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建重工年產磁浮軌排80公裡 廣東磁浮線將採用

2020-12-06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3月26日訊(全媒體記者 伍玲 通訊員 胡清)昨日下午,鐵建重工長沙第二產業園D廠房外,6輛10餘米長的掛車整齊地停放著,車上裝載著六榀磁浮軌排,即將被運往廣東清遠磁浮線建設現場。D廠房內,鐵建重工自主研發設計的全球首條智能化磁浮軌排生產線,正在緊鑼密鼓地趕製著下一趟的磁浮軌排。「相比傳統生產方式,該生產線可降低工人70%的勞動強度,每年可生產磁浮軌排80公裡。」鐵建重工工藝研究設計院機加所所長喬闖說。

研製

3年潛心研製,設計方案先後修改12稿

丁立文所在的崗位,是鐵建重工智能化磁浮軌排生產線的第一個工序——鋸切下料。一段長20多米的F型鋼被鋸成兩段,再裁掉兩端料頭,打上專屬的「身份證」——二維碼,就可以進入銑削工序。

記者在現場看到,全程無需丁立文手工鋸切、打碼,僅操作下料操控臺即可完成一系列動作。為趕製訂單,他每天從早上8時一直工作到下午4時,中午由同事帶飯到車間吃。

為成功研製這條智能化生產線,喬闖所在的團隊奮鬥了三年。「2015年底開始籌備研發,去年底才開始調試生產線。」喬闖告訴記者,整個研發團隊十幾個人先後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關。

喬闖說,磁浮軌排是承載磁浮車輛運行的線路裝備,車輛通過懸浮在軌排上面實現平穩運行,對產品質量要求極高。傳統方式吊裝時,由於每根F型鋼重1噸多,鋼材因為自重容易變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是設計了5個吊具,二是儘量採用傳輸帶,減少鋼材吊裝環節。」他說,用重新設計的吊具吊裝鋼材時,已很難用肉眼察覺到鋼材變形。

解決了變形控制的問題,又遇到了多個切面同時銑削容易產生共振的難題。「一旦共振發生,產品就報廢了。」喬闖說,他們先後在狹窄的銑削空間中多次調整刀具、夾具的布局,先後易稿12次,才確定最終設計方案。

生產

40分鐘可銑削一根F型鋼

昨日,記者在鐵建重工長沙第二產業園看到,這條生產線長500餘米,寬約18米,主要分為下料、機加工、彎曲、塗裝、裝配五大工藝,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高。

喬闖告訴記者,該生產線可實現軌排自動上下料、自動輸送翻轉、自動裝夾定位、智能數控加工、在線智能檢測、自動塗裝以及柔性裝配,填補了世界磁浮軌道設備智能化生產的空白。

記者現場看到,一段F型鋼材經過銑削,原本粗糙的表面變得細膩光滑。除了裝配環節,其他4個工藝基本實現了無人化生產。

「傳統的磁浮軌排生產需要人工吊裝和裝夾定位,採用單一設備單刀加工作業,生產耗時長,設備和人工佔用多,製造精度及生產效率低,一根F型鋼加工至少需要9個小時才能完成。」喬闖說,通過智能流水線,單根F型鋼幾個面可以同時加工,加工時間不超過40分鐘,相比傳統加工模式下軌排變形2毫米,智能流水線加工的軌排變形均控制在0.5毫米以內,且佔用設備及人工少。

記者了解到,該生產線通過流水線串聯和並聯式生產,採用單機多刀頭機械加工、數控彎曲等世界先進加工技術,降低了工人70%以上的勞動強度,生產質量穩定可控,加工效率大幅提高。

訂單

每天兩個班可生產20榀磁浮軌排

經過近3個月的調試,該生產線日前正式量產磁浮軌排,正在趕廣東清遠磁浮旅遊專線工程的軌排供貨訂單。

據悉,清遠磁浮線是國內首條中低速磁浮旅遊專線,線路規劃全長38.5公裡,連接廣州長隆旅遊度假區和清遠市。一期工程正線全長8公裡,預計今年底運行。

目前,鐵建重工長沙第二產業園軌排班實行兩班倒作業,每班工作人員為50人左右。「按照目前的生產效率,每天可生產16~20榀磁浮軌排。」喬闖告訴記者,按每榀12.5米計算,每天最多可生產250米磁浮軌排。

