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主流科學家很少使用達爾文進化論,這說明了什麼

2020-12-04 薛丁格的科學

一提到進化論,很多人會想到達爾文,因為是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其實在達爾文之前,進化論的思想已經有人提出了。不過今天咱們還是從頭開始了解一下進化論到底是什麼。

達爾文進化論

在進化論出現之前,人們堅信生物是不變的,也就是說:今天是什麼樣子,昨天就是什麼樣子,未來也是什麼樣子。

但是,萬物總要有個開端,物種為什麼會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這樣呢,對此,人們給出的解釋是上帝創造了一切。意思是說,上帝在前六天創造了世間萬物,第七天上帝去休息。

也就是說,最早的宗教其實是為了解釋世界運行規律。

後來,隨著生物化石的挖掘,以及大航海時代發現的物種,發現一些物種之間有明顯的相似性和連貫性,於是一些人開始思考:生物究竟是怎麼來的。於是,當時有一些人已經意識到了,生物是不斷變化的。

在達爾文之前,法國一位生物學家拉馬克,他針對生物的變化提出了自己的進化論,核心是:用進廢退,獲得性遺傳。

他用了長頸鹿舉例子,他認為長頸鹿在剛開始時,可能脖子很短,但它們每天都在伸頭吃樹葉,脖子逐漸得變長,這就是用進廢退;而獲得性遺傳是指當一隻長頸鹿脖子邊長之後,它會把自己的長脖子基因傳遞下去。也可以這樣理解,如果你的父親通過努力學習獲得了高智商,那麼它可以把自己的高智商遺傳給你,這就是獲得性遺傳,意思就是後天獲得的技能,可以通過基因遺傳給下一代。

現在我們知道,拉馬克的進化論存在著非常大的爭議,但拉馬克否認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為現代進化論提供了基礎。

後來,當時被稱為博物學家的達爾文,由於隨船五年的經歷,積累了足夠多的生物物種素材,他發現許多生物有著相同的身體結構,和曾經滅絕的物種也有部分相似,因此他認為生物是連貫的,是一點點演化成今天這個樣子的。

於是他提出了自己的進化論。他的進化論的核心觀點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他認為,生物在一個適宜生存的地方會過度繁殖,但由於資源有限,所以同一種生物之間會進行生存競爭,也就是個體之間的差異競爭。

比如:擁有長脖子基因的長頸鹿,由於能吃到更高的樹葉,因此在生存競爭中更有優勢,所以該個體就可以保留下來。這個過程就是自然選擇

達爾文的進化論,是我們比較熟悉的進化論,但是達爾文的進化論,並不是進化論的全部內容,事實上達爾文的進化論也存在著無法解釋的現象。因此後人又把達爾文的進化論「進化」了。

我們先來說達爾文進化論的不足之處。

達爾文進化論的不足之處

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但有一些現象並不能用這個理論來解釋。

比如:同一種生物本來生活在同一個地方,某一天它們生活的地方突然出現了一條大河,阻擋了兩岸生物進行基因交流,於是生活在河兩岸的生物彼此獨立演化,經過幾百萬年之後,大河兩岸的生物就會出現生殖隔離。

我們知道,生殖隔離的出現,代表著出現了新物種,也就是說本來是同一個物種的後代,經過幾百萬年的獨立演化之後,彼此演化成了不同的生物種類。

但是,河兩岸的生物並沒有出現生存鬥爭,為什麼也會演化出兩種完全不同的物種呢?

這就是達爾文進化論遇到的問題。

除此之外,還有幾個問題達爾文也沒有解決掉。比如:豹子在追逐獵物時,跑得更快的豹子會活下來,之後會一步步淘汰跑得比較慢的豹子

那麼問題來了,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生物會保留有利特徵,也就是說,生物會演化地越來越厲害,跑得快的生物會跑得越來越快,體型大的生物會變得越來越大,但為什麼我們並沒有觀測到這種現象呢?

