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諾比核事故,消防員沒有穿防護服,用腳踩燃燒的石墨

2021-01-21 大喵情報局

1986年4月26日凌晨,一連串的巨響打破了夜晚的寧靜,車諾比核電廠四號反應爐發生大爆炸,反應堆巨大的上蓋被直接炸飛。反應堆上空,放射性元素髮出特有的藍白色光線,照亮了上方的夜空,人類歷史上的一次核浩劫拉開了序幕。

爆炸發生後引發了大火,大量高能輻射物質源源不斷地向大氣中擴散,兩天後,波蘭、德國、奧地利和羅馬尼亞上空就檢測出了高劑量的輻射,隨後,核輻射蔓延到 了瑞士、義大利、法國和比利時,不到一周的時間,美國、加拿大、日本和印度陸續檢測到了核輻射,車諾比核事故對世界的影響日益凸顯。

在車諾比核電站爆炸後的第一時間,第一批消防員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衝向了火場。後來,其中一位消防員瓦西裡·伊格納堅科的遺孀回憶道:「那天晚上在聽到聲響後,看到了窗外的火焰,似乎所有東西都在發亮,冒著滾滾濃煙。他臨走時告訴我,反應爐失火了,讓我把窗戶關上去睡覺,他一會就回來。」

爆炸發生後四分鐘,由普拉維克中尉指揮的第一批消防員到達了現場。11分鐘後,第二批消防員抵達現場。沒有人告訴他們反應堆的安全殼已經破裂,石墨碎片從反應爐中間迸射而出,和屋頂的瀝青一塊兒燃燒,不斷冒出濃濃的煙霧。受熱後的瀝青已經軟化,踩在上面如同走在焦油上,燃燒著的石墨混雜著瀝青邊流動邊燃燒,同時釋放出可怕的核輻射,熱氣逼人,水槍根本無法阻止這些東西向外流動,消防員奮力滅火,用試圖用腳踩滅這些石墨和瀝青。

消防員們沒有穿防護服,有些隊員甚至連帆布制服都有穿,只穿著襯衫出勤。致命輻射照射著他們,他們嘴裡嘗到了「類似於椰子和金屬的味道」,感到似乎有針氈撲面而來,穿過了他們的身體。

正常情況下,普通人的一生接受的輻射量是0.1倫琴,400倫琴即可置人於死地,而在事故中心,輻射量早已超過15000倫琴。在第一時間,沒有人意識到事故有多嚴重,不少當地人甚至在在爆炸現場圍觀,直到48小時候後才有人開始組織居民們疏散。蘇聯當局雖然很早就得知了消息,但卻沒有重視,因為蘇聯的核電站已經發生過大大小小諸多的事故。直到一周後,瑞典監測到了異常的輻射指數,通過外交途徑提醒蘇聯,蘇聯當局才真正意識到事故的嚴重性,啟動了緊急預案,但在此時,已有30多萬人暴露在致命的輻射之中。

核事故發生後的幾個小時內,第一批參加搶險的消防員相繼倒下,有108人被送到了基輔臨床研究所和莫斯科第六醫院搶救。在短短的三個月內,28名消防員相繼在痛苦中離世,2006年,官方公布的統計結果為4000人死亡。但是綠色和平組織在調查後認為,車諾比核事故至少造成了9.3萬人死亡,27萬人致癌。當時的搶險消防員,以及後面幾位安裝反應堆封閉罩的直升機駕駛員,是在拿命救災。這一頁歷史,是用血和淚書寫而成的。

