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昌都地區附近小鎮的一處懸崖上,曾有施工隊在施工時,偶然發現了幾對神秘的「大腳印」。這些腳印碩大無比,以至於當地人都稱其是神仙留下的足跡。至於這些腳印究竟是誰留下的?它們又會揭示怎樣的秘密?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昌都地區的昌都鎮,是當地一個並不起眼的小型村落,村中人口不多,顯得偏僻而又寂靜。然而,近些年來,昌都鎮卻突然聲名鵲起,進入了公眾的視野,究其原因,還是在於當地施工隊偶然發現的一個秘密。
當時有一處施工隊在此修建道路時,於昌都鎮20公裡處的一處懸崖附近,工人炸崩了一處山體,而隨之呈現出來的,則是巖層下的神秘「大腳印」。「大腳印」的出現,令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在懸崖的巖石層上,至少有8對「大腳印」,它們有長有短,並且呈前長後窄狀,類似於人類穿鞋所踩出的腳印。然而,從長度上來看,其大小卻遠遠大於人類的腳印,最長可達1.7米左右。換句話說,如果這些腳印真是人類踩踏出來的,那麼腳印的擁有者,一定都是龐大的巨人。
大腳印的出現,令當地村民反響強烈,甚至有人開始宣稱,眼前的大腳印一定是山神留下的,只是因為施工隊炸毀了山體,令山神感到憤怒,所以才遠走他鄉,從此昌都鎮將永無太平之日。還有一些村民認為,大腳印其實並不是山神的腳印,而是大英雄格薩爾王的腳印。
據傳說稱,格薩爾王是傳說裡蓮花生大士的化身,他英勇善戰,一生戎馬,懲惡揚善,弘揚佛法。正是因為格薩爾王的功績斐然,本地人才會將其視作無所不能的神靈,並將他的形象想像得十分高大,甚至當地各處都有格薩爾紀念堂。
對於當地人傳的神乎其神的傳說,不少考古專家們感到質疑,但是限於當時考古技術的不完善,他們也無法確定大腳印的真正來源,只能將此事當作一個難以破解的謎團,等待後續的揭秘。昌都地區的有關部門為了保護這處文化古遺蹟,便投入資金也在大腳印周圍布置鐵圍欄。
時間轉眼到了2004年,四川大學考古專家鄭教授在網絡上聽說昌都鎮大腳印之謎後,頓時來了興趣,便前去當地專門調查此事。鄭教授是我國古生物學界著名專家之一,在他的鑑定下,發現這些腳印應為侏羅紀時期古脊椎動物的遺蹟,其年代距今約有1.5億年。至於該古脊椎動物的物種類型,鄭教授初步推斷其應為「雷龍」。
雷龍又稱迷惑龍,屬於梁龍科迷惑龍屬,其種類分為埃阿斯迷惑龍與路氏迷惑龍,重量可達20噸左右。更重要的是,迷惑龍身體長度十分驚人,可達17米左右,是現代公交車長度的2倍。如果以現代生物與其進行比較,想必只有鬚鯨中的藍鯨才能達到如此長度。
此時一個問題也自然而然地出現了,既然專家聲稱該腳印為雷龍腳印,那麼它緣何會踩踏出人類的足跡呢?難道它們的腳具備特殊形狀?答案並非如此。在研究過程中,專家注意到一個問題,即從山頂向山腳看時,腳印的朝向是從上至下的,也就是說,該腳印為前腳印在下,後腳印在上。這種特殊的現象,是由恐龍獨特的行走方式決定的,動物在平地上四腳而行,後腳所踩踏的區域,往往與前腳印相鄰,因此兩個腳印會「連接」在一起,從而形成所謂的人類腳印。
至於為何恐龍腳印會出現在山崖絕壁?考古專家認為,在幾十萬年前,昌都鎮地區很可能是一片沼澤地,並適宜恐龍等大型生物生存。因此來說,恐龍很有可能在漫步過程中,不小心留下「足跡」。直至時過境遷,隨著地殼的不斷變化,在滄海桑田的轉變中,原本平坦的沼澤地突然隆起,變成了如今我們看到的絕壁。
昌都鎮發現雷龍足跡,不僅為我國古生物學界研究恐龍的分布與習性,提供了相對豐富的資料。同時,足跡附近所發現的豐富泥裂和波痕,也暗示了昌都「大腳印」多年的保存環境,確定西藏地區曾經發生過的地理變化。最後小編要說的是,考古真是一門有趣的科學,它可以帶領我們揭開千萬年前的秘密,更能為人們的生存發展帶來重要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