還有,根據達爾文的理論,生物要經歷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能演化成一個新物種,至少要經歷10萬年,但史前寒武紀生物大爆發時,幾乎每隔100年就有一個新物種會誕生。

達爾文雖然提出了個體差異,是生物進化的原因,但他並不知道是什麼導致的個體差異。

也就是說,達爾文的進化論本身就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因此他的進化論需要後人繼續完善於是後人根據新的科學發現,以及新的科學理論,來補充達爾文的進化論,讓進化論繼續「進化」了。

達爾文進化論的進化

首先,孟德爾豌豆實驗,揭開了物種之間為什麼會形成個體差異,他做了8年多的豌豆實驗,解開了控制同一種性狀的是兩個配子(基因),一個是顯性基因,一個是隱形基因。基於他的豌豆實驗,他提出了分離定律自由組合定律

達爾文的進化論的研究對象是個體,是一個個單獨的個體,但個體的基因庫是固定的,不會發生變化。於是,後人的研究對象改為了種群,它們把整個種群的基因統計在一起,做成了基因庫。

由於種群的基因是不斷發生變化的,所以他們只需要統計基因庫裡基因出現的頻率。

比如:長頸鹿在最開始時,可能長脖子基因只有1%,短脖子的基因有99%,但後來食物短缺,由於長脖子可以吃到更多的食物,所以長脖子基因被保留下來了, 所以該生物的基因庫長脖子基因從原來的1%,增長到了100%。而短脖子基因從原來的99%,銳減到了0%。

除了研究個體變化了之外,科學家還提出了「中性遺傳」,這個理論解釋了受地理環境影響,出現的新物種。

比如:人類在演化時,受東非大裂谷影響,在大裂谷西側的物種,演化成了今年猿類的祖先,而在大裂谷的東側,演化出了人類祖先。

也就是說,人和猿的祖先,由於分開演化,所以演化時沒有進行基因交流,那麼在人類種群中基因突變的中性基因,和猿類種群中基因突變的中性基因完全不一樣,經歷過N代之後,兩個物種之間積累了相當多的中性基因後,兩者就會產生生殖隔離,意味著它們演化成了兩種完全不同的生物。

以上這些,就是現代進化論的內容,從這些也可以看出,進化論本身也在進化,而且直到今天,科學家們依然在進化「進化論」。所以進化論,並不完全是達爾文的進化論,達爾文進化論只是進化論中的一環而已。

