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最大的核災難——車諾比核事故,致使該地區百年不能居住

2020-12-05 愛學習物理的小貓

核能的偉大和恐怖

繼牛頓後最偉大的科學家毫無疑問就是愛因斯坦了,他提出了跨時代的相對論完全顛覆了我們對時間和空間的認識,衝擊著我們對這個世界原有的概念。他提出的質能公式讓我們第一次知道了核能所具有的能量何其巨大,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讓我們知道了核能的恐怖之處,所以他曾說過第三次世界大戰用什麼打不知道,但是他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戰一定是石頭和木頭。

核電站的由來

人類除了使用核能製造各種核武器外還用於發電,很多國家都建設有核電站,比如中國、法國、英國、美國以及日本等,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當初沒有人想特意去建設核電站的,核電站只是製造核武器的一個副產品而已。二戰期間美國、德國和蘇聯都在發展核武器,其中美國的「曼哈頓計劃」就成功了。「曼哈頓計劃」主要包括兩個團隊,一個團隊負責製取鈾核彈,另外一個團隊負責鈽核彈,結果兩個團隊都成功了,所以在日本爆炸的兩個原子彈一個是鈾彈,另外一個是鈽彈。車諾比核電站就是蘇聯用於製造鈽核彈的基地,只是在提取這個鈽時會放出大量的熱,所以蘇聯就順帶用這些熱來發電,當時發電量佔了烏克蘭的10%左右,這個也是當時引以為傲的工程之一。

車諾比核電站工作原理

核電站反應堆的類型有很多種,其中一種比較簡便的是RBMK反應堆。核電站的核反應基本原理:①慢中子撞擊核原料原子②核原料原子在慢中子撞擊下發生裂變放出快中子③放出的快中子經過減速後就會變成慢中子④減速後的中子再去撞擊新的核原料原子⑤產生鏈式反應後就會持續放出熱量。切爾多貝利核電站利用的就是這套原理,其中核電站的反應和原子彈爆炸最大的不同是,原子彈的鏈式反應並沒有控制中子數量所以原子彈的能量是瞬間釋放出來的,而核電站就是控制了慢中子的數量從而降低了鏈式反應的速度。

核電站事故發生的原因

車諾比核電站的事故發生的原因有很多個,首先RBMK核反應堆就存在致命的弱點。當核反應過快時只需要把碳棒插下去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減速效果,但是在插入碳棒前時有很短的時間會加速核反應,通常情況下是不會有影響的,但是如果插入太快就會出現核廢料出現就會出問題。其次當晚一個不熟悉操作的職員在不知道另一組人切斷後備冷卻系統的前提下進行了斷電測試,結果就導致核反應堆反應速率過慢,核反應過慢放出的中子就變少,鏈式反應就會停止,核反應堆就會報廢。當這個職員發現核反應功率過低時就快速抽出碳棒,太快了就快速插入碳棒,僅僅操作這兩次後,核反應堆就已經不受控制爆炸了。

產生的可怕後果

4月26日核事故發生時,反應堆熔化燃燒,引起爆炸,衝破保護殼,廠房起火,放射性物質源源洩出。超過8噸的核原料暴露在空氣中,當時第一批到的消防員根本沒有什麼特殊的防護裝備就進去救火了,結果第一批消防員基本當場都發生了各種不適的症狀,很快就犧牲了。5月8日,反應堆停止燃燒,溫度仍達300℃;當地輻射強度最高為每小時15毫倫琴,基輔市為0.2毫倫琴,而正常值允許量是0.01毫倫琴,據專家估計這片土地至少要100年後才能降低到低傷害的輻射量。

