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正極材料磷酸鐵鋰市場份額佔比將有望超過24%

2020-11-27 全球起重機械網
特別是三元材料受國內三元動力電池出貨不理想影響同比增速低於10%。3)磷酸鐵鋰材料主要受新能源汽車市場及儲能市場帶動。帶動了磷酸鐵鋰材料市場佔比提升。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調研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正極材料市場出貨量33萬噸,同比增長12%。其中,磷酸鐵鋰出貨7.6萬噸,同比增長23%,鈷酸鋰材料出貨5.4萬噸,同比增長19%,三元材料、錳酸鋰材料同比增速較小,特別是三元材料受國內三元動力電池出貨不理想影響同比增速低於10%;從佔比來看,磷酸鐵鋰佔比明顯提升,較2019年全年提升1.1個百分點,2020年全年出貨佔比預計超過24%。

  2020年上半年正極材料出貨量同比下降,但Q3開始大幅回升,主要原因是上半年新冠疫情影響,新能源終端市場增長不及預期,動力電池出貨下滑37.3%。從細分正極材料出貨量來看,2020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量35.2萬輛,同比下滑42%,對三元以磷酸鐵鋰材料帶動不足。鈷酸鋰材料同比較快增長的原因是:1)5G商化帶動智慧型手機更換加快,加之疫情導致居家辦公以及在線教育等模式興起,帶動3C數碼終端市場需求提升,進而帶動鈷酸鋰電池以及相關材料出貨量增加。

  2018-2020Q3中國各類型正極材料市場佔比(%)

  數據來源: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2020年10月

  從正極材料出貨量佔比看,受下遊新能源汽車、3C數碼、小動力以及儲能等終端市場帶動,三元材料與磷酸鐵鋰市場佔比排名前二,但各自佔比處於變化中。主要原因有:

  1)錳酸鋰材料主要應用於鋰電輕型車以及數碼領域,隨著鋰電輕型車對電池性能要求逐步提升,錳酸鋰材料通常與三元材料進行搭配使用,進而降低錳酸鋰材料使用量;

  2)受疫情影響,國內外鋰電輕型車市場快速增長,國內除星恆電源外,其餘小動力電池供應商主要生產三元電池,進而帶動三元材料出貨,另外部分三元材料企業2020年加大出口量,以上二個因素一定程度地彌補了三元動力材料需求下行缺口;

  3)磷酸鐵鋰材料主要受新能源汽車市場及儲能市場帶動。隨著市場對三元電池安全性關注度提升,磷酸鐵鋰電池綜合性價比凸顯,CATL、BYD等企業繼續布局磷酸鐵鋰電池產品與產能,加之通信儲能市場增速較快,帶動了磷酸鐵鋰材料市場佔比提升。

  2019-2020年正極材料出貨量前三季度同比增長對比(%)

  從出貨量環比增速看,2020第三季度正極材料出貨量環比大幅增長,磷酸鐵鋰、鈷酸鋰、三元材料、錳酸鋰Q3環比增速分別為57%、14%、32%、14%。

  2017-2020年Q1-Q3正極材料價格走勢(萬元/噸)

  從價格走勢看,2020年前三季度正極材料價格整體呈下滑趨勢,主要原因有:1)頭部材料企業受產能限制仍繼續擴產,二三線企業產能利用率不足,整個市場產能處於供過於求狀態,加之疫情影響,行業競價銷售導致正極材料價格下行;2)上遊原材料價格下降,加之正極材料生產加工成本下降;3)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降本壓力倒逼上遊,同時動力電池行業市場集中度提升,為了維持訂單,上遊正極材料企業適當調整銷售策略,間接導致材料價格下滑。

  GGII分析認為,2020年中國正極材料市場具有以下特點:

  1)磷酸鐵鋰材料市場份額佔比將進一步提升,有望超過24%:

  a)受比亞迪漢、五菱宏光mini EV、鐵鋰版Model 3等熱門車型帶動,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將提升,帶動磷酸鐵鋰材料出貨量增加;

  b)受儲能、小動力(含共享電單車市場)市場鋰電滲透率提升帶動,磷酸鐵鋰電池出貨量增加;

  2)細分正極材料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行業競爭激烈:

  a)下遊細分電池市場集中度提升,帶動相應正極材料出貨量提升,合作綁定趨勢增強導致材料市場集中度提升;

  b)頭部正極材料企業衝刺IPO及募集資金,產能繼續提升,規模效應增加,成本優勢明顯,市場競爭力提升;

  c)三元材料企業加大開發與布局國外市場,受國外新能源終端市場增長帶動,具備國外優質客戶的材料企業將獲得更多市場話語權與行業競爭優勢;

  d)部分新進入企業產能在2020年釋放,其在開拓市場時採取價格競爭策略;

  3)鈷酸鋰材料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市場出現「1+N」競爭格局;

