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8 11: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楊峰醫生 Jojo醫生
據估計,每10個育齡期女性中就會有一位罹患內異症,全世界患病女性超過1億7千萬,而50%的不育女性和50%-60%各種形式盆腔痛的青春期、育齡期女性均合併內異症。
那麼,什麼是內異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內異症)是指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腺體和間質)在子宮腔被覆黏膜以外的部位出現、生長、浸潤、反覆出血,伴隨伴纖維組織增生和粘連形成,是引起疼痛和不育的主要原因。
01
子宮內膜異位症為什麼會引起不育?
內異症對女性生育力的影響機制非常複雜,包括社會心理、病理生理等多種機制的相互作用。目前認為可能的原因包括:
1)盆腔解剖結構異常
2)盆腔微環境改變
3)機體免疫功能異常
4)卵巢功能和卵子質量受累
5)子宮內膜容受性降低
02
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的生育力如何評估?
如果剛好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如何了解自己的懷孕能力呢?
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評價體系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生育指數(endometriosisfertility index,EFI)。
EFI是在美國生殖醫學協會頒布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分期系統(AFS)評分的基礎上,對患者的年齡、不孕時間、妊娠史、輸卵管和卵巢功能進行量化,更為準確地評估患者的生育能力。
當EFI總分為9-10分時,患者3年累積妊娠率超過70%;EFI為0-3分時,3年累積妊娠率低於10%。
but,EFI的評分需要進行腹腔鏡才能判斷。
03
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的不育該如何治療?
那麼如果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姐妹,該如何科學備孕呢?
首先要對內異症合併不孕的患者按照不孕症的診療路徑進行全面的不孕症檢查,排出其他因素引起的不孕。
然後根據情況,進行個體化的備孕選擇:
1)單純藥物治療對自然妊娠無效:
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藥物主要有口服避孕藥、孕激素類製劑、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達那唑等,均可有效治療內異症相關疼痛,減少術後復發風險。
但這些藥物在發揮治療作用的同時,抑制卵巢的正常排卵功能,對增加自然妊娠率無效。
2)腹腔鏡是首選的手術治療方式:
手術可以恢復盆腔正常的解剖結構、減輕盆腔病變、改變盆腔微環境,增加患者術後自然妊娠的機會。
手術需要評估內異症的分期、類型和EFI評分,根據EFI評分給予相應的生育指導:
① 年輕、輕中度內異症、EFI評分高者:術後可期待自然妊娠6個月。
② EFI評分低、有高危因素者:應積極行輔助生殖技術助孕。
③ 復髮型內異症或卵巢儲備功能下降者:建議首選輔助生殖技術。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相信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姐妹對科學備孕策略已經有了初步認識,那麼趕緊行動起來吧~喜歡本文的記得分享給其他姐妹哦。
END
撰文 楊峰醫生 / 排版 coco
部分圖片來源 135 /Unsplash/giphy網站
僅供排版美觀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子宮內膜異位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