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面上水龍頭種類繁多,價格上落差巨大,材料五花八門,作為普通消費者究竟選什麼才好呢?今天小編就吐血整理,將平生所學給大家分享。
最常見的材料有:304不鏽鋼、銅材、鋅合金等等。但請記住一句話:所有的材料都可以做成任何款式、任何造型、任何外觀顏色!所以不能單憑產品外觀、重量分辨其材質!
不鏽鋼類龍頭
SUS304不鏽鋼,它是一種很常見的不鏽鋼,業內也叫做18/8不鏽鋼。它的金屬製品耐高溫,加工性能好,因此廣泛使用於工業和家具裝飾行業和醫療食具行業。
不鏽鋼水龍頭是由加熱至液態的不鏽鋼澆入模具一體成型的,一體成型的優點很明顯:結構極其堅固,內壁光滑細膩,工件尺寸精準、造型多樣,雜質少……
單就這種工藝製造的304不鏽鋼主體而言,正常使用30~50年不會損壞,毫不誇張!
至今高端不鏽鋼龍頭市場基本上以一體鑄件為主。
問題來了:
在早期由於不鏽鋼精鑄工藝不成熟,成本高昂,不鏽鋼產品在早期是稀有的高端香餑餑,人們認知是「0鉛環保、健康」的印象標籤,在終端市場價格並不便宜。
所以一些廠家為了以低成本賣高價錢,用不鏽鋼薄管焊接成外殼,包裹著內部黃銅的走水結構。這樣一來,大大降低了成本。
這就是「鋼皮包心」的結構,此類水龍頭容易造成漏水現象,早些年忽悠不懂行的比較多。
後來隨著不鏽鋼加工工藝日益成熟,這類產品越來越少了。
但是,
最近這種結構的產品又「重出江湖」,並且在帶抽拉的產品似乎成了「重災區」。
原因除了這兩年比較流行抽拉款式,競價激烈外。抽拉功能也正好需要一個空心的結構讓抽拉管活動實現抽拉。再來是抽拉產品底部結構相對複雜,不容易直觀的看到裡面,只要外觀做得漂亮、包裝高大上……消費者也就更不容易察覺其中的貓膩。
拆解後內部的拼接感很強烈,可以順帶近距離觀察底部點焊的部位。
即便如此,不拆解產品我們也還是有分辨的方式的:
1、主要輕輕敲擊外殼看看是否有種很薄的感覺,且重量往往比同類產品要輕;
2、底部一般多留有封底時留下的點焊痕跡,這類產品是不鏽鋼龍頭產品裡檔次比較低的。
實心棒焊件類
顧名思義,就是使用實心棒材加工成的產品。
它是用一整根實心不鏽鋼長棒,切割成額定的長度後,再由數控車床加工,最後經過焊接成為產品的。
數控鋸床上進行切割的不鏽鋼棒
經過整體拋光/拉絲,成品看不出焊接的痕跡,外形比較美觀。焊接在外部進行,焊縫的好壞非常直觀。而且都是先進的雷射自動焊接,幾乎不存在焊接不均勻或者漏焊等問題。
從龍頭底部觀察,像這樣特徵的,就是一種不鏽鋼實心棒焊龍頭。底部一絲絲細膩的車削加工痕跡明顯、線條細膩犀利。這種產品工藝簡單,成本低,品質比較可靠,性價比較高,是目前市面上不鏽鋼龍頭的主流產品之一。
但是,
精明的人又想出了「偷雞」的辦法,從裡面焊!
於是「內焊」貨就這樣誕生了…
內焊不僅省去了好幾倍的焊接電費,也省去了焊接後再整體拋光/拉絲的工序,因此這種內焊產品比外焊的便宜很多!但是耐久性也會大打折扣!!
