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靠賣力,富人靠借力:炒股能賺大錢的只有一種人

2021-01-15 騰訊網

一天,小偷的兒子對爸爸說要以偷為生。小偷看著兒子尖嘴猴腮的模樣,心想若不學偷, 這個孩子日後或許會餓死,便答應了。這天晚上,小偷帶兒子到一家大戶,在牆上挖個洞,爬進屋子,找到儲存間,便叫兒子進去找值錢的東西。兒子進去後,小偷 立刻將儲存間的門鎖上,同時跑到天井裡故意聲張,大喊大叫,便從牆洞溜了出去。這家人知道失竊,跑出來查看,見到牆上被挖的洞,以為小偷已經溜走了。

此時,主人便叫傭人點上蠟燭到儲存間看看被偷走了什麼。小偷的兒子在儲存間千萬遍詛咒他的爸爸,當他聽要來儲存間查看時,更是嚇得腿都軟了,但沒有辦法,只 好躲在門後。傭人一打開儲存間的門,小偷的兒子便猛地衝出門,拔腿就跑。這家人大呼小叫地在後面追。逃跑中,小偷的兒子看到有口池塘,便拾起一塊大石頭丟 到池塘裡。這家人圍著池塘邊,尋找偷兒的「屍體」,這時,小偷的兒子已回到家裡。他正想指責爸爸的狠毒,爸爸先開口了:「兒子,告訴我你是怎麼回來的?」 聽完了兒子的故事,小偷高興地說:「孩子,你已學會怎麼偷東西了。」

評註:小偷的本事不在偷,而在於危急的時候怎麼逃。炒股的成敗不在於怎樣買,關鍵在於如何賣!

賣出時機:

(1)那些一年來沒有動作過,而今有莊介入的個股,一般漲幅都會超過50%,多數可達100%.慎重的投資者可在最低價上漲50%時拋出,進取型的可繼續持籌看漲,在股價創下某高點後回落,跌幅超10%時獲利了結。

(2)如某股票某天莫名其妙地拉出一根長紅,且放巨量(達到其流通股的10%以上),第二天一早可馬上出局。

(3)某股票已有一段較大的漲幅,許多媒體在圈點推薦之時,也是該派發的時候了。

(4)不賭最低點買進、最高點拋出,但求心平氣和,買進股票後可定下一個標準,到心理價位後即可拋出,即使離場後還在上漲,也不必懊悔,畢竟你是股海中隨波逐流的一葉小舟,根本無法與莊家抗爭。

賣出法則:

賣出法則1:低於買入價7-8%堅決止損

第一個和最重要的一個賣出規則對於許多投資者來講是很困難的。畢竟對許多人來說,承認自己犯了錯誤是比較困難的。投資最重要的就在於當你犯錯誤時迅速認識到錯誤並將損失控制在最小,這是7%止損規則產生的原因。 通過研究發現40%的大牛股在爆發之後最終往往回到最初的爆發點。同樣的研究也發現,在關鍵點位下跌7-8%的股票未來有較好表現的機會較小。投資者應注意不要只看見少數的大跌後股票大漲的例子。

長期來看,持續的將損失控制在最小範圍內投資將會獲得較好收益。 因此,底線就是股價下跌至買入價的7-8%以下時,賣掉股票!不要擔心在犯錯誤時承擔小的損失,當你沒犯錯誤的時候,你將獲得更多的補償。當然,使用止損規則時有一點要注意:買入點應該是關鍵點位,投資者買入該股時判斷買入點為爆發點,雖然事後來看買入點並不一定是爆發點。

賣出法則2:高潮之後賣出股票

有許多方法判斷一隻牛股將見頂而回落到合理價位,一個最常用的判斷方法就是當市場殺上所有投資者都試圖擁有該股票的時候。一隻股票在逐漸攀升100%甚至更多以後,突然加速上漲,股價在1-2周內上漲25-50%,從圖形上看幾乎是垂直上升。這種情況是不是很令人振奮?不過持股者在高興之餘應該意識到:該拋出股票了。這隻股票已經進入了所謂的高潮區。一般股價很難繼續上升了,因為沒有人願意以更高價買入了。突然,對該股的巨大需求變成了巨大的賣壓。根據對過去10年中牛股的研究,股價在經過高潮回落之後很難在回到原糕點,如果能回來也需要3-5年的時間。