而且,目前來講現代進化論也有沒解決的問題,比如:寒武紀生物大爆發,所以進化論的進化還在繼續之中。

相關焦點

  • 達爾文進化論被質疑?科學家發現3個漏洞,這說明了什麼?
    在人類生命的起源當中,最讓人信服的理論就是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它為我們研究生命的起源,以及開創現代科學提供了重要的意義,在幾百年的時間裡面,關於人類的起源依舊面臨著比較大的爭議性。他們不斷的對於達爾文的進化論提出反對意見,更有很多偏執的中小分子認為人類是上帝創造的,在中國也有女媧造人的神話傳說。
  • 達爾文進化論錯誤?人類的源頭究竟是什麼!
    達爾文的進化論被認為是近代史上最偉大的發現,學過一點生物的人,想必對達爾文並不陌生,就連我這樣的生物白痴都還依稀的記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那隨著歷史的發展,人類進化論的祖師爺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是不是就完全是對的呢?
  • 達爾文進化論過時了,看看「快感爆炸」進化論吧
    人類是如何進化的?甚至可以進一步提出「生物是如何進化的?」這個問題達爾文已經用進化論做出了解釋,那就是「適者生存,優勝劣汰,自然選擇」。一些專家學者對這一理論提出了質疑。今天我也來挑戰一下達爾文進化論,談談我對人類和生物進化的理解。
  • 達爾文的進化論,為何飽受非議?科學家們發現了什麼?
    達爾文的進化論,為何飽受非議?科學家們發現了什麼?人類的出現,存在著很多的質疑。從古至今,我們從哪裡來?最終會去往哪裡?一直困擾著我們很多人。在東方,人類是由女媧用泥土捏造的。在西方,人類是夏娃和亞當偷食禁果的產物。
  • 真理:達爾文的進化論又被推翻了?(上)
    世界上的事物,人類能用科學進行解釋的很少,其中解釋水準最好的,也只是尚未被證明存在錯誤而已。進化論被普遍誤讀大多數人第一次學進化論是在初中的生物課和政治課上。還有遺傳學家史蒂夫瓊斯說,進化論是一張政治沙發,誰的屁股坐上面,它上面就會變成什麼形狀。我想,這兩個評價最好地形容了支持進化論的人中對進化論的誤讀。而反對進化論的一派的觀點,有時候聽上去就特別玄,好像很了解細節似的,煞有介事地跟你說,進化論解釋不了人類的出現,因為它缺了一環。更有一些人甚至覺得進化論隨時都要被推翻了。
  • 他的學說顛覆了達爾文的進化論!卻被國人知之甚少
    達爾文進化論至今已大概兩百年了,在這兩百年內,各個領域的學識都不自覺的與進化論所掛靠,無論是文化、經濟、社會都或多或少的被進化的帶著走,於是才有今天所謂「輝煌」的現代社會.> 達爾文的這一歷史性觀念的改變 讓哲學家丹尼特這樣說道:達爾文的進化論,其實就是一種知識層面的宇宙酸,它幾乎把所有傳統觀念都銷蝕掉,在其身後留下一個革命化的世界觀.
  • 達爾文進化論有什麼缺陷
    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是:生物進化是通過「變異」和「自然選擇」,其中「變異」是隨機發生的,生物進化方向由「自然選擇」來引導。人們對自然選擇說主要有如下疑問:第一種認為自然選擇理論不能像物理學或化學定理那樣能夠通過實驗來證明,是「不能被證明的理論」。
  • 從達爾文到進化論
    說起恐龍讓我想到的是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從進化論的起源、發展、衍生,直到今天我們都無法確定,究竟是何時開始有的人類、何時有的生物。人類的起源到底是該相信進化論還是神創論呢?科學家與哲學家的PK一直持續至今,最後……誰將取得勝利呢?
  • 達爾文晚年真的皈依了神學並對自己的進化論產生質疑嗎?
    網絡上一些反智反科學群體常常拿進化論說事,認為達爾文自己晚年也承認進化論是錯誤的,而且皈依神學,重新向神懺悔自己的罪過。甚至一些人對現在還有人宣傳推行進化論,覺得不可思議,以陰謀論的口吻責問,是什麼目的?下面截圖就是悟空問答一個問題。時空通訊過去也說過幾次進化論問題,看到此類問題,實在覺得憋氣,所以就再說一說。
  • 達爾文進化論完美嗎?這10個問題,上面並沒有解釋!
    文/濤聲依舊達爾文進化論完美嗎?這10個問題,上面並沒有解釋!我們都知道達爾文的進化論是目前的主流說法,用來解釋人類的進化史似乎在合適不過了,但是你們知道嗎?達爾文的進化論始終沒有解釋這10個謎題。1.生命從哪裡開始起源的?科學家發現了34億年前的化石,但是科學家依然沒有解決這個難題,現有蛋白質還是先有RNA的,脆弱的RNA是如何在那時候的地球當中生存下來的,仍然是個謎題。2.物種多樣性是是誰造就的?
  • 達爾文的進化論的缺陷:為何現代猿猴進化不成人了?難道是太安逸
    弱肉強食,物競天擇,這是達爾文的《進化論》中提出來的觀點。雖然《進化論》中的很多觀點,在現在看來,不是很能站住腳跟,但還是對我們人類研究生命的起源有了很大的幫助。甚至在一段時間內,人們就把這個《進化論》當做是人類的出現和發展的依據。在《進化論》中,達爾文認為物種是被自然選擇的。
  • 什麼是生物進化論?生物又為什麼進化,達爾文早已給出答案
