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諾比核事故30年 白俄居民更怕失去正常生活

2020-12-05 環球網

中國網4月27日訊據 俄羅斯媒體4月25日報導,車諾比核事故發生後,超過70%的放射性核素落在白俄羅斯境內,66%的國土面積被銫-137汙染,經過30年後受汙染的面積佔國土面積17-18%。

在車諾比核事故30周年前夕,俄羅斯國際文傳通訊社採訪了白俄羅斯水文氣象中心主任瑪麗婭·格爾緬丘克、白俄羅斯緊急情況部賑災司副司長阿納託利·扎戈爾斯基及該司災區重建首席專家葉卡捷琳娜·什梅列娃。

30年前在白俄羅斯這片被汙染的土地上共有220餘萬人生活,現在有111餘萬人生活,而白俄羅斯人口總數為940萬。

那麼人口減少與什麼因素有關呢?受汙染的土地變少了嗎?還是擴散了?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主要是由於清單上所列出的位於受核輻射汙染的土地上的居民點不斷減少。這份清單每五年會更新一次。

什梅列娃:在今年年初公布了一份位於核汙染土地上的居民點的清單。在這份新清單上共有2193個居民點,共計111萬餘名居民。在這份新的清單上有203個居民點不再屬於放射性汙染區,這主要和輻射量自然下降有關。除此之外,許多居民點不復存在。部分地區由放射汙染重災區轉變為放射汙染情況較輕的地區。全國共劃分了5個不同的區域。

扎戈爾斯基:災難發生後曾經在設立所謂的安置點,現在有1800人生活在這些安置點裡。其中有68個人仍然住在需要定期檢測輻射的地區。儘管政府多次在無汙染地區給他們提供住房,但他們自願留在那裡,並且居住至今。這是他們自己的權利。

當然,在白俄羅斯和在其他地方一樣,這麼多年人們已經形成了一種觀念:周圍環境的放射性汙染確實存在,而且對人體和經濟活動都有危害。所以國家已經通過了第6個國家項目以逐漸消除車諾比核事故帶來的影響。這一新方案的目的在於,預計在2016-2020年能進一步降低這場災難對居民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的風險。

這一項目預計將保證防護措施的實施,實現輻射檢測以及對周邊環境和產品的放射性物質檢測。這也將有助於各地區的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穩定,當然,這一切都以無條件遵守核安全的要求為前提。這一項目需要投入26.3萬億白俄羅斯盧布(按現在匯率約為13億美元)。

要逐步克服車諾比核事故帶來的不利影響,必須在俄白國家聯盟的框架下進行。2016年4月俄白國家聯盟國務秘書格裡戈裡·拉波塔在訪問戈梅利州時表示,在合作項目上已經投入了近40億盧布。這一項目已經在最近的3年裡實現。今年會將其延續,但是現在還不好說它的具體方向。他強調,消除車諾比核電站事故的不利後果是一個長期的主題,並且需要進一步工作。

米哈伊爾·列舍特尼科夫教授在自己的著作《戰爭心理學:從局部戰爭到核戰爭》研究了在不同生活狀況下人們的行為和活動狀態——既有戰後倖存者,也有在和平時期經歷災難的親歷者。他特別指出了心理因素對生活在遭受核汙染的土地上的人們的影響,其中就包括了白俄羅斯經受車諾比事故的土地。教授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即使某片土地受到的核汙染非常小,但是心理因素會給這片土地上所有的居民帶來不可估量的消極影響,範圍從年輕人一直擴展到老年人。

而水文氣象中心研究主任瑪麗婭·格爾緬丘克也關注了這一因素。

格爾緬丘克:在白俄羅斯社會各界流傳著這樣的看法:周圍環境中的核汙染不僅危害身體健康,並且會對經濟活動產生不利影響。但是我們害怕的不僅是核輻射本身,我們已經習慣居住在這樣的環境裡了。人們害怕的是自己的生活方式發生改變,擔心自己的生活習慣會受到核汙染的影響。他們對未知感到恐懼,而這樣的恐懼是有道理的,因為隨著核電站的數量的增加,發生核洩漏的危險也在增大。除了核洩漏造成的汙染之外,人們也開始關注核試驗對生物圈造成的影響。當然,人們不會忘記車諾比核災難的教訓。當日本福島發生核洩漏事故時,人們會去研究核洩漏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此外,在白俄羅斯周圍小於一百公裡的範圍內,分布著四個核電站。在心理層面上,這也會對人們造成影響。在談到在白俄羅斯建設核電站計劃的時候,一定要考慮白俄羅人民的看法。為了減少人們對核電站建設的憂慮,我們要為此會做好充分的準備。我們希望建立及時的、高效的和可靠的核輻射檢測系統。最重要的是,這樣的系統可以幫助我們全面地檢測環境。任何時候,在發生核洩漏的情況下,我們都應該給人民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