賣出法則3:連續縮量創出高點為賣出時機

股票價格由供求關係決定。當一隻股票股價開始大幅上漲的時候,其成交量往往大幅攀升。原因在於機構投資者爭相買入該股以搶在競爭對手的前頭。在一個較長時期的上漲後,股價上漲動力衰竭。股價也會會繼續創出新高,但成交量開始下降。這個時候就得小心了,這個時候很少有機構投資者願意再買入該股,供給開始超過需求,最終賣壓越來越大。一系列縮量上漲往往預示著反轉。

賣出法則4:獲利20%以後了結

不是所有的股票會不斷上漲的,許多成長型投資者往往在股價上漲20%以後賣出股票。如果你能夠在獲利20%拋出股票而在7%止損,那麼你投資4次對1次就不會遭受虧損。對於這一規則歐內爾給出了一個例外,他指出,如果股價在爆發點之後的1-3周內就上漲了20%,不要賣出,至少持有8周。他認為,這麼快速上升的股票有股價上升100-200%的動能,因此需要持有更長的時間以分享更多的收益。

賣出法則5:當一隻股票突破最新的平臺失敗時賣出股票

大家都知道春夏秋冬四季變化,大牛股的走勢也有相似的循環。這些股票經歷著快速上漲和構築平臺的交替變化。一般來講,構築平臺的時間越長則股價上升的幅度越大。但這也存在著股價見頂的可能,股價有可能大幅下挫。通常,股價見頂時盈利和銷售增長情況非常好,因為股價是反映未來的。無疑,股價將在公司增長迅速放緩之前見頂。當有較大的不利消息時,如果預計該消息將導致最新平臺構建失敗,投資者應迅速賣出股票

做t也像賭博一樣的性質。我這樣跟大家講,市場上有一部分人喜歡這樣去做。在臨近尾盤的時候買入股票。第二天,抓他的開盤價左右的位置。以三個點左右出去,這是一種超短線的方式。主要就是跟蹤,題材板塊方面的熱點。以止損價格也在三個點左右。

相對於一些老練的交易手來說不難。

要學習做T的技巧之前,首先要明白兩個問題。

第一、什麼時候適合做T?什麼時候不適合做T?

猴市(震蕩市),熊市適合做T,而牛市不適合。

這點不難理解。牛市的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持股不動,等待股票跟隨指數上漲帶來的收益。這時候一旦做T,很容易T飛,然後心態爆炸。

猴市裡特別好做T,指數震蕩走勢,個股也會以震蕩為主,每天的振幅不小,有充足空間去做差價。熊市,如果一直持股,就是深度被套,後期很難翻身。能做的就只有不斷做T降低成本。

第二、什麼股適合做T?什麼股不適合?

適合做T的股,股性必然要求活躍。這種活躍不是要求經常漲停,而是指的日內振幅空間足夠,比如每天有5%的振幅空間,就完全可以拿來做T。這種股往往盤子不會特別大,一般是小盤或者中盤,最好還有題材加成。

而大盤股,特別像中石油,這種日內振幅1%都不到的,做T的難度很大,收益不高。

有的小票,沒有題材,基本也沒什麼流動性,也不太適合做T。

弄明白這兩點,就幫我們極大程度上縮小了做T的範圍。

從時間上和空間上進行了初步篩選。在適合做T的時間選到了適合做T的標的,這時候就需要明白做T的方法和技巧。

做T的要訣

1、果斷

只要你確定大盤是健康正常的走勢,而你手上的個股不是下跌而是洗盤(看跳水是不是主力資金出逃,如果是無量下殺,而大盤正常,那這票大概率是洗盤),跳水一剎那就果斷補倉,不要,如果再出現更低點,就可以再補。

2、不貪心

做T最容易失敗的就是貪心,往往因為貪心會錯過賣點,結果導致回落又踢不出去了,所以一定要講紀律不貪心,只要補倉的籌碼出現拉升盈利,從盈利2%就開始分批T出來,越拉升越T的多,絕對不要怕T飛,賣飛就賣飛,機會有的是,至少你T出來的就是賺到的,一定要克服這個心理。

