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汙染有多嚴重?科學家在人體組織中檢測到微量納米塑料

2020-08-30 HolyTech

土地,水和空氣的塑料汙染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即使塑膠袋或水瓶破裂到不再令人討厭的程度,微小的碎片仍會汙染環境。動物和人類可以攝入這些顆粒,對健康產生不確定性。現在,科學家報告說,他們在檢查人體器官和組織時發現,人體已存在微米和納米塑料。

研究人員將在美國化學學會(ACS)2020年秋季虛擬會議與博覽會上展示他們的結果。

「您幾乎可以在全球各地發現塑料汙染環境,並且在短短的幾十年中,我們已經從將塑料視為一種奇妙的好處,轉變為將其視為威脅。」這項工作的研究人員Charles Rolsky說。

「有證據表明塑料正在進入我們的體內,但是很少有研究在那尋找它。而在這一點上,我們不知道這種塑料僅僅是滋擾還是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科學家將微塑料定義為直徑小於5毫米(約0.2英寸)的塑料碎片。納米塑料甚至更小,直徑小於0.001毫米。對野生動植物模型的研究已將暴露於微量和納米塑料與不育,炎症和癌症聯繫起來,但目前人們對健康的了解還不清楚。

先前的研究表明,塑料可以穿過人體的胃腸道,但是也在會議上介紹該研究的Rolsky和Varun Kelkar懷疑這種微小的顆粒是否會在人體器官中積聚。Rolsky和Kelkar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Rolf Halden博士實驗室的研究生。

為了找到答案,研究人員與Diego Mastroeni博士合作,從大腦和身體組織的大型存儲庫中獲取樣本。專門研究神經退行性疾病,例如阿爾茨海默氏病。這47個樣本取自肺,肝,脾和腎-可能暴露,過濾或收集微塑料的四個器官。

該團隊開發了一種從樣品中提取塑料並通過μ拉曼光譜法對其進行分析的程序。研究人員還創建了一個電腦程式,可以將有關塑料顆粒計數的信息轉換為質量和表面積的單位。他們計劃在線共享該工具,以便其他研究人員可以標準化的方式報告其結果。Rolf Halden說:「這種共享資源將幫助建立一個可塑性暴露資料庫,以便我們可以比較隨時間和地理空間器官和人群的暴露情況。



該方法使研究人員能夠檢測人體組織中的數十種塑料成分,包括聚碳酸酯(PC),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乙烯(PE)。與先前開發的質譜分析法配合使用時,每個樣品中都檢測到塑料汙染。儘管有健康問題,雙酚A(BPA)仍在許多食品容器中使用,在所有47個人體樣品中均發現了雙酚A。

據研究人員所知,他們的研究是第一個檢查具有已知環境暴露史的個體在人體器官中發生的微納米發育的研究。Halden說:「 組織捐贈者提供了有關他們的生活方式,飲食和職業暴露的詳細信息。」 「由於這些捐贈者具有明確的歷史,我們的研究提供了有關潛在的微量和納米塑料暴露來源和途徑的最初線索。」

人們是否應該擔心人體組織中塑料成分的高檢測頻率?凱爾卡爾說:「我們從不希望成為警報者,但令人擔憂的是,到處都是這些不可生物降解的物質會進入並在人體組織中積累,我們不知道對健康的潛在影響。」 「一旦我們對組織中的成分有了更好的了解,我們就可以進行流行病學研究以評估人類健康狀況。這樣,我們就可以開始了解潛在的健康風險(如果有)。」

