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講堂)攝影基礎:什麼是用光

2020-12-06 掌上圖文

我們常常講「攝影是一門用光的藝術」,但是光到底是什麼,光該怎麼用?今天給大家講講如何用光,這是攝影的基礎,必須要了解和掌握的。如果這些最基本的不了解或者不弄懂的話,你充其量也只是拍照有時偶爾拍得好看的人,不會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所以,靜下心來,學習一下這些基本攝影用光,一定會對你大有裨益。

可能有些攝友參加過攝影培訓班或者平時有閱讀過攝影書籍,對這些知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那麼通過微講堂,再一次加深吧,一起來共同學習。

一、光線的三大特性

光線有三個特性,分別是:強度、方向、色溫

①強度

光線的強度也就是光線的明暗程度。我們用手機拍照時,屏幕上畫面越亮說明光線越強,畫面越暗說明光線越弱。光線的強度和光源的能量、光源的距離有關係。

光源能量越強(比如正午的太陽下),光線越強;光源能量越弱(傍晚或者夜晚),光線越弱;光源距離越遠,光線越弱,光源距離越近,光線越強。

在拍攝要關注光線的變化,如果環境光線變暗了,那麼我們就要開啟手機夜景模式或者閃光燈,才能保證所拍照片畫面明亮。

②光線的方向

光線的方向一般分為三種,分別是:順光、側光、逆光。大家重點要掌握好,對你以後攝影作品的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請大家做好筆記,劃上重點。

順光:順光就是被攝主體正面照射過來的光線,通俗一點講,就是你面對太陽或者窗戶光線照進來的方向。這種光線照射在你的臉上,就是順光。因為是正面照射過來的光線,被攝主體的正面不會有陰影,主體的色彩和形態細節都會得到很好的還原。

但是順光會讓被攝主體沒有明顯的明暗變化,從而缺乏層次感、立體感,讓畫面看起來趨於平淡。拍攝人像時,這種順光很平淡,平淡得面部五官沒有輪廓,塌鼻子更塌,高鼻梁的優勢也看不出來。很容易拍成一張餅子臉。如果你想避免這種平淡,那麼你可以選擇那些畫面亮麗的物體來拍攝,這樣能提高畫面吸引力。

側光:側光就是被攝主體側面照射過來的光線,並且光線的方向和拍攝者成90°角。形象一點講,就是太陽光線或者自然光從你側面肩膀照射過來的方向。側光是用得比較多的光線,它能讓物體產生明暗對比,讓畫面看起來很有質感。側光很適合用來表現層次分明、立體感強的畫面。順光拍人像會讓人物臉部泛白,趨於平淡,但是利用側光拍人像會讓五官輪廓分明,鼻梁高挺;人物臉部看起來很有質感、立體感。拍景物或者風景,會明暗分明,富有層次感。

逆光:逆光就是主體背後正對鏡頭照射過來的光線。這點很好理解,就是背對著太陽光。逆光條件下拍攝很麻煩,因為面向拍攝者那一面是背光的,畫面的光差就很大。

但是逆光是最適合創作的,利用逆光進行拍照,能拍出很多非常不錯的照片,特別是能營造剪影效果,畫面會與眾不同,所以大家在拍照時要善用逆光。

如果要對光線的方向進行細分的話,還要細分出什麼側逆光、90°側光、45°側光等等。但是無論光線的方向性是怎樣的,大家利用光線進行拍攝時一定要記住一個原則:光線的作用是明確照片主題,突出照片主體,簡化畫面。

③色溫

色溫指的是光色的尺度,是一種溫度衡量方法。這裡所說的色溫和我們平常對色彩的認識有所區別,一般來說我們會把黃色、紅色、橙色等顏色歸為暖色調,而把白色、藍色、青色等顏色歸為冷色調。

從色溫上來說紅色的色溫是最低的,然後逐漸增加的是橙色、黃色、白色,色溫最高的是藍色。

當我們利用自然光(太陽光)進行拍照時,因為不同時間段光線的色溫不一樣,所以拍出來的照片色彩也不一樣。

了解不同光線的色溫是怎樣的,有助於我們在不同光線條件下進行拍攝。也可以提前判斷出在這種光線條件下會拍出什麼色調的照片,然後去考慮是要強化這種色調還是減弱這種色調。

