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成都博物館逛貝林捐贈展:辛巴來成都 再現王者榮耀

2020-12-05 四川新聞網

  迪士尼巨製《獅子王》,在3D技術的加持之下,迎來票房井噴——截至8月9日,已突破8億元。

  不過,作為觀影的你,可能正欣賞辛巴和娜娜嬉戲,就被萌娃突如其來的發問給問傻了:「非洲那麼熱,獅子為什麼要帶圍脖?辛巴的好朋友彭彭是野豬嗎?」

  該如何解答這些問題?建議你去參觀成都博物館的「人與自然:貝林捐贈展」。作為成博首個自然類主題展覽,展覽通過15個不同地域的生態場景,展出300餘件動物標本,展示不同大陸多樣物種的特徵、背後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展覽深受小朋友的喜愛,精緻的展品和有趣的互動前擠滿了好奇的小腦袋。

  非洲獅:王者歸來人氣旺

  《獅子王》中的辛巴和娜娜都是非洲獅。作為非洲最大的貓科動物,非洲獅位列「非洲五霸」之一。雄獅頭上的鬃毛可以一直延伸到肩胸處,看起來十分威嚴。《獅子王》熱映之後,展廳裡非洲獅前的觀眾明顯增多。

  非洲獅有淺棕色的毛髮,短而圓的耳朵,健壯的身軀和四肢,鋒利的牙齒和極佳的視力,能夠在光線昏暗的夜間捕食。一般而言,關係緊密的獅群由若干成年雌獅和它們的幼崽,以及掌管獅群的雄獅組成。成年雄獅一口氣能吃掉相當於自身體重四分之一的鮮肉,在飽餐一頓以後,三四天可以不再捕食。

  此次成博展出的是雌雄4隻獅子構成的一個小獅群。位於方陣大軍隊尾的成年雄獅,高高地立於山巖之上,前臂探出,肌肉緊繃,做嘶吼狀,俯瞰著巖石之下的一眾生靈,不知誰將成為它的盤中餐?三隻雌獅被安置在非洲「生死水塘」板塊,它們或站或臥,眼睛微眯,十分警惕。

  斑鬣狗:非洲二哥妻管嚴

  說起非洲大草原上的猛獸,你首先肯定會想到非洲獅、獵豹、非洲豹這些霸氣側漏的角色,但實際上,斑鬣狗才是狠角色,牢牢佔據著非洲第二大食肉動物的位置。

  電影中,一頭名叫桑琪的母鬣狗數次想置辛巴於死地。因為在非洲大草原上,非洲獅與斑鬣狗都是頂級掠食者,如宿敵般存在。但要說誰更厲害?它倆互不相讓,畢竟也只有非洲獅能稍微打壓一下斑鬣狗在草原的囂張氣焰。但是如果碰上一群斑鬣狗,一頭非洲獅大多時候只能知難而退。

  有趣的是,斑鬣狗是母系社會的群居動物,每個族群的首領都是體格健壯的雌斑鬣狗,雄性則是妥妥的「妻管嚴」。生了娃的斑鬣狗警惕性非常高,它們很少允許雄性接近有寶寶的巢穴。如果一條地位低下的雄斑鬣狗打獵之後遇到雌性,不僅要把獵物悉數上交,就連走路都得走在雌性的後面。

  非洲疣豬:食草健身小達人

  在《獅子王》裡,彭彭是只來自非洲的疣豬,腦袋奇大無比,十分寬厚老實又十分熱情。它跟辛巴和丁滿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在現實中,疣豬面對獅子,往往沒有反抗的餘地。

  在非洲展臺上,3隻姿勢「驚豔」的疣豬,分別呈現了奔跑狀、跪姿「剎車狀」和「束手就擒」的躺姿。成年疣豬體長約1米,體重50-150千克,生活在除了熱帶雨林和北非沙漠以外的非洲地區,疣豬因兩眼之下長有「疣粒」而得名。雄性和雌性最大的區別是雄性有兩對疣,挖土取食時可以保護眼睛,而雌性只有一對疣。

  疣豬多在地上挖洞居住,是世界上少數能夠在長久缺水的環境下存活的動物。別看人家體格「彪悍」,卻是食草動物。它們以青草、苔草及塊莖植物為食,還會像犀牛一樣洗泥澡賣萌。同時,它腦袋大,腿也長,以至於在吃草的時候常會跪下來啃。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

