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拌菜中竟然要檢測丙二醇?這是什麼化學物質,有害嗎?

2020-12-10 食品視界

來源:百家號-食品視界 / 作者:秋豐

涼拌菜是我們平常經常享用的美食,不僅品種多、口味豐富,還吃起來非常方便,為高質量生活增添了許多美味和便利。

不過,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2020年第50號公告」,卻讓不少愛吃涼拌菜的消費者有點緊張。為什麼呢?先從這個公告的名稱說起,這則公告的名字叫【關於發布《涼拌菜中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的測定》等6項食品補充檢驗方法的公告】,很多人一看到這個名稱,雖然不明白「丙二醇」是啥物質,但肯定會有疑問「涼拌菜還要檢測丙二醇?」

食品安全檢測

在「食品中經常被檢出藥殘、農殘等化學物質殘留量超標」的消息不斷出現的當下,消費者的大腦很容易將「丙二醇」與化學物質聯繫在一起,同時又會感到一頭霧水:丙二醇到底是什麼化學物質?這個東西吃進肚子之後,對人體健康有害嗎?含丙二醇的涼拌菜還能吃嗎?

丙二醇是什麼?能用在食品中嗎?

據公開資料顯示,丙二醇包括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均為無色黏稠狀液體,幾乎無味無嗅,毒性和刺激性均較小。

丙二醇是不飽和聚酯、環氧樹脂、聚氨酯樹脂、增塑劑、表面活性劑的重要原料,在這些方面的用量約佔丙二醇總用量的45%左右,而不飽和聚酯大量用於表面塗料和增強塑料等化工產品生產中。

用丙二醇做化學實驗

丙二醇的黏性和吸溼性好,在食品、醫藥和化妝品工業中,廣泛用作吸溼劑、抗凍劑、潤滑劑和溶劑。在食品工業中,丙二醇和脂肪酸反應生成丙二醇脂肪酸酯,主要用作食品乳化劑,是調味品和色素的優良溶劑。

在食品領域,丙二醇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屬於穩定劑和凝固劑、抗結劑、消泡劑、乳化劑、水分保持劑、增稠劑。

歸納起來,在食品中使用丙二醇,有這樣一些好處:一是使食品獲得更好的口感,且保持較長時間;二是增加食品的保水量、降低食品生產成本,如提高蛋糕的含水量。

添加了丙二醇的蛋糕

涼拌菜中能用丙二醇嗎?含丙二醇的涼拌菜還能吃嗎?

丙二醇雖可用作食品添加劑,但由於是化學合成物質,所以,只能用於少數種類的食品中。強制性權威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規定,在我國食品工業,丙二醇僅允許用在生溼麵製品和糕點中,且用量分別不得超過1.5克/公斤和3.0克/公斤。

也就是說,按照現行國家標準,涼拌菜中不得添加丙二醇。

既然不允許涼拌菜製作時使用丙二醇,為什麼還要對涼拌菜檢測丙二醇呢?上面說到,在食品中添加丙二醇,一可讓食品變得更好吃;二可降低生產成本,生產者可獲得更高的利潤。所以,有些企業或個人可能會在涼拌菜製作過程中,違反食品安全法,偷偷添加丙二醇。

涼拌菜

那麼,添加了丙二醇的涼拌菜會損害健康嗎?還能吃嗎?

食品安全健康專家指出,丙二醇並不是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雖然毒性較低,但應儘量少吃含丙二醇的食品。

另有公開資料顯示,吃含丙二醇的食品,有引起腎臟障礙的危險。而且,當人體從食品中一次性攝入過多的丙二醇時,可能引發致命的失去意識、假寐等健康問題。因此,有些國家已禁止在食品中使用丙二醇。