相關焦點

  • 《車諾比》完結了,但核事故的陰影還在
    「我沒有親眼看到爆炸,只看到火焰。所有東西都在發亮。火光沖天,煙霧瀰漫,熱氣逼人。他一直沒回來。屋頂的瀝青燃燒,產生煙霧。他後來說,感覺很像走在焦油上。他們奮力滅火,用腳踢燃燒的石墨……他們沒有穿帆布制服,只穿著襯衫出勤,沒人告訴他們,他們只知道要去滅火。」
  • 車諾比核事故34周年之際 超千名烏消防員在禁區撲救火災
    來源:海外網圖源:美聯社【海外網4月27日編譯報導】4月26日是車諾比核事故34周年紀念日。在當天,烏克蘭有超過1000名消防員正在受到輻射汙染的車諾比禁區內努力控制燃燒多日的森林大火。據德國新聞社、德國之聲等媒體26日報導,自從4月初森林大火爆發以來,烏克蘭消防員們就一直在與這場主要在車諾比核電站附近封鎖區域內肆虐的大火搏鬥。烏克蘭國家緊急服務中心在聲明中指出,消防員們26日正集中精力控制兩處火點中正在緩慢燃燒的樹木和灌木。
  • 因大火持續燃燒 車諾比局勢極度惡化 其附近1萬公頃範圍成禁區
    車諾比核事故地區 空蕩蕩的街道,沒有一點菸火氣息。 在車諾比核電站剛開始爆炸時,很多人覺得和自己無關。車諾比核事故地區當年的清理者 攝影:Lgor Kostin 而在核電站搶救的人也越發感到不對勁,因為他們發現了散亂在地上的石墨塊,口中嘗到金屬的味道,酸酸的,只工作一會兒就渾身乏力
  • 車諾比核事故34周年之際,超千名烏消防員禁區...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每經編輯:張揚運據央視新聞援引俄新社消息,烏克蘭總統辦公廳26日發布消息稱,車諾比隔離區火災已燒毀超過1.1萬公頃的森林。當天,烏克蘭救援人員繼續在車諾比隔離區兩處火點進行滅火工作。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當天前往視察滅火情況,並向22名參與滅火的人員頒發國家勳章。本月4日,車諾比核電站隔離區內一臨近核電站的林區起火,火勢迅速蔓延。得益於14日的降雨,隔離區明火已撲滅,但林區長期積壓的雜草、枯木和泥潭沼澤還在陰燃。
  • 燃燒了8天的車諾比森林大火已接近爆炸核反應堆,引輻射擔憂
    據英國《每日郵報》2020年4月12日報導,截至4月12日,烏克蘭車諾比核電站禁區的森林大火從4月5日起已經燃燒了8天,目前火勢正逼近曾經發生爆炸的核反應堆,引起人們尤其是住在周邊地區的居民對於核輻射極大的擔憂。
  • 車諾比核電站突發森林大火,輻射塵埃隨風飄散,恐有擴散風險
    烏克蘭生態檢查機構負責人埃戈爾·菲爾索夫稱該地區被大自然接管之後大火併不少見,在每年的春秋兩季,都會有農民放火燒植被與草料事件,一不小心就會造成森林大火,而近幾年車諾比開放遊覽後,這樣的事故正在增加,由於附近就是早已廢棄的車諾比核電站事故現場,這樣的火災導致輻射擴散和消防員的生命都構成了嚴重威脅!
  • 《車諾比》:34年後,被仰望與被遺忘的
    -02- 關於死亡或愛情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烏克蘭普裡皮亞季附近車諾比核電站的4號核反應堆發生爆炸,廠房主樓正在燃燒。消防員瓦西裡接到救援通知後,像往常一樣,和妻子柳德米拉道別,他說一會就回來。他們都以為這只是普通的一次火災,而且火光的顏色很漂亮,人們紛紛走到高鐵橋上去欣賞。
  • 車諾比突發大火,消防員要穿著防化服救火
    (人類禁區——車諾比核電站發生大火)據悉,火災勢頭極其猛烈,且有可能危及車諾比的舊廠房,所以烏克蘭的消防員"臨危受命",第一時間衝上去救火。但此次的滅火工作可能和以往有些不同,因為車諾比即使到今天,核心地區的輻射劑量仍然遠超正常閾值上限,蓋格計數器顯示的數值甚至是正常輻射量的數十倍,所以消防員只穿耐高溫的隔熱服是無法滿足防護條件的。
  • 車諾比核事故是什麼?烏克蘭1986年核反應堆爆炸
    【導讀】車諾比核事故是什麼?1986年4月26日,位於烏克蘭首都基輔以北130公裡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機組反應堆爆炸,逾8噸強輻射物質洩漏,6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遭到直接汙染,320多萬人不同程度受核輻射侵害。根據烏克蘭衛生部的統計,有2397863人因車諾比核事故患病,其中,453391人是兒童。
  • 人類最大的核災難——車諾比核事故,致使該地區百年不能居住
    他提出的質能公式讓我們第一次知道了核能所具有的能量何其巨大,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讓我們知道了核能的恐怖之處,所以他曾說過第三次世界大戰用什麼打不知道,但是他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戰一定是石頭和木頭。車諾比核電站就是蘇聯用於製造鈽核彈的基地,只是在提取這個鈽時會放出大量的熱,所以蘇聯就順帶用這些熱來發電,當時發電量佔了烏克蘭的10%左右,這個也是當時引以為傲的工程之一。
