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在國際空間站外的一次太空行走中,阿耳特彌斯項目身份首次亮相。來源: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鉑金開啟氫能技術的能力有助於實現可持續的太空探索目標美國宇航局(NASA)的阿耳特彌斯探月計劃希望將首位女性和第二位男性送上月球,為人類探索火星做準備。儘管「登月計劃」預計至少要到2024年,但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旨在開闢人類探索太空的新領域,利用創新技術更深入地探索月球表面。這一知識將被用於在月球上建立一個可持續基地,並將最終幫助實現未來的火星探索任務。最終,太空船的目的是將太空人運送到月球軌道(或從月球軌道上運出),然後他們將被轉移到一個環繞月球的前哨站,這是支持人類和科學進行深空探索的門戶。登月系統將把太空人帶到月球表面。本月早些時候,歐洲航天局(EuropeanSpace Agency)籤署了一份合同,為「太空門戶」提供通訊和補充燃料的服務。在整個阿耳特彌斯項目中,機器人和人類將尋找並可能提取的資源,譬如可以轉化為其他可用資源包括氧氣和氫氣的水。
通過微調精密著陸技術以及開發新的運輸能力,太空人將進行更遠的旅行,探索月球的新區域。鉑金與太空探索有著長期的關聯;氫燃料電池中的鉑基催化劑是1969年首次登月計劃中研發的創新技術一部分,為該計劃的成功鋪平道路,後來也被用於太空梭任務。如今,日本航空航天探索機構和豐田汽車公司正在合作開發一款使用鉑基氫燃料電池車技術的月球車。鉑基催化劑還有與氫相關的進一步應用,這將有助於阿耳特彌斯計劃,特別是考慮到近期重點是人類登月任務的可持續性,以及未來的火星任務。如果能夠找到利用月球上現有資源的方法,就能減少從地球運輸物資的需求,從而降低遠程任務的成本和複雜性。例如,科學家希望能通過電解水制氫技術從月球水源中提取氫,這將是太空計劃的一種重要燃料來源。鉑金被用作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槽的催化劑,這種電解槽使用聚合物電解質,是目前兩種領先的電解水制氫技術之一。
獵戶座飛船將用於阿耳特彌斯計劃。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