從健康角度考慮,對於添加或被檢出丙二醇的涼拌菜,消費者不要購買和食用。

相關焦點

  • 消費-電子菸對身體有害嗎長期抽電子菸會不會致癌
    都說十個人當中現在看來都有九個人抽菸了,有的還是從青少年時期就學會抽菸了,往後產生的菸癮很難戒掉,雖然知道煙對人身體不好,但還是忍不住要抽,所以受大家歡迎下還有一種電子菸的存在,聽說電子菸能讓人慢慢地戒掉菸癮,那電子菸對身體有害嗎?
  • 東京部分居民血液有害物質超標 15年前就在飲用水中檢測到
    東京部分居民血液有害物質超標 15年前就在飲用水中檢測到  Emma Chou • 2020-10-29 17:22:50 來源:前瞻網 E2066G0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嬰幼兒配方食品中消毒劑殘留檢測等6項...
    食品夥伴網訊 11月2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涼拌菜中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的測定》等6項食品補充檢驗方法的公告。  公告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和《食品補充檢驗方法工作規定》有關規定要求,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批准並發布了《涼拌菜中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的測定》、《畜肉及內臟中異丙嗪的測定》、《水果、蔬菜中丁醚脲的測定 液相色譜-質譜法》、《嬰幼兒配方食品中消毒劑殘留檢測》、《蘑菇中α-鵝膏毒肽等6種蘑菇毒素的測定》、《小麥粉中間苯二酚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
  • 關於紡織品中有害物質對人體的危害
    Keywords:textilefabric;hazardoussubstances;humanbody;harmful     所謂紡織品中有毒有害物質是指人們在穿著和使用紡織品的過程中,在一定條件下產生的可能對人體危害的物質,這些危害物質對人體的有害性可能並不像食品或藥品那樣立竿見影,而是在很長時間後才能顯現出來。
  • 化妝品中的有害物質 你知道幾種
    摘要:   女性平均每天使用12種個人護理產品或化妝品,其中包含168種不同的化學物質。雖然大多數男性較少使用化妝品,但他們每天仍然會接觸到約85種此類化學物質,青少年平均每天使用17種個人護理產品,接觸到的化學物質則更多。
  • 添加劑丙二醇到底是個啥?
    因被查出丙二醇含量超標,港榮蒸蛋糕登上了微博熱搜。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日發布了一則食品抽檢報告,報告稱10批次樣品不合格,其中就包括港榮蒸蛋糕。有報導稱,丙二醇屬於低毒類,長期過量食用可能有引起腎臟障礙的危險。丙二醇是什麼物質?為什麼蛋糕裡需要添加丙二醇?長期食用該物質真會引起腎臟疾病嗎?記者為此諮詢了相關專家。
  • 一文了解站在風口上的電子菸:有害嗎?上癮嗎?能幫助戒菸嗎?
    那麼,你了解電子菸嗎?電子菸尼古丁輸送系統有很多名稱。最常見的就是「電子香菸」,但其他如電子菸、電子水煙、筆式電子菸、盒式電子菸也是常用術語。最近,JUUL等新產品為產品使用創造了以品牌為中心的術語(「JUULing」)。對於,整個類別將被稱為「電子菸」。什麼是電子菸?
  • 英特爾Loihi神經形態晶片可識彆氣味中有害化學物質
    英特爾實驗室和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剛剛展示了英特爾神經形態研究晶片 Loihi 的獨特能力 —— 僅通過氣味來識別多種有害的化學物質。 研究人員稱:Loihi 可分析識別測試樣品中的每種化學物質,而不會破壞先前學習到的有關氣味的記憶。
  • 英特爾Loihi神經形態晶片可識彆氣味中的有害化學物質
    英特爾實驗室和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剛剛展示了英特爾神經形態研究晶片 Loihi 的獨特能力 —— 僅通過氣味來識別多種有害的化學物質。研究人員稱:Loihi 可分析識別測試樣品中的每種化學物質,而不會破壞先前學習到的有關氣味的記憶。
  • 塑料書皮真的「有毒」嗎?真相竟然是這樣!
    塑料書皮真的「有毒」嗎?真相竟然是這樣!網上關於「塑料書皮有毒」的文章中反覆提到一種毒性物質,叫做鄰苯二甲酸酯,這其實是一種傳統的增塑劑。試驗結果顯示:PP材質的包書皮中並未發現增塑劑,而在PVC材質的包書皮中發現了少量增塑劑。專家解釋,PP材質本身可塑性很強,無需添加增塑劑,但PVC材質的分子間作用力太強,必須添加增塑劑。
  • 含有痕量有害物質 化妝品會傷害我們嗎