顯而易見,任何事情過去後都會留下痕跡。但是除了爆炸和核汙染對居民造成的威脅外,各種類型的伴有長期焦慮狀態的神經精神障礙也不應忽視。人們通常會對自己的健康風險有主管評價。有時候是出於某種理由的擔心,但是有時候僅僅是因為精神崩潰。因此不僅僅需要繼續消除核汙染的影響,同時還需要進行相應的解釋、安撫居民的工作,收集有關土地和周圍環境等等的真實信息。民眾們希望,將會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到消除車諾比核事故不利影響的項目中去。(姚心原)

相關焦點

  • 車諾比核事故30周年·鳳凰網特別策劃
    孫瑩 鳳凰網資深記者,2016年4月初赴俄羅斯、烏克蘭採訪車諾比核事故30周年,行跡從俄羅斯南部布良斯克地區,到烏克蘭基輔和車諾比。布良斯克的大片森林還成為了「功臣」,吸收了大量車諾比爆炸釋放出的放射性核物質,這裡成為受車諾比傷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30年過去了,但在這裡,我的蓋革計數器(專用於探測電離輻射的探測器)仍然嗶嗶作響。」綠色和平核專家艾利克斯(Alexey Kiselev)說。對這裡生活的數百萬人而言,看不見的核輻射,就是他們的日常生活。
  • 車諾比核事故是什麼?烏克蘭1986年核反應堆爆炸
    【導讀】車諾比核事故是什麼?1986年4月26日,位於烏克蘭首都基輔以北130公裡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機組反應堆爆炸,逾8噸強輻射物質洩漏,6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遭到直接汙染,320多萬人不同程度受核輻射侵害。根據烏克蘭衛生部的統計,有2397863人因車諾比核事故患病,其中,453391人是兒童。
  • 車諾比核事故30年:當年的孩子成父母 生下45萬病孩
    新聞背景/  車諾比核事故30年  1986年4月26日,位於烏克蘭北部靠近白俄羅斯邊境的蘇聯車諾比核電站4號機組突然發生爆炸,造成30人當場死亡,逾8噸強輻射物洩漏。  26日是車諾比災難30周年紀念日。1986年4月26日,位於烏克蘭北部靠近白俄羅斯邊境的蘇聯車諾比核電站4號機組突然發生爆炸,造成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慘重的核災難。儘管30年過去了,但這場災難猶如一場難以熄滅的大火,仍帶給人們無盡的傷痛和反思。  渡盡劫波傷猶在。
  • 車諾比核事故30年後的場景:成為鬼城,圖9動物基因發生突變
    【牆壁上藝術家的塗鴉創作】這一組反映切爾諾貝爾利核事故30年後的照片,為義大利攝影師Roland Verant冒著遭到輻射危險拍攝,照片拍攝地點主要是核電站附近的小鎮普裡皮亞季。當年這裡是蘇聯「五星級」明星小鎮,生活在這裡是核電站科學家以及家屬們,能生活在這裡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
  • 那些被車諾比核事故改變的人:45萬兒童患病
    4月26日是車諾比核事故30周年,但其影響還遠未結束,民眾還活在核輻射陰影下。圖為烏克蘭基輔車諾比博物館展示的在核事故中死去的部分兒童的照片。  30年後美國記者重返車諾比  1986年4月26日凌晨,位於烏克蘭北部靠近白俄羅斯邊境的蘇聯車諾比核電站四號反應堆爆炸,這是人類和平利用核能歷史上最嚴重的事故,逾8噸強輻射物質洩漏,6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遭到直接汙染,320多萬人不同程度受核輻射侵害。
  • 《車諾比》完結了,但核事故的陰影還在
    這部豆瓣評分高達 9.6 的短劇,本周已經完結了,但三十多年前的這起核事故,它的影響仍未消散。《車諾比》劇照從三裡島到福島一切可以回溯到 1938 年。不過,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NRC)的追蹤研究結果顯示,附近居民受到的輻射僅相當於做了一次胸部 X 光照射。但反核人士對官方公布的洩漏量存有質疑,也有報告認為,三裡島附近的居民有更高的患癌風險。三裡島核事故屬於國際核事件分級(INES)中的第 5 級,具有場外風險的事故。
  • 車諾比核事故30年後現狀
    車諾比核事故簡稱「車諾比事件」,是一件發生在前蘇聯統治下烏克蘭境內車諾比核電站的核子反應堆事故。該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目前為止第二例為2011年3月11日發生於日本福島縣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
  • 車諾比核事故到底有多恐怖
    引言:2016年,距離當年舉世震驚的車諾比核事故已經有30年之遙了。30年之後,再次提到這個地名,已經有很多人並不清楚當年的這裡發生過多麼恐怖的事情。因此,至此車諾比核電站事故30周年之際,我們重新審視這片「廢土」,看一看30年前發生的車諾比核事故有多麼恐怖。
  • 由車諾比核事故觀核電安全
    不知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30年前那個有如噩夢般的日子——1986年4月26日凌晨1時24分,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突然發生爆炸。一條30多米高的火柱掀開了反應堆的外殼,致使8噸多強輻射物質洩漏,320萬人受到核輻射侵害,2294個居民點受到核汙染,800萬公頃土地成為放射性塵埃降落區。爆炸發生後,並沒有引起蘇聯官方的重視。在莫斯科的核專家和蘇聯領導人得到的信息只是「反應堆發生火災,但並沒有爆炸」,因此蘇聯官方反應遲緩。
