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消費品中的化學物質有多危險?

2020-11-22 驅動之家

近日,據外媒報導,挪威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上的一項研究指出,他們研究了許多日常用品,從酸奶杯到沐浴海綿,發現其中四分之三含有有毒化學物質

挪威科技大學生物學家馬丁·華格納(Martin Wagner)在一份聲明中說:「問題是塑料是由複雜的化學混合物製成的,所以我們經常不知道我們使用的產品中到底含有什麼物質。對於成千上萬種化學物質中的大多數,我們無法判斷它們是否安全。」

分離化學物質或特定的塑料並不容易,塑料的種類有5000多種,製造塑料的化學物質也有數千種。研究人員發現,僅在食品塑料包裝中就使用了4000多種化學物質,因此化學物質的總量可能要大得多

研究人員在所研究的塑料中發現了1400多種物質,但只能鑑定其中的260種。他們發現,60%的塑料製品具有一般毒性;40%產生氧化應激(被認為與癌症、糖尿病和心臟病有關);30%具有內分泌幹擾作用(與癌症和發育問題有關)

在他們研究的塑料中,研究小組發現聚氯乙烯和聚氨酯中的化學物質毒性最大。相比之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高密度聚乙烯毒性較小

華格納說:「塑料含有在培養皿中引發負面影響的化學物質。儘管我們不知道這是否會影響我們的健康,但這種化學物質首先不應該存在於塑料中。」

研究人員指出,要找到這些有害物質並不容易。例如,他們測試了四種不同的酸奶容器,發現其中只有兩種含有有毒化學物質。我們需要避免妖魔化塑料的同時,但鑑於我們生活在塑料時代,我們首先需要確保它們不會影響我們的健康。

