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盛醫藥-B(06855)中報觀:「國產三代格列衛上市倒計時+細胞凋亡...

2020-12-05 金融界

來源:智通財經網

初入恒生綜指後,亞盛醫藥(06855)的中期財報接踵而至。

今年上半年,亞盛醫藥研發開支達到2.51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同比增長26.37%。在這持續且強有力的研發投入背後,從核心候選藥物HQP1351申請上市,到細胞凋亡領域探索國際合作、管線研發全面推進,亞盛醫藥已在新藥落地和創新研發的關鍵進度上實現了質的飛躍。

如今,隨著公司股票被納入恒生綜指,核心候選產品落地在即,亞盛醫藥足以憑藉在全球範圍內建立的品牌認知度和創新研發優勢,進一步釋放公司內在價值,提升公司估值潛力。

核心候選產品進入「上市倒計時」

處在研發階段的創新藥企業,通常具有高投入、長周期的特性。因此,公司的投資價值不僅體現在對創新藥管線的持續投入上,還體現在公司新藥開發的關鍵性節點上。

核心候選產品HQP1351提交上市申請,細胞凋亡管線研發全面推進,此次亞盛醫藥半年報透露出的這些關鍵信息,進一步提高了公司的投資確定性,成為投資者對其中長期投資的重要依據。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亞盛醫藥的研發投入達到2.51億元。在強有力的研發投入背後,公司的管線研發進程正在全面、穩步推進。

憑藉在藥物結構設計及創新藥物研發領域的實力,亞盛醫藥現已構建包括8項處於臨床階段的小分子候選藥物在內的豐富產品管線。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在美國、澳洲及中國正進行40多項I或II期臨床試驗。

專利申請方面,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已在全球擁有96項授權專利及300餘項專利申請,其中80項專利已在海外授權。

在公司豐富的產品管線中,核心候選產品HQP1351率先進入了上市申請階段,開啟上市倒計時。

今年6月18日,亞盛醫藥宣布公司已向國家藥監局新藥審評中心(CDE)提交HQP1351的新藥上市申請,用於治療伴有T315I突變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慢性期和加速期患者。

這是公司創立以來的首個新藥上市申請,HQP1351也有望成為國內首個上市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劑。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內正式進行上市申請前,HQP1351 I期研究初步結果便曾在2018年ASH年會入選口頭報告,2019年其更新臨床數據則再次入選ASH年會口頭報告;此外,在今年5月,HQP1351相繼獲得了FDA孤兒藥資格認定和快速通道資格(FTD)。

這充分顯示了國際血液學界及權威機構對HQP1351療效和安全性的充分認可。

從最新的國內研發進展來看,在此次遞交NDA之前,HQP1351便在國內獲得「一次性傘式批准」,這使得HQP1351兩項伴有T315I突變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和加速期的關鍵II期臨床試驗進度加快,為HQP1351最終提交上市申請做好了鋪墊。

當前,兩項伴有T315I突變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CP-CML)和加速期(AP-CML)關鍵II期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公司現已完成該等兩項研究的患者招募。

另外,針對I代及II代TKI耐藥/不耐受的第三項關鍵性研究,以及治療TKI耐藥復發/難治性GIST患者的臨床試驗也正在進行中

在海外研發方面,去年7月,FDA審批通過了公司在美國開展治療伴有T315I突變或TKI耐藥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Ib期臨床試驗申請,首名患者於今年1月開始用藥。

不難看出,亞盛醫藥在HQP1351項目的研發已達到了新藥上市的關鍵性節點,HQP1351的未來市場潛力也預計將在其上市後轉化為公司估值的真金白銀。

作為治療伴有T315I突變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特效藥,HQP1351面對的全球CML市場規模在2030年將增至58億美元,而在中國的CML藥物市場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預計增長至14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關於CML治療藥物的可及性較差。目前與HQP1351存在潛在競爭關係的藥物——全球首款三代TKI帕納替尼,目前並未在中國上市。也就是說,HQP1351若成功在國內獲批上市,將成為國內首款上市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劑,市場獨佔性優勢明顯。

待HQP1351上市後,市場對公司估值研判的重心也將從公司的創新研發管線轉向「創新研發+商業化」。

從市場競爭角度來看,一旦毒副作用更低的HQP1351獲批上市,將具有更加強勁的市場競爭力,勢必會搶佔跨國藥企CML藥物市場份額。隨著未來HQP1351的國內外市場不斷打開,亞盛醫藥的公司估值也將得到實質性提升。