  4)高鎳材料市場應用放緩,三元6系低鈷材料、三元5系低鈷材料將進一步得到市場應用,三元5系材料佔比三元材料市場將超70%;

  5)受儲能、小動力以及國外終端市場帶動,二次球三元材料佔比回升,有望超過55%;

  原標題:GGII:預計2020年中國正極材料出貨超過48萬噸,同比增速逾16%

來源: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相關焦點

  • 汽車市場整體回暖 磷酸鐵鋰反轉行情或將持續
    其中三元電池產量5.5GWh,同比增長39.6%,佔總產量56%;磷酸鐵鋰電池產量4.3GWh,同比增長63%,佔總產量43.8%,磷酸鐵鋰產量增速再度超過三元電池,市場佔有率持續提升。  2015-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由33.11萬輛增至120.6萬輛,年化增速超過35%。
  • GGII:2020年中國正極材料出貨51萬噸 同比增長27%
    2018-2020年中國正極材料出貨量分析(單位:萬噸)數據來源: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2021年1月從產品出貨量結構來看,2020年正極材料領域三元材料佔比略微下滑,磷酸鐵鋰佔比由22%上升到25%,主要原因:1)補貼持續退坡,電池企業降本壓力增大,磷酸鐵鋰材料具有更低的成本,性價比優勢明顯,部分車型加快從三元轉鐵鋰路線;
  • 【正極材料周報】2020年中國鋰電池行業正極材料年度競爭力品牌...
    《中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白皮書(2020年)》,在白皮書中,EVTank對正極材料及產業鏈上的鎳鈷錳鋰等金屬及前驅體等環節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並對中國主要涉及正極材料產業鏈的企業進行了對標分析。
  • 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提價,每噸上漲1000元
    2020-11-24 13:54:42 來源: 電車匯 舉報
  • 動力鋰電池正極材料鈷酸鋰磷酸鐵鋰難敵三元鋰?
    近兩年A股國際化程度日益加深,新興科技概念和主題炒作的境內外「聯動」跡象明顯,據此捕捉市場機會成為部分投資者的主要操作手段。小編特就下半年可能出現的科技熱點,開展了行業和機構調查,幫助投資者把握相關機會。
  • 磷酸鐵鋰行業深度報告:數年磨礪,重拾成長
    新能源汽車發展之初,由於考慮到排放以及燃油經濟性,政策向商用車傾斜,而磷酸鐵鋰的安全性、循環壽命等優勢讓其迅速成為鋰電池正極的最佳選擇,市佔率遙遙領先同類的錳酸鋰和鈦酸鋰;隨著 2017 年政策將能量密度納入考核要求並與補貼係數直接掛鈎, 同時三元材料獲得了長足進步,市場份額開始逐步向三元轉移;另外,隨著商用車的普及率提升,後續需求已然有限,相反乘用車基數較大,發展潛力更足, 磷酸鐵鋰的市場空間也相應受到限制
  • 汽車市場整體回暖 磷酸鐵鋰電池反轉行情或將持續
    華安證券在研究報告中指出,2016年和2017年,三元鋰電池上遊原材料鈷鋰價格大幅上漲,帶動了三元材料和鈷酸鋰價格隨之劇烈波動。相比之下,磷酸鐵鋰能量密度雖低於三元,但結構穩定,循環及安全性能好,是極具性價比的正極材料。在當前補貼方案下,磷酸鐵鋰重獲經濟優勢,考慮補貼後仍可實現顯著降本,磷酸鐵鋰有望憑性價比強勢回歸動力市場。
  • 報告丨2025年三元和磷酸鐵鋰模組價格將下降到0.5元/Wh
    1)價格:據與會嘉賓統計與預測,2025年三元和磷酸鐵鋰電芯價格將趨於一致,模組價格將從目前的0.7~0.8元/Wh下降到0.5元/Wh,電芯價格將從目前的0.5元/Wh下降到0.3元/Wh。2)動力需求:平價+智能化+電動化催化需求多點開花,全球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超1300萬輛、對應裝機需求超過1160GWh。
  • 二硫化鎢納米片有望改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性能
    二硫化鎢納米片有望改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性能。在鋰離子電池工業化推廣中,正極材料正成為其發展的主要瓶頸。與其他材料相比,低維度二硫化物納米片因具有層狀結構和大表面積的特性,而被公眾認為是一種很有前景的鋰離子電池材料,可以有效降低與電解質溶劑發生熱化學反應的概率。
  • 2019年中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企業出貨量二十強
    導語 mybattery  《中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白皮書(2020年)》研究成果顯示,2019年中國正極材料出貨量1萬噸以上的企業有12家,合計出貨量佔全部正極材料行業出貨量的58.9%  近日,研究機構EVTank聯合伊維經濟研究院共同發布了《中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白皮書(2020年)》,在白皮書中,EVTank對正極材料及產業鏈上的鎳鈷錳鋰等金屬及前驅體等環節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並對中國主要涉及正極材料產業鏈的企業進行了對標分析。