  • 車諾比核事故過去了34年,裡面的動物變異成了什麼樣?
    車諾比核電站 1986年4月26日凌晨,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在車諾比核電站發生了,由於工程設計缺陷,再加上工人操作不當,使得車諾比核電站第四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反應堆內因溫度過高而衝破保護殼,導致放射性物質不斷洩露。
  • 【原創】車諾比核事故三十四周年紀念日
    1986年4月26日,於蘇聯烏克蘭普裡皮亞季市切爾諾貝爾核電站發生的核反應堆破裂事故 。這樣的事件引起很嚴重的後果。到現在,烏克蘭仍然記得那一天。 政治家也不忘記,向救災人員致哀。克利奇科基輔市長在Facebook上分享自己的故事寫:「車諾比核事故關係到我家人。我父親幫助清除事故後果。那時候,我們什麼都不知道。幾年以來,危險的病取去他生命。」
  • 車諾比核事故,消防員沒有穿防護服,用腳踩燃燒的石墨
    1986年4月26日凌晨,一連串的巨響打破了夜晚的寧靜,車諾比核電廠四號反應爐發生大爆炸,反應堆巨大的上蓋被直接炸飛。反應堆上空,放射性元素髮出特有的藍白色光線,照亮了上方的夜空,人類歷史上的一次核浩劫拉開了序幕。
  • HBO迷你劇《車諾比》:因為「真實」,所以恐懼
    「他需要喝牛奶,很多牛奶,」我的朋友說,「每個人至少要喝三升……」——摘自《車諾比的悲鳴》,(白俄)阿列克謝耶維奇《車諾比的悲鳴》簡體中文版書影車諾比核電站曾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電站。1986年的那場事故徹底打破了這一神話。
  • 車諾比事故慘烈,僅排歷史第3,哪些核事故比它還嚴重?
    核技術雖然推動人類社會進步,但是核電站和核武器一旦出現事故,後果比傳統電力設施和武器出現的事故要嚴重得多,在很多人眼中,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當屬1986年4月26日發生的車諾比核事故,當時車諾比核電站的反應堆發生劇烈爆炸,將放射性物質拋射到了大氣層當中,造成的輻射劑量超過廣島原子彈的400倍以上。
  • 走進25年後車諾比:部分物種變異畸形
    部分物種變異畸形在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並引發嚴重核事故過去25年之後,曾經的禁區已不再是一個「死區」。核事故發生後,烏克蘭、白俄羅斯和俄羅斯一個面積巨大的長而寬的地帶被危險的核輻射覆蓋,數十萬人被迫轉移,重新安置,很多城鎮變成無人區。
  • 走進33年後車諾比:部分物種變異畸形
    1986年4月26日,坐落於烏克蘭北部的車諾比核電站發生事故,由於反應堆沒有安全殼,核事故造成的直接影響遠遠超過福島核事故。世界衛生組織表示,車諾比核事故共造成大約30名工人死亡,另有多達4000人死於輻射暴露導致的疾病。
  • 車諾比一日遊
    當地時間4月26日,烏克蘭斯拉夫蒂奇,車諾比核事故33周年,烏克蘭民眾悼念遇難者。2011年4月18日,烏克蘭普裡皮亞季,車諾比核電站爆炸後被遺棄的摩天輪。當地時間2018年5月30日,德國漢諾瓦,來自烏克蘭車諾比核電站周邊地區的兒童抵達當地機場,從飛機窗口向外看。他們此次受邀在德國的寄宿家庭中停留4周。
  • 真實的車諾比,比美劇描繪的更可怕
    如今豆瓣上有10W多人為其打了滿分,在imdb上,已經有30萬人評分,最終得分為9.5,位居imdb TV劇榜首,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人們對它的肯定。不過相比它作為劇集的優秀與出色,更有價值的地方是,這部劇讓許許多多不知道「車諾比核災難」的人、或者即使聽說過也不甚了解的人,真正去通過一個稍顯藝術化的視角,深入進這個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核事故的現場。
  • 中國家門口的核事故:福島核洩漏8年後,真相仍被日本隱瞞
    ——雨果(法)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291,閱讀約3分鐘眾所周知,1986年4月26日,蘇聯車諾比核電站4號機組因人為失誤發生爆炸,導致大量放射性物質洩漏。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時至今日,車諾比核電站周圍30公裡的區域仍然是人類的禁區。有專家推測,車諾比核事故的影響至少在800年內不會消失。由於車諾比核事故離我們太遠,地理位置也離中國很遠,中國才知道。然而,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發生大地震。因此,福島核電站發生了核事故。核事故真的發生在中國的家門口。
  • 車諾比之殤:傷痛還在,危險也還在
    解說:  1986年4月26日,車諾比核事故發生。  《新聞1+1》今日關注——車諾比之殤。  字幕提示:  2011年4月26日 凌晨,烏克蘭車諾比核事故25周年紀念活動現場。  主持人 董倩:  車諾比核事故過去已經整整25年的時間,它不像一次礦難,過去之後留下的只是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