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發快篩 染疫24小時能辨識

2021-02-15 美西觀察


全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擴散,病毒除擁有高度感染性外,不少人染疫後卻無症狀繼續日常生活。隸屬美國軍方的一群科學家成功開發新病毒快篩,能迅速檢測出24小時內已感染但未具傳播性的染疫者,阻截他們對外擴散的機會,研究成果稱準確度達95%以上,預料新技術在5月下旬開始投入使用。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的生物科學家研發全新篩檢技術,透過血液分析找出初期染疫者,並將偵測病毒的效能縮小至24小時,意指假若有人感染病毒,在尚未出現病徵前的空窗期24小時內便能被透過檢測發現,並迅速隔離,防堵將病毒傳播的機會。英國《衛報》報導,新型肺炎普遍被認為入侵人體5天後才會出現病徵,然而這段時間已具傳播能力。

隨著陽光明媚的的5月到來,紐約市長白思豪表示「我們現在還不能鬆綁社交距離的管制」,民眾應避免在戶外聚集。圖為在紐約中央公園,人們在草地上休憩。路透社

Darpa項目負責人林根森(Brad Ringeisen)表示,這種技術填補了全球診斷病毒的空窗,絕對會改變目前篩檢的「遊戲規則」,這項技術已提交至美國食品暨藥品管理局(FDA) ,預計一周內將可公布緊急批准,預計本月下旬正式使用。林根森表示這種技術可以加強政府篩檢及追蹤病毒能力,但強調必須等到FDA許可後才能使用,到時便能確實知道究竟新技術能多早篩檢出病毒。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旗下設生物研究部門,原為研究細菌或化學戰中毒的生化防護研究。然而隨著新冠疫情爆發,研究所即時轉移研究病毒快篩。紐約西奈山醫院教授海芬(Stuart Sealfon)指出這種快篩原理,是檢測當人體受到病毒入侵時,所產生的對抗反應。「研究目的是為了開發和驗證早期病患血液對新冠病毒的反應」。他表示,這種測試方式著眼於人體對抗新冠病毒時的反應,應該會比當前使用的鼻腔採檢方式還快得到結果。他說,「因為身體在感染後,免疫系統的回應會立刻出現」。另一位Darpa科學家範吉森(Eric Van Gieson)表示,技術是檢測RNA病毒(冠狀病毒屬RNA病毒)在人體的反應,觀察血液中是否出現RNA病毒免疫反應的回饋(mRNA),以了解人體是否正在抵抗病毒,準確度達95%以上。目前醫護篩檢的方法之一,是利用一支長棉棒伸進檢測者鼻腔深處中抹取分泌物,除了令檢測者感到十分不適外,若染疫者體內病毒不足,或病毒尚未感染上呼吸道,將導致沒法檢測從而出現「假陰性」的結果。範吉森表示,血液樣本相對鼻拭抹取更難收集,但卻是更可靠。美國政府早前表示,不排除疫情會有二次爆發的可能性,故Darpa科學家一直努力研究,以趕及在可能爆發前應用此技術。範吉森表指出,若技術正式應用,美國有能力從5月起每日進行10多萬次篩檢,並有潛力推至每日檢測100萬次。《衛報》表示,快速篩檢除了讓醫護找出染疫者,阻截無症狀患者傳播病毒,同時亦免去那些沒有受感染卻要進行隔離的人士呆在家中浪費時間,數天內便能返回工作崗位。加州生技公司流達公司(Fluidigm)執行長林斯韋特(Chris Linthwaite)表示,隨著進行更多病毒測試,可以加快人們重新上班。