3、不要做反

我們很多朋友把T做失敗,是因為邏輯沒把握好,做反了,怎麼做反了呢?喜歡看到股價拉升,以為要大漲就追漲補倉加重倉位,結果股價拉下又回落,追漲補倉的籌碼全部被套,後面又擔心倉位太重了,下跌怕扛不住,又回落的時候把補倉的籌碼又減出來,結果一來一去,虧的更多,成本更高。

所以,嚴格的紀律是逢低補,拉高出,沒低點就不補倉,飛了就飛了唄!拉高減倉,回落把倉位補回!

沒有隻漲不跌的股票,也沒有隻跌不漲的股票,真的不用擔心錯失機會的。機會一直都會有。

1買2T3全賣,4看上下6再買

口訣含義:

第一天逢低買入,稱為一買,第二天T 0,第三天全出,第四天判斷,如果收中陽,第五天可買入,如果收陰線可先放棄等待5日線回調20日均線不破又上翹時的基準買點,收十字星的話可以再看一天,如果後一天出現跳空陽最好,基準當天也可以買,如果買不到很低的價格就第二天逢低買,口訣熟時如出現新基準則按新基準算。

買點基準1:5日均線上穿20日均線收大陽(最好是漲停板)

買點基準2:5日線上穿20日均線後出現先三陽後兩陰(三陽必賣,兩陰敢買)

買點基準3:5日線上穿20日均線後收兩陽加一陰(後一陽最好包住前面陰)

買點基準4:十日線二十日線上的跳空大陽漲停

買點基準5:5日線上穿20日均線後某天出現十字星後的跳空大陽

買賣核心思想解析:

1. 低買高賣。這是你唯一獲勝的方法。而達到這一點,需要你對個股,對大勢,對自己的交易心理有深刻認識,新手沒有可能看了我的文章就會了。而老手可能一看就知。

2. 關於主力:

a) 大幅下跌調整後,如果裡面有主力,主力也會著急想辦法解套。前提再強調,是基本面過關。基本面潛力不佳的,有主力也沒辦法。這就是市場的力量。

b) 短期內明顯上漲後,考慮止盈的資金會增加,尤其是如果主力大資金賣出的多,遇上利空消息容易爭相出逃。所以不要買。一旦看錯,容易留在山頂。

3. 適當的配合指數。

a) 指數短期內大幅下跌,要買不是賣,成長股更不要輕易割肉。

b) 指數短期內大幅飆升,要賣不是買。一旦買錯不止損,就是套牢30%。

c) 看自己的股票屬於哪個板塊, 成長小盤股, 主要參考創業板指數, 而不是上證指數。

4. 關于波段的低買高賣,其實是一個心理遊戲。股市多數時間都是波動為主,而不是單邊牛市。以這些波動為基礎,你可以在大部分年份找到機會。全倉持有1-2隻多年而暴富,這個也靠的是經驗,眼光和耐力,而不是運氣。

5. 關於長線的買賣方法,更是要遵照上期選股策略提到的辦法和思路。成長初期買入,成長結束賣出,或買錯退出。

6. 如果有股票經過分析,買在了歷史低位,同時又有強大的成長性,那麼可以長線持有,不要波段操作,直至長線賣出條件出現。

資金管理:

1. 5-6成倉位,長期持倉,享受成長股帶來的好處。不斷地把倉位換到成長型和估值比較更佳的股票上。

2. 遇上極度泡沫的時候,只賣不買。

3. 另外4-5成倉位:適當波段和波段操作。相對低位買,明顯上漲後賣。

4. 波段的操作,本質上是為了防止帳戶的大幅回撤,這部分資金不和長線比較收益率。

投資者投身股市,一定要放棄確定性思維,改變單一的因果關係認知,正確的認識股價波動。

成功的交易,實際上就是完美的交易體系同良好的個人品格的結合,有分析稱,無論任何領域,若想精通該行業,至少需要掌握大約50000條信息,這一點適用於各個領域,為了獲取豐富的經驗和翔實的信息,傑出人士需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傾心工作。

