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網上有個段子,說坐電梯聽見老外打電話哭訴:你一點也不愛我,當初跟我在一起,只是為了練口語!
這就有點尷尬了,看你中文說得這麼溜,也沒少練中文吧?我們的中文可是世界上最難的語言之一,比如說「中國隊大勝美國隊」,表示中國隊贏了;「中國隊大敗美國隊」還是中國隊贏了。小夥子我看你撿大便宜了。
我爸爸和幾個同事準備去美國,在超市買隨身帶的東西呢,這時超市裡一個美國人過來用標準的濟南話打招呼,同事們暴汗,聊了一會兒才知道原來這老外是抗戰時期留在中國的美國後裔,同事問他:「那你英語怎麼樣啊?」老外一拍大腿道:「靠,英語太他媽難學了!!!」
德國有個帥小夥叫倪克,有個獨特的中文學習技巧——打快板兒。倪克學習中文5年,還特意跑來中國拜師學習快板兒,成為中國曲藝李(潤傑)派快板書第四代傳人。2015年,榮獲第二屆「武清·李潤傑杯」全國快板書大賽的二等獎。
一看就是個畫風清奇的德國人,現在中國人也不一定能聽得懂快板兒了。不過倪克說了,自己短短5年就能說一口流利中文,訣竅不是背單詞背語法,而是多說多練,特別是要找一個會中文的女朋友(劃重點)!
不過身邊好多朋友都說,找個外國對象是練好外語的最佳辦法,為了吵架的時候不佔下風,怎麼也要把口語練好!
風水輪流轉,現在學中文才是時代潮流。走在時代前列的腐國,為了讓下一代贏在起跑線上,砸錢1000萬英鎊(約8650萬人民幣)在公立學校推廣漢語教育,計劃培養至少5千名會說漢語的國際化學生。
當年被四六級虐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現在終於輪到你們哭了,十年河東十年河西,讓他們聽寫周杰倫的歌詞,閱讀辨析毛主席的書法,單項選擇虛詞用法,朗誦並背誦《滕王閣序》全文……
為了學中文,歪果仁們學會這樣標記注音了。
然而這樣並沒有什麼用,就說「嗯」這個字吧,二聲表示疑問,三聲表示否定,四聲又是肯定……
恭喜大家掉入中文的大坑。
學習語言是為了交流,練口語的時候就應該結合實際,為了讓大家更快地學到實用性中文,外國人在編教材時可謂煞費苦心,比如日本這套《男生女生中文對話技巧》的對話,只能用在不可描述場景裡,實用性滿分。
還有下面這種對話教程,一看就融入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沉浸在漢語語言環境裡,中文學起來就是快。曾經一個老外問我傻B和牛B中B是什麼意思,我告訴他,B是個副詞,形容很厲害,比如傻B就是「傻得厲害」、牛B就是「牛得很厲害」,裝B就是「裝得很厲害」。本來以為自己解釋得很到位,自己都想給自己鼓個掌,沒想到後來老外朋友到中國女友家吃飯,女朋友燒的菜很好吃,他瞬間豎起大拇指說——你媽B!
據中文不太好的國際盆友透露,外國人聽中國人說中文時總是覺得:你們在吵架?
盆友,中國有句古話:寧和蘇州人吵架,也不要和寧波人講話。
上學時有個美國留學生,有次問我:「為什麼中國人嘴上一直說woman woman woman?中國人這麼喜歡女人嗎?」後來才知道,我們說的其實是「我們」。
有位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的朋友,有一次痛心疾首地感慨:以前外國人學中文,我們討論的是朱自清散文,現在外國人學中文,我們卻在聊暴走漫畫。
以前中文說得溜的外國人,都去電視臺說相聲當主持人了,現在中文八級的外國人們,已經能去網上潛伏當段子手了。日本的福原愛,就算嫁到了臺灣,東北口音也沒被帶跑。
曾經網上流傳過一段「英語八級警官」的佳話,重慶警察憑藉著流利的英文,幫助某外籍男子解決了相關問題。
萬萬沒想到,這位外籍朋友才是真正的中文十級:
就算掌握了中文粗口,這也只是入門級別,能秒懂這些的才算登上中文學習的又一高峰。
(本期編輯:小巴)
【神吐槽:新聞套路深,越看越想噴】
午間綜合版,腦洞寬。
晚間國際版,思維廣。
周末專題版,有內涵。
關注微信公眾號"狐狸罐頭"(shoujisouhu),獲取神吐槽獨家傳送門。
【搜狐獨家出品,分享轉載請參考搜狐網相關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