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6日(北京時間)報導,本周,國際礦物學協會正式承認了一種新的礦物——立方氮化硼,其由美國、中國和德國的地質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於2009年在自然界中找到,並被命名為qingsongite。而在此前,該礦物只能在實驗室中合成。
早在1957年,美國研究人員就採用人工方法在高溫高壓條件下首次合成了立方氮化硼,但天然的立方氮化硼一直未被發現。直至2009年,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和來自中國、德國科研機構的同行一起,在中國青藏高原南部山區地下約306公裡深處古海洋地殼的富鉻巖內找到了這種礦物,其在大約1300攝氏度高溫、118430個大氣壓的高壓條件下形成了晶體。
該團隊以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教授方青松的名字將新礦物命名為qingsongite(詞尾ite代表鹽類)。方青松於上世紀70年代在西藏的富鉻巖石中首次找到鑽石,同時他還為4種新礦物的發現作出了貢獻。
「qingsongite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是第一種被發現是在地球深處極端條件下形成的硼礦物。」參與此項研究的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地球科學系的地質學家拉麗莎·杜柏茲奈斯卡亞說: 「所有其他已知的硼礦物都是在地球表面找到的。」
立方氮化硼是一種重要的技術材料。其原子結構與金剛石中的碳原子結構類似,因此它具有高密度的特性,硬度可媲美鑽石,常被用作磨料和刀具材料。
國際礦物學協會每年都會收到至少100條要求批准新礦物和它們的名字的申請,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4700種礦物獲得了確認。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