通過這個抹不去又容易藏汙納垢的縫隙辨別就能鑑別是否」內焊」貨!棒材內焊產品屬於不鏽鋼龍頭裡檔次比較低的。
小小梳理一下:
①高端的不鏽鋼龍頭主要為鑄件產品,鑄件底部基本都帶有鑄造紋理;
②性價比高的有棒焊型產品,棒焊的要從外觀接縫鑑別是外焊,還是低端的內焊產品;
③低端的「鋼皮包心」目前多出現在抽拉龍頭上,底部往往有封底焊接痕跡,皮比較薄,產品重量往往比同類輕。
歷史悠久的黃銅龍頭
黃銅的可塑性、加工性、耐腐蝕性以及電鍍的黏附性都很好,是目前製造水龍頭最成熟的材料之一。
銅龍頭一般有鑄造、鍛造和焊接工藝,其中,鑄造又主要分為「翻砂鑄造」和「重力鑄造」。
【從廣義上來說只要是從上往下傾倒液態金屬至模具裡的鑄造方式都稱之為「重力鑄造」。但一般五金上狹義上的「重力鑄造」則是指「金屬模具鑄造」。也就是工件使用金屬模具鑄成。區別於翻砂鑄造(砂型模具)】
①翻砂鑄造件(砂型模具鑄造):
銅材加熱成液態後注入砂箱模具成型。由於翻砂鑄造的銅件結構較為疏鬆,很容易有沙眼貫穿殼體,因此在殼體成型後必須用專用補漏漆(膠)浸泡、做負壓填補,才能進行機加工。因此殼體內會留下透明的漆層。
殼體內部有明顯砂鑄留下的強烈沙粒感鑄造文理,伴有黑色小點,並有金黃色或透明漆層。這種為銅材翻砂鑄造件。翻砂鑄件往往夾雜著型砂等大量的雜質在龍頭本體裡。
翻砂鑄件往往夾雜著型砂等大量的雜質在龍頭本體裡。這類龍頭屬於黃銅龍頭裡檔次比較低的產品,由於殼體的「底子」本身就不好,有很多細小的沙眼,即使打磨、拋光、電鍍後。外觀往往也會比較粗糙。
②重力鑄造件(金屬模具鑄造):
重力鑄造的優點是工件成型好、尺寸精準、平整度高、結構堅固緻密,幾乎沒有殘留物。產品耐壓性能好,使用壽命長。可以製造各種形狀複雜的產品,是黃銅龍頭中比較理想的製造工藝之一。中高端黃銅龍頭基本上以重力鑄造件為主。
重力鑄造件內部會有類似噴漆樣的麻面鑄造痕跡,少有特別強烈的沙粒感,不會有任何補漏膠痕跡。
③鍛造(紅衝):
鍛造件的優點跟重力鑄造類似:成型好、尺寸精準、外觀平整度高、結構密比較度大。產品耐壓性能很好,使用壽命長。鍛造是將金屬坯料加熱泛紅後放入模具衝壓成型(有點像壓月餅那樣),所以鍛造工藝業內也叫做「紅衝」。
鍛造完後的工件是實心的,不能使用。需要用數控設備將實心的工件內部掏空。因此,工件內部幾乎由精美的機械車削紋路組成,材質感堅硬,微微泛黃,光澤度非常好。
但是因為工藝原因的限制,複雜造型的產品鍛造難以實現。款式相對簡單的中高端銅龍頭會採用鍛造工藝。
④銅型材焊接龍頭:
銅型材焊接龍頭,雖然工藝相對簡單,但品質還是比較可靠的。就像不鏽鋼焊接一樣,在水龍頭方面而言,銅材的焊接技術甚至成熟得多。
類似這種管狀(或其他形狀)橫平豎直的龍頭,都有可能為銅管焊接件。從底部看上去應該是有銅色管狀件。某些國外品牌比較青睞焊接工藝,工藝簡單成本低。中高檔銅龍頭也會採用焊接工藝。
看到這裡肯定會有不少朋友問:「那銅龍頭和不鏽鋼龍頭哪個好呢?」
不鏽鋼產品主要貴在工藝,銅的貴在原材。不鏽鋼又韌又硬,加工起來會消耗大量的鑽頭和磨具。而銅的原材料本來就比不鏽鋼貴差不多一倍,但是加工方面一是成熟,而是相對簡單很多。
