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太陽是一顆恆星,那你了解恆星嗎?

2020-09-09 行走星河

恆星是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球型發光等離子體,都是氣態星球,太陽是最接近地球的恆星。恆星會在核心進行氫融合成氦的核聚變反應,從恆星的內部將能量向外傳輸,經過漫長的路徑,然後從表面輻射到外太空。一旦核心的氫消耗殆盡,恆星的生命就即將結束。一般人用肉眼大約可以看到6000多顆恆星,藉助於望遠鏡,則可以看到幾十萬乃至幾百萬顆以上。估計銀河系中的恆星大約有1500-4000億顆。


恆星分類

在宇宙中存在眾多類型的恆星,不同類型的恆星其起源與演化是不同的,需要對恆星進行分類。


1.光譜分類

依據恆星光譜中的某些特徵與譜線和譜帶,以及這些譜線和譜帶的相對強度,同時也考慮連續譜的能量分布,將恆星劃分為0型(淡藍色),B型(藍白色),A型(白色),F型(金白色),G型(黃色),K型(橙色),M型(紅色),R和N型(橙到紅色),S型(紅色)。

2.依據恆星的穩定性

劃分為穩定、不穩定恆星。

3.依據恆星體積與質量

劃分為小型、中型、大型、超大型恆星。

4.依據恆星與其他星球的關係以及運動情況,劃分為以下類型

  • 孤星型恆星

孤星型恆星在宇宙空間孤立存在,不在星系中,沒有與其它星球形成關係。該類型恆星在宇宙中一般呈直線運動。其形態為球形和非球形。

  • 主星型恆星

這類恆星捕獲小質量天體形成繞其旋轉的星系,恆星位於中心是主星,其它小質量天體如行星彗星等繞其旋轉是從星。在宇宙中一般呈直線運動。形態為球形和非球形。

  • 從屬型恆星

這類恆星繞大質量天體進行轉動,沒有小質量天體繞其旋轉。該類型恆星存在公轉和自轉,其運動軌道為圓形、近圓形和橢圓形,其形態為球形或近球形。

  • 伴星型恆星

這類恆星與大質量體星球形成相互繞轉,形成伴星關係。伴星間圍繞共同質點公轉,存在自轉和公轉,其形態為球形或近球形。

  • 混合型恆星

這類恆星繞大質量天體進行轉動,同時有小質量天體繞其旋轉或有伴星。存在公轉和自轉,其形態為球形或近球形,如太陽。

5.依據恆星成因或起源

劃分為碎塊型恆星、凝聚型恆星、捕獲型恆星。

6.依據恆星結構

劃分為簡單型恆星即非圈層狀結構恆星、複雜型恆星即圈層狀結構恆星。

7.依據溫度

劃分為低溫型恆星、中低溫型恆星、中溫型恆星、中高溫型恆星、高溫型恆星。

8.依據壽命

劃分為短命型恆星、長命型恆星。

恆星的年齡

多數恆星的年齡在10億至100億歲之間,有些恆星甚至接近觀測到的宇宙年齡—132億歲。質量越大的恆星,壽命通常越短暫,主要是因為質量越大的恆星核心的壓力也越高,造成燃燒氫的速度也越快。許多超大質量的恆星平均只有一百萬年的壽命,但質量最輕的恆星(紅矮星)以很慢的速率燃燒它們的燃料,壽命可以持續幾十到上萬億年。


恆星的終局

我們已經知道,對質量小的恆星,它會因不能到達下一級和點火溫度而結束它的核燃燒階段;對於質量更大的恆星,它將在核心區耗盡燃料之後結束它的核燃燒階段。小質量的恆星(如太陽),起先會膨脹,在這個階段的恆星我們稱之紅巨星,然後會塌縮,變成白矮星,輻射、喪失能量,再成為黑矮星,最終消失。