  • 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
    而 行業產值則從 **年的 57 億元增長到 **年的 208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 24.08%。  我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產值及增速  《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針對當前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威脅,提出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投資及戰略建議。
  • 磷酸鐵鋰廠家集體漲價 明年行業或進入高增長期
    磷酸鐵鋰廠家集體漲價 明年行業或進入高增長期據百川資訊數據,30日磷酸鐵鋰廠家集體漲價,每噸上漲1000元,幅度近3%。市場供不應求,貨源緊張。方正證券認為,目前磷酸鐵鋰需求進入高增長期,行業加速整合。磷酸鐵鋰在乘用車應用回潮,疊加各個領域的需求逐漸起量,預計2021年行業將進入高增期,全年需求有望超19萬噸。
  • 鋰電池產量持續增長 磷酸鐵鋰正極出現結構性短缺
    其中三元材料電池產量為5.8Gwh,磷酸鐵鋰電池產量為6.01Gwh,佔比超過50%。數據來源:ICC鑫欏資訊就各頭部企業的後市排產預期來看,預計11、12月份國內鋰電池產量將繼續維持在較高水平,出現季節性下滑的幅度有限。
  • 比三元鋰便宜兩成!磷酸鐵鋰電池被瘋搶
    但是由於上遊原材料市場的價格波動,電池產品也難免會出現價格波動。當前,隨著磷酸鐵鋰電池重新被車企積極擁抱,產能供需形勢發生變化,其價格也將會迎來新一波的增長。   日前,據媒體報導,磷酸鐵鋰迎來年內的首次漲價。
  • 特斯拉Model3等三大爆款車型加持,磷酸鐵鋰開啟逆轉之路
    工況續航裡程提升、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提高、百公裡電耗加嚴,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當時條件下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相對較低(~100Wh/kg)的磷酸鐵鋰的應用。長續航、高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整車受補貼「優待」金額較高的時代,磷酸鐵鋰乘用車產品寥寥。相比之下,使用三元正極的鋰電池對應整車「爆款」層出不窮,使三元電池成為市場,尤其是純電動乘用車市場主流。
  • 我國鋰電正極材料市場現狀分析
    正極材料決定了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壽命和安全性等指標,佔鋰電池成本的30%左右。正極材料產業主要分布在中、日、韓。動力電池領域,中國以磷酸鐵鋰(LFP)為主,國外為錳酸鋰(LMO)和鎳鈷錳酸鋰(NCM);3C領域百花齊放,包括鈷酸鋰(LCO),NCM,鎳鈷鋁(NCA),LFP和LMO。
  • 鋰電池正極材料路徑漸明 鈷酸鋰將逐漸被替代
    2012年鋰離子電池佔全球鋰終端需求的41%,鋰離子電池的輸入輸出性能主要取決於電池內部材料的結構和性能。這些電池內部材料包括負極材料、電解質、隔膜和正極材料等。其中正極材料是最核心的關鍵材料,佔據鋰電池成本的30-40%。消費類電子產品市場(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的快速擴張帶來鋰電池需求的爆發式增長。
  • 比三元鋰便宜兩成!磷酸鐵鋰電池被瘋搶 年內首次提價 比亞迪首受益
    但是由於上遊原材料市場的價格波動,電池產品也難免會出現價格波動。當前,隨著磷酸鐵鋰電池重新被車企積極擁抱,產能供需形勢發生變化,其價格也將會迎來新一波的增長。  日前,據媒體報導,磷酸鐵鋰迎來年內的首次漲價。江西智鋰科技於11月19日發布《價格調整說明函》,該公司決定自11月19日起將磷酸鐵鋰訂單價格每噸上漲1000元。
  • 深度|車企降本增效意願強烈 國軒高科推出磷酸鐵鋰210Wh/Kg單體電池
    財聯社(合肥,記者 劉夢然)訊,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成本,在補貼政策的逐步直至完全退坡之下,磷酸鐵鋰電池市場逐漸升溫。據GGII數據,2020年11月磷酸鐵鋰電池的裝車量在全材料類型佔比已達到44.4%。「磷酸鐵鋰電芯能量密度已在去年底達到210Wh/kg,未來目標是230Wh/kg。」
  • 冬日裡的新能源電池,等待下一次正極材料革命|磷酸鐵鋰電池|電池|...
    小鵬、理想上市不到半年漲幅均超100%,蔚來汽車截止2020年12月29日更是實現了年內996%驚人漲幅。乍眼一看遠超預期的絕對高估,其核心價值支撐在哪?2020年12月21日,國新辦發布了《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提出了2030年力爭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戰略目標。中國對能源改革的快速推進,將給市場帶來巨大的挑戰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