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多年的90後女孩留在深山養鸚鵡,情懷重要但有個好爹更重要

2020-11-27 家是故鄉濃

閱讀前請點關注_謝謝大家!

近日,在網上看到一則報導,說浙江麗水一位90後的女孩,她7歲就到上海讀書,15歲到英國留學,24畢業於英國某知名藝術設計學院。

按理說,她這麼好的學歷條件,大家可能都會認為,她會留在英國拿著高薪過上白領生活。但是,她卻回到國內,並一頭扎進深山裡,過著「歸隱」山林的生活。

歸隱深山的女孩(與圖文無關)

那她為什麼要「歸隱」山林呢?據報導說:只是為了童年的情懷要養鸚鵡,而她最終花了兩千多萬,還真的養起了鸚鵡。

相信不少網友都羨慕吧!為了情懷,說幹就幹,啥顧慮也不用考慮,這得要多大的勇氣和足夠的資本啊!

不過話又說回來,我在評論區看到的則是另一類人的諷刺,他們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樣的女孩是「新式敗家女」。

其實,在我看來,敗不敗家又咋樣呢!別人家境優越,從小衣食無憂,要不然,她怎麼會有條件出國留學呢!我們作為旁人,說別人敗家,那豈不是有點類似於「吃不到葡萄就去定義那葡萄一定是酸的」這樣的嫉妒心理。

故事中女孩養的鸚鵡(來源於環球網)

年輕人,情懷值得買單,前提是你有沒有一個有錢的爹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告訴我們,人要尊重夢想,更要追逐夢想,要不然,人活著還有何意義?但是,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條件去為情懷夢想買單的。

有人一生下來就得為那一日三餐發愁;有人經過努力還真能實現自己的情懷夢想;而有的人卻一落地就天生富貴,夢想隨便就能實現。那麼,有條件的人為何不能為自己的情懷買單呢?

在這個真實故事中,女孩的出生家庭從小就優越,她的父母做生意有的是錢,他們能讓那女孩從小就接受好的教育,最後也能為了女孩的情懷再多掏出來兩千萬來。

我們旁人看了,除了羨慕,還能有啥嫉妒的呢?別人有本事拼爹也就不叫敗家,我們沒法拼爹就只好當個勵志故事,爭取讓自己的下一代也有條件來拼一把」爹」。

故事中女孩的夢想之境(來源於環球網)

:本文由「家是故鄉濃」著,圖片來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大家關注、留言!