相關焦點

  • 恆星都誕生在星團裡,那太陽是一顆流浪恆星嗎?
    宇宙中的恆星大部分都是在星系中活躍的恆星形成區域誕生的,並且都聚集在一起形成了集群或星團結構,那我們的太陽為什麼孤零零一個漂浮在宇宙中的?那麼太陽之前的星團去哪了?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宇宙中現有的開放星團推斷出來!我們下面就以離我們最近的畢宿星團為例!
  • 如何測量我們到一顆恆星的距離?
    我們都聽說過,在討論星際距離時,涉及到的數字會大得令人難以置信。話雖如此,我們怎麼知道一顆恆星到底有多遠呢?雖然有很多方法來計算我們的行星和另一顆恆星之間的距離,但有三種方法是最主要的。通過簡單的數學和邏輯推理,我們的天文學家已經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更為生動的宇宙圖景。現在坐下來,喝杯茶,讓你的大腦為一些不可思議的數學做好準備。
  • 參宿四也是一顆恆星,若它代替了太陽,那地球的處境和現在一樣嗎
    對此,我們提出兩個假設,第一,參宿四能夠代替我們的太陽嗎?第二,如果能取代,那麼我們的地球將如何圍繞這個紅色的超巨星旋轉呢?由於這顆恆星的質量是如此巨大,所以,我們能夠從大約640光年遠的地方看到參宿四。
  • 神奇的恆星,讓我們產生很多錯覺,太陽其實是一顆藍綠色的恆星
    恆星是宇宙太空之中的基本構成,我們所觀測到的浩瀚宇宙之,存在著非常多的恆星,而隨著現在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科學家對於恆星的認識和關注也在逐步的深入,尤其是我們地球所圍繞的太陽,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恆星,宇宙之中存在著數以億計的這樣恆星,這些神奇的恆星其實還有很多的未解之謎到現在我們都無法參透
  • 20顆太陽的近鄰恆星,你知道最近的是哪一顆嗎?其距離又有多遠?
    你問你的朋友這樣一個問題:「離我們最近的是哪一顆恆星?」然後你就可以看他們冥思苦想地球有哪些鄰近的恆星。或許是天狼星?是那顆叫α什麼的恆星嗎?是參宿四嗎?答案無疑是太陽,一個距離地球約1.5億千米的巨大的等離子球體。準確來說,這個問題應該是:離太陽最近的是哪一顆恆星?
  • 科學家說,我們的太陽是一顆懶惰無聊的恆星
    我們大多數人並不會把這些詞跟太陽——這顆熾熱的等離子體聯繫在一起,它使我們所知道的生命成為可能。但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就像太陽一樣的恆星而言,我們的太陽有點懶散。在本周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我們的太陽與369顆被認為類似於我們太陽系中心的恆星進行了比較,這些恆星需要20到30天的時間在其軸上旋轉,同時具有可比性的化學成分、質量、年齡和表面溫度。
  • 木星為啥是失敗的恆星?因為太陽太霸道了,那未來它會成為恆星嗎
    木星常被天文學家們稱為「失敗的恆星」,就是因為它沒有成為像太陽那樣有核聚變燃燒的星體。那麼木星有可能被引燃成為一顆恆星嗎?理論上當然有可能,而且技術上也很容易,因為只要給它增加質量就行了!然而現實中卻基本沒有實現的可能性,也可以說在可預見的未來,木星永遠不會成為一顆恆星。
  • 黑洞撕裂恆星瞬間是怎樣的 一顆和太陽差不多大小的恆星
    黑洞撕裂恆星瞬間是怎樣的 一顆和太陽差不多大小的恆星時間:2020-10-15 13:24   來源:央視新聞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黑洞撕裂恆星瞬間是怎樣的 一顆和太陽差不多大小的恆星 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當地時間9月27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用 的望遠鏡
  • 我們的太陽到底是什麼恆星?
    如你所知,我們的太陽就是一顆恆星。它是距離我們最近,也是我們最為熟悉的恆星,但它仍只是一顆恆星。在浩瀚宇宙中,存在著無以計數的恆星,天文學家們已經能夠分辨出具有不同形態、不同大小、不同金屬含量以及不同年齡的各種恆星了。
  • 我們的太陽是一顆變化無常的恆星
    太陽黑子太陽是一顆變化無常的恆星,時而平靜安寧,時而狂暴不羈,這些變化有明確的規律可循:太陽活動的起伏以11年為一個周期。400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記錄太陽的活動。在19世紀早期,藥劑師出生的德國天文學家花了17年的時間,試圖尋找比水星距離太陽更近的行星,雖然沒有在太陽附近發現新的行星,但是他保留了對太陽黑子的詳細記錄。回顧自己的觀察結果,他發現太陽黑子的數量有規律的變化,由此產生了太陽活動周期的觀點。如今,通過軌道和地基太陽望遠鏡的持續、仔細觀測,我們獲得了這一周期的更多詳細資料。太陽黑子