  記者曾潔實習生趙予李萬佳

相關焦點

  • 清明小長假,博物館裡漲知識
    這個小長假,成都驕陽似火,一秒切換到夏天,與天氣十分吻合的還有博物館裡熱火朝天的氛圍。4月7日,記者在成都的各大博物館走訪時獲悉,這個小長假博物館客流量激增,將近30萬市民和遊客選擇走進博物館裡觸摸歷史感受人文,過一個文藝範兒的假日。無論是豐富多彩的展覽,還是形形色色的社教,或者只是春暖花開的小美好,都吸引人們在各大博物館門前排起了百米長龍。
  • 山東博物館「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展」免費向社會開放
    山東博物館「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展」展現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這一生物界的壯麗史詩(齊魯網記者 白少光 攝)山東博物館「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展」展現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這一生物界的壯麗史詩(齊魯網記者 白少光 攝)山東博物館「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展
  • 「流浪地球」到成都
    23日,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繼續在成都東郊記憶舉行。本屆科幻大會上除了有科幻大咖們論道外,還有種類豐富的國際科幻文創&產業展,成都科幻文創展、國際科幻文創展、《流浪地球》主題展等八大展區精彩紛呈,甚至吸引了身著蜘蛛俠、雷神的幻迷到場。科幻迷們快快前去「打卡」吧!
  • 首個成都考古成果展金沙開幕 全面再現文物保護工作過程
    首個成都考古成果展金沙開幕 全面再現文物保護工作過程 2018-06-09 17:55:0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成就展成都展區網上展館來了 足不出戶也能全景觀展
    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開展,大展展示了70年來四川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值得一提的是,為持續擴大展覽覆蓋面、影響力和傳播力,成都全搜索新聞網推出了成都展區數位化網上展館,用360度全景觀展技術手段,數位化呈現實體展的全部內容,讓你足不出戶,通過手機、電腦就能輕鬆逛展。
  • 明年即將落成 揭秘成都自然博物館裡的「珍品」
    近4年來,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收到了來自學校教職工、校友等無償捐贈的1700餘件(含1596件牙形石標本)捐贈標本。在這些牙形石、古生物化石、礦產標本中,鐫刻著崢嶸歲月的極地「寶石」、為生物大滅絕謎題作出貢獻的三葉蟲群化石、散發著誘人綠光的螢石……都是「顏值」與科研價值兼具的「上品」。
  • 成都博物館館長李明斌調任上海大學博物館館長
    年6月成都博物館的新館正式開放以來,參觀人數已經超過800萬人次,在成博新館工作的這三年間,李明斌親自策劃參與過多起大型展覽,無論是《花重錦官城——成都歷史文化陳列》《影舞萬象·偶戲大千——中國皮影木偶展》等常設展,還是張大千特展、故宮乾隆特展、法國現當代藝術展、絲路之魂·敦煌藝術大展暨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文物特展等臨展,都吸引不少市民,看展熱情空前高漲。
  • 2018KPL西部主場落地成都太古裡
    2018KPL西部主場落地成都太古裡 蜀中蓉城 天府之國 走進小巷的紅磚綠瓦,聆聽古寺的夜半鐘聲
  • 侏羅紀世界電影特展到成都了
    7月12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成華區獲悉,由環球影城獨家授權,美國好萊塢專業團隊實景搭建的《侏羅紀世界:電影特展》將於7月17日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熊貓廣場正式對公眾開放。市民可置身侏羅紀公園之中,展開一段驚險奇妙的旅程。
  • 侏羅紀世界電影特展來成都了
    7月12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華區獲悉,由環球影城獨家授權,美國好萊塢專業團隊實景搭建的《侏羅紀世界:電影特展》將於7月17日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熊貓廣場正式對公眾開放。市民可置身侏羅紀公園之中,展開一段驚險奇妙的旅程。
  • 《倥傯的鄉愁·張大千》成都特展受熱捧
