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水和空氣的塑料汙染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即使塑膠袋或水瓶破裂到不再令人討厭的程度,微小的碎片仍會汙染環境。動物和人類可以攝入這些顆粒,對健康產生不確定性。現在,科學家報告說,他們在檢查人體器官和組織時發現,人體已存在微米和納米塑料。
研究人員將在美國化學學會(ACS)2020年秋季虛擬會議與博覽會上展示他們的結果。
「您幾乎可以在全球各地發現塑料汙染環境,並且在短短的幾十年中,我們已經從將塑料視為一種奇妙的好處,轉變為將其視為威脅。」這項工作的研究人員Charles Rolsky說。
「有證據表明塑料正在進入我們的體內,但是很少有研究在那尋找它。而在這一點上,我們不知道這種塑料僅僅是滋擾還是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科學家將微塑料定義為直徑小於5毫米(約0.2英寸)的塑料碎片。納米塑料甚至更小,直徑小於0.001毫米。對野生動植物模型的研究已將暴露於微量和納米塑料與不育,炎症和癌症聯繫起來,但目前人們對健康的了解還不清楚。
先前的研究表明,塑料可以穿過人體的胃腸道,但是也在會議上介紹該研究的Rolsky和Varun Kelkar懷疑這種微小的顆粒是否會在人體器官中積聚。Rolsky和Kelkar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Rolf Halden博士實驗室的研究生。
為了找到答案,研究人員與Diego Mastroeni博士合作,從大腦和身體組織的大型存儲庫中獲取樣本。專門研究神經退行性疾病,例如阿爾茨海默氏病。這47個樣本取自肺,肝,脾和腎-可能暴露,過濾或收集微塑料的四個器官。
該團隊開發了一種從樣品中提取塑料並通過μ拉曼光譜法對其進行分析的程序。研究人員還創建了一個電腦程式,可以將有關塑料顆粒計數的信息轉換為質量和表面積的單位。他們計劃在線共享該工具,以便其他研究人員可以標準化的方式報告其結果。Rolf Halden說:「這種共享資源將幫助建立一個可塑性暴露資料庫,以便我們可以比較隨時間和地理空間器官和人群的暴露情況。
該方法使研究人員能夠檢測人體組織中的數十種塑料成分,包括聚碳酸酯(PC),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乙烯(PE)。與先前開發的質譜分析法配合使用時,每個樣品中都檢測到塑料汙染。儘管有健康問題,雙酚A(BPA)仍在許多食品容器中使用,在所有47個人體樣品中均發現了雙酚A。
據研究人員所知,他們的研究是第一個檢查具有已知環境暴露史的個體在人體器官中發生的微納米發育的研究。Halden說:「 組織捐贈者提供了有關他們的生活方式,飲食和職業暴露的詳細信息。」 「由於這些捐贈者具有明確的歷史,我們的研究提供了有關潛在的微量和納米塑料暴露來源和途徑的最初線索。」
人們是否應該擔心人體組織中塑料成分的高檢測頻率?凱爾卡爾說:「我們從不希望成為警報者,但令人擔憂的是,到處都是這些不可生物降解的物質會進入並在人體組織中積累,我們不知道對健康的潛在影響。」 「一旦我們對組織中的成分有了更好的了解,我們就可以進行流行病學研究以評估人類健康狀況。這樣,我們就可以開始了解潛在的健康風險(如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