在真正的自己與另一個自己之間遊移、掙扎,是許多投資者最困惑的問題之一。他們常常缺乏真正的自我感悟,覺得能夠清楚的看清市場,常對市場有著準確的理解。可是這些理解和極其正確的分析,無法轉化為行動,無法結出豐碩的果實。在採取具體行動的時候,常常為另一個自己所左右,一旦行動就會出現錯誤,往往「看的對,做不對」因此前進不得。這部分投資者處在深深的矛盾之中,總是為自己看對卻做不對而感到迷惑,並為此痛苦。

這些投資者的問題根源何在?這是一個深沉的課題,處在這種狀態的投資者如何再向前邁出一步,至關重要。他們的真實狀況是真正的自己與另一個自己攪在一起。

這部分人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樣,明明看上去正確的事情,怎麼做起來就是另一個樣子。

其實,分析不是最重要的,如何行動才是最重要的,看的時候不帶情緒,做的時候被情緒所包圍,用真正的自己來看,用另一個自己來做,這是一個極大地誤區。實際上是看的時候有點信心,有點勇氣,到做的時候,信心和勇氣全部喪失了。我們應該用真正的自己來看,更要用真正的自己來做。這部分投資者,已經積累了相當的市場經驗,他們面對的是成功的最後一道門檻,跨過去就是坦途,跨不過去,就仍然要站在市場大海的岸邊,繼續被迎面而來的海浪拍打。

我們必須培養和強化行為能力,要意識到只有行動才會有結果,才會成功。

投資者的心理思維,是炒股成敗舉足輕重的的因素,也是高手與菜鳥的風水嶺,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真正的投資高手必須內外皆修。招式容易解決,內功修煉卻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因此,注重投資心態,交易思維,投資哲學的修養,同時配合系統的風險管理,最終定能如魚得水。

大部分成功人士,都付出了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元的資金損失,而承受的精神上的壓力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部分人士還曾出現過以自殺來尋求解脫的現象。這一過程一般需有幾年至十幾年的時間來完成。也就是說,一個投資者從零到成功(是指能夠長期立於不敗之地)需要較長的時間(國外許許多多的成名大師,包括江恩等人一般都用了十年的時間)。

成天泡在股市裡,頻繁買賣,盲目自信、自負、自我封閉,思想麻木,阻礙他的進步。直到慘重的損失後,自己才被驚醒,以後的他有三條路可走:一是絕望的離開股市;另一條路是無奈的甘心聽從「高人」的領導。第三條路是自己休整一段時間後,開始反思、再學習,重新改造自己,這樣的投資者只有很少一部分。

股市的法則是贏家不到百分之十,而這百分之十的贏家的秘訣,就是知道錯了要跑,而且跑得比任何人都要快。在金融市場的基本技能,必須經過辛苦的學習,在股市裡,只有想辦法擠進英雄榜,而不是被擺到忠烈祠,因為筆者也曾經歷過那種痛苦,才學會止損,所以股市的第一課,不是買進而是止損。

多年的經驗表明一忍再忍,最後忍無可忍買入時,通常會買在天花板,又或者是忍無可忍,忍痛割肉的時候,一刀只會割在地板上。

如果我們每天早上醒來,感到自己今天缺點兒什麼,還需要追求,還需要更加完美,那是一件多麼值得慶幸的事情啊。

總之,當你的操作原則在日積月累中開始漸漸影響你的操盤想法時,你也就漸趨成熟了。

真正的操作,就是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需要克服的是人性怕煩、怕單調的弱點,戰勝了這一點,離成功也就不遠。

