用戶興趣點相吻合,而沒有發散。

「協同過濾」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這個問題,但是他需要用戶達到一定數量級之後才能發揮出網站創建者預想的效果,這種「網絡效應」使得同一市場上的後來者很難找到切入的機會。而用戶一旦不能得到「好處」,可能迅速離去,而來不及提「利他」的後話。

3.基於實時行為的推薦

目前流行的實時搜索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

推薦引擎需要面對的問題

1.數據匱乏

2.應對數據變化

因為核心算法是對歷史數據的統計,所以偏愛老數據,而新的變化難於及時體現,所以難於跟上時尚潮流的變化(pastbehavior [of users] is not a good tool because the trends are always changing),同時原文指出:在變化很快的時尚領域物品推薦方式不太奏效,因為單個物品的特性太多而且隨時間變化,所以,社會化推薦也許更有效。

3.應對用戶喜好的變化

用戶每次使用同一個系統(例如,Amazon)的目的不同,所以推薦算法也許會迷惑。但是,本人認為通過長時間的採集用戶的行為數據,某個用戶的消費傾向還是能夠把握的,本人使用當當網購物時就體會到它的推薦還是比較貼合我的口味的。

4.個別物品的特性具有對立的多面性

有些物品,在同一個物品身上能夠發現不相容的特性,主要在文化基因和個人喜好方面,這類物品很難推薦。

5.計算很複雜

要面對的問題有:原始數據量巨大、需計算的參數很多,因此計算很複雜。個性化數據

6.個性化數據是關鍵,而這些數據一般都是結構化數據。


基於Amazon研究

據稱,Amazon 有35%的頁面銷售源自於她的推薦引擎。

Amazon的推薦引擎,是一個需要用戶一定參與的系統,用戶的輸入將對推薦的內容起到指導作用;如果指導有方,則會提供更符合個人品味的推薦。

她會記錄你已在Amazon購買的歷史、你最近的瀏覽歷史(根據活躍度調整,可拒絕此類跟蹤),並需要主動告知引擎你對某些商品的打分(此打分不同於評價,只用於推薦引擎、且對他人不可見),和你已擁有的商品(用於排除這個推薦)。根據這些數據來做出判斷

另外,Amazon的推薦引擎並不只有這一塊內容,在瀏覽、tag、商品頁面都有很多推薦,可以說推薦無處不在。從她的功能點來看,似乎可以分為三塊內容:以人為著眼點、以物為著眼點以購物過程為著眼點。同時還採用了跨類推薦,對不同類的按熱度排列。

基於豆瓣的研究

大家可以看這裡http://www.slideshare.net/clickstone/ss-2756065。

基於八音盒的研究

八音盒(www.8box.cn)是一個基於音樂分享及偏好而建立起來的SNS服務, 利用多年積研發的推薦引擎,8box能幫你找到可能喜歡的音樂,幫你分析出哪些用戶是你的音樂「同好」。八音盒通過你推薦、試聽、打分、評論音樂的過程,學習你的口味,並依此幫助過濾出你喜歡的音樂。發現音樂的最好途徑是通過你的同好。八音盒能夠根據你的口味,推薦相似的用戶給你。應該說「個性化推薦引擎–IntelliProvider」是音樂八音盒的技術基石。

簡單的來說,8box推薦音樂的依據有三種:

1.依靠音樂本身的屬性信息判斷音樂的相關性,做出推薦。

2.依靠聽眾對這個音樂的評價和反映來推斷音樂的相關性,做出推薦。

3.依靠分析用戶的行為,發掘出用戶的音樂同好,從而做出推薦。

基於遺傳學的推薦系統-潘朵拉(Pandora

音樂染色體組項目的 推出,目的在於把音樂解析成為最基本的基因組成。它的基本想法是:我們因為音樂的某些特性喜歡音樂--那麼為什麼不能根據音樂的某些相似之處設計出一套推 薦系統呢?這類推薦系統應該屬於基於產品的推薦。但具有深刻創新意義的是,產品(音樂產品)的相似性,通過「基因」組成來衡量。

這種「即刻滿足感」是很難抗拒的。因為pandora 了解音樂相似性背後的因素,它不需要了解用戶的好惡,就可以把用戶黏住。確實,pandora 需要把握用戶的口味或記憶--但這正是蘊藏在音樂本身的dna中了。當然pandora有時並不完美,會播放不對用戶口味的音樂。但這很少發生。

基於標籤的推薦系統-Del.icio.us

非常簡明的推薦系統,它指基於一個基因--那就是一個標籤。

總結到這裡,要是有這方面的技術人員交流就好了!!!