  • 《太陽之美:一顆恆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帶你了解太陽
    《太陽之美:一顆恆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立體書封>[基本信息]:    書名:《太陽之美:一顆恆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書號:9787557658298    作者:譚寶林    出版社: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 你以為太陽是最強的嗎?太天真!這顆恆星,能分分鐘滅掉太陽!
    星協來自宇宙的禮物在太陽系中太陽是最強大的星體,但你認為太陽在宇宙中也是最強的嗎?那你就太天真了!!在宇宙中有一顆比太陽更厲害的恆星,它能分分鐘滅掉太陽!它的名字叫做「手槍星」,手槍星的質量比太陽的要大100倍到150倍左右。最令人驚訝的是它的光度是太陽的兩百萬倍。同時恆星風的強度大概是太陽風的100億倍,而且它的能量也是史無前例的強悍。
  • 恆星的最終歸宿是什麼?是爆炸還是?那太陽會發生爆炸嗎?
    請點擊輸入圖我們的太陽會爆炸嗎?是否每一顆恆星最終都會變成超新星?黑洞是如何形成的?本文將帶您探索隱藏在恆星背後的科學。我們依靠太陽使地球保持舒適的溫度,每天晚上我們上床睡覺的時候都相信第二天早上太陽會重新升起,陽光會照耀我們的每一天。然而,太陽不會永遠存在,隨著時間的流逝,太陽會怎麼樣呢?它會爆炸嗎?它會在什麼時候爆炸?
  • 什麼叫流浪恆星? 我們的太陽是流浪恆星嗎, 為什麼?
    ,它等於說沒有星系環繞,成了無家可歸著,當然當銀河和仙女系合併時太陽也許會被拋出去,成為流浪恆星,這個沒一定,現在太陽繞銀心運動,不是流浪恆星,流浪恆星是被銀心拋出去的恆星比如當彼此圍繞旋轉的一對雙星系統被黑洞引力俘獲時,其中一顆恆星會呈螺旋狀落入黑洞,而它的伴星則可能以極大的速度被甩出,這時獲得加速以後的速度就可能使其脫離本星系。天文學家已經觀測到600多顆脫離銀河系的高速恆星,這些恆星都已超過283千米/秒(能夠逃離銀河系的第四宇宙速度)的速度遠離銀河系。
  • 恆星的冷知識:恆星都有行星嗎?
    關於宇宙的浩瀚神奇,僅僅一個問題,就能讓你連帶引起其他的問題。恆星能夠變成行星嗎?所有的恆星都有行星嗎?由於新科技、探測器的使用,現在科學家每天都在積累太陽系和宇宙的新數據。我們已經知道,宇宙大爆炸、黑洞、其它星系。今天讓小編和小夥伴們分享一些更多的恆星冷知識。
  • 最大恆星相當於太陽的45億倍,而最重恆星更是超越了恆星極限
    宇宙間的天體多種多樣,像地球一樣的行星,像月球一樣的衛星以及如太陽一般耀眼的恆星。更有如中子星和黑洞之類帶有神秘色彩的天體。而在我們的太陽系之內,太陽就是唯一的一顆恆星,而且太陽這類恆星對於地球來說意義重大,因為有太陽,所以才有生命。古人更是將太陽奉為天神的象徵。
  • 太陽曾經或存在一顆姊妹恆星
    長期以來,天文學家已經知道我們銀河系中的大多數系統是由雙星而不是單個恆星組成的,這導致科學家一直努力在我們的星系中尋找G型恆星(黃矮星),這可能是太陽早已消失的「姊妹恆星」。研究人員表示,在其他恆星的引力作用下,太陽的姊妹恆星被牽引走了,現在它可能在銀河系中的任何地方。
  • 比太陽還大的恆星你知道多少?
    讓我們乘坐超級飛船,去宇宙中尋找最大的恆星。我們經過的第一顆恆星就是我們自己的太陽,到目前為止他還不是最大的,但他還是很大了,你能夠在裡面的塞進一百萬顆地球。這就意味著,如果你把太陽想像成一顆籃球,那麼地球的大小就會是鉛筆橡皮擦的一半。如果我們把所有的行星放在天平的一端,而太陽放在另一端,那麼行星是一點機會也沒有的。
  •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是哪一顆?
    這篇文章最初發表於2008年,但是為了和我們對宇宙的逐漸深入的了解同步,它已經更新了幾次。我六歲的女兒總是有特別多的問題。幾天前我們從學校開車回家的途中,她就在追問我宇宙的本質。她有一句有趣的話是這樣:「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是哪一顆呢?」
  • 恆星都會有生命周期:太陽會變成白矮星,那行星有「壽命」嗎?
    恆星都會有生命周期:太陽會變成白矮星,那行星有「壽命」嗎?根據我們人類現在的觀察,這個宇宙中至少存在著2萬億個星系。那麼我們知道,一個星系是由超級多的恆星系統組成的。恆星系統又是由非常多的行星組成的。還有那「高深莫測」,可以吸收這個宇宙中一切物質的黑洞。不過這些東西,離我們地球似乎還很遙遠。其實有一個危險物體,就存在於我們地球傍邊,而且他正往危險的狀態演變。那就是我們人類所在太陽系的主星,太陽。因為太陽是一顆恆星,而恆星都是有著生命周期的,太陽會變成白矮星,那行星有「壽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