黃銅水龍頭鉛析出的問題,先前已經有媒體新聞闢謠過了。合格的黃銅水龍頭鉛析出是極少的,甚至可能低於我們每天吸入汽車尾氣含的鉛。甚至很多高端產品還會用到「洗鉛」工藝。
不能用黃銅龍頭裡的矮子對比不鏽鋼龍頭裡的高個子呀~對吧?所以在合格的產品裡,
「不必糾結,選款式就好~」
小小梳理一下:
從價格與品質遞減排序:
①重力鑄造件、鍛造件
②焊接件
③翻砂鑄件
鋼管龍頭
接著剛才講到的銅管焊接龍頭。一些「精明」的廠家發現水龍頭都電鍍過,成品後是鋼是銅也分不出來啊~於是就開始有了模仿銅管龍頭的鋼管龍頭。
鋼材本身電鍍的黏附性差,如果是優質的電鍍則能撐個三五年左右。但製造這種龍頭的廠商本來就是想節約成本,所以這樣的龍頭多是一年半載,電鍍就脫皮脫得老媽都不認識了……鋼龍頭屬於龍頭裡比較低檔的產品。
鋅合金龍頭
通常商家們所說的「合金水龍頭」,就是指「鋅合金水龍頭」。
鋅合金一般是以鋅為基礎,加入其他元素組成的合金。常加的合金元素有鋁、銅、鎂、鎘、鉛、鈦等低溫鋅合金。鋅合金具有熔點低、流動性好、可塑性佳等優點。比較容易製造出各種各樣的造型。壓鑄是製造鋅合金部件的主要工藝。
鋅合金產品
鋅合金在大氣環境中的耐腐性不錯,所以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許許多多細小的五金件都是鋅合金製造的。譬如:各種門把手、金屬抽屜拉手、衣服的拉鏈扣、皮帶頭……在水龍頭行業呢,鋅合金一般都用來製造水龍頭手柄。
鋅合金手柄
這麼好的材料,用來製造水龍頭行不行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鋅合金在水中的耐腐蝕性就不行了,水會促成鋅合金晶體之間的電化學腐蝕。而且這種腐蝕的速度非常之快,沒多久鑄件就會爛掉了!
但是,
至今有人仍然在市面上出售,長期使用會嚴重危害身體健康!
前面我也提到過了:「任何材料都可以做成任何款式、任何造型、任何外觀顏色!」
那麼,我們怎麼簡單的從外觀分辨它們呢?
已經安裝好的,或者使用了很久的,可以觀察其表面:
鋁合金件表面電鍍起泡、脫落、內部呈灰色,常伴有白色粉末…這是很典型的特徵
產品使用一段時間後主體外觀上有電鍍起泡、脫落、內部呈灰色,常伴有白色粉末…這幾個特徵的,肯定無疑是鋅合金龍頭。
新購買的可以產品觀察底部:
鑄工藝會有這些脫模時留下的圓型小口子(四個圓形的)
鋅合金部件為壓鑄工藝,所以往往會有這些脫模時留下的圓型小口子。凸起的編號也常會出現在鋅合金壓鑄件上。
上圖也是個鋅合金壓鑄件龍頭,雖然內部相對光潔,但內部依然存在灰白色黴斑狀氧化痕跡,單從這個特徵,基本可以確定是鋅合金材質。注意「K05」字樣附近有很多黑圈橙色的小斑點,這也是鋅合金材質的重要特徵之一!
為了增加鍍鉻層的附著力,電鍍工藝的前幾層會有鍍銅的環節,所以在內部留下的紫銅顏色很容易讓人誤認為「它是銅的」。而鋅合金材質既溶於酸又溶於鹼的性質使其在經過各種電鍍液電鍍後留下獨有的「黃、白色煙燻狀痕跡」
上圖這種幾乎就是最劣質的鋅合金材料了,灰黑灰黑的,可以判斷其原料裡的雜質非常多(有回收料的嫌疑)。這種高雜質的鋅合金材料,什麼金屬都有可能摻雜,對人體的危害就更是不言而喻的了!