    文/瑤堇雲詩什麼是生物進化論?生物又為什麼進化,達爾文早已給出答案相信大家都知道人類是怎麼來的吧,就是從古猿人一路進化而來的,一直到現在的人類,其中經歷了數百萬年的時間才完成,其過程是相當漫長和艱辛的,讓是生活著不過百年的人類自然是沒有什麼感覺,但要將這些進化的歷史扒出來探討一番,就會發現其中奧秘,當然啦,肯定不會所有人都能發現,這也是需要探討研究一番的。
  • 存在致命漏洞的進化論,達爾文自己否定了?或會讓進化論崩潰
    文/仗劍走天涯達爾文自己否定了?進化論存在致命漏洞?或會讓進化論崩潰人類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說起進化論,相信大家都不陌生,1842年《物種起源》由達爾文寫出,曾一度引起當時社會的熱論,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人類對起源科學的探討。最後,進化論的假說成為了人類起源的主流觀點,雖然大多數的人都很相信進化論對人類起源的解釋,但是因為其中缺乏關鍵性的證據,仍然受到了很多的質疑。
  • 達爾文進化論是不是被推翻了
    達爾文進化論原文是什麼呢?準確的說,達爾文進化論是一個一直在發展的科學理論,從達爾文、華萊士、赫胥黎、胡克等,經歷了無數動物學、植物學、細胞學、遺傳生物學等研究,一步步不斷發展的學科。進化論是尋找生命演化規律的科學理論,所以其一直也在變化,一直在更新。可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卻一直被異化,尤其是社會達爾文主義。
  • 人們為什麼會相信進化論?
    達爾文一提起進化論,人們都會想到達爾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某些人(多為特創論的支持者和信徒)甚至抨擊達爾文「在虛擬的世界中展現自我意志」,但事實上,這是他們對進化論嚴重的認知偏差(下期內容
  • 否認了達爾文,進化論就被推翻了嗎?
    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其他兩個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恆轉化定律),對全體人類有傑出的貢獻。這樣的大科學家,由於其學說徹底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以及物種不變論,自然讓他本人成為被攻擊的標靶。否認進化論的人,在證據完全做不到,就轉而去攻擊達爾文,好像找到了達爾文說過的錯話,就可以推翻進化論似的。
  • 打倒了達爾文,進化論就被推翻了嗎?
    如果我們把耶穌和亞伯拉罕這兩個人遺忘,《聖經》就會面目全非。達爾文是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其他兩個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恆轉化定律),對全體人類有傑出的貢獻。
  • 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
    恩格斯在總結十九世紀自然科學方面的成就時,指出有三大發現,即能量守恆和轉換定律、細胞學說、進化論。進化論就是由英國傑出的生物學家達爾文創立的。查理。羅伯特。這次航行,開闊了達爾文的眼界,啟發了他對自然奧秘的探索和研究;所得到的大量實際資料,為達爾文的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一個問題老是在達爾文的腦海中紫繞:自然界的奇花異樹,萬類昆蟲,千種動物,不同的人種,到底是怎樣產生的?怎樣演變的?彼此之間又有什麼聯繫?尊重實踐和科學的達爾文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決定向上帝創造萬物的宗教迷信挑戰,以進化論來闡明物種起源。
  • 達爾文進化論出現悖論!進化還是退化,適者生存
    原標題:達爾文進化論出現悖論!進化還是退化,適者生存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後勝於今。事物的發展都是有著自己的規律,用中國的話說就是:「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生物的進化也必定有著自己所遵循的自然法則。
  • 達爾文的《進化論》,這幾年似乎被推翻了?病毒控制著基因發展?
    「進化論」並不是達爾文最早提出的。他的爺爺輩就存在了,這些進化理論都已經開始研究了。達爾文學說告訴我們就是說進化是沒有方向,是隨機的。它對自己的命運是掌控不了的,這才是達爾文學說的貢獻。這個進化論就是說我們一切的突變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基因突變有些是可以遺傳的,有些是沒有遺傳的。西瓦鹿進化成長頸鹿是因為低處食物短缺?如果長頸鹿是按照自然法則所說,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短的地方沒有食物,然後不斷進化?那同時代為什麼沒有沒有出現「長頸牛」或「長頸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