相關焦點

  • 窮人如何縮小與富人的差距?關鍵是靠它!
    窮人跟富人根本耗不起,不能跟他們打持久戰。 我十分討厭巴菲特說的「一個票如果你不打算拿十年,就不要拿哪怕1秒鐘」,我只信奉「一個票如果你不打算拿1年,就不要拿哪怕1秒鐘」這個方法。 老巴這個理念對於所有普通投資者都不適用,中國老百姓有多少人能夠把50萬放在股市中10年都不動呢?
  • 富人定律:沒有富人思維,再努力都是窮人!
    沒有富人思維,再努力都是窮人!這可以說是一條富人定律,因為人與人之間,雖然都擁有幾乎同樣的身體條件,也可能會付出同樣的努力,但不同的思維卻會造就不同的結果——窮人和富人。 富人之間自然也有不同之處,但卻也有很多的相同的地方,尤其是在富人思維上,富人和你想的往往不一樣。
  • 中國股市:在股市靠炒股發家致富的人都是什麼人?可怕
    總之,分析是一種主觀行為,分析就是預測趨勢。 交易卻是一種客觀行為,交易要求我們跟隨趨勢交易的客觀性主要體現在走勢的唯一性上。可以這麼說,分析師提出的都是種種假說,事實沒有發生之前,誰都無法推翻其合理性。能在股市中靠賺錢發財的都是什麼人?
  • 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的馬太效應給人們的啟示
    拿5000兩的僕人拿去做買賣賺了5000兩,拿2000兩的僕人同樣做買賣賺了2000兩,唯獨拿1000兩的僕人什麼也沒有做,更為荒唐地是還把銀子給埋藏起來。後來上帝回來,先後誇獎了拿5000兩和2000兩的僕人,並把本錢和賺的錢一併賞賜給了他們。
  • 一個猶太人的故事告訴你:從窮人到富人的全過程,越看越如夢初醒
    富人用「逆向思維」,窮人用「慣性思維」!投票結果是,只有少數人情願「花錢消災」選擇A,大部分人願意和命運抗一抗,選擇B。 傳統經濟學中的「理性人」會跳出來說,兩害相權取其輕,所以選B是錯的,因為(-40000)×80%=-32000,風險要大於-30000元。現實是,多數人處於虧損狀態時,會極不甘心,寧願承受更大的風險來賭一把。也就是說,處於損失預期時,大多數人變得甘冒風險。
  • 巴菲特告誡兒女:人之所以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主要就是因為這個
    大家都在想:如果能把那些有錢人的錢都給我,那就好了,我一定也能跟他們一樣!那如果真的將富人的錢分一半給窮人,大家會怎麼樣呢?股神」的巴菲特這樣告誡他的兒女們:之所以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主要就是因為思維和眼界!
  • 為什麼富人越來越低調,窮人卻熱衷於炫富?
    可以做一個這樣的總結: 窮人,總是把錢花在別人看的見的地方。 人,都有一種補償心理,每個人都會拼命守護自己內心最脆弱的地方,比如身體不好的人怕別人提健康,經濟條件一般的人,怕別人提到錢。所以,一個人越沒有錢,越怕別人說自己沒錢。
  • 三分靠做,七分靠說:做生意、賺大錢的七大說話之道,你掌握了嗎
    生意場上有一句俗話,「做生意,三分靠做,七分靠說」。做生意,絕大多數時候是離不開良好口才的,不管是推銷產品還是商務談判或者其他溝通場合,能說會道的生意人總是容易賺錢。掌握良好的說話之道,對於生意場中打拼的人來說是必備的本領。
  • 農村俗語說的「窮人放鞭炮,富人在聽響」,為啥正月初一不放鞭炮
    農村俗語說的「窮人放鞭炮,富人在聽響」,為啥正月初一不放鞭炮?無論是逢年過節,還是婚嫁慶典,現代人都喜歡燃放煙花爆竹,用來增加喜慶氣氛。其實古人最早燃放鞭炮,和現在人的作法截然不同,那時候是因為家裡日子不好過的人,才會去燃放煙花爆竹,意思是想要把目前的黴運驅散。
  • 窮人與富人的區別(值得一讀)
    在如今,社會差距越來越大,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而這樣的背景下,很多人都在抱怨,很多人都在訴苦,可你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麼呢?這裡所說的「窮」與「富」,不僅僅是片面的指金錢上的窮與富。窮人與富人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思維。有一句話說,思維決定行為,而行為決定結果。所以,要想改變結果,歸根到底還是得改變思維。
