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大約經歷了將近四十億年的時間,從最原始的複製自身的DNA分子演化到了現代了高等智能文明,期間所經歷的變化是不可想像的,有N多如果一旦發生,也許就再也不會有人類,但出於倖存者偏差,我們可以盡情的嘲笑那些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物種!
但是未來一切都尚未發生,人類應該如何演化才能達到文明的終極目的:永續,地球上四十億年才誕生出的物種又將面臨一個事關人類未來發展的藍圖。
曾經費米和朋友一起探討外星文明時曾經有過一個非常經典的一問,這個問題就是後來著名的費米悖論,簡單了理解就是宇宙中有數不清的恆星,也有數不清的行星,因此根據概率算,宇宙的到處都是生命,因此肯定會有比人類先進得多的文明,按理來說,他們應該早就出發來尋找文明,但我們卻並沒有發現他們!
有一種理論地球殊異假說,當然這宇宙第一性原理相違背,也就是說地球不是特殊的!1990年代時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的助理教授羅賓·漢森提出了非常有趣的大過濾器理論,他認為宇宙確實可能處處存在文明,但由於文明在發展道路上有各種障礙,所以真正能走到宇宙大航海時代文明簡直就鳳毛麟角!
大過濾器示意圖
生命從細菌發展到現代文明,我們闖過了無數個關口,但並不清楚未來會有什麼難關在等著我們,但我們知道生命發展過程中就有很多因素:
地震和超級火山噴發
小行星或者彗星撞擊
超新星或者伽瑪射線暴
生命歷史上遭遇到的基本就是這些災難,為什麼沒有把全球變暖劃分在內?因為歷史上氣候變化是周期性的,相信人類也能安然度過氣候變化,或者會有決策避免氣候危機發生。
地質史上哦生命大滅絕事件
其實準確的說人類無論怎麼進化都不可能面對這些惡劣的條件,甚至可以說沒有生命能抵擋這些環境的劇烈變化,而且短時間之內也進化不出來,所以未來人類最迫切的不是要進化,進化論的思想無法決定未來,而目前迫切需要的是提升科學技術!
目的是什麼?移民外太空,或其他宜居行星,文明必須留好備份才是我們的目的,對從事IT工作的朋友來說,備份是最重要的事情,文明也是,但地球獨一份,儘管有末日種子庫,但這不屬於異地備份,非常不安全!
末日種子庫
未來人類可能會跨越茫茫的太空到達火星,甚至到達另一個恆星系的行星,因此人類未來必須要適應的環境是比地球小得多的重力環境,或者在太空的微重力環境,甚至有可能到達另一顆行星後的高G重力環境,環境的改變,人類必須要自我適應,這一點是無法避免的,這也是屬於演化與進化的一種。
真理號歷任艦長,逐漸發胖中
皮克斯大片《機器人瓦力》中人類因為地球環境不再適合居住而逃離地球,在漫長數千年之後,人類在太空中已經變成一個死胖子,這很容易理解,因為太空微重力環境下,人體負荷降低,攝入卻由於習慣不降,那麼除了發胖還有別的選擇嗎?
現任艦長誇張的身材
進化的終極是什麼?
只有死亡才能讓物種更好的延續,但人類的目的是永生,兩個似乎是違背的,但在與科學面前可能會在某種意義上達成統一,因為物種的適應環境變化的是肉體,但人類似乎正朝著精神領域進發!羅斯威爾事件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描述:
人類發現被那個被抓住的外星人可以自由出入自己的軀體,甚至連地下軍事基地的鋼筋水泥加上層層鐵門都管關不住他,而且那個類人形的軀體根本即使一具無比精密的無機物體,只有等那個外星人的靈魂進入後才具備活力!
儘管我們無法證實羅斯威爾事件中的這些描述,但人類絕對是非常羨慕這種能力,如果我們也具有這樣的技術和能力,那麼還需要進化麼?只要製造出能適應目標行星的各種軀體即可,甚至可以製造出在金星上生存的那種耐高溫軀體,或者在冥王星上自由行走的極端耐低溫的軀體,而靈魂不過在哪個超算裡通過各種途徑備份著!
機器人索菲亞
所以所精神文明才是文明的終極未來,不過我們可以預計的是,僅僅依靠我們的肉體文明進程,似乎永遠都不可能達到,唯一能用的只有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