來源:http://www.xisoo.net/2010/01/12/csi/

相關焦點

  • 常用推薦算法介紹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在本文中,作者主要是介紹了常見推薦算法的基本原理。推薦的本質是什麼推薦和搜索本質有相似的地方。搜索滿足用戶從海量數據中迅速找到自己感興趣內容的需求,屬於用戶主動獲取。推薦則是系統從海量數據中根據獲取到的用戶數據,猜測用戶感興趣的內容並推薦給用戶,屬於系統推薦給用戶。本質上都是為了在這個信息過載的時代,幫助用戶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推薦系統有很多種形式。
  • 夸克設計師的產品設計哲學:給功能做減法,和用戶做朋友
    五一假期近在眼前,出門遊玩這件本該充滿期待的事情,卻成為很多年輕人的煩惱:想出去玩卻不了解有哪些好吃好玩的推薦,用手機搜索一下沒想到全是廣告。搜索效率低下,開屏耽誤時間,推薦結果不準確……對於追求效率、追求品質的年輕人來說,「搜索」這個看似最簡單獲取信息的行為,卻越來越難以被滿足了。
  • 產品設計專業推薦院校-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
    來自全世界超過50個國家的1800多名本科生和300多名研究生聚集在羅德島設計學院的校園中,140年來,有超過16000名畢業生分布於美國和世界各地。學院的教授透過嚴謹的畫室課程,著重創作過程;在過程中,他們會提出精湛的回饋,藉以激勵學生創作出擁有強烈自我風格的創新作品。學生一旦精熟各種素材,就可發展自己的藝術觀點,並且學得獨立解決問題的技能。
  • 護航行車駕駛 京東車載安全產品推薦
    現在市面上的行車電子產品不少,那麼什麼樣的產品才能讓我們的出行更加快捷安全呢?今天我們就為大家推薦幾款京東商場上的車載電子產品,希望能為大家選購車載產品提供幫助。產品型號:佳明nuvi2565R Plus產品特點:升級為2.0導航引擎,支持行車記錄功能,
  • 進階HiFi如此簡單 兩款中端耳機推薦
    進階HiFi如此簡單 三款中端耳機推薦    「高保真」一詞在HiFi圈裡算是用爛了,雖然大家都知道但並不了解。    今天我就來給大家介紹幾款十分不錯的進階級HiFi耳機,這些耳機的聽感都十分不錯,並且在聲音素質上相比普通入門HiFi耳機的綜合水平能強上不少,希望本文能夠為你們耳機升級帶來參考。
  • 安徽發布新基建技術產品 896項技術推動新引擎
    今年5月,安徽發布了全國首個新基建領域技術產品服務名錄,首批目錄中的896項技術將為推動安徽高質量發展打造強勁新引擎。 「新基建」,新機遇。
  • 小庫科技演示 「人工智慧建築設計雲引擎」項目
    在大賽項目路演環節中,深圳小庫科技有限公司演示了「人工智慧建築設計雲引擎」項目。藉助小庫人工智慧建築設計雲平臺,設計師能夠更快、更智能地提出設計方案,更精準解決設計問題。據項目負責人介紹,該平臺通過內嵌各地不同的建築標準自動生成相應設計方案,降低人工成本、提升設計效率,完成建築設計所需的「查、做、改、核、協、出」六大動作。
  • LBS推薦系統的設計方法
    在 《程式設計師》12月刊A中,我們介紹了POI(興趣點)的設計及其搜索。由於推薦系統是興趣點系統的核心,所以接下來,我們將介紹推薦系統。推薦系統是一個很龐大的課題,將分成兩期予以介紹:本期講述推薦系統的設計方法,包含推薦系統的數學基礎和設計原理。
  • 字節跳動企業技術服務平臺 「火山引擎」官網上線
    ,這是字節跳動旗下企業級智能技術服務平臺,依託字節跳動的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能力為客戶提供技術產品與解決方案。字節跳動火山引擎負責人肖默表示,推出火山引擎,是希望將服務字節跳動從0到1、從1到N的能力與工具產品化、服務化,並開放給更多行業與合作夥伴。「現階段我們希望為中國企業客戶提供兩類有價值的服務——數據智能與體驗智能」。據介紹,火山引擎旗下的智能推薦,在廣告行業的一些特定場景下,能夠助力企業客戶實現點擊率150%的提升,有些合作場景甚至取得了廣告營收180%的增長。
  • 編輯力薦家電產品推薦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普遍的認為便宜沒好貨,所以衍生了很多隻注重價格忽略產品質量的現象,但是便宜真的沒好貨嗎?就拿家電產品來說,動輒幾十萬的花費,真的有必要嗎?不得不說如果你是「土豪」,這樣的購買很合理,但是在大眾眼中,經濟實惠才是王道。今天筆者為大家推薦一組家電產品,既便宜又實惠。這麼便宜你信嗎?
  • 字節跳動推出企業技術服務平臺「火山引擎 」
    網易科技訊 6月22日消息,字節跳動企業技術服務平臺「火山引擎」官網上線,據介紹,「火山引擎」是字節跳動旗下企業級智能技術服務平臺,依託字節跳動的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能力,以及增長理念與方法論,為客戶提供技術產品與解決方案。
  • 澳航A380引擎爆炸源於設計缺陷
