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江右時評:齊心戰「疫」方能旗開得勝

2020-12-06 央廣網

近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儘快找差距、補短板,切實做好各項防控工作,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與「疫魔」的戰鬥,沒有旁觀者,需要每個人的奮戰,因為我們都是「當事人」,是命運共同體。只有堅持同舟共濟、人人出力、勠力同心,堅持上下聯動、內外兼顧、點面結合,最終才能旗開得勝,戰勝「疫魔」。

集中力量辦大事,堅持全國「一盤棋」。「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疫情爆發以來,黨中央迅速作出決策部署,全國疫情防控工作形成了全面動員、全面部署的局面,各地醫護人員馳援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火速籌建,相關企業加班加點生產……這些事實無一不向我們證明了全國一盤棋的優勢及重要性。在接下來的戰疫進程中,我們必須繼續堅持「一盤棋」思維,必須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正確處理好放眼全國與立足當地兩者間的關係,自覺把工作放到大局中思考、定位、擺布,處理好疫情防控中出現的各類矛盾和問題,避免出現「截留物資」等現象,凝聚起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為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全面勝利贏得時間、贏得主動。

黨員幹部衝在前,戰疫一線「樹黨旗」。「龍頭怎麼甩,龍尾怎麼擺。」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率先垂範,這是黨員幹部應有的品格,更是責任和本分。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廣大黨員幹部必須當好疫情防控的先鋒隊、突擊手,堅持不畏風險、不避艱辛、衝鋒在前,堅持身先士卒、挺身而出、敢於作為,深入一線了解群眾的心聲、群眾的困難、群眾的情緒,以實際行動擋在群眾身前;必須當好維護社會穩定的主心骨、貼心人,深入一線真刀實槍地化解群眾反映的各種難題,及時發聲指導,帶頭識別謠言,引導群眾及時制止謠言,不信謠,不傳謠,積極安撫民心,以勇挑重擔的擔當給群眾吃下「定心丸」,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發動群眾打阻擊,全民抗疫「人心齊」。「人心齊、泰山移。」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是黨戰勝各種困難的根本保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這為我們的疫情防控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近日,流行於網絡的「土味」防疫宣傳標語、橫幅等,也向我們證明了人民群眾有無限創造力。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定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心,堅持人民立場,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廣泛動員人民群眾、組織人民群眾、凝聚人民群眾,讓群眾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的戰鬥中來,成為疫情防控的「主力軍」。同時,要不斷提高人民群眾認知,第一時間向人民群眾講清楚,引導人民群眾科學、理性地對待疫情,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共同推動疫情防控阻擊戰走向勝利。