如果你覺得上面的知識理解起來很困難,那麼你記住一句話就行:顏色越紅,色溫越低,顏色越藍,色溫越高。

那麼我們如何來控制光線的色溫呢?這個就要用到手機或者相機設置裡的「白平衡」功能了。

如果我們把一張白紙放在不同光線會出現不同的色調,比如:太陽光下更白、白熾燈下偏灰、黃昏時分偏黃,但是我們的眼睛任然能識別這張白紙是白色的,因為人的眼睛非常強大。

但是手(相)機就不行,它只會客觀的記錄環境的色彩,比如把白紙放在蠟燭光線下,手(相)機拍攝出來的畫面就會偏黃。而手(相)機的白平衡,就是為了讓實際環境中白色的物體在你拍攝時呈現出「真正」的白色。

手(相)機的白平衡內置了很多模式,下面簡單的給大家講一下。

①K模式

K模式即自己手動調整色溫值,比如:你知道日出/日落時光纖的色溫值大概在什麼範圍,那麼你直接選擇K模式,把色溫值調到該範圍,就能準確的還原日出/日落時分的色彩了。

自己知道某個環境的色溫值還好,不知道該怎麼辦?這個時候你就要用到下面的模式了。

②場景模式

手(相)機廠商也知道很多人不知道某些環境的色溫值,所以他們就給相機預設了很多場景。比如:雲彩的圖標表示多雲環境、太陽的圖標表示晴天環境、燈泡的圖標表示白熾燈環境等等。

你不知道如何調整色溫值,你總知道你處於何種環境下拍照吧。在那種環境下拍照,選擇影響的場景模式就行了。

如果你想精準的控制色溫怎麼辦?那就要用下面這個模式了。

③自定義白平衡

手(相)機基本都有自定義白平衡功能,大家調一下就能找到了。自定義白平衡的原理是,拿一張白紙,告訴相機這張白紙在這個色溫條件下變成了這個顏色,但紙是白的,你得拍成白色才行。

然後手(相)機就會以這張白紙作為基準白色,無論在什麼色溫條件下都能準確的把顏色校正過來。一般來說自定義白平衡是最精準的,所以很多攝影師出去拍照時會帶一張白卡,目的就是為了使用自定義白平衡。

你把你的白平衡選項放在自定義白平衡上面,手(相)機就會根據你設定的自定義白平衡進行拍攝,但是前提是你要對這個場景設置過自定義白平衡,不然手(相)機不知道。

至於怎麼設置自定義白平衡,大家看自己手(相)機的說明書就行,不同手(相)機會有所不同。

④AWB模式

AWB模式也就是自動白平衡,也就是手(相)機會自動根據你的拍攝環境來調整色溫值,不用你去操行。自動白平衡適用於大多數場景,所以我自己很多時候用的都是AWB模式。

AWB模式的優勢在於方便,但是在極端色溫條件下AWB模式就會失靈,這個時候就要你自己來了。但是我一直堅持能用AWB模式就用AWB模式,AWB模式失靈了自己再手動去弄。

千萬別把白平衡和色溫弄反了

重點!重點!重點!這裡要敲黑板了,大家要仔細看。

很多人是把色溫和白平衡弄反了的,包括我看見網上的很多攝影教程也是把這兩弄反了的。

當我們在拍攝日出/日落時,此時的光線色溫值很低,大概在3000K左右;所以你在拍攝時就要選擇K模式,然後把色溫值調到3000K左右。

這樣感覺沒錯,其實是大錯特錯。你把手(相)機的色溫值調低,機器就會認為此時的環境偏紅,所以就要往畫面中加藍色調,這樣才能將被太陽光映成紅色的天空還原成藍色調。

你本來想拍攝暖暖的夕陽/日出照,結果拍出來的照片是冷色調,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拍出暖暖的日出/日落照?

