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內部板塊發生分裂,兩大斑塊拔河,致北磁極衝向西伯利亞

2020-10-18 徐德文科學頻道

    地球有一個巨大的磁場,數十億年來,一直保護著地球生命不受高能宇宙射線的狂轟濫炸,保護著我們寶貴的大氣層不被太陽風吹走,呵護著地球生命和人類文明。

    有磁場就有磁極,1831年,科學家們第一次確認,地球的北磁極位於加拿大北部努納武特地區。然而不久後,科學家們就發現,咦,北磁極好像並沒有固定在一個地方,而是不斷在漂移呢?只是漂移的速度不快,距離也並不遠,平均每年約15公裡左右。

    然而到了1990年代,北磁極的漂移速度卻突然加快,從1990年到2005年,漂移速度達到了每年60公裡,可以說完全是在「狂奔」了。2017年10月,北磁極更是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從西半球進入了東半球,然後開始向南漂移。由於移動速度太快,影響了GPS導航,科學家們不得不提前發布了新的世界地磁模型,修正由此帶來的影響。

    那麼,地磁極為什麼變化如此之大呢?

    英國利茲大學一項新的研究發現,這可能是地球內部的巨大變化引起的。在地核與地幔的交界處,兩個巨大的斑塊(blobs)正在進行拔河比賽,導致其中一塊分裂,另一塊則趁機將磁極搶奪過去。

    根據地核發電機理論,地球固態內核向外散發熱量時,導致液態外核中熔融鐵的對流,進而產生電流,形成了磁場。這就意味著,如果液態外核中存在密度不均勻的地方,就可能導致磁極的改變。科學家們通過地震波掃描發現,在加拿大和西伯利亞的下方,地球深處地幔與外地核交界的時候,分別有一個巨大的斑塊。1999年至2019年期間,加拿大下方的斑塊在東西向不斷拉長,分裂成兩個連在一起的較小斑塊,其原因可能是1970年到1999年之間地心流動模式改變引發的。

    加拿大斑塊的分裂導致其磁場減弱,而且較強的一塊還不斷靠近西伯利亞,因而在這場激烈的地心「拔河」比賽中,西伯利亞斑塊逐漸佔據了上風,導致地球北磁極不斷向它移動。

    不過,科學家們認為,這兩個斑塊處於微妙的平衡狀態,很小的調整就可能導致趨勢逆轉,所以現在還無法預測下一步北磁極究竟會如何運動。在過去的7000年裡,北磁極一直在北極點周圍移動,非常混亂,1300年前也曾經移向西伯利亞,而過去的400年裡,則一直在加拿大下方徘徊。

    當然,地球磁極的變化並不會對地球生命造成什麼影響,即使徹底翻轉也就那麼一回事,地球上已經經歷過很多次了,所以大家也沒有必要因為地球內部的這些變化而引起恐慌。

    這樣研究發表在5月5日《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上。

    參考:

    Nature Geoscience:Recent north magnetic pole acceleration towards Siberia caused by flux lobe elongation

