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4月27日訊據 俄羅斯媒體4月25日報導,車諾比核事故發生後,超過70%的放射性核素落在白俄羅斯境內,66%的國土面積被銫-137汙染,經過30年後受汙染的面積佔國土面積17-18%。
在車諾比核事故30周年前夕,俄羅斯國際文傳通訊社採訪了白俄羅斯水文氣象中心主任瑪麗婭·格爾緬丘克、白俄羅斯緊急情況部賑災司副司長阿納託利·扎戈爾斯基及該司災區重建首席專家葉卡捷琳娜·什梅列娃。
30年前在白俄羅斯這片被汙染的土地上共有220餘萬人生活,現在有111餘萬人生活,而白俄羅斯人口總數為940萬。
那麼人口減少與什麼因素有關呢?受汙染的土地變少了嗎?還是擴散了?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主要是由於清單上所列出的位於受核輻射汙染的土地上的居民點不斷減少。這份清單每五年會更新一次。
什梅列娃:在今年年初公布了一份位於核汙染土地上的居民點的清單。在這份新清單上共有2193個居民點,共計111萬餘名居民。在這份新的清單上有203個居民點不再屬於放射性汙染區,這主要和輻射量自然下降有關。除此之外,許多居民點不復存在。部分地區由放射汙染重災區轉變為放射汙染情況較輕的地區。全國共劃分了5個不同的區域。
扎戈爾斯基:災難發生後曾經在設立所謂的安置點,現在有1800人生活在這些安置點裡。其中有68個人仍然住在需要定期檢測輻射的地區。儘管政府多次在無汙染地區給他們提供住房,但他們自願留在那裡,並且居住至今。這是他們自己的權利。
當然,在白俄羅斯和在其他地方一樣,這麼多年人們已經形成了一種觀念:周圍環境的放射性汙染確實存在,而且對人體和經濟活動都有危害。所以國家已經通過了第6個國家項目以逐漸消除車諾比核事故帶來的影響。這一新方案的目的在於,預計在2016-2020年能進一步降低這場災難對居民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的風險。
這一項目預計將保證防護措施的實施,實現輻射檢測以及對周邊環境和產品的放射性物質檢測。這也將有助於各地區的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穩定,當然,這一切都以無條件遵守核安全的要求為前提。這一項目需要投入26.3萬億白俄羅斯盧布(按現在匯率約為13億美元)。
要逐步克服車諾比核事故帶來的不利影響,必須在俄白國家聯盟的框架下進行。2016年4月俄白國家聯盟國務秘書格裡戈裡·拉波塔在訪問戈梅利州時表示,在合作項目上已經投入了近40億盧布。這一項目已經在最近的3年裡實現。今年會將其延續,但是現在還不好說它的具體方向。他強調,消除車諾比核電站事故的不利後果是一個長期的主題,並且需要進一步工作。
米哈伊爾·列舍特尼科夫教授在自己的著作《戰爭心理學:從局部戰爭到核戰爭》研究了在不同生活狀況下人們的行為和活動狀態——既有戰後倖存者,也有在和平時期經歷災難的親歷者。他特別指出了心理因素對生活在遭受核汙染的土地上的人們的影響,其中就包括了白俄羅斯經受車諾比事故的土地。教授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即使某片土地受到的核汙染非常小,但是心理因素會給這片土地上所有的居民帶來不可估量的消極影響,範圍從年輕人一直擴展到老年人。
而水文氣象中心研究主任瑪麗婭·格爾緬丘克也關注了這一因素。
格爾緬丘克:在白俄羅斯社會各界流傳著這樣的看法:周圍環境中的核汙染不僅危害身體健康,並且會對經濟活動產生不利影響。但是我們害怕的不僅是核輻射本身,我們已經習慣居住在這樣的環境裡了。人們害怕的是自己的生活方式發生改變,擔心自己的生活習慣會受到核汙染的影響。他們對未知感到恐懼,而這樣的恐懼是有道理的,因為隨著核電站的數量的增加,發生核洩漏的危險也在增大。除了核洩漏造成的汙染之外,人們也開始關注核試驗對生物圈造成的影響。當然,人們不會忘記車諾比核災難的教訓。當日本福島發生核洩漏事故時,人們會去研究核洩漏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此外,在白俄羅斯周圍小於一百公裡的範圍內,分布著四個核電站。在心理層面上,這也會對人們造成影響。在談到在白俄羅斯建設核電站計劃的時候,一定要考慮白俄羅人民的看法。為了減少人們對核電站建設的憂慮,我們要為此會做好充分的準備。我們希望建立及時的、高效的和可靠的核輻射檢測系統。最重要的是,這樣的系統可以幫助我們全面地檢測環境。任何時候,在發生核洩漏的情況下,我們都應該給人民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
顯而易見,任何事情過去後都會留下痕跡。但是除了爆炸和核汙染對居民造成的威脅外,各種類型的伴有長期焦慮狀態的神經精神障礙也不應忽視。人們通常會對自己的健康風險有主管評價。有時候是出於某種理由的擔心,但是有時候僅僅是因為精神崩潰。因此不僅僅需要繼續消除核汙染的影響,同時還需要進行相應的解釋、安撫居民的工作,收集有關土地和周圍環境等等的真實信息。民眾們希望,將會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到消除車諾比核事故不利影響的項目中去。(姚心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