做工優質的鋅合金產品很容易以假亂真!在沒有對比的情況下,看光澤、看車削紋理…是不是都非常像黃銅鍛造件?但是右邊孔下方那個帶黑邊的橙色小痕跡出賣了它。還有左邊孔內部有白色煙燻狀痕跡。
左邊的銅件:
①光澤度明顯高出許多;
②「橙色小點」、「煙燻狀痕跡」、「發黴狀氧化斑」等特徵一個都沒有;
③材質的堅硬感很強烈。
右邊的鋅合金件:內部雖然平整,但是在車削紋理上還是有許許多多的突出小點。這種明顯就是加工完成之後,因為材質本身易腐蝕而「新長出來的」。
鋅合金也有鑄造件的
雖然有明顯的鑄造痕跡,但是牙口內部還是有灰白色煙燻狀痕跡。圖上這個產品也是屬於雜質極多的一類。
鋅合金鑄造件也一樣適用之前列出的特徵辨別。
總結下鋅合金龍頭的特徵:
①主體外觀上有電鍍起泡、脫落、脫落部分內部呈灰色,常伴有白色粉末;
②常有脫模時留下的圓型小口子或凸起的編號;
③從底部觀察有灰白色發黴狀氧化斑點;
④有誇張的紫銅顏色伴有黃色或者灰白色煙燻狀痕跡;
⑤發黑、暗沉、無光澤、材質無堅硬感;
⑥有帶黑圈的橙色斑點。
以上特徵,有任何一個都要警惕!
另外囉嗦一下:萬不可單以重量區分材質和品質!同等外觀大小的情況下,合金產品可能比黃銅的更重!
第一,因為材料比黃銅便宜,所以殼體鑄得比黃銅更厚。不就更重了?
第二,常以分量迷惑消費者。又重又便宜的產品會很誘人!即使同樣價格,更重的那隻也可能會使你猶豫!
第三,純度高工藝好的合金產品往往會冒充黃銅產品以高價出售。最後舉例對比黃銅鍛件的那就是個好例子!
鋅合金龍頭主要就是以上這些,希望大家萬萬不要貪圖便宜購買使用鋅合金龍頭產品。因為鋅合金材質製造的水龍頭不僅容易斷裂,還可能會危害我們身體健康。
「鋅包銅」的龍頭
我們常常能看到很多商家寫著「銅芯龍頭」。這種產品業內也稱為「鋅包銅」。顧名思義就是外表是鋅合金製造的殼體,內部與水接觸的部分為銅材。有點像一開始講的「鋼皮包心龍頭」。
鋅包銅龍頭
完全拿出來,銅件其實是這樣一個造型。
這樣的結構其實還是相對科學合理的,銅材在內部作為直接與水接觸的部分並連接閥芯和彎管。鋅合金在外部作為整個殼體造型裝飾的部分。既達到了國家相關衛生要求,又節省了銅材,降低了成本,價格也相對划算。
但是,
某些商家拿著這樣的產品打著「全銅」的旗號,就不太厚道了。高純度的鋅合金殼體非常漂亮,所以冒充銅材可以忽悠大多數人。
要鑑別是否鋅包龍頭,可從產品底部看見是否有這樣一個特徵:內部有個銅件與外殼是明顯分為兩種材質的。
內部有個銅件與外殼是明顯分為兩種材質的。
更過分是還有冒充「鋅包銅」的
從上圖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塊裝飾的銅片背後就是鋅合金主體,牙口還具有典型的黴斑狀氧化痕跡。「銅片」很多時候也是鋁片氧化成金黃色來冒充的。
「太空鋁」水龍頭
所謂「太空鋁」實際是經過高溫氧化等特殊處理過的鋁鎂合金。「太空鋁」這個名字其實是打著7005、7075等航空鋁合金的擦邊球。實際材質遠遠達不到航空鋁合金的標號。
「太空鋁龍頭」
作為龍頭,鋁合金材質硬度低,耐腐蝕性差。長期與水接觸的東西,人體攝入過多的鋁元素,容易患老年痴呆,這個讀書時生物課就有了吧。
鋁合金材質硬度低,耐腐蝕性差,十幾年前就淘汰的鋁龍頭,現在換個名稱又出來了?
好了,講到這裡各位也都基本可以出師了。無聊的話可以上某寶或者周邊的建材市場、五金店裡去轉一圈,挨家鑑別一番,檢驗下學習成果……
我們認為,只有廣大消費者擦亮慧眼,多多支持那些奮戰在一線,拼死維護良心和品質的人,不再被那些低質產品商家忽悠。
讓市場重新回歸到用品質競爭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