相關焦點

  • 中國版"REACH"-消費品化學物質標準終發布!
    歐盟REACH法規的重要附件  歐盟REACH法規有兩個非常重要的附件,一個是附件XVII《對某些危險物質、製劑和物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的限制》,另一個是附件XIV《高度關注物質清單或需授權物質清單》。  附件XVII的內容來源於之前的歐共體指令76/769/EEC。
  • 塑料書皮化學物質超標 所含多環芳烴是強致癌物
    但近期在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則消息,塑料包書皮中可能含有影響生長發育的鄰苯二甲酸酯和致癌的多環芳烴等物質,對孩子的身體健康不利。很多家長為此一頭霧水,不知道該不該使用這些塑料的包書膜或包書套。記者經過調查發現,現行的國家標準中,沒有對塑料包書膜或包書套的明確檢測標準,但國家標準委消費品處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已經在積極推進相關標準的制定。
  • 南極發現塑料和致癌化學物質
    綠色和平組織在對南極周圍地區進行的為期三個月的研究發現:研究人員採集的大部分海水和雪樣中都發現了人造材料的痕跡。綠色和平組織還在南極還發現了大量的漁具,包括浮標,網和防水油布。所發現塑料的微小碎片,可以來源於任何人造物品,可能是手提袋和紡織品甚至汽車輪胎。
  • 5個世界上最危險的化學物質
    1939年,在德國和波蘭邊境接壤處的一個秘密掩體裡納粹間諜正在監督生產一種新發現的化學物質。他們給它的代號是「物質N」,這種物質暴露在空氣中時會沸騰,接觸水時會爆炸, 被吸入時會致死,分解時會釋放致命的氫氟酸,被裝進噴火器裡點燃時它燃燒的溫度超過2400℃。計劃是打算用「物質N」來武裝軍隊,然後用它把聯軍的掩體熔成一鍋熱粥。
  • 媒體檢測市售塑料水杯 1/3含有害物質超國標
    眾所周知,塑料杯具有輕巧、耐摔又方便攜帶的諸多優點,但目前市場上的塑料杯材質不一,質量良莠不齊。那麼,在挑選塑料水杯的時候,有什麼講究呢?如果泡茶時用的是不合格的塑料杯,又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什麼影響呢?最近,金報實驗室就聯合權威機構對市場上不同材質的塑料杯做了一次全面「體檢」,看看用塑料杯泡茶究竟是否靠譜。
  • 居家防疫,常用消費品安全要注意——日用品篇
    居家期間,除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也要注意消費品的使用安全。小編從以往發布的消費提示中總結了居家常用產品的安全使用提示,提醒各位消費者提高安全意識,防範產品傷害。一、日化清潔用品日化清潔用品,是人們平日常用的化學製品,主要包括衣物洗滌劑,餐具洗滌劑,消毒劑等,產品有粉狀、塊狀和液狀。
  • 這些有毒化學物質潛伏在你的食品包裝中
    但是,你是否知道,你的外賣中經常帶有有毒化學物質?美國市場上的許多食品包裝都含有有害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會帶來短期或長期風險,如肥胖、心血管疾病、癌症和其它健康問題。因此,許多消費者權益保護者聲稱,早就應該逐步淘汰這些類型的食品包裝。然而,問題仍然存在:用什麼來取代它們呢?
  • 你可能每天都在用「毒塑料」,PVC究竟有多毒?
    你可能每天都在用「毒塑料」,PVC究竟有多毒?目前公認它是對我們的健康和環境毒性最大的消費性塑料,因為PVC在生命周期中可能釋放出的危險化學物質範圍很廣,包括會致癌的戴奧辛、幹擾內分泌的鄰苯二甲酸酯和雙酚A,以及鉛、汞及鎘等重金屬。PVC的問題在於它的基礎單體建構元素是氯乙烯(vinyl chloride),它的毒性極強且不穩定,因此需要大量的添加劑來穩定它,並使它變成可用的材質。
  • 海洋中究竟有多少塑料垃圾?
    28800個本該到達浴缸的動物玩具,變成了孤獨的塑料艦隊,在太平洋上漂流,並逐漸向岸漂流。它們沿著華盛頓州的阿拉斯加海岸,其中一些甚至到達了不列顛群島。但也有不少玩具最後成為漂浮垃圾的漩渦——大太平洋垃圾帶。地球上有5個或6個這樣的垃圾帶:旋轉的水流中匯集了大量的塑料碎片。但是到那一看,你不會看到很多黃色鴨子、紅色海狸和綠青蛙。
  • 紡織品領域禁用和限制的十三類化學物質介紹
    自1994年7月15日德國政府頒布禁用偶氮染料法令以來,到目前為止,在紡織品和化學品領域中禁用和限制的化學物質有13類約300個。下面對這13類化學物質作一個基本介紹。  1除用1-EP6/0.311禁用偶氮染料偶氮染料是指含一個或多個偶氮基(-N=N-)的芳香族化合物。
  • 隱藏在初中化學上冊中的劇毒化學物質
    很多化學物質都是有毒的,以下的五中劇毒化學物質,翻開初中化學上冊就能找到!1. 氧化汞受光的作用緩慢地變為暗黑色,有劇毒!安全措施:隔離洩漏汙染區,應急處理人員穿全套化學防護服,戴自給式呼吸器。教材中現身: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時。
  • 物質的危險危害
    晶片生產過程中,使用多種化學物品,廠區內設有儲存這些化學物品的化學品庫,化學品種類達80種。按照gb13690-92《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誌》規定中對常用危險化學品,按其主要危險特性進行分類,該項目中使用的危險化學品有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氧化劑、有毒品、腐蝕品等類別,這些物質的主要危險危害為:  有毒有害氣體(如ash3、ph3、sih4、co等)如洩漏與空氣混合遇明火易燃爆,有的可在空氣中自燃,有的可致人中毒、凍傷、窒息、直至死亡
  • 微塑料進入人體後,危害有多大?已經進入生態系統的食物鏈中
    平均而言,在每10克糞便中約有20個微塑性顆粒的存在。 施瓦布爾在會上表示: 「這項研究證實了科學家長期以來的猜測,即微塑料可能在胃腸道中堆積,在那裡它們也許會影響腸道的耐受性和免疫反應。還可能協助有毒化學物質和病原體傳播到體內。」
  • 涼拌菜中竟然要檢測丙二醇?這是什麼化學物質,有害嗎?
    先從這個公告的名稱說起,這則公告的名字叫【關於發布《涼拌菜中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的測定》等6項食品補充檢驗方法的公告】,很多人一看到這個名稱,雖然不明白「丙二醇」是啥物質,但肯定會有疑問「涼拌菜還要檢測丙二醇?」
  • 塑料汙染有多恐怖?每人一年竟吞下12萬塑料碎片
    海洋中,至少有180種動物以塑料為食,貽貝和龍蝦裡也常能發現塑料纖維。動物們以為自己吃飽了,卻因為這些無法消化有沒營養的垃圾變得虛弱。一些碎片阻塞他們的腸胃,一些塑料中的化學物質讓它們無法生育或失去行動能力。一些小顆粒得以被排洩出來,然後被食物鏈中的其他角色吃掉。
  • 美國加州近期修訂《65號提案》化學物質清單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安全飲用水及禁用有毒物質法案》,一般稱為《65號提案》,規定加州須公布一份已知致癌及損害生殖系統的化學物質清單,並且每年更新。清單于1987年首次公布,目前載有大約868種天然存在及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其中包括砷、鉛、汞及某些鄰苯二甲酸鹽。
  • 專家建議塑料包裝不要長期高溫使用 太空杯危險
    奶瓶禁用雙酚A引發市民對塑料用品擔憂  本報訊 (記者何穎思)昨日有消息透露,國家正在清理包裝材料標準,擬規定嬰幼兒奶瓶不能使用雙酚A。專家指出,其實除了嬰幼兒奶瓶外,塑料太空杯、塑料豆漿機等產品都可能使用雙酚A,應注意不要長期高溫使用,或者儘量避免使用。  建議使用玻璃奶瓶  據《京華時報》報導,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李寧透露,目前國家正在清理包裝材料標準,也出臺了徵求意見稿,稿中也規定我國未來的嬰幼兒奶瓶不能使用雙酚A,目前這些正在徵求意見。
  • 最易燃的化學物質:三氟化氯
    化學物質中很多物質燃燒出乎想像,燃燒起來具有驚人的強度,如發泡膠、凝固汽油彈、棉花糖、活潑的鹼金屬、有機物等就是很好的例子。    (三氟化氯結構)  但說到最容易燃燒的物質,離不開一種叫三氟化氯(ClF3)的物質,它極易燃燒,二戰期間,就連臭名昭著的納粹都認為它太危險以致不敢輕易使用它。
  • 植物化學物質是什麼? 植物化學物質有哪些種類?
    植物化學物質是什麼? 植物化學物質有哪些種類?時間:2016-12-27 18:34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植物化學物質是什麼? 植物化學物質有哪些種類? 蔬菜水果,是健康的源泉,我們每天都要從蔬菜和水果中攝取很多的營養物質。
  • 塑料汙染有多嚴重?科學家在人體組織中檢測到微量納米塑料
    土地,水和空氣的塑料汙染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即使塑膠袋或水瓶破裂到不再令人討厭的程度,微小的碎片仍會汙染環境。動物和人類可以攝入這些顆粒,對健康產生不確定性。現在,科學家報告說,他們在檢查人體器官和組織時發現,人體已存在微米和納米塑料。研究人員將在美國化學學會(ACS)2020年秋季虛擬會議與博覽會上展示他們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