長按以下二維碼,自動識

別關注『星島美西版

(ID:singtaosf)公眾號

相關焦點

  • 美軍成功研發病毒快篩
    美軍成功研發阻斷無症狀者傳播快篩。
  • 美研發快篩 染疫24小時能辨識 | 星島日報
    全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擴散,病毒除擁有高度感染性外,不少人染疫後卻無症狀繼續日常生活。
  • 曾迎接三人染疫臺軍軍艦,「藍委」建議蔡英文進行快篩
    對此,國民黨「立委」陳以信表示,與「參謀總長」經常近距離互動的「三軍統帥」,是不是至少應該快篩一下確保安全呢?據了解,臺軍染疫3人於2月21日起登艦,該艦共337人於3月12日至15日停靠帛琉,離開帛琉後於公海航行近30天,4月15日自臺灣軍港下船。
  • 蔡英文曾接見臺軍染疫艦隊 國民黨民代喊話儘速檢疫
    但仍有民意代表建議,因應官兵染疫,應為蔡英文進行快篩檢疫,以確保安全。國民黨籍民意代表陳以信以「蔡英文應速快篩?」為題發文表示,臺海軍敦睦艦隊發現有3位軍校生確診新冠肺炎,曾與艦上官兵近距離互動的「參謀總長」,進行十四天自主健康管理,那請問與「參謀總長」經常近距離互動的蔡英文,是不是至少應該快篩一下確保安全呢?
  • 加速15倍,中研院成功開發新冠快篩只要15分鐘
    中央研究院3月8日宣布,成功研發出SARS-CoV-2(新型冠狀病毒)快篩試劑,主要是這個檢測抗體「六親不認、只辨識新冠病毒」,比照流感快篩,能將檢測時間從目前的核酸檢驗方式大約需要4個小時,縮短至15~20分鐘。若能如期在3~4個月內量產,將可快速提升檢疫需求。Facebook文中提到,基因體中心研究員楊安綏帶領團隊,針對新冠病毒核蛋白(N protein)抗體試驗。
  • 科學家研究出新冠病毒檢測方法,感染後24小時就能辨識
    路透英國衛報報導,美國軍方僱用的科學家研發出新的新冠病毒檢驗方法,這項方法可讓帶原者在具有感染力、傳播疾病之前就被辨識出來。這可能是一項重大突破,計畫協調人希望這種血液檢測方式可在病患感染病毒後24小時內(在出現症狀或被視為有傳播病毒能力數天之前),就偵測到病毒的存在。目前的方法要在感染約四天後才能檢測出病毒。
  • 廣東自主研發可檢測13種激素類非法添加成分的快篩快檢技術
    新華網廣州8月5日電(記者金悅磊)廣東自主研發非法添加快速篩查方法又增加新種類,現在通過測試試紙,就可以很容易發現到被測產品中的13種激素類添加成分。這是近日記者在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抽檢情況介紹會上獲悉的。
  • 華新科大馬廠染疫停工三周:晶片電阻恐提前告缺
    打開APP 華新科大馬廠染疫停工三周:晶片電阻恐提前告缺 經濟日報、Yahoo新 發表於 2020-11-26 10:53:48
  • 美國防部研究:戴口罩搭機,染疫機率極低
    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國防部的研究顯示,乘客在客機機艙內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非常低,至少要坐在一名具傳染力的乘客旁邊54小時,通過空氣接收的病毒數量才會達到危險程度。如果乘客持續佩戴醫用口罩,由於機艙內有空氣循環過濾系統,能傳播的病毒非常少。
  • 佛羅裡達州當選國會女議員染疫
    路易斯安那州當選共和黨國會眾議員盧克萊特洛(Luke Letlow)因染疫引起併發症,心臟病突發於周二去世。這是國會議員或當選議員中首例和染疫有關的死亡病例。《國會山報》報導,自此,已經有數十名眾議院和參議院成員傳出染疫消息。
  • 「食品安全快篩快檢中心」:檢測效率大提高
    今年,新北區將「食品藥品安全三大體系建設」納入全區為民辦實事項目,通過近一年的時間開展了大量工作,在全市率先建成自己的「食品安全快篩快檢中心」,如今,全區的食品安全檢測不僅提速,相比以往,自主性也大大加強了。
  • 快篩快檢 守住食安
    創新快篩快檢服務的方式,徹底改變監管「時效差、成本高」工作格局迫在眉睫。    2015年8月13日,江門市食藥監局發布官方消息稱,江門將全面構建市、縣、鎮三級監管機構和大型食品藥品經營、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超級市場快篩快檢立體檢測體系(簡稱「3+1」快篩快檢體系),並計劃在2016年底實現三區四市全覆蓋。
  • 臺灣交大發表全球獨創的全定量快篩檢測系統