    《倥傯的鄉愁·張大千》成都特展受熱捧  【解說】正在成都博物館新館一樓舉行的特展——「倥傯的鄉愁·張大千」,自開展以來好評如潮,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近30萬人到場參觀。作品背後折射出的大千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策展人孫凱先生致力於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拳拳赤子之心令無數觀眾為之感動。
  • 成都剛拿下「中國第三不夜城」夜成都3.0時代全面開啟!
    寵物友好型商場逛過沒有?疲憊的一天過去,牽上喵星人汪星人,在大型Mall裡悠閒逛買,牽累了還可以放在專門的寵物推車裡。多少樂迷,曾在五糧液成都金融城演藝中心圓夢。除了音樂現場,這裡還曾舉辦過不少大型活動:英雄聯盟/王者榮耀電競賽、久石讓音樂會、郭德綱相聲…觸長有外地朋友第一次來成都,就是去這裡看演出。
  • 世界最大鋸翅天蛾亮相都江堰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日報記者 羅向明)5月18日,我國首個蛾類專題科普展在都江堰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啟幕,包括目前發現的世界最大鋸翅天蛾等一批珍稀奇特的蛾類標本首次亮相。 據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該館昆蟲科考隊員近日在四川青城山考察時,發現一隻鋸翅天蛾的個體大小超過此前記載的世界記錄。天蛾科是我國常見的一類大型蛾子,文獻記載,鋸翅天蛾翅展一般是12釐米-15釐米。過去的最大記錄是15.6釐米,而此次青城山科考發現的個體翅展達17.5釐米。 鋸翅天蛾分布於印度北部、泰國北部及越南北部、中國華南及華東、韓國。
  • 「網紅」成都,憑啥在這個行業排第一?
    在成都,文化創意早已不是錦上添花的奢侈品,而是生活剛需。誕生於成都的《王者榮耀》就是很好的例子。其團隊在文化創意領域的不斷探索與革新,賦予了《王者榮耀》經久不衰的生命力。《王者榮耀》所構建的虛擬世界,用宏大的故事線串聯遊戲人物,將李白、狄仁傑等歷史名人與女媧、孫悟空等神話傳說人物安置於架空幻想大陸的不同區域,使其既保留了自身的性格特點,彼此之間也能發生故事與關聯。
  • 新國風動畫實景劇《煙火成都》登場 穿越千年品味煙火成都
    近年來,得益於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文創消費市場的日益成熟,成都動漫產業蓬勃發展。2019年,由成都可可豆動畫影視有限公司創作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橫空出世,創造了高達50億元的國漫票房,也在《王者榮耀》之後,再次擦亮了成都文創的金字招牌。2019年,成都永陵博物館精美絕倫的「二十四伎樂」文物在舞臺上被成功「復活」。
  • 成都公布35個「夜成都」示範點位 加碼夜間經濟再現錦官「不夜城」
    千年商都 挖掘蜀都文化再現錦官「不夜城」「夜間經濟」是近年才出現的新詞,但其還有一個更通俗的叫法「夜市」,為中國最為古老的集市形態之一。早在唐宋時期,成都就誕生了十二月市的主題集市,陸遊有詞云:「何事又作南來?看重陽藥市,元夕燈山。花時萬人樂處,欹帽垂鞭。」詞中便直接談到了藥市、燈市、花市。
  • 國寶「何尊」今日在成都博物館展出
    >   何尊   亞伐方罍   今日,《秦蜀之路青銅文明特展》將在成都博物館一樓的一號臨展廳與觀眾們見面。從陝西到河北,相距八百餘裡,「亞伐」銅器如此分散,這可能與當時的戰爭、封賞或氏族聯姻有關。   本次展覽中,借展自陝西漢中洋縣文物博物館的商代青銅器為出土後首次集中亮相。這批青銅器既有當地的特色,又體現了漢中地區與成都平原、關中平原的文化交流與互動。
  • "亞洲最大恐龍" 隱身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當馬門溪龍因省博物館改建而轉存到成都地質學院(成都理工大學前身)時,它仍然只是幾十個大箱子。」      何信祿和幾位同事討論後認為,應將恐龍化石重新復原,這樣才能實現更多的科研價值。經過他們的爭取,1964年,這「幾十個大箱子」被送到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研究所。
  • 冠軍側影:移動電競在成都
    》職業聯賽KPL正式推行東西對抗的分區制度,東部賽區的主場定在了上海,而西部賽區的主場,則選在了《王者榮耀》的誕生地成都。 剛到俱樂部時,蘭姨並不知道《王者榮耀》和電競是什麼,只是覺得租用別墅的工作環境以及每天捧著手機的工作方式很另類,是自己從來沒聽說過的「工作」。隨著和俱樂部的其他工作人員以及選手的熟悉,蘭姨慢慢明白了電競是一種新興的職業,規範化的管理制度讓她工作得很安逸,也就有空去了解自己所在公司的「業務」和成績。
  • 從金沙遺址到天府綠道 港澳臺僑大學生"穿越古今"探秘成都
    從古蜀文明的歷史文化見證地金沙遺址博物館,到代表著未來城市建設重要內容的「天府綠道」,此次「古今穿越·探秘蓉城」體驗營的站點設計顯得十分考究。的確,成都作為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古城」,在如今新經濟發展潮流中佔得先機,其中的門道確實值得仔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