當HQP1351商業化不斷臨近的同時,作為亞盛醫藥的核心技術儲備,細胞凋亡管線的研發也有全面的進展。

獲國際業界認可 細胞凋亡管線研發全面推進

眾所周知,完成細胞凋亡路徑的抗癌藥物成藥擁有很高的技術門檻,因此能取得全面推進研發進程的成果,往往意味著公司具有充實的技術儲備和強大的創新實力。

今年上半年,亞盛醫藥積極進行國際研發、參與國際交流,探索國際間的研發合作,在推進公司的細胞凋亡管線研發取得全面進展的同時,也讓公司的這一核心技術儲備得到了廣泛的國際認可。

在國際研發方面,以亞盛醫藥的APG-2575為例,APG-2575作為一款新型口服 Bcl-2選擇性抑制劑,其主要作用於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等疾病。在2020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大環境下,APG-2575研發卻實現逆勢加速,目前已有階段性進展。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自今年3月以來,APG-2575已獲得美國、中國及澳大利亞的多項Ib/II期臨床試驗許可,正在全球同步推進多個血液腫瘤適應症的臨床開發,其中包括一項正在進行的全球多中心的Ib/ II期臨床研究,旨在評估APG-2575單藥或聯合聯合依魯替尼(ibrutinib)/利妥昔單抗(rituximab)治療WM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

並且,作為全球層面繼venetoclax之後罕有的進入臨床開發階段的Bcl-2選擇性抑制劑,APG-2575還獲得了FDA的認可。

7月15日,亞盛醫藥宣布,FDA已授予公司在研原創新藥Bcl-2抑制劑APG-2575孤兒藥資格認定,用於治療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M)。這是繼HQP1351之後,亞盛醫藥從FDA獲得的第二個孤兒藥資格認定。

獲得孤兒藥認定後,將有助於APG-2575在美國的後續研發及商業化開展等方面享受一定的政策支持,包括享有臨床試驗費用稅收減免、免除NDA申請費用、獲得研發資助等,特別是批准上市後可獲得美國市場7年獨佔權。

今年上半年,亞盛醫藥在穩步推進細胞凋亡管線國際研發的同時,還在積極進行國際交流,加強國際合作。

在APG-2575獲得FDA孤兒藥認證之前,6月22日,公司宣布與阿斯利康(AZN.US)血液研發卓越中心合作探索APG-2575與BTK抑制劑CALQUENCE (acalabrutinib)的聯合用藥研究。

亞盛醫藥與阿斯利康(AZN.US)建立臨床研究合作夥伴關係,意味著公司踏出了與跨國大藥企合作第一步。

在此後不到一個月時間內,亞盛醫藥再次與另一家跨國大藥企默沙東(MRK.US)合作,進行MDM2-p53抑制劑APG-115與默沙東的PD-1單抗KEYTRUDA(帕博利珠單抗)的聯合治療的臨床研究。

跨國藥企選擇與亞盛醫藥進行聯合用藥基礎的搭建,充分說明了國際生物製藥同行對亞盛醫藥細胞凋亡管線臨床產品的充分認可。

以APG-115為例,臨床前研究表明,APG-115可促進T細胞促炎細胞因子的產生,增強CD4+ T細胞的活化,提高PD-L1在多種腫瘤細胞中的表達。APG-115聯合PD-1抑制劑使用後的抗腫瘤活性在多項腫瘤模型中明顯增強。可見APG-115體現出的良好的治療特性。

此外,目前全球針對MDM2-p53靶點尚未有上市藥物,市場稀缺性疊加良好治療特性,正是默沙東選擇亞盛醫藥的重要原因。

除得到國際同行的認可外,亞盛醫藥公司還在上半年將細胞凋亡系列產品的最新臨床數據已經在ASCO、AACR等多個國際大會上公布。其中,公司已連續3年攜多項原創新藥臨床進展亮相ASCO年會,相關臨床試驗數據已得到全球業界的認可。

綜上所述,隨著HQP1351進入NDA階段,市場對亞盛醫藥的估值判斷也有了一個明確的錨定點。未來HQP1351正式落地,將成為公司短期內兌現自身內在價值的重要起點。

而在中長期投資方面,投資者則需要密切關注公司不斷增長的持續研發投入能力,以及細胞凋亡管線研發的最新進程。通過把握公司在細胞凋亡領域的巨大先發優勢,確定公司未來的不斷向上的價值成長曲線。