其實我們可以欺騙手(相)機的,你可以設置一個高的色溫值,然後相機就會認為此時的畫面色溫很高,就會往畫面中加入紅色調來中和,結果畫面變得更加紅了,但是卻達到了我們想要的效果。

二、光線的分類

光線按照類型進行劃分,可以分為:自然光、場景光、人造光。

①自然光

我們平常所說的自然光就是指太陽光,自然光是我們用得最多的光線,也是最富於變化的光線。日出/日落時分自然光的色溫很低,光線溫暖柔和,並且光線的強度很低,這個時候是最適合拍攝日出/日落景色的。

而白天自然光的色溫就是居中的,不會給畫面上任何顏色,但是這個時候的光線強度是最強的。因為不會給畫面上任何顏色,所以能最好的還原畫面的色彩,適合拍攝非常多的題材。

②場景光

場景光有兩個最突出的特點:光源複雜、強度不強。因為場景光的光線複雜,所以在拍攝時要仔細分析光源的色溫和光源的方向。其中光源的方向、光源的強度特別重要,你只有分析出光源的方向和光源的強度了才能對主體進行準確的曝光。

場景光會因為場景的不同而有很大的不同,最主要的就是把握好光源的強度、光源的方向、色溫等等,然後結合你要拍的主體就行。

平時在跟攝友交流時,有說我拍的照片裡面的人和景物黑黑的看不清,這就是沒有事先觀察場景光,隨手拍導致的。所以,拍攝影進入拍攝場地時,先要注意觀察周圍環境的光線,多變換一下自己的站位,儘量以順光或者測光來拍攝。這樣,你的照片就會明亮有層次。