相關焦點

  • 地球內部發生巨變,兩大斑塊拔河,北磁極正向西伯利亞狂奔!
    在地核與地幔的交界處,兩個巨大的斑塊(blobs)正在進行拔河比賽,導致其中一塊分裂,另一塊則趁機將磁極搶奪過去。 根據地核發電機理論,地球固態內核向外散發熱量時,導致液態外核中熔融鐵的對流,進而產生電流,形成了磁場。這就意味著,如果液態外核中存在密度不均勻的地方,就可能導致磁極的改變。
  • 研究發現,北磁極正從加拿大移向西伯利亞,速度比之前想像的要快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由於兩個隱藏在地核-地幔邊界地下深處的巨大斑點展開的激烈拔河戰,北磁極正從加拿大向西伯利亞傾斜。這些斑點處於加拿大和西伯利亞下的負磁流區域,正處於一場贏家通吃的鬥爭中。研究人員發現,隨著這些斑點形狀和磁場強度的變化,已經出現了一個勝利者。1999年至2019年,當加拿大下方的斑點減弱時,西伯利亞下方的斑點略有增強。這些變化共同導致了北磁極向西伯利亞移動。
  • 地球北磁極正在不斷移動 未來或發生磁極翻轉
    地球北磁極正在不斷移動 未來或發生磁極翻轉 2019-12-23 15:58:41 來源:光明網  |  作者:陳龍 | 字號不過,地球的磁極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其每隔幾十萬年就會進行一次翻轉,而上一次發生磁極翻轉大約是在77萬年前,而這次磁極翻轉耗時長達22000年。自1831年觀測以來,地球北磁極以每年34英裡的速度穿過加拿大向俄羅斯方向移動,而近年來北磁極移動速度正在變緩,根據《2020年世界磁極模型》預測,北磁極將繼續向俄羅斯西伯利亞方向移動,時速大概為每年24.8英裡。
  • 為何磁北極加速往西伯利亞飄移?新數據顯示磁場「拔河」是主因
    磁北極正以異常快的速度向西伯利亞移動,變動幅度大到全球地磁模型提早更新,科學家無法解釋原因,於是地磁場即將反轉等種種推測不斷冒出。最近英國科學家分析歐洲太空總局Swarm衛星數據,發現加拿大與西伯利亞下方各有一處負磁通量區塊,磁北極加速飄移很可能就是兩方磁場拔河的下場。
  • 地球磁極繼續漂移!每年從加拿大向俄國漂移60公裡,原因或在地心
    就在此刻,地球的磁極仍然處於漂移過程中。科學家的研究顯示,地球的一個磁極正在從原來的加拿大區域向俄羅斯的西伯利亞方向移動,其速度為每年50-60公裡,已經突破了人類觀測數據的新高。首先,我們要區分一個概念:地球的北極。
  • 地球磁極繼續漂移!每年從加拿大向俄國漂移60公裡,原因或在地心
    於是,科學家們紛紛展開對地磁漂移的深入研究,想要看看它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對地球又有怎樣的影響。科學家的研究顯示,地球的一個磁極正在從原來的加拿大區域向俄羅斯的西伯利亞方向移動,其速度為每年50-60公裡,已經突破了人類觀測數據的新高。 首先,我們要區分一個概念:地球的北極。
  • 北磁極正加速向南移動
    地球像一個大磁鐵,有南磁極和北磁極,一些預言也說,當磁極調轉的時候,是世界末日之時。而不幸的是:科學家發現磁極正在移動! 地球的大氣層,之所以不會被太陽風吹散,主要就是受到地球磁場的保護。可以說大氣層是生物的保護傘,磁場是大氣層的保護傘。
  • 地磁翻轉將發生?未來磁北極可能縱穿中國,科學家已找到疑似原因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許多人容易把地球的磁極看作是固定不變的,實際上,千萬年來地球的磁極的位置始終處於動態變化之中。自1930年首次記錄到地磁極位置以來,北磁極已經從位於西半球的加拿大北部漂移到了今天的西伯利亞荒原,直線位移約2250公裡!且仍在繼續向著中國方向繼續移動。如今,研究人員終於找到了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
  • 輝煌70年的地球物理:地球板塊內部的塊體
    板塊構造的提出及意義。板塊構造理論是地球物理學進程中最為重要的科學成就之一,並被譽為「科學革命」來表徵巖石圈板塊大地構造的作用和意義。1967年世界六大板塊的劃分建立了板塊構造的基本框架。空間大地測量技術精確測定到全球各板塊的現今運動速率,古地磁的極移軌跡可以詳細地再造板塊運動軌跡與演變歷史,地震層析圖像顯示了驅動板塊運動的地幔對流和地幔熱柱及其在深部物質與能量交換和耦合過程中的動力效應。
  • 北磁極漂移原因到底是什麼?會導致導航「失靈」?
    並且北磁極漂移也不是如今才觀察到的,根據科學記錄數據顯示,在過去1000年中,地球磁場北極一直在發生移動,並且一般在加拿大北部和西伯利亞之間「搖擺」,但偶爾也曾移向其他方向。那移動的速度有多大呢?
  • 北磁極漂移原因到底是什麼?會導致導航「失靈」?
    並且北磁極漂移也不是如今才觀察到的,根據科學記錄數據顯示,在過去1000年中,地球磁場北極一直在發生移動,並且一般在加拿大北部和西伯利亞之間「搖擺」,但偶爾也曾移向其他方向。那移動的速度有多大呢?如今每天是以20.5米的速度向北移動,根據美國地球物理學會會議上報告指出,初步預估如果依照如今的這個速度,50年後地磁北極將從加拿大北部挪到西伯利亞。
  • 輝煌70年的地球物理(二):地球板塊內部的塊體
    板塊構造與驅動力研究全球板塊構造學說的問世是地球物理學在20世紀發展中的重要事件,地球物理學為該學說的建立提供了強有力的多元的定量或半定量科學支撐
  • 天體和小行星撞擊地球改變地殼外貌,並推動板塊漂移
    應當說,這些小行星撞擊地球,不僅改變了地殼外貌,創造了新的陸地形態,將地球板塊撕裂,而且構造了火山爆發及超級地震能量,還促成了板塊漂移。我一直強調,在地球板塊發生漂移之前,地球就曾經遭遇過兩次巨大天體的撞擊。一個天體撞擊地球形成了巨大的太平洋海盆地形,另一個撞擊地球形成了印度和印度洋。
  • 北磁極移動速度加快,平均每年55公裡,從加拿大向西伯利亞移動
    北磁極平均每年以55公裡的速度在移動和地球自轉軸的北極點不同,北極點始終是恆定的,而由流動的地球熔鐵核產生的北磁極則不停地在移動。1990年代以來,它的速度一直在加快。最新的衛星數據顯示,北磁極以過去400年來最快的速度在北極圈移動。
  • 北磁極快速偏移,手機導航將受影響
    北磁極偏移 你我的手機導航都會受影響  地球出了點怪事。因地核內液態鐵的運動,地球北磁極由加拿大不斷向西伯利亞偏移,最近它越過了國際日期變更線。  北磁極的快速移動迫使科學家不得不緊急更新世界地磁場模型(World Magnetic Model,WMM),近日,新模型已經更新完成。事實上,這一模型本該到2019年底才更新。
  • 地球磁北極不停變化愁壞導航,俄羅斯和加拿大玩起了拔河
    近年來,地球的磁北極正在從加拿大向西伯利亞轉移。歐洲一些科學家表示,已經可以對磁北極轉移的現象進行描述,該現象可能是地球外邊緣的兩團磁物質在「競爭」。歐洲科學家認為,是地球內部熔融物質的流動導致了地球表面上磁通量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