  • A股市場:炒股成功的人到底有多可怕?人狠話不多,言簡意賅,句句誅心
    之後出現每一種狀況如何去應對,每走一步都要想到各種可能和後果,要有應付各種可能的方案。絕不能打無準備之仗,這需要一個全面的體系。 任何一個時刻都不能有僥倖心理,就算有時候靠僥倖心理賺了錢也不能說明什麼問題,這只能起到一個壞榜樣。就如果一個人徒身走過一片地雷陣而沒被炸死。如果他引以為豪,那麼下次或者下下次他一定會粉身碎骨。交易是人生,風險控制是享受人生的前提。
  • 先鋒期貨:富人是如何用複利思維進行投資理財的?
    先鋒期貨跟大家淺談普通人和富人投資理財的兩種用錢模式。富人 是如何理財的?投資專家、投資大師、股神巴菲特說:一生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於你賺多少錢,而取決 於你如何投資投資理財!所以我們每 個人至少還需要另外一種收入,那就是投資投資理財帶來的收益。富人投資理財的思路是,用投資投資 理財的收益超越並代替打工收入。投資理財,是我們每個普通人都可以參與的,這不是你有多少錢的問 題,問題在於你想不想改變思維!接下來我們看普通人和富人投資理財的兩種用錢模式。
  • 《寄生蟲》富人別墅保姆享受生活,窮人半地下室乞求生存
    富人的一次宴席的花銷,可能就是窮人家庭半年的支出。富人因為有強大的物質財富而可以肆無忌憚的享受生活,而窮人,拼命地工作、拼命的學習,為的只是能夠更好地生存下去。與此同時,因為所處的階級不同,環境不同,所以窮人和富人之間的意識層面和觀念也會大不相同。
  • 空手套白狼,賺了3000萬……
    亮點不在這裡,而是這家人剛拿到這筆他們幾代人做牛做馬也攢不到的天文數字後,老太婆的兩個兒子立馬內訌,反目成仇。那是2016年的事,結果老大把錢拿去炒股,老二把錢拿去玩P2P,最後基本都賠光了,重新回歸屌絲身份……不知道大家看到這個結局是啥感受?我的第一感覺是: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人不配財,必有所失。這就要說回貧窮的本質。
  • 「大數據殺熟」是正極,「靠關係吃飯」是負極
    有點「貴人吃貴藥,窮人吃窮藥」的味道。什麼是靠關係吃飯?不是憑個人的能力找的工作,而是通過關係獲得的工作,這樣的人,甚至不勞動,都能從單位獲得報酬。這是一個很不公平的現象,大部分人對此深惡痛疾。古人講「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大概有這味道。為什麼說兩者一個是正極,一個是負極呢?
  • 如何種植蘭草才能賺大錢?浙江蘭友6年養一棵春蘭賺了上百萬元
    在家裡養幾盆蘭花不但能供欣賞,有時還能賺錢,只是多數人養蘭都只是為了自己喜歡蘭花,有養花的興趣愛好,根本沒考慮去賺錢。也有一部分人因為自己的養蘭經驗越來越豐富,漸漸蛻變成一個種植蘭花的高手,就會想著靠蘭花賺錢了。
  • 電影《寄生蟲》,窮人和富人都在一條船上
    韓國電影《寄生蟲》獲得第92屆奧斯卡大獎,這部讓韓國沸騰的電影,講述了窮人和富人之間巨大的貧富差距,以及貧窮可以讓人為了爭奪有限的生存機會而變得面目猙獰等話題,這是一部很好的反思社會現狀的電影,影片中通過人物的對話和鬥爭將社會底層生存的全景圖展現在了我們面前。
  • 《寄生蟲》:窮人往上爬了很多層,才到富人的地下室
    貧窮與富裕不再是後天形成的溝壑,而成為左右人性格走向的無形之手。窮人越來越窮,基澤一家也曾想過翻身,然而卻投資臺灣蛋糕店失敗。富人卻越來越富,樸社長一家搬到新家,宅內雖然鬧鬼,卻帶來財運,財富積累越來越多。為了寄生,雯光丈夫過得比基澤更屈辱,用他的話來說,「活在地下的人還還少嗎?算上半地下的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