相關焦點

  • 亞盛醫藥:國產三代格列衛上市在即 細胞凋亡管線研發持續推進
    來源:智通財經APP初入恒生綜指後,亞盛醫藥(06855)的中期財報接踵而至。今年上半年,亞盛醫藥研發開支達到2.51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同比增長26.37%。在這持續且強有力的研發投入背後,從核心候選藥物HQP1351申請上市,到細胞凋亡領域探索國際合作、管線研發全面推進,亞盛醫藥已在新藥落地和創新研發的關鍵進度上實現了質的飛躍。如今,隨著公司股票被納入恒生綜指,核心候選產品落地在即,亞盛醫藥足以憑藉在全球範圍內建立的品牌認知度和創新研發優勢,進一步釋放公司內在價值,提升公司估值潛力。
  • 亞盛醫藥(06855):核心產品即將商業化提升內在價值,細胞凋亡管線...
    來源:智通財經網核心產品即將商業化,細胞凋亡管線研發取得全面進展。2019年財報透露出的這一信息讓市場目光再次聚焦於亞盛醫藥(06855)。據智通財經APP了解,3月29 日,亞盛醫藥公布了其2019年年報。財報顯示,2019年亞盛醫藥研發開支達到4.64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
  • 港市10月創新藥第一股即將著陸,打新亞盛醫藥(06855)的三大邏輯
    靶向細胞凋亡藥物的作用機制是通過修復正常的細胞凋亡過程來治療癌症和其他疾病。鑑於細胞凋亡在眾多疾病的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這意味著細胞凋亡靶向有望用於多種適應症。此外,靶向細胞凋亡藥物可能具有更好療效及安全性,原因是其具有有效的細胞穿透性、高靶點特異性和人體穩定性。
  • 連獲兩項中國Ib/ II期臨床試驗許可 亞盛醫藥-B(06855)細胞凋亡...
    在此前,半年內六獲FDA「孤兒藥認證」,讓全球業界的目光聚焦於亞盛醫藥及其細胞凋亡管線。如今,Bcl-2抑制劑APG-2575連獲兩項中國 Ib/ II期臨床試驗許可,則預示著亞盛醫藥-B(06855)細胞凋亡管線產品,距離拿到國內上市的「入場券」又進了一步。
  • 亞盛醫藥-B(06855)臨床研發新增歐洲版圖 細胞凋亡管線實現全球多...
    來源:智通財經網2日之內,亞盛醫藥細胞凋亡管線的研發在中歐雙地都取得了裡程碑式的進展。在11月23日亞盛醫藥宣布Bcl-2抑制劑APG-2575連獲兩項中國Ib/ II期臨床試驗許可後,25日,亞盛醫藥再次傳出與該藥研發的相關消息:公司在歐洲開展的首項全球臨床試驗正式啟動。
  • 港股異動 | 亞盛醫藥-B(06855)漲超5% 兩細胞凋亡藥物聯合治療獲...
    港股異動 | 亞盛醫藥-B(06855)漲超5% 兩細胞凋亡藥物聯合治療獲中美臨床試驗許可
  • 細胞凋亡靶向新藥與K藥強強聯合 亞盛醫藥-B(06855)與默沙東(MRK...
    來源:智通財經網剛和阿斯利康(AZN.US)達成探索Bcl-2抑制劑與BTK抑制劑的聯合用藥的合作, 亞盛醫藥-B(06855)又將聯手新的醫藥巨頭,拓展自己聯合用藥計劃。在絕大多數晚期實體瘤治療中,PD-1抗體單獨使用的有效率一直徘徊在20%上下。為提高治療效率,全球業界都在尋找PD-1的「黃金搭檔」。如今,晚期實體瘤治療的天平,正逐漸從靶向治療向免疫聯合治療傾斜。因此,亞盛醫藥與默沙東的合作引起了業界廣泛關注。
  • 第三次亮相美國ASH年會 亞盛醫藥-B(06855)重磅產品奧瑞巴替尼再獲...
    從6月提交新藥上市申請到10月被國家藥監局納入優先審評程序,作為全球範圍內少數的治療慢性髓性白血病(CML)耐藥的重磅藥物,以及中國第一個三代格列衛,亞盛醫藥的核心候選產品奧瑞巴替尼儼然已處在上市倒計時階段,而這也讓全球血液學界對這款藥物有了更多的期待。
  • 兩細胞凋亡藥物聯合治療獲中美臨床試驗許可,「合成致死」機製成亞盛醫藥-B(06855)藥物開發新思路
    作為深耕細胞凋亡研究的國際知名藥企,亞盛醫藥對於利用合成致死機制進行癌症治療的技術思路同樣保持高度關注,並在其聯合治療的臨床試驗中積極開展了相關研究和技術應用。智通財經APP了解到,12月2日,亞盛醫藥-B(06855)宣布,公司在研I類新藥MDM2-p53抑制劑APG-115作為單藥及聯合公司另一I類新藥Bcl-2抑制劑APG-2575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審評中心(CDE)的臨床試驗許可,將開展治療復發/難治T-幼淋巴細胞白血病(R/R T-PLL)的IIa期臨床研究。此前該研究方案已獲美國FDA臨床許可。
  • 亞盛醫藥-B細胞凋亡管線實現全球多地穩步推進