  • 山火燒到車諾比,烏克蘭消防員為何不敢去救火?|百家故事
    消防員瓦西裡的妻子柳德米拉回憶,那晚丈夫說完這句話,就奔赴了火場,他沒有任何防護設備,甚至只穿了一件襯衫。而他沒有如約歸來。柳德米拉再次看到瓦西裡,是在醫院的病床上。他整個人被當做巨大的輻射源,禁止任何人接近。
  • 車諾比核事故到底有多恐怖
    引言:2016年,距離當年舉世震驚的車諾比核事故已經有30年之遙了。30年之後,再次提到這個地名,已經有很多人並不清楚當年的這裡發生過多麼恐怖的事情。因此,至此車諾比核電站事故30周年之際,我們重新審視這片「廢土」,看一看30年前發生的車諾比核事故有多麼恐怖。
  • 《車諾比》告訴你,謊言比核輻射更為可怕
    《車諾比》講述的是1986年在蘇聯發生的車諾比核電站爆炸整個事件的起始,以及揭示出謊言造成的巨大後果。車諾比事件是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它所釋放出的輻射劑量是廣島原子彈的400倍以上,事故發生時,當場就有32人死亡,這些人不是被炸死的,就是核輻射穿過肉體,短短幾分鐘內,全身潰爛當場死亡,最終導致9萬人死亡,超過13萬人承受著不同程度的輻射疾病折磨,至今為止車諾比,普裡皮亞季(安置核電站工作人員的城鎮)和周邊地區現在被稱為異化區或禁區,仍然不適合人類居住。
  • 美劇《車諾比》熱播,有人趕去打卡 看完這篇,也許你就不想去了
    爆炸發生後,包括瓦西裡在內的消防員立刻趕到現場救火。在火場外,大塊的黑色固體散落滿地,一位毫無防護措施的消防員撿起一塊固體仔細觀察。幾分鐘後,消防員手部變紅皮膚脫落,整個人倒在地上。而這些黑色固體就是構成RMBK(壓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應堆)反應堆的核心組件:石墨。
  • 車諾比一日遊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時23分,蘇聯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8噸多的強輻射物質混合著石墨殘片和核燃料碎片噴湧而出,隨著大火進入大氣之中。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核事故發生了。33萬多人被迫撤離。事故釋放的放射性物質是1945年美軍投放到日本廣島和長崎的兩顆原子彈爆炸總和的100倍。毒雲飄到了西歐甚至北美。
  • 前蘇聯的車諾比核事件到底怎麼發生的,為什麼那麼嚴重?
    可能很多人對這個詞還不太了解,車諾比核事故,也稱車諾比事件,是有史以來發生過最可怕的一件核洩漏事件,也是第一次被國際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第二次是日本的核洩漏,但沒車諾比嚴重),嚴重程度影響到整個歐洲大陸。
  • 銳參考 | 用生命拯救車諾比的勇士
    參考消息網5月20日報導(記者陳俊鋒)「車諾比」是音譯,來源於「艾草」一詞。每年的4月底5月初,在烏克蘭隨處可見嫩綠的艾草從土壤裡大片地萌發出來。32年前,如果沒有車諾比核電站上百名工作人員和消防人員的英勇戰鬥,加上隨後成千上萬名軍人、礦工等的浴血奮戰,車諾比絕不會是今天初現復甦的樣子。
  • 車諾比核事故過去了34年,裡面的動物變異成了什麼樣?
    車諾比核電站 1986年4月26日凌晨,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在車諾比核電站發生了,由於工程設計缺陷,再加上工人操作不當,使得車諾比核電站第四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反應堆內因溫度過高而衝破保護殼,導致放射性物質不斷洩露。
  • 美國人會怎麼拍《車諾比》?
    滿鼻子的金屬味並沒有讓他們反應過來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戰鬥,有消防員撿起地上實為核燃料反應堆內部石墨的「碎塊」,很快手就開始腫脹潰爛。為了撲滅更中心區域的火,他們必須不斷向前,拖著水管往輻射源更近的地方走去。等被送到醫院時,消防員們已經變成一個個「移動輻射源」。
  • 車諾比如今變成什麼樣了?傳言其中有巨鼠出現,是真的嗎?
    事故發生之後,核洩漏的消息還未被散播出去,因此許多消防員被告知核電站失火了,需要去救火,從而導致了許多年輕的消防隊員去到核輻射的第一現場,他們在用生命在滅火。這些消防員的結局可想而知,有的人因為受到超高量的核輻射當場就死亡了,而能夠從核輻射第一現場退下來的人身體健康也嚴重受到了核輻射的威脅,大量消防員患上了癌症或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