如果你喜歡科學,請關注小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圖。

相關焦點

  • 由車諾比核事故觀核電安全
    一條30多米高的火柱掀開了反應堆的外殼,致使8噸多強輻射物質洩漏,320萬人受到核輻射侵害,2294個居民點受到核汙染,800萬公頃土地成為放射性塵埃降落區。爆炸發生後,並沒有引起蘇聯官方的重視。在莫斯科的核專家和蘇聯領導人得到的信息只是「反應堆發生火災,但並沒有爆炸」,因此蘇聯官方反應遲緩。
  • 那些被車諾比核事故改變的人:45萬兒童患病
    圖為烏克蘭基輔車諾比博物館展示的在核事故中死去的部分兒童的照片。  30年後美國記者重返車諾比  1986年4月26日凌晨,位於烏克蘭北部靠近白俄羅斯邊境的蘇聯車諾比核電站四號反應堆爆炸,這是人類和平利用核能歷史上最嚴重的事故,逾8噸強輻射物質洩漏,6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遭到直接汙染,320多萬人不同程度受核輻射侵害。
  • 車諾比核事故30年 白俄居民更怕失去正常生活
    在車諾比核事故30周年前夕,俄羅斯國際文傳通訊社採訪了白俄羅斯水文氣象中心主任瑪麗婭·格爾緬丘克、白俄羅斯緊急情況部賑災司副司長阿納託利·扎戈爾斯基及該司災區重建首席專家葉卡捷琳娜·什梅列娃。30年前在白俄羅斯這片被汙染的土地上共有220餘萬人生活,現在有111餘萬人生活,而白俄羅斯人口總數為940萬。
  • 車諾比核事故30年:當年的孩子成父母 生下45萬病孩
    這起核洩漏事故還使核電站周圍6萬多平方公裡土地受到直接汙染,320多萬人受到核輻射侵害,成為迄今人類和平利用核能史上最嚴重的事故。  事故發生後,蘇聯政府和人民採取了一系列善後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汙染物,為發生爆炸的4號機組建起了鋼筋水泥「石棺」,並將離核電站30公裡以內的地區闢為隔離區。
  • 真實的車諾比,比美劇描繪的更可怕
    不過相比它作為劇集的優秀與出色,更有價值的地方是,這部劇讓許許多多不知道「車諾比核災難」的人、或者即使聽說過也不甚了解的人,真正去通過一個稍顯藝術化的視角,深入進這個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核事故的現場。
  • 「哭泣」的車諾比——巨大「石棺」、致命輻射、大爆炸
    爆炸使機組完全損壞,8噸多強輻射物質遭到洩漏,塵埃隨風飄散,致使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許多地區遭到核輻射時的汙染。一時間, 車諾比成了「死亡之城」如今,距離災難發生已經過去了幾十年,現在車諾比核電站周邊的環境是什麼樣的狀況呢?據在核電站隔高區工作了19年的一名軍人說,這場核事故造成的生態災難後果,現在還遠未消逝。
  • 諷刺的現實:人類離開後,車諾比的動植物生活的反而更好
    1986年,世界上最嚴重的核災難發生在烏克蘭普裡皮亞特的車諾比核電站,如今,災難現場周圍有30公裡的隔離區仍然受到事故的影像而有著高度汙染。雖然不適合人類居住,但野生動物的數量已在隔離區顯著恢復;據說有60多種不同類型的哺乳動物生活在那裡,包括野豬和麋鹿。
  • 車諾比核事故到底有多恐怖
    引言:2016年,距離當年舉世震驚的車諾比核事故已經有30年之遙了。30年之後,再次提到這個地名,已經有很多人並不清楚當年的這裡發生過多麼恐怖的事情。因此,至此車諾比核電站事故30周年之際,我們重新審視這片「廢土」,看一看30年前發生的車諾比核事故有多麼恐怖。
  • 《車諾比》: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帶你見識核輻射恐怖之處
    在HBO的劇《車諾比》中,向我們真實地展現了1986年烏克蘭車諾比核電站的爆炸的場景,還具體描述了這場災難發生的原因,以及當年為了阻止這場災難而勇敢犧牲的眾人。總所周知,車諾比核事故被稱為世界十大恐怖核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由於當時反應堆溫度過熱以及設計的缺陷,引起了核爆炸,造成了核輻射洩露,導致當時的工作人員和趕來滅火的消防人員出現了嘔吐、休克以及死亡的症狀。而在爆炸發生後,蘇聯官方並沒有認識到情況的嚴重性,知道48小時後才開始緩慢疏散人群,強制人們撤離。
  • 車諾比核災難27年:野生動物神秘回歸(圖)
    核災難27年 「死區」今成「動物天堂」   野生動物神秘回歸車諾比   1986年4月26日,烏克蘭首都基輔以北130公裡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機組反應堆爆炸,大量強放射性物質洩漏,數百萬人受輻射影響,釀成迄今為止全球最嚴重的核洩漏事故。
  • 世界十大恐怖核事故