    來源:新浪港股2日之內,亞盛醫藥細胞凋亡管線的研發在中歐雙地都取得了裡程碑式的進展。在11月23日亞盛醫藥宣布Bcl-2抑制劑APG-2575連獲兩項中國Ib/ II期臨床試驗許可後,25日,亞盛醫藥再次傳出與該藥研發的相關消息:公司在歐洲開展的首項全球臨床試驗正式啟動。
  • 亞盛醫藥——求道細胞凋亡通路,探索小分子藥物創新
    在2020 ASCO年會上,多家中國藥企齊齊亮相併爭相展示自己研發管線的研究進展,彰顯自身研發實力;在這一眾企業中,有一家卻憑藉三個在研產品的四項臨床試驗進展報告成功將很多業內人士的目光聚焦在了自己身上,這家企業就是本文主角——亞盛醫藥。 這已不是亞盛醫藥第一次進入公眾視野了。
  • 751倍超購登頂2019港股超購王 兩大理由看好亞盛醫藥
    APG-1252、APG-2575、APG-115以及HQP1351為亞盛醫藥研發管線中的主要產品。可見,公司現已對Bcl-2蛋白家族、IAP和MDM2-p53這三個細胞凋亡藥物管線中最常用靶點進行了全面覆蓋布局。這也意味著,公司擁有當下全球最全的細胞凋亡藥物管線。
  • 亞盛醫藥-B(06855):APG-115單藥或聯合APG-2575 IIa期臨床研究獲...
    亞盛醫藥-B(06855):APG-115單藥或聯合APG-2575 IIa期臨床研究獲中美兩國臨床試驗許可
  • 暗盤大漲超50%,亞盛醫藥今日上市,港交所迎來首個小分子藥物原研...
    2019年10月28日,動脈網獲悉,原創新藥研發企業亞盛醫藥登陸港交所上市。亞盛醫藥本次發行1218.09萬股,最終定價為每股34.2港元,處於發行期間最高值。據了解,本次發行中香港發售佔10%,國際發售佔90%,另有15%超額配股權。
  • 亞盛醫藥-B(06855)IAP抑制劑獲2020歐肝會口頭報告,或為治癒B肝...
    來源:智通財經網作為國際上最早進入細胞凋亡研發領域的創新藥公司,在20年的創新研發歷程中,亞盛醫藥-B(06855)完成了一步步的技術積累,最終實現厚積薄發。如今亞盛醫藥再次憑藉在細胞凋亡領域亮眼的研究結果,向學界展現自己研發成績。
  • 亞盛醫藥-B(06855)在研1類新藥Bcl-2抑制劑APG-2575連獲兩項中國Ib...
    智通財經APP訊,亞盛醫藥-B(06855)公布,公司在研1類新藥Bcl-2抑制劑APG-2575連續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藥物審評中心(CDE)的兩項臨床試驗許可,將分別開展作為單藥或聯合依魯替尼(Ibrutinib) ╱利妥昔單抗 (Rituximab)治療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M)的Ib/II期研究;以及作為單藥或聯合來那度胺(Lenalidomide) ╱
  • 躋身全球細胞凋亡標靶療法最前線 亞盛醫藥享行業龍頭優勢
    根據市場報告,於2018年,全球共有18.1百萬宗新癌症病例,預期新癌症病例將以複合年增長率2.4%增加至2030年的24.1百萬宗,全球抗癌藥物市場規模料2030年將增長至3,904億美元,為專注開發治療癌症、B型肝炎病毒(HBV)及衰老相關疾病首發生物類似藥的亞盛醫藥(06855-HK)提供巨大機遇。
  • 亞盛醫藥-B(06855)將獲得一項基於PROTACs技術開發的MDM2蛋白降解...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亞盛醫藥-B(06855)發布公告,公司與密西根大學達成協議,將獲得一項基於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s,PROTACs)技術開發的MDM2蛋白降解劑的全球獨家權益
  • 獲密西根大學獨家許可 亞盛醫藥-B (06855)引進PROTAC技術賦能新藥研發
    該技術通過應用小分子化合物招募細胞中的E3泛素連接酶,利用自身的泛素-蛋白酶體系統實現對靶向特定蛋白的降解。理論上,只需要小分子藥物短暫地與致癌蛋白結合,給致癌蛋白打上「泛素化」的標籤就可以實現高效特異性的蛋白降解。這一特質的發現,讓PROTAC技術在近年來迅速興起,並成為一種被全球業界認可的極具潛力的藥物研發方向。
  • 亞盛醫藥-B:細胞凋亡最新臨床成果再登ASCO國際舞臺全球臨床開發...
    ASCO年會中公布的數據,不僅能對當下全球的腫瘤臨床治療產生深刻影響,甚至還可能讓相關醫藥公司迎來價值重估。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今年的ASCO年會於美東時間5月29日至31日首次以線上形式舉行。據悉,在本屆ASCO年會上,至少有來自15家已上市/正在申請上市的國內藥企的32款藥物公布了臨床數據,創歷年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