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巨製《獅子王》,在3D技術的加持之下,迎來票房井噴——截至8月9日,已突破8億元。
不過,作為觀影的你,可能正欣賞辛巴和娜娜嬉戲,就被萌娃突如其來的發問給問傻了:「非洲那麼熱,獅子為什麼要帶圍脖?辛巴的好朋友彭彭是野豬嗎?」
該如何解答這些問題?建議你去參觀成都博物館的「人與自然:貝林捐贈展」。作為成博首個自然類主題展覽,展覽通過15個不同地域的生態場景,展出300餘件動物標本,展示不同大陸多樣物種的特徵、背後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展覽深受小朋友的喜愛,精緻的展品和有趣的互動前擠滿了好奇的小腦袋。
非洲獅:王者歸來人氣旺
《獅子王》中的辛巴和娜娜都是非洲獅。作為非洲最大的貓科動物,非洲獅位列「非洲五霸」之一。雄獅頭上的鬃毛可以一直延伸到肩胸處,看起來十分威嚴。《獅子王》熱映之後,展廳裡非洲獅前的觀眾明顯增多。
非洲獅有淺棕色的毛髮,短而圓的耳朵,健壯的身軀和四肢,鋒利的牙齒和極佳的視力,能夠在光線昏暗的夜間捕食。一般而言,關係緊密的獅群由若干成年雌獅和它們的幼崽,以及掌管獅群的雄獅組成。成年雄獅一口氣能吃掉相當於自身體重四分之一的鮮肉,在飽餐一頓以後,三四天可以不再捕食。
此次成博展出的是雌雄4隻獅子構成的一個小獅群。位於方陣大軍隊尾的成年雄獅,高高地立於山巖之上,前臂探出,肌肉緊繃,做嘶吼狀,俯瞰著巖石之下的一眾生靈,不知誰將成為它的盤中餐?三隻雌獅被安置在非洲「生死水塘」板塊,它們或站或臥,眼睛微眯,十分警惕。
斑鬣狗:非洲二哥妻管嚴
說起非洲大草原上的猛獸,你首先肯定會想到非洲獅、獵豹、非洲豹這些霸氣側漏的角色,但實際上,斑鬣狗才是狠角色,牢牢佔據著非洲第二大食肉動物的位置。
電影中,一頭名叫桑琪的母鬣狗數次想置辛巴於死地。因為在非洲大草原上,非洲獅與斑鬣狗都是頂級掠食者,如宿敵般存在。但要說誰更厲害?它倆互不相讓,畢竟也只有非洲獅能稍微打壓一下斑鬣狗在草原的囂張氣焰。但是如果碰上一群斑鬣狗,一頭非洲獅大多時候只能知難而退。
有趣的是,斑鬣狗是母系社會的群居動物,每個族群的首領都是體格健壯的雌斑鬣狗,雄性則是妥妥的「妻管嚴」。生了娃的斑鬣狗警惕性非常高,它們很少允許雄性接近有寶寶的巢穴。如果一條地位低下的雄斑鬣狗打獵之後遇到雌性,不僅要把獵物悉數上交,就連走路都得走在雌性的後面。
非洲疣豬:食草健身小達人
在《獅子王》裡,彭彭是只來自非洲的疣豬,腦袋奇大無比,十分寬厚老實又十分熱情。它跟辛巴和丁滿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在現實中,疣豬面對獅子,往往沒有反抗的餘地。
在非洲展臺上,3隻姿勢「驚豔」的疣豬,分別呈現了奔跑狀、跪姿「剎車狀」和「束手就擒」的躺姿。成年疣豬體長約1米,體重50-150千克,生活在除了熱帶雨林和北非沙漠以外的非洲地區,疣豬因兩眼之下長有「疣粒」而得名。雄性和雌性最大的區別是雄性有兩對疣,挖土取食時可以保護眼睛,而雌性只有一對疣。
疣豬多在地上挖洞居住,是世界上少數能夠在長久缺水的環境下存活的動物。別看人家體格「彪悍」,卻是食草動物。它們以青草、苔草及塊莖植物為食,還會像犀牛一樣洗泥澡賣萌。同時,它腦袋大,腿也長,以至於在吃草的時候常會跪下來啃。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
記者曾潔實習生趙予李萬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