相關焦點

  • 47個人體器官樣本中檢測到塑料成分!人類丟棄的塑料正在汙染自己
    塑料已經汙染了整個地球,從北極的雪、高山土壤到最深的海洋。這些上萬年都無法完成降解的塑料,最終會進入生態體系,經過食物鏈層層積累,最終回到處於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體內,一點點侵蝕著我們的身體。在本周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20 年秋季線上會議上,科學家們展示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通過質譜分析 47 個人體組織樣本,研究人員發現這些樣本中都含有微塑料或納米塑料成分。隨手丟棄的塑料,去哪兒了?
  • 47個人體器官樣本檢測到塑料成分!丟棄的塑料正在汙染人類自己
    塑料已經汙染了整個地球,從北極的雪、高山土壤到最深的海洋。這些上萬年都無法完成降解的塑料,最終會進入生態體系,經過食物鏈層層積累,最終回到處於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體內,一點點侵蝕著我們的身體。在本周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20 年秋季線上會議上,科學家們展示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通過質譜分析 47 個人體組織樣本,研究人員發現這些樣本中都含有微塑料或納米塑料成分。
  • 科學已經檢測到人體存在塑料成分:『白色汙染』仍然到處都是
    就在本周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20 年秋季線上會議上面,科學家們展示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通過質譜分析 47 個人體組織樣本,研究人員發現這些樣本中都含有微塑料或納米塑料成分。
  • 塑料汙染多嚴重?全球一半的人體內都有微塑料!
    早在2018年,歐洲聯合胃腸病學周曾發布了一項研究,就首次確認了在人體內發現了多達9種不同種類的微塑料。之後,奧地利維也納醫藥大學和奧地利聯邦環境局表示,科學家在參與研究的8位實驗對象的糞便中同樣發現了塑料微粒,且平均每10克糞便中就含有約20個微塑料顆粒。
  • 科學家在其研究的每一個人體組織樣本中均發現微塑料顆粒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當談到塑料汙染時,最大的未知數之一就是微小的碎片會對生物體的健康造成什麼樣的威脅。科學家們嘗試從人體組織中尋找答案,並在他們研究的每一個樣本中發現了塑料碎片的證據。,他們認為這是第一項檢查人體器官和組織中的微型和納米塑料堆積的研究。
  • 研究發現每個人體組織中都有塑料微粒
    研究發現每個人體組織中都有塑料微粒 此前對野生動物的研究表明,接觸微塑料和納米塑料與不育症、炎症和癌症有關,但對人類的健康影響目前尚不清楚。現在,來自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人體器官和組織中首次發現了微量和納米塑料。
  • 「看不見」的塑料汙染 無處不在的納米塑料汙染正在危害地球環境
    為了了解其影響,以及如何控制汙染,科學家需要知道有多少微型塑料集中在哪些地方,它們來自哪裡,以及它們如何移動。然而,由於微塑料中含有數萬種令人眼花繚亂的聚合物,以及它們大小不一,從米粒大小到病毒大小都有,使得檢測微塑料的工作十分複雜。
  • 西媒稱塑料已存在於人體組織和器官中
    參考消息網8月18日報導據埃菲社馬德裡報導,根據8月17日在美國化學學會秋季視頻大會上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汙染地球所有元素(土地、水和空氣)的塑料已經侵入人體組織和器官中。報導稱,儘管大部分塑膠袋和塑料瓶在環境中降解,但一些不可生物降解的碎塊或微塑料仍留存在環境中,最終被動物和人類通過進食、飲用或呼吸攝入。報導指出,微塑料是指5毫米以下的塑料碎片,而納米塑料則更小,直徑小於0.001毫米。這些細小顆粒物會在野生生物和動物體內引起炎症、癌症和生育問題,但目前很少有研究評估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 關於微塑料的一些事實:腸道菌群受微塑料影響嚴重
    例如聚苯乙烯納米粒子對酵母細胞有致死作用,微塑料也可以抑制海洋中嗜鹽單胞菌的生長並改變其生態學功能。陸地生態環境中的微塑料汙染陸地上的微塑料汙染情況甚至比海洋中更為嚴重。農業中使用的塑料膜,以及化肥、農藥中包含的微塑料粒子,直接噴撒進土壤中,改變土壤微生物的組分,抑制蚯蚓的生長。
  • 科學家發出警告!人體內被檢測出塑料微粒,瑪雅預言或將成真?
    最後帶來的後果就是美國專家在人體內檢測出了微量的塑料顆粒。有的人可能會疑惑,塑料顆粒怎麼會跑進人體內呢?,有科學家曾在深海生物的體內檢測出了塑料微粒。這說明人類造成的塑料垃圾數量已經非常龐大了,並且足以影響到海洋的生態環境。大量塑料在海中被分解成細微顆粒,最後就被海洋生物吃進腹中。