    車諾比核洩漏事故被稱之為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站災難。1986年4月26日早上,車諾比核電站第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更多爆炸隨即發生並引發大火,致使放射性塵降物進入空氣中。據悉,此次事故產生的放射性塵降物數量是在廣島投擲的原子彈所釋放的400倍。
  • 車諾比核事故30年後現狀
    車諾比核事故簡稱「車諾比事件」,是一件發生在前蘇聯統治下烏克蘭境內車諾比核電站的核子反應堆事故。該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目前為止第二例為2011年3月11日發生於日本福島縣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
  • 車諾比現在能去嗎?車諾比清理人慘狀曝光
    被認為是近代史上最昂貴災難事件的車諾比核事故,如今已經荒廢,安靜的像座鬼城。
  • 知否 | 車諾比核事故後 人們為何忙著服用碘片?
    作者 | 小小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在HBO迷你劇《車諾比》(Chernobyl)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前蘇聯核物理學家烏拉娜·霍米約克(Ulana Khomyuk)意識到附近某個地方發生了大規模放射性物質洩漏事件後,她立即服用了碘片。
  • 《車諾比:一部悲劇史》上市 機密檔案高精度還原災難真相
    車諾比核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最慘痛的核電事故,受害人群高達兩百多萬。儘管前蘇聯政府起初試圖隱瞞車諾比核災難,弱化其後果,該事件在蘇聯和西方還是引起了廣泛的公眾關注。在爆炸發生的最初幾天裡,媒體對此進行了報導,其後各類紀錄片、專題片、紀實調查和小說鱗次櫛比出現。輻射涉及每個人,從政黨領導人到普通民眾,車諾比事故使各個民族和各行各業的人對莫斯科及其推行的政策愈加不滿。
  • 什麼是「核事故」?
    核事故是指大型核設施(例如核燃料生產廠、核反應堆、核電廠、核動力艦船及後處理廠等)發生的意外事件,可能造成廠內人員受到放射損傷和放射性汙染。嚴重時,放射性物質洩漏到廠外,汙染周圍環境,對公眾健康造成危害。
  • 全球十大嚴重核事故回顧
    1.1986年前蘇聯車諾比核災難(INES 7)1986年前蘇聯車諾比核災難  迄今為止,車諾比核電站的蒸汽爆發和反應堆熔毀事故仍舊是歷史上唯一一場INES等級達到  1986年前蘇聯發生的車諾比核災難嚴重程度超過克什特姆核事故,如果將核輻射擴散程度作為測量標準,這場核災難的嚴重程度達到克什特姆核災難的4倍。迄今為止,車諾比核電站的蒸汽爆發和反應堆熔毀事故仍舊是歷史上唯一一場INES等級達到7級的核事故。
  • 探險者深入車諾比,輻射值亮相,專家:人類後2萬年才能居住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車諾比發生了核災難。從那時起,這片土地大部分地區是無人居住。因此,該事件被證明是世界最嚴重的核悲劇之一。通過探險者檢測,儘管核災難過去了幾十年,車諾比核電站一些地區的放射性濃度仍然很高
  • 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災難:車諾比事件
    車諾比事件是一場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災難。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六日凌晨一點二十三分四十七秒,車諾比核電站第四號反應堆發生爆炸。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核災難。一分鐘後,車諾比核電廠第二消防站接到火災警報,以為是一場普通的火災,於是派遣第一批消防員出動滅火。隨後又有其他負責人及消防人員到場救火。到了早晨六點三十五分,除發生爆炸的四號反應堆內部火災,其餘明火基本撲滅。緊急又危險的爆炸和火災看似成功控制,可誰又能想到這這是災難的開始。車諾比事故發生時,被炸開的反應堆內部輻射強度高達三萬倫琴。
  • 車諾比核事故30周年·鳳凰網特別策劃
    孫瑩 鳳凰網資深記者,2016年4月初赴俄羅斯、烏克蘭採訪車諾比核事故30周年,行跡從俄羅斯南部布良斯克地區,到烏克蘭基輔和車諾比。直到5月3日(車諾比事故發生在4月26日),政府才承認發生了核事故,並說這對我們會有影響。」 「你認為當時政府是知道真相的嗎?」「我想他們是知道的。他們只是不想告訴我們。」斯科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