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拓染中藥香包)
心頭散不去的炊煙,依然嫋嫋,溫暖了我三十多年。
我清晰地記得,在班主任楊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全班同學騎行到太湖邊的箕山下,野炊。
深秋,纖陌縱橫,野草搖曳,同學們被劃分為幾組,先是各組為「戰」,開吃後不幾分鐘就變為「混編」。大地為桌,或站或蹲,或者席地,沒有正襟危坐,沒有排誰是多少把交椅,醜也罷,俊也罷,黑也罷,白也罷,胖也罷,瘦也罷,窮也罷,富也罷,豪放也罷,矜持也罷,大家心無芥蒂,歡聲笑語。第一次野炊的意義不在於吃什么喝什麼,而是「各路豪傑」的心在空曠的原野貼得更近。
第二次印象深刻的炊煙嫋嫋,是在宿舍樓的自修室內,冬日。同學們從門衛師傅那兒借來炭爐,合夥做飯,共度佳節。那一次,我知道了江南的芋頭,與北方紅薯的不同。「芋」見美好的青春,大家聊起來「頭」頭是道。流行歌曲也隨著炊煙嫋嫋升起又四散開來。
最有意思的是結對的男女同學宿舍聯誼。那時,男女同學在同一個宿舍樓裡住著,又結成友好宿舍,在今天的大學,是萬萬不可想像的。關鍵是大家兩小無猜地相處,難道是我們發育不夠健全?非也,我們班一個個在學校是「大鬧天宮」的小主。可見,如今的大學辦學胸襟和情懷比起無錫師範實在不可相提並論。或許,今天的大學生素養與那時也不可同日而語,或許是大學規模發酵得太厲害。男生們在女生宿舍把酒言歡,笑語連連,實在是三生有幸。但是,大家千萬不要以為,我們只是一群吃貨,我們接受的優質師範教育,在今天是難覓的,班級出來的都是可圈可點的人。
此情可待成追憶,不,已經成為美好的追憶!
註:部分照片來自網絡
山居吟:追求古意新生的原鄉
走,結識山居吟的八個「閨蜜」!
一個名廚眼中的蘇州東山美食
山中的吉祥「三寶」
北吃皂河魚頭餃子,南吃東山白切羊肉麵
「山居吟民宿」公眾號主筆簡介:曹志成,男,江蘇省特邀建議人、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代表、宿遷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秘書長、宿遷市廣電總臺特約評論員、宿遷市朱瑞研究會理事、《朱瑞研究》編委,發表文學作品近200篇,編著《澗河——中國鄉村的一個切片》《報國初心》。
攝影/視頻 :山居吟燕子
地址: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楊灣村11組
電話:13921151580
山居吟的」家規」
1.非預約,恕不接待。
2.住本居,請講文明。
3.同雅樂,珍惜遇見。
4.守法紀,常來常往。
歡迎關注山居吟公眾號:
寄情山水佳境,淘洗一顆寧靜心靈。
徜徉高雅文化,厚植滿腔家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