相關焦點

  • 90後海歸女孩歸隱深山養鸚鵡,她比北大考古系鍾芳蓉更任性!
    因為自幼是留守兒童,家境普通,很多網友對她的選擇「冷嘲熱諷」,覺得貧窮女孩一味追夢不切實際,應該先考慮掙錢養家,再考慮興趣愛好。特別是那句「好不容易上了北大為什麼不選個熱門的行業」的質疑,仿佛鐘芳榮這個農村姑娘目光太短淺。
  • 趙政國院士:好習慣比好成績更重要
    院士的中學時代  趙政國院士:好習慣比好成績更重要  中科院院士趙政國有個習慣——上課前把手機放辦公室,走路時把手機放包裡,「免得一天到晚看手機」。  在趙政國看來,這個普遍的社會性問題背後,暴露的是基礎教育的不足——中學是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中學生需要學會自律。  回首當年,中學時的趙政國就比同齡人更懂得自律。在「文革」時期,課堂可自由進出,他卻堅持每次坐最前排聽講;周末同學們都上街玩耍,他卻捧著書本躲在家中學習;即便下鄉期間辛苦勞作,他晚上仍借著豆大的柴油燈埋首夜讀。
  • 出身湖南的外籍院士朱經武:留學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培養中國人才
    中科院官網上顯示,現在中科院的外籍院士有近一百人,其中不乏一些仁人志士,為我國的科學事業做著嘔心瀝血的貢獻。在人才培養方面,朱經武院士覺得,通識教育中,文科與理科不應該只學習自己的理論知識,「文科生多了解一些理科知識,理科生增加一些文學素養,都是很有必要的」;關於科研方面,朱經武院士十分鼓勵科研隊伍中的年輕人能夠通過實踐檢驗知識,加強自己的分析能力,敢於挑戰科學的高峰;在出國留學這一方面,朱經武院士根據自己的經歷告訴眾人,「留學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中國能夠自己培養出創新型人才
  • 新手養鸚鵡應該注意什麼?掌握這四點,養鸚鵡就成功了一半
    鸚鵡是一種羽毛色彩非常鮮豔鳥,所以有不少人就是看中了鸚鵡的顏值才決定入養鸚鵡這個圈子的。說真的,不少人養鸚鵡就圖一樂,但是卻不知道應該怎麼把鸚鵡給養好。而其實養鸚鵡是比較簡單的,只要掌握這幾點原則就好了。
  • 90後留美女孩任曉媛:為提升中國農村飲水安全發聲
    近日,在「她愛科技」全球創業大賽中亮相的MyH2O水信息平臺,創始人任曉媛以其獨特的創業理念和公益情懷引起大家的關注。作為土生土長的北京女孩、MIT(美國麻省理工)環境工程碩士,她為什麼將目光投向廣袤的農村,關注農村飲用水的安全?如何把城市資源和那些需要幫助的農民連結起來?
  • 法國女孩在中國留學兩年,回國後抱怨:生活太不方便,還是中國好
    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發展,現在很多中國人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特別在科技領域裡,中國的創新讓全世界人刮目相看,很多先進的科技都在中國出現了,有一些發達國家也沒有的技術在中國卻很普遍了,一些有見識的外國人看到了中國重新崛起的速度紛紛來到中國學習和生活,因為他們知道在中國生活可以過得很舒適。
  • 說「美國空氣很香甜」的女孩,3年後「自食惡果」,網友:太解氣
    孩子出國留學能豐富自己的學識,但如果小孩不懂得尊重自己國家,一味崇洋媚外也不是一件好事。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那個說"美國空氣很香甜"的女孩?這個女孩叫做楊舒平,她是一名中國人,但她並沒有多麼熱愛自己的國家。
  • 蜘蛛小墨丨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有健全的人格……
    視頻內容顯示,在由濟南開往北京的高鐵上,一名男子強行霸佔女乘客座位,稱「無法起身,不能歸還座位,到站後幫我找個輪椅」。經列車長和乘警勸說均無果後,被霸佔座位的女士被安排至商務車廂。該事件經網絡曝光後,引發輿論關注,男乘客遭到網友人肉。據網友爆料:該男乘客名為孫赫,系留韓信息經濟學博士。拿該事件看,「高鐵霸座男」引發刷屏的觸點是強佔座位——坐高鐵與高學歷合成的「高素質」畫像與其低素質的行為,形成了極致反差。
  • 什麼情況不適合養鸚鵡
    養鸚鵡原來是這樣的體驗。我總結出幾個養鸚鵡所需要的條件,和大家分析。01沒有地方不能養鸚鵡養鸚鵡需要一定的空間,哪怕是放到籠子裡面,那也要有放籠子的地方。而且鸚鵡每天都咋咋地叫,需要一個能夠釋放他們天性的地方。鸚鵡多了,每天需要曬曬陽光,透透氣。
  • 黃大年的「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90後還有這樣的愛國情懷嗎?
    上一輩人的愛國情懷到底是怎樣體現的呢?我們來看看黃大年的經歷就知道了。1958年,黃大年出生在廣西南寧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裡。在黃大年的初中學習中,他能夠吃苦耐勞,能夠獨立學習,並且他還是一個自律性很強的人。當時給他們講課的老師有一些是經過下放的。每次聽這些老師講課,他都是打心眼裡的佩服,聚精會神的聽著。
  • 關注|海歸求職,更看重什麼?這三點非常重要!