③人造光

人造光源分為兩種,一種是持續的光源,一種是閃光燈。人造光源有一大優勢,光線的強度、方向、色溫都由攝影師控制,簡單來說就是人造光源是為攝影服務的。

持續光源好操作,光線一直在那,你可以慢慢的通過手機屏幕來來確定正確的影調。

下圖玫瑰花,是雨後夜晚在花池裡拍的,周邊一片漆黑我用手電筒做光源,從側面照射,營造人工側逆光。玫瑰花質感非常好,綠色的葉子晶瑩剔透,跟白天自然光拍攝,別有韻味。

總結:關於光線的知識細分下來還有很多,就算寫一本書也不一定能講全。大家學攝影首先要對光線有個基礎的認識,然後逐步的深入,由淺入深逐步的學會運用光線。

相關焦點

  • 人像攝影用光基礎:自然光
    只有掌握了光的特性和規律,你才能夠靈活地使用它。一、光的物理屬性要做到合理有效的用光,首先需要懂得光的特點與屬性。光就像任何一件攝影設備一樣,是以其物理屬性為基礎的,而且,只有學習並掌握了它的各種特性之後,你才能夠正確地使用它。另一個關鍵的建議是,把這些物質的規則通通放到一邊去,真正優秀的攝影師是沒有規則的,這就是全部的奧秘。實際上,當你掌握了光的所有特性以後,就等於獲得了一張逃離規則束縛的通行證。
  • 攝影基礎-光的藝術之光的屬性
    光對於我們研究攝影的意義不言而喻!攝影離不開光,有光才有影。攝影就是用光來作畫的,如何利用光與影的關係來構成影像和影調,是攝影創作中的一大關鍵。人物攝影那麼光有哪些屬性呢?通常我們分為三種:直射光、散射光、漫射光直射光在晴朗的天氣條件下,陽光直接照射到被攝者身體的受光面產生明亮的影調,非直接受光面則形成明顯的投影,這種光線就稱為「直射光」。在這種照明光線下,由於受光面與陰影面之間有一定的明暗反差,比較容易表現出被攝者的立體形態,而且光線的造型效果比較硬,也有人把它稱為「硬光」。
  • 攝影是「用光」那麼,攝影都包括哪些「用光」呢?
    攝影是用光的藝術,攝影是用光影繪畫。這說明攝影與光影關係極其重要。好的攝影作品必須有理想的光線條件,也可以說,光影是攝影作品的靈魂,沒有光影,可以說就沒有攝影。所以說,攝影師就是要熟練掌握和運用光線,用好光、拍好我們每一張理想的照片。
  • 攝影是用光的藝術,自然光的運用要隨機應變,光線基礎知識
    攝影是用光的藝術,大多數攝影師都喜歡使用自然光拍攝,但自然光有時候也有缺點,所以,你應該了解用的一些知識,下面我給你帶來3個用光的基礎建議,你應該了解了解。我們不能改變光的方向,但是我們可以軟化光線。利用白色牆壁或者是其它道具如反光板來打亮主體,驅散面部的陰影,這樣改變了光線的方向,可以讓整體看起來更加柔和,不是那麼的生硬。那麼阻擋光線就是將我們拍攝的人物移動到不受陽光直接照射的位置上,我們可以利用樹林,斑駁的陽光打在主體身上也能形成很不錯的效果。
  • 攝影藝術眼養成—攝影用光,一名合格攝影師的必備技能
    攝影是一門用光的技術,這句話一點也不假,光線對於攝影師而言就像是畫師的顏料,廚師的菜料,染坊的染料……沒有光,攝影師什麼也拍不了,光是攝影的基礎,掌握光學特性是作為一名合格攝影師的必備技能。接下來帶大家認識光線的基本特性。
  • 攝影是一門用光的藝術,那光該怎麼用
    我以前常常給大家講「攝影是一門用光的藝術」,但是光到底是什麼,光該怎麼用卻從未給大家講過。今天給大家講講光線方面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側光:側光就是被攝主體側面照射過來的光線,並且光線的方向和拍攝者成90°角。側光是用得比較多的光線,它能讓物體產生明暗對比,讓畫面看起來很有質感。側光很適合用來表現層次分明、立體感強的畫面。
  • 攝影大師必備的5個攝影用光技巧
    攝影,向來被稱為是一門光和影的藝術,也被說成是用光來作畫是藝術。由此可見,合理地運用光線對攝影是何等的重要。在攝影活動中,光線能造成明暗的對比,光線能產生變幻的色彩基調,光線也能突出被攝對象的質感紋理,光線還能強調形狀的外觀輪廓。
  • 攝影用光#了解光的種類和特性1
    攝影的學習,並不是只學好構圖便可以拍攝出優美的作品,它還需要光影、色彩等。光是攝影的靈魂,攝影離不開光線,可以說沒有光就不會有攝影,所以學會使用光線對攝影初學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了解光的種類和特性學習光線,就要先學習光線的種類和特性。攝影用光,離不開自然光和人工光兩大類光源,就是這兩類光源滿足了我們對於人像攝影、風光攝影、靜物攝影、動植物攝影及夜景和舞臺攝影等不同題材的攝影需求,每一類光源又有著其獨自的特性和獨特的藝術魅力。
  • 攝影是一門用「光」的藝術,用好光很重要
    「攝影是一門用光的藝術」,這句話放在什麼時候都不過時,因為玩攝影玩到最後,其實玩的就是光影,光影就是攝影的靈魂。這兩種效果都可以很方便的用後期軟體做出來,明天給大家演示一下如何用後期軟體做出這種效果,非常的簡單。
  • 光的方向,攝影用光,如何拍的美美噠
    斜射45度單燈照明 可以用柔光箱、反光罩、聚光筒、加硫酸紙。2. 靠近照相機的單燈照明 天光。3. 用反光板作輔助光照明 前側光 側逆光 側光 天光側的光 底反光4.用透射光使背景變白的照明九. 肖像攝影中的多燈照明十. 細光束聚光燈照明第二節 靜物攝影的照明方式一. 單燈照明及變型 側光 側逆光 頂光 半逆光二.