方鴻濤

相關焦點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推動「馬上就辦」回歸本位
    原標題: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推動「馬上就辦」回歸本位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凝聚「五老」力量,培養時代擔當者
    同時,也能增強他們的歸屬感,把關心下一代作為常態工作。用活動把他們帶動起來。有了人力資源,也有了開展工作的載體,還需要以豐富多彩的活動來調動「五老」群體的積極性,高質量關心下一代。首先,活動形式要多樣,可組織故事分享會,可組織「五老」群體和青少年兒童一起做公益,可組織與「五老」群體過集體生日,在耳濡目染中起到教育效果。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未來可期 揚帆起航再出發
    作者:姜姝嫻原標題:【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未來可期 揚帆起航再出發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澆水施肥」,讓鄉村傳統文化開出絢爛之花
    所以,創新不能失掉根本,要充分發揮群眾的主觀能動性,依靠親歷者和傳承者,才能真正煥發傳統文化新活力。鄉村傳統文化的「種子」飽滿,「土壤」肥沃,加以恰當的「澆水施肥」,並精心培育呵護,定能開出絢爛的花,結出豐碩的果!(李雪潔)原標題:【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澆水施肥」,讓鄉村傳統文化開出絢爛之花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萬企幫萬村」譜寫發展共贏新篇章
    在脫貧攻堅中,廣大民營企業發揮決策機制靈活、市場反應靈敏、資源配置高效等優勢,堅持因戶因人施策,因企因地制宜,從以投資項目、捐款捐物為主要形式,發展到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網際網路扶貧等新模式新業態,不斷實現找準「窮根」、對症下藥,探索了很多有效地幫扶方式。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新徵程須有更多「特殊材料製成的人」
    要成為「特殊材料製成的人」不是一句口號,也不是隨便倡導一下就能夠實現的,而是意味著一系列具體實在的行動,需要在完成急難險重任務和日常工作的點點滴滴中不斷地去鑄造、去錘鍊,儘可能地去體現這種「特殊」。比如,面對大是大非敢於亮劍,面對矛盾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再比如,面對失誤敢於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於做堅決的鬥爭。如此循環往復,積小勝為大勝,點燃智慧之火,驅除不正之風。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浦東30年,一個奇蹟,一面旗幟,一個轉型
    30年來,浦東堅持以改革促開放、以開放促開發,與時俱進開展創新探索,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歷史進程中譜寫了勇立潮頭、開拓進取的壯麗篇章,成為深刻回答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的一個重要範例,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一面旗幟。  30年,一個轉型。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跨越「數字鴻溝」 為老年人提供便利化服務
    (韓萬裡)原標題:【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跨越「數字鴻溝」 為老年人提供便利化服務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勠力同心答好疫情「冬季大考」考題
    (四川新聞網特約評論員 段官敬)原標題:【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勠力同心答好疫情「冬季大考」考題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依法治國步伐鏗鏘,標註法治中國建設新高度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立足高遠、求真務實地勾勒出中國中長期發展的宏偉藍圖,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法治中國」建設,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重要途徑。
  •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北大信科舉辦「強身健體,齊心戰...
    在6月23日國際奧林匹克日即將來臨之際,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為期九周的「強身健體,齊心戰『疫』」線上打卡活動圓滿結束。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阻斷了同學們外出的腳步,在學院黨委的組織下,長期居家的同學們進行了鍛鍊打卡活動。
  • 「俠女」李偲嫣染疫去世 「黃絲」竟冷血慶賀
    」的「正義聯盟」創黨主席李偲嫣離世,終年56歲。他認為,強制性檢測是其中一法,反正政府現在已經強制「疫廈」的市民檢測,而且要反覆檢測;近日麗晶花園第六座及葵盛西邨第八座由於再有新個案,當地居民就需要做第二次強制檢測,所以強制性檢測已經有,問題是覆蓋範圍。
  • 「地評線」香山評論:自帶正能量的「戰『疫』醫護表情包」
    近日,由武漢江漢開發區方艙醫院所擁有的戰『疫』醫護表情包悄然吸睛。面對險重的疫情任務,醫護人員冒著被感染的巨大風險,把救治病人作為第一己任,竭盡全力地救治、無微不至地照顧,讓患者感受到了親人的溫暖。在防護服上貼上「早日康復」「必勝」的醫護表情包,是醫護人員的「不忘初心」,是醫護人員的職業素養和責任。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儘量少說話,用醫護表情包來精準表達自己的情緒,把心中「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受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向患者傳達親情和願望,期待患者早日戰勝疫情。
  • 「地評線」紫金e評:用「綠意」和「深藍」守護美麗海洋
    「地評線」紫金e評:用「綠意」和「深藍」守護美麗海洋 時間:2020-06-07 21:20:55  來源:央廣網
  • 「地評線」紫金e評:科學防控是戰「疫」最有力的「武器」
    每天都在增加的確診病例數、疑似病例數,直觀顯示了這場戰「疫」形勢的嚴峻。習近平主席會見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時強調,疫情是魔鬼,我們不能讓魔鬼藏匿。「魔高一尺」,就要「道高一丈」。這個「道」,就是保持科學理性的態度,客觀地認識疫情、科學地預防疫情、有效地防控疫情,採取更加果斷、更加有力有序、更加科學周密的舉措。有了這個「道」,我們就能取得這場戰「疫」的勝利。
  • 太陽鳥時評:「最可愛的人」獲頒紀念章凝聚中國力量
    太陽鳥時評:「最可愛的人」獲頒紀念章凝聚中國力量 2020-07-03 21:22:41 責任編輯:田博群 2020年07月03日 21:22 來源:四川新聞網參與互動   【地評線
  • 江右商幫故事之:一個包袱一把傘,走遍天下當老闆
    說起從商創業之緣由,一是江西三面環山,一面環水丘陵地帶,四季分明,十分適合居住和生產之地,可謂是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地;二是江西水系發達,江河縱橫,贛江貫穿整個省份南北通道,往北出長江往長三江的江蘇、上海等地,還可以往安徽、浙江省份,在北上可往湖北、京城一帶,往南可往廣東、廣西,湖南、雲貴川等地。加上這裡物產豐富,盛產糧食、茶葉、陶瓷、布匹、木材等等。
  • 疫情一日不退,我們一日不放鬆|地平線抗「疫」復工實錄
    在經歷了漫長的共同戰「疫」後,我們終於迎來了連續的利好消息,但對於隨之而來的企業復工仍然不可掉以輕心。本著「員工健康」第一位的抗疫態度,從本周開始,地平線在嚴格評估員工健康狀態的基礎上,開啟了分波次復工的措施;地平線疫情防控工作組也拿出 120 分的態度進行全方位健康守護。
  • 美研發快篩 染疫24小時能辨識
    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的生物科學家研發全新篩檢技術,透過血液分析找出初期染疫者,並將偵測病毒的效能縮小至24小時,意指假若有人感染病毒,在尚未出現病徵前的空窗期24小時內便能被透過檢測發現,並迅速隔離,防堵將病毒傳播的機會。英國《衛報》報導,新型肺炎普遍被認為入侵人體5天後才會出現病徵,然而這段時間已具傳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