記者了解到,正在建設的清遠磁浮旅遊專線工程所需軌排約18公裡,目前鐵建重工已完成6公裡的軌排生產任務。

相關焦點

  • 鐵建重工兩臺「地下航空母艦」徵戰海外
    我國首臺出口南美洲敞開式巖石隧道掘進機(TBM)金色的花盤,四周遍布錚黃色的舌狀花,隨著刀盤轉動更加炫彩繽紛……在鐵建重工長沙第二產業園,一臺刀盤塗裝成向日葵狀的敞開式巖石隧道掘進機成功下線。向日葵是秘魯的國花,這臺設備將用於秘魯聖加旺水電站隧洞工程施工,這是我國首臺出口南美洲的敞開式巖石隧道掘進機。
  • 鐵建重工:科技「質勝」,打造全生態機制砂「創新鏈」
    或許人們並不知道,構建中鐵一局隧道洞渣加工的機制砂創新鏈,一方方凝注鋼筋鐵骨的高品質砂石骨料,由鐵建重工的創新科技鍛打。水電八局神山大型礦山機制砂項目,堪稱亞洲之最,成千上萬噸的骨料精品砂開啟了一程程遊牧天疆之旅,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建設美麗中國的築夢戰場。或許人們並不知道,年產7000萬噸石灰巖砂石骨料的環保節能製造工藝,由鐵建重工的匠心智慧淬鍊。
  • 中國科學院陳祖煜院士一行蒞臨鐵建重工指導交流
    12月1日,中國科學院陳祖煜院士帶領國家973計劃"深長隧道突水突泥重大災害致災機理及預測預警與控制理論"和"深部複合地層圍巖與TBM的相互作用機理及安全控制"兩個項目課題組成員和相關專家蒞臨鐵建重工指導交流工作。
  • 一文通讀:中鐵、鐵建、鐵總這幾個「老鐵」到底是什麼關係?
    整個2019年,國鐵運送旅客35.79億人次,周轉量1.45萬億人/公裡,平均拉全國每一個人跑了一千公裡。運送貨物34.40億噸,周轉量2.70萬億噸/公裡,平均從一千公裡以外給全國每一個人送了兩噸貨物。 這些窮盡想像的數字,國鐵是怎麼做到的呢?
  • 首臺國產T3.20懸臂式掘進機在中信重工下線
    據了解,T3.20懸臂式硬巖掘進機是中信重工通過合作,在引進德國Wirth技術全部智慧財產權的基礎上,研發完成的新一代懸臂式硬巖掘進機,專為工程隧道硬巖工況設計。採用世界領先截割破巖技術,各項技術性能卓越,截割能力強,定位截割範圍大、效率高,截齒消耗率更低。
  • 鐵建重工智能六行採棉機亮相2019中國農機展
    ,促進中國採棉機產業發展在展會系列活動中,應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邀請,鐵建重工高端農機研究設計院副所長廖碧波在「補短板強基礎報告會」上作了題為「聚焦短板,促進中國採棉機產業發展」的報告。2018年9月,鐵建重工首臺高端智能六行採棉機在新疆隆重下線,整機尺寸為9.6米×5.5米×5.3米,淨重24噸,共有6個採棉頭,棉箱總容量為40立方米,採淨率超過94%。
  • [公告]天馬股份:德清天馬重工機械有限公司年產1000套3MW以上風電...
    德清天馬重工機械有限公司 年產1000套3MW以上風電軸承項目 可行性研究報告 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 二○一二年八月 德清天馬重工機械有限公司 年產1000套3MW以上風電軸承項目 可行性研究報告 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 二○一二年八月 德清天馬重工機械有限公司
  • 湖南第二條磁浮線路計劃明年開建 擬採用160公裡/小時制式
    華聲在線11月30日訊(記者 陳永剛 ) 記者今天從湖南磁浮交通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我省第二條磁浮線路已進入前期籌備階段,計劃明年開建,並擬採用160公裡/小時制式。 「2017年湖南將開工建設第二條磁浮,但具體還在規劃當中。」
  • 上海越江隧道工程首次採用國產設備 長沙重器黃浦江底挖隧道
    長沙晚報8月27日訊(全媒體記者 伍玲)8月24日,國產首臺進入上海地區的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江浦號」順利始發,將投入上海江浦路越江隧道工程建設。該設備由長沙企業鐵建重工與上海基礎公司聯合研製,具有完全的自主智慧財產權。
  • 10大新籤 中國電建、中國鐵建、中國化學等海外中標籤約!
    項目分兩期開發,本次中標為一期,佔地面積約5萬平米,建築面積約21萬平米,建成後將集高端酒店、公寓、辦公等一體的海濱旅遊商業娛樂綜合體。該工程設計、建設及驗收將全程採用英國標準,是繼金邊Novotel酒店採用美標後,中建四局中標的又一外標工程,也是中建四局中標的柬埔寨地區首個EPC項目。
  • 中國鐵建研製國產首臺小曲線長距離硬巖頂管機驗收下線
    11月29日,由中國鐵建所屬鐵建重工自主研製的國產首臺小曲線長距離硬巖頂管機通過中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驗收並成功下線,該設備將用於深圳市濱河大道汙水幹管工程項目建設。 該設備開挖直徑2.71米,整機長40米,重約115噸,裝機功率550千瓦,可充分滿足市政管理施工對交通、環境、場地限制較高的要求,具有組織靈活、適應性強等特點。
  • 600公裡磁懸浮樣車來了,科普磁懸浮列車採用的磁懸浮技術是什麼?
    600公裡的磁懸浮樣車來了,科普磁懸浮列車採用的磁懸浮技術是什麼?據報導,由中國中車四方股份公司承擔研製的時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上海同濟大學磁浮試驗線上成功試跑,這標誌著我國高速磁浮研發取得重要新突破。
  • 中國鐵建莫斯科地鐵西南線項目首條隧道雙線貫通
    中國日報7月14日莫斯科電 (記者 任奇) 當地時間7月14日上午,中國鐵建莫斯科地鐵西南線項目斯拉夫世界站至秋列涅夫將軍站盾構區間左線隧道順利貫通,成為全線首個實現盾構區間雙線貫通的項目,中俄合作科技創新再創佳績。
  • 天能重工易主珠海港,中小股東質疑「是不是信心不足」
    來源:時代財經作者:時代財經 蘭爍 編輯:賈紅輝(來源:視覺中國)繼8月21日收購通裕重工落定後,珠海港集團又將目標指向了天能重工。溢價40%、斥資10億收購據悉,本次收購將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每股23.27元的價格分別受讓鄭旭和張世啟持有的天能重 工28,687,500 股股票和11,040,140股股票,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後,鄭旭、張世啟將無條件、不可撤銷地放棄持有天能重工全部股份對應的表決權,珠海港集團持有天能重工10.14%股份,取得天能重工控制權並實現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