  • 微塑料進入人體後,危害有多大?已經進入生態系統的食物鏈中
    不過科學家已經在魚類的身體中,還有海鹽和自來水中,發現了塑料乃至微塑料廣泛存在的痕跡。也許人類在不知不覺中也將塑料吃到了肚子裡。 2018年10月23日,維也納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歐洲胃腸病學會議上宣布了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他們在人類糞便中檢測到了微塑料的存在。這意味著人類吃下塑料已經成為事實。
  • 海洋塑料汙染有多嚴重?英國科學家:平均每人一周吃掉一張信用卡
    多年來,環境汙染問題早已經變成了老生常談,各國的科學家們也一直都在持續關注地球上的環境變化情況,前段時間,英國的科學家就對於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在大西洋,來自於英國國家海洋中心的科學家團隊,分別設置了12個取樣點,以此來判斷大西洋中的微塑料垃圾汙染情況。
  • 微塑料汙染海洋,貽貝、牡蠣和扇貝汙染最嚴重
    微塑料已被確認會對人體產生影響,但程度要看攝入的量有多少,現在科學家仔細在計算每種食物中的微塑料含量,最新研究發現,海洋生物其中的軟體動物,包括貽貝、牡蠣和扇貝,是所有海鮮中微塑料汙染最嚴重的類別。科學家分析超過50項有關海鮮中微塑性汙染的研究,受調查的海鮮種類涉及世界各地從魚類到貝類的各種物種,結果發現,所有樣品均含有塑料微粒,研究人員共檢測到9種不同類型的塑料,聚丙烯(PP)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最常見的塑料類型,兩者都是世界各地人們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塑料。
  • 塑料垃圾已進入人類體內!科學家發現,人體殘存塑料微粒
    塑料垃圾已經遍布了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在我們的生活中塑料垃圾無處不在,先前衛星就拍攝到了海洋中漂浮的海洋垃圾,數目龐大令人咋舌,而地球上之所以會出現這麼多塑料垃圾,與人類對環境的破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塑料已經進入了人體
    一百多年前人們看到塑料這種新奇的材料時會由衷地感嘆它的便捷性,但應該沒有想到一百多年後的今天人類正在為如何解決塑料汙染的問題而發愁。人類的原因使得原本只存在於陸地上的塑料如今已經在全世界範圍內擴散開來,連世界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以及地球兩極都出現了塑料的蹤影,這說明塑料汙染問題已經非常深入了。
  • 北極塑料汙染嚴重 聯合國:已有1億噸塑料倒進海洋
    北極塑料汙染嚴重 聯合國:已有1億噸塑料倒進海洋 據外媒報導稱,近日,美國領導的一個科學家小組在北極鑽取的冰芯中發現了微小的塑料碎片。日益嚴重的塑料汙染已至地球最偏遠的水域,給人們敲響警鐘。人類活動和洋流運動導致北極地區垃圾聚集,引發國際社會擔憂。
  • 人體內首次發現微塑料,食鹽中也有塑料顆粒,真成「塑料姐妹花」了?
    微塑料來源施沃布爾教授認為全球50%的人口體內都有微塑料。不過進入人體的微塑料對健康有什麼危害,危害程度多高目前尚不明確。施沃布爾教授稱:這次實驗中發現的微塑料因為體積夠大而不太可能造成嚴重威脅(直接被排洩出身體)。倫敦國王學院環境健康科學家史蒂芬妮·懷特指出:「這些大體積微塑料的更大威脅是,它們可能在人體組織內逐漸累計起來。」
  • 塑料顆粒蔓延全球,人體內也檢測出問題,這是怎麼一回事?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購物的習慣,每去超市買一次東西,都會用到塑膠袋,它是再平常不過的物質了,不止去超市用到它,訂外賣、喝飲料都牽涉到了塑料,不得不說它的存在給人類帶來極大的便利。塑料顆粒對地球、人類的影響大家卻忽略它對環境的影響,很多人隨手亂扔的垃圾,會導致地區的嚴重汙染,不僅僅傷害整個地球,就連人體內也被檢查出了塑料顆粒。
  • 一口海水中有四百多顆塑料微粒?海洋汙染比預想嚴重
    科技日報北京12月5日電 (記者胡定坤)海中遊泳,嗆水難免。但根據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生物海洋學家詹妮弗·布蘭登日前在《湖沼學和海洋學快報》上發表的論文,你嗆進去的不止是鹹鹹的海水,還有400多顆塑料微粒。
  • 限塑 | 人類該如何應對海洋微塑料汙染?
    不健康飲食以及環境汙染會對人類健康產生重大威脅,且這些威脅往往是溫水煮青蛙式的,容易讓人忽視,但危害嚴重、影響深遠,例如微塑料汙染問題。隨著科學界對微塑料汙染的範圍和影響的日益了解,我們發現,微塑料早已通過汙染水源、農副食品等方式進入人體。微塑料對人類健康的傷害,遲早顯現出來。什麼是微塑料,如何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