    打開APP 臺灣交大發表全球獨創的全定量快篩檢測系統 微流控 發表於 2020-11-16 17:39:22 臺灣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團隊於10月27日發表全球獨創的全定量快篩檢測系統,只要5分鐘即可判斷人體內新冠病毒核酸、抗原和抗體數值,更可依據數值分析感染程度,排除肉眼無法判斷的偽陽、偽陰性檢測結果,針對病患是否近期感染疫情或是已經感染疫情,康復後帶有抗體,皆可精準判斷,作為病患後續處置的依據。
  • 臺海軍敦睦艦隊染疫事件,傳蔡英文前一天就已經知情
    臺海軍敦睦艦隊染疫,造成臺灣新冠肺炎疫情急速升溫,官兵足跡遍布全臺,造成民眾恐慌;而近日更傳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事件爆發前早已知情,提前一日便開始與相關人員開會研議危機處理辦法。消息指出,蔡英文與「行政院長」蘇貞昌19日討論疫情紓困時,就在會議中提到敦睦艦隊染疫案的處理方式;20日行政團隊正式就艦隊染疫案開會研議;22日蔡英文在敞廳談話中以「三軍統帥」身份表達立場並道歉;而行政團隊也兵分多路,召集相關單位為事件作出應對處理。黨政人士指出,蔡當局一連串的處理,就是為了要讓這起事件對於臺灣防疫的衝擊降到最低,絕不能讓病毒進入社區。
  • 江門市局打造「3+1」 快篩快檢體系
    原標題:江門市局打造「3+1」 快篩快檢體系日期:[2016-12-08] 版次:[A22] 版名:[賺錢] 字體:【大中小】 捍衛民眾「舌尖上的安全」食品藥品安全是公眾最為關注的切身問題之一,如何守住食品藥品安全底線和紅線,將餐桌上的風險和隱患降至最低,是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頭等大事」。
  • 農業農村部:不得銷售疑似染疫生豬 不得非法使用非洲豬瘟疫苗
    3月26日,據農業農村部官網,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重申非洲豬瘟防控工作要求:不得隱瞞疫情,不得銷售疑似染疫生豬,不得非法使用非洲豬瘟疫苗,不得使用未備案車輛運輸生豬,不得擅自更改生豬運輸目的地,不得違規處置疫情。
  • 想要「橙紅色」,八小時染了五次,TONY老師:「沒法做了!」
    24快去公眾號主頁「置頂」我們吧,原本染個頭髮只需要3個小時,可她足足在店裡待了8個小時。小俞:他給我上頭的那一瞬間,我就問他,我說你確定沒有上錯顏色嗎,我說我也染了好多次了,我說染膏的顏色不可能差距這麼大,最開始粉色的這種染膏,我說你染上去
  • 全球首例 美2大猩猩確診新冠肺炎
    全球首例 美2大猩猩確診新冠肺炎。(圖/美聯社) 法新社報導,加州州長紐松(Gavin Newsom)表示,兩隻大猩猩上周開始咳嗽,經篩檢證實染疫,另有第3隻大猩猩也已出現症狀。「大猩猩目前維持一起隔離,也有進食與飲水,我們對它們能完全康復充滿希望。」人類和大猩猩的DNA有98%相似之處,已有研究發現某些非人類的靈長類動物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鑑於全球已有194萬人病歿,目前還不清楚大猩猩是否會對新型冠狀病毒產生嚴重反應,或者園內是否還有其他大猩猩也受到感染。
  • 水產品快篩快檢
    為確保春節期間食品消費安全,銀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集中開展節前水產品專項快速檢測,重點對鮮活養殖水產品暫養水樣的孔雀石綠(水產養殖禁用藥物)進行快篩快檢。 當日,銀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北環批發市場、溫州商城、廣味海鮮樓等17家農貿市場、餐飲單位銷售的蝦、鯉魚、鱸魚、螃蟹、鱖魚等28批次水產品的暫養水樣進行快速檢測,檢測結果全部合格。
  • 建龍微納:生產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 引領國內分子篩行業——洛陽...
    2016年至2019年1月到6月,公司主要收入來源於成型分子篩、分子篩原粉和分子篩活化粉的銷售,成型分子篩、分子篩原粉和分子篩活化粉的銷售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7.73%、97.52%、97.58%和97.05%。問:目前公司研發技術的產業化情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