  • 【安全微講堂】交通警察手勢信號,輕鬆學
    【安全微講堂】交通警察手勢信號,輕鬆學 2020-05-23 0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攝影基礎知識,順光 側光 逆光
    攝影中最常用到的三種光線:順光、側光、逆光。很多人說搞不懂這三種光線有何區別以及有何優劣勢,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這三種光線的知識,讓大家認識這三種光線。一、順光從正面照射到被攝體的光稱為順光。在直射光下,對象直接暴露在光線下,因此可以清晰準確地描繪出顏色和形狀。順光適合於生動地描繪藍天和樹木的風景照片。
  • 人像攝影用光:直射光場景
    今天繼續講述人像攝影用光之美,直射光場景。直射光當陽光直接照射在模特身上,沒有經過中間的透射物時,便是所謂的「直射光」(Direct Light)。直射光的光質較為剛硬,通常不是拍攝人像的最佳選擇。而且,在拍攝時,模特的眼睛容易受到從正面而來的順光或是斜順光直射的影響,攝影師的影子也容易進入框取的範圍,通常要想辦法去避免。一般來說,使用直射光的時間大多在早上的八九點前以及下午的三四點之後,此時的太陽光已經比較柔和了,正是使用直射光的好時機。
  • 攝影用光實例講解,這些技巧你都會嗎?
    用人說,攝影是用光來刻畫物體的,所以把攝影稱為「光畫」,有光才有影,這是千真萬確的真理。人們所能觀察到的各種物體的存在,是由於有光的作用,如果我們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無光空間,那是什麼東西也無法鑑別的。人們見到的物體是受光線條件的制約。
  • 攝影用光離不開的六大基本因素,上
    攝影是光與影的藝術,光影對於攝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沒有光,我們無法看見這個世界,更別說拍攝照片了。不僅攝影曝光需要光攝影作品中的藝術造型、環境氣氛渲染以及質感、色彩等方面的表現,都離不開光和影。光影與人一樣,也有各自的性格特點。為什麼這樣說呢?
  • 小白學攝影:教你室內人像應該怎樣用光
    小白學攝影:教你室內人像應該怎樣用光 2016年12月03日 00:10作者:方家俊編輯:方家俊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前段時間北京的第一場雪
  • 影響攝影用光的主要因素有這些,人像攝影更為實用!
    各位朋友大家現在好,我是莫涵,很高心在這裡跟大家分享攝影知識和相關的攝影技巧,我們之前也聊過相關場景的拍攝方法和技巧。希望我的分享能對大家有所幫助,還煩請大家點擊一個關注,轉發與收藏謝謝。那麼今天莫涵繼續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攝影的用光的一些知識,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們一直都在說攝影是一門光影的藝術,沒有光這個大千世界中的五顏六色也就無從談起了。那麼對於一個攝影師來說,用光對於他們來說就顯得格外重要了,所以我們拿起相機的那一刻不是著急按下快門,而是先看光線再考慮構圖最後才按下快門。那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影響用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 近距攝影的用光,體現在哪幾方面?
    如何用光光線的運用,是搞好近距攝影構圖的一個重要因素。近距攝影的用光,主要應達到:突出主體、強調特點、隱沒不需要的景物;表現物體的形態、體積、大小;顯示物體的表面結構、質地和色彩;交代物體的環境、氣氛、空間關係與透視等;掌握好對色溫、亮度以及反差範圍的控制;以適應近距攝影技術對光線的要求。
  • 從零開始學攝影8:光線決定了拍攝效果,這些是攝影用光的基礎知識
    在幾乎所有的攝影中,光線的運用決定了拍攝的效果,對於初學者來說,對於光線的理解是十分重要的。光線可以分為自然光和人造光,這篇文章會分三部分詳細講解自然光的運用,喜歡的歡迎關注!一、基礎知識1 光源:環顧四周,尋找光的來源。光可以來自任何地方,可以在你上面,在你身後,在你周圍。光線的來源會對主體的外觀產生影響,例如,來自拍攝對象上方的光線可能會產生銳利的陰影,而來自拍攝對象前方的光線可能會使圖像變平。某些光線會美化你的拍攝對象,而另一些則可以創造出戲劇效果。
  • 南昌大學一附院腦外科醫生開辦「微講堂」
    今年以來,南昌大學一附院神經外科利用手機微信開辦了30期「微講堂」。  近年來,南昌大學一附院神經外科充分發揮國家重點專科傳、幫、帶作用,重視對基層神經外科醫生的培養,著力提升基層神經外科技術水平,把一些疑難手術視頻、國際前沿論文、行業動態、病例討論放在微信上,並通過互動形式開辦起「微講堂」,向基層醫生傳授實用醫療技術,幫助其提高業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