    秋招正酣,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響,今年或許會有更多海歸加入國內求職大軍。對於年輕的海歸求職者來說,什麼樣的僱主更受歡迎?什麼樣的企業文化更受青睞?一看:人性化近日,在2020中國年度最佳僱主頒獎盛典暨中國人力資本國際管理論壇上,智聯招聘與北京大學社會調查研究中心聯合發布《2020中國年度最佳僱主評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其中顯示,「尊重員工」已經連續多年被大學生認為是理想僱主需要具備的最重要的因素,人性化的僱主對於他們的職業生涯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大學生更喜歡什麼樣的僱主?
  • 賣家養鸚鵡被判刑10年有比之更荒唐的嗎?
    賣家養鸚鵡被判刑10年有比之更荒唐的嗎?文/洪巧俊假如你家養了幾隻鸚鵡,你不想養了,把它們賣掉了,請注意,你可能面臨著牢獄之災。就是賣一隻,也有可能被判刑。這不是巧哥信口開河,而是活生生的事實。這是昨天人民日報導的新聞,新聞說,「我父親自己養的人工鸚鵡,有執照有養殖許可證,41隻鸚鵡賣了1.1萬,每隻200多塊,結果被判十年,這不是冤枉嗎?」天津津南區萬生鸚鵡養殖場主胥家忠之子胥健對此相當無奈。
  • 清華才女留學歸國,打破美國晶片壟斷壁壘:真正乘風破浪的姐姐
    在毛蔚看來,除了第一題外,另外兩題幾乎沒有難度,她僅用了3個小時就完成了作答。這位中國少女以90分的成績榮獲一等獎第二名。理論上有很先進的成果,而在技術應用上卻遠遠落於人後。人是要有些精神的,祖國培養了我,學好知識報效祖國這是理所當然、順理成章的事情。再說,我喜歡拼搏,我的理想是為科學事業奮鬥一生。我覺得只有在不斷的奮鬥之中人生才有價值。」好一句:人是要有些精神的,祖國培養了我,學好知識報效祖國是理所當然,順理成章的!
  • 養鸚鵡的三大好處和三大壞處!你還敢養嗎?
    如今在談到養寵物不再局限於貓和狗了,特別是現在養鸚鵡做寵物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也準備入手一隻鸚鵡來養,如果你有這個想法先別著急,今天老司機來分析一下關於養鸚鵡的好與壞,看完你再決定養不養!好處一鸚鵡會說話很好玩。
  • 留學的歷史定位:劃時代的留學潮
    從總體上觀察,這期間的北洋政府對出國留學是採取放任的態度,這給企圖「放洋」的青年以一定的自由度;辛亥革命後軍閥混戰的黑暗局面,又迫使許多有頭腦的學人重新思考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出國留學自然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1915年的新文化運動,高揚了科學、民主的大旗,給傳統思想以巨大的衝擊,更新觀念,吸收世界新文化是多數年輕留學者的追求;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人的世界觀和競爭意識大大增強,這也促使一部分青年去經風雨
  • 90後女孩失戀割腕自殘 500名網友真情援助(圖)
    女孩的故事在網上發出後,立即引來了大量網友的關注。熱心的網友開始通過網絡,耐心地和她溝通,對女孩展開了一場「網絡援助」,在數百名網友的積極努力下,最終,女孩走出了陰霾,重新有了生活的勇氣。  網上發帖  90後女孩割腕照現網絡  「血不斷從手上的傷口中湧出來,我卻忘了痛」在論壇中,這名女孩的帖子已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網友點擊。在帖子中,女孩描述著自己失戀後的心理變化。她寫到,在用刀片劃破手臂的那一刻,絲毫沒有疼痛的感覺,反而覺得自己解脫了。
  • 留美學校和專業到底哪個更重要?
    留美的學生和家長,如果在選校選專業上,有的家長認為一定要優先考慮專業,選好專業才有更好的薪資前景;但有的家長會認為該優先考慮學校,認為名校的孩子出來就是不一樣。最重要的教授和助教,越是名校,越容易吸引到頂級的教授、學者和助教;名校校友更優質 、更有名,那麼被校友推薦好工作的機會就多。
  • 北大學霸留學美國,學成後回國,為「抑鬱症」患者帶來曙光!
    隨著當下國家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也讓不少國外學子紛紛選擇來到我們國家留學。同樣的,我們國內學子也選擇在大學畢業後出國深造!有些學子們是抱著愛國的情懷,去國外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回國為祖國的科研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有些學子們卻選擇留在了國外發展!
  • 清華大學發布2019年畢業生就業報告,只有少部分人去美國留學
    清華大學的畢業生作為人們心目中的天之驕子,他們畢業後的選擇,尤其是他們出國留學的選擇往往是萬眾矚目。由於出國深造的畢業生中大多數選擇去美國留學,有些人便因此大發感慨和議論,說清華大學是在為美國輸送人才,但事實真相果真如此嗎?
  • 「深山紅燭」向宏佳——二十四載堅守三尺講臺
    1996年大學畢業後,他紮根深山教書育人24載,幫助500名山裡娃走出了大山,用執著和堅守書寫了一名鄉村教師的情懷。先後獲得全國德育先進教師、全國百佳鄉村英語教師、湖北省農村優秀教師、宜昌楷模等30多項榮譽。近日,他獲評2月至10月「荊楚楷模」月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