    還有二噁烷,是一種致癌物質,我國的《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將二噁烷列為化妝品禁用組分,並將其視為化妝品有害物質,但是同時也規定其在化妝品中的含量不得超過30mg/kg。明明有害還允許存在,這又是為什麼呢?據了解,這些有害的物質並非一定是人為添加,而是這些物質本身就存在於自然界。
  • 英特爾Loihi神經形態晶片可從氣味中識別有害化學物質
    英特爾實驗室和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展示了英特爾神經形態研究晶片Loihi獨特的能力,能夠僅根據氣味來識別多種有害化學物質。研究人員說,Loihi可以從一個測試樣品中根據其氣味識別每種化學物質,而不會破壞其對先前學習到的氣味的記憶。
  • 央視曝光:保溫杯變「索命杯」,有毒物質或致癌
    專家表示:由於茶水中含有很多化學成分,用這保溫杯泡茶會析出一種叫做「鉻」的化學物質,這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長期攝入不僅容易導致人體抗氧化系統受損,還可能誘發皮炎、消化道問題甚至是癌症。其實不只是保溫杯,寶寶的很多日常用品如果選不好或者使用不當都可能變成「藏毒」重災區,比如最常用的溼巾、奶嘴等。
  • 英特爾的神經晶片學會「聞」 10種有害化學物質
    在所有感官中,氣味是AI的特別困難的一種,但這並不能阻止研究人員嘗試。最近,英特爾和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訓練了一種神經晶片,以學習和識別10種有害化學物質的氣味。將來,這項技術可能使「電子鼻」和機器人能夠檢測武器,爆炸物,麻醉品甚至疾病。該團隊使用英特爾的神經形態晶片Loihi,設計了一種基於大腦嗅覺電路的算法。
  • 央視曝不少溼巾含有毒化學物質 市場上普遍有售
    【記者調查】>>現象一:有毒化學成分溼巾依然暢銷在央視曝光的溼巾調查中,丙二醇及苯扎氯銨這兩種化學成分被格外標註出來。專家介紹,丙二醇是一種低毒化學溶劑,若長期用含有此類成分溼巾擦手,再來抓取食物,會導致有毒物質進入胃腸道,存在較大安全隱患;苯扎氯銨則可能引起過敏反應。
  • 塑料消費品中的化學物質有多危險?
    近日,據外媒報導,挪威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上的一項研究指出,他們研究了許多日常用品,從酸奶杯到沐浴海綿,發現其中四分之三含有有毒化學物質。挪威科技大學生物學家馬丁·華格納(Martin Wagner)在一份聲明中說:「問題是塑料是由複雜的化學混合物製成的,所以我們經常不知道我們使用的產品中到底含有什麼物質。對於成千上萬種化學物質中的大多數,我們無法判斷它們是否安全。」分離化學物質或特定的塑料並不容易,塑料的種類有5000多種,製造塑料的化學物質也有數千種。
  • FDA發現化學防曬霜對人體有害?安全的寶寶防曬霜要怎麼選?
    笨爸爸結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這一次的研究和美國《消費者報告》今年最新的測試報告,來給大家再說一說安全的寶寶防曬霜要怎麼選。01 「超大量」使用或有風險事情源於2019年2月,FDA要求防曬霜製造商提供有關防曬霜中使用的12種化學成分(包括阿伏苯宗、羥苯甲酮、胡莫柳、甲氧基肉桂酸辛酯、水楊酸辛酯和奧克立林等)的更多信息。
  • 可能是生命的徵兆嗎?金星雲中的奇異化學物質無法解釋
    研究人員最近想知道這種化學物質是否可能是一種良好的生物特徵,這是一種複合天文學家在尋找生命中的目標。它應該在富含氧氣的大氣中迅速分解,例如地球和金星,以及在地球上,如果不是由人類工業生產的,它似乎是在某些微生物附近發現的。
  • 護膚品成分表中不應該出現的15種有毒成分
    >一種本應保護皮膚的產品中含那麼多有害化學物質實在令人不可思議。二苯甲酮存在於許多防曬霜中,其作用是用來吸收紫外線防止皮膚灼傷,但它也與細胞損傷和癌症有關,這不正是防曬霜應該預防的嗎?!其他需要注意的防曬化學品包括阿伏苯宗( Avobenzone),乙氧基肉桂酸酯(Ethoxycinnamate)和對氨基苯甲(PABA)。而礦物防曬霜不依賴任何這些有害成分。
  • 東京部分居民血液有害物質超標 15年前就在...
    近日,一項調查顯示,日本東京都府中市和國分寺市部分居民血液中的有害物質含量,超出了日本全國的平均值。報導指出,這一情況可能是因附近一座美軍基地排汙所致。調查結果顯示,府中市的11名居民血液中,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平均濃度為18納克/毫升,為日本平均值8.2納克/毫升的2倍多;國分寺市11名居民的平均濃度為12納克/毫升,為全國平均值的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