    ■ 「澳航A380引擎爆炸」追蹤澳洲航空公司5日說,引擎設計缺陷可能導致這家澳大利亞航空運營商旗下一架空中巴士A380型客機一天前緊急降落。澳航預計兩天內恢復A380客機飛行。對引擎實施「預防檢查」澳航QF32航班4日從新加坡樟宜機場起飛後不久引擎顯現故障,部分引擎罩脫落。飛機緊急返回,安全降落,466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無人受傷。A380使用羅爾斯羅伊斯公司T900型引擎。澳航執行長艾倫·喬伊斯5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這起事件與引擎相關。飛機引擎安裝後一直由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維護。」
  • 產品CMF設計 | 100例優秀產品配色設計
    而針對不同行業的產品外觀設計,也有著不同的配色設計要求。 不同的專業設備產品具有本行業的特點,產品配色需要符合該行業對顏色的需求,以增加產品的行業屬性識別度。 設備產品設計過程中的色彩搭配既要體現顏色對比又要滿足協調統一、顏色有視覺的節奏與韻律感,體現產品的穩定和安全等。
  • 推薦算法系統/人臉識別/深度學習對話機器人高級實戰課
    包含了推薦算法系統實戰、深度學習人臉識別實戰、深度學習對話機器人實戰等高級前沿的精品課程,下面分別介紹下各個實戰項目:1、推薦算法系統實戰首先推薦系統不等於推薦算法,更不等於協同過濾。推薦效果最終要應用到線上平臺去,在App或網站上毫秒級別的快速展示推薦結果,這就需要推薦的在線Web引擎服務來保證高性能的並發訪問。這麼來說,雖然算法是核心,但離不開每個子系統的配合,另外就是不同算法可以嵌入到各個子系統中,算法可以貫穿到每個子系統。從開發人員角色上來講,推薦系統不僅僅只有算法工程師角色的人就能完成整個系統,需要各個角色的工程師相配合才行。
  • 創維3D電視採用MTK「智能3D引擎」
    本報訊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宣布,創維集團旗下K08、E82與E92RD等3D電視系列產品採用聯發科技支持60Hz或120Hz的偏光或快門式3D技術的電視單晶片解決方案。  據悉,聯發科技特別為創維開發出高效能的「智能3D引擎」,大幅提升並改善3D影像技術,使畫面更生動逼真。該引擎同時支持偏光式3D眼鏡,設計更加輕薄,帶給消費者舒適完善的3D視覺娛樂饗宴。  聯發科技3D單晶片解決方案具備強大的運算、解碼及多任務處理能力,可支持3D作業系統、3D藍光解碼、3D倍頻驅動、3D圖形加速、3D智能轉換等功能。
  • Fogg行為設計模型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從Fogg行為設計模型中,我們能拆解出動機、能力、觸發要素等關鍵要點,並在該行為設計模型影響下得到一些產品設計的思考與啟發。「設計是人為的,為人的行為」,設計的內含已經起從初簡單的造物演變成了對人、物、環境整個系統的設計規劃。其中,也包括了對人類行為的設計,即行為設計學。
  • 電子產品熱設計
    典型的散熱系統介紹如下:(1)自然冷卻系統自然冷卻系統是指電子產品所產生的熱量通過傳導、對流、輻射三種方式自然地散發到周圍的空氣中(環境溫度略微升高),再通過空調等其他設備降低環境溫度,達到散熱的目的。此類散熱系統的設計原則是:儘可能減少傳遞熱阻,增加產品中的對流風道和換熱面積,增大產品外表的輻射面積。
  • 從遊戲中學習產品設計07:總結篇
    已經完成從遊戲中學習產品設計的充值篇、消費篇、活躍篇、成就篇、反饋篇和社交篇的套路總結,分析了非遊戲類應用中運用了哪些類似套路,並且與大家一起進行拓展思考。再次強調,這一系列文章主要分享的是「術」層面的思考,更多的介紹了如何設計沉浸式體驗的方法論,所以會看起來相對功利,感興趣的朋友點擊文末相關文章查看詳情!
  • 每周AI應用方案精選:智能設計雲平臺;創意生成引擎等
    方案1:智能設計雲平臺——人工智慧建築師小庫解決方案簡介:建築師只需聯網登陸,輸入基地條件和容積率等參數,小庫就會利用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的成果,通過生成和評估模型,將合適的設計方案以三維空間模型的形式推薦給建築師,建築師每次調整也能實時獲得小庫的反饋,所見即所得的方式可以進一步縮短工期。
  • 48寸電視長寬多少 48寸電視熱門產品推薦【圖文】
    我們常說的電視尺寸是用對角線的距離來測量的,48寸電視的對角線是122釐米,喲與現在的住房面積一般都不打,所以48寸電視是很多家庭的選擇,對於體積適中的 客廳 來說,48寸電視既不會影響觀看的效果,也不會對眼睛造成傷害,所以目前這個體積的電視無論是產量還是銷量都是比較好的,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款比較熱 門 的48寸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