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才女留學歸國,打破美國晶片壟斷壁壘:真正乘風破浪的姐姐

2020-08-27 趙碎碎說育兒

導讀:

提到愛國科研工作者,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錢學森,鄧稼先,詹天佑,李四光,竺可楨,周光召等。其實還有一些崇高的科學家中不乏一些優秀的女性,她們行事低調,但是同樣值得被銘記!

今天, 介紹一位驚豔世界的物理學家——毛蔚

01、創下物理奧賽記錄,被稱為世界第一才女

1995年,第26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開始,3道大題,考試時間為5個小時。

在毛蔚看來,除了第一題外,另外兩題幾乎沒有難度,她僅用了3個小時就完成了作答。這位中國少女以90分的成績榮獲一等獎第二名。

少女時期的毛蔚

其實中國少年獲獎並不稀奇,但她是第一個在國際舞臺上獲得物理競賽金牌的女生,並且創下物理奧賽記錄,也因此被稱為「世界第一才女」

這一年她才上了四天的高二,17歲的小姑娘,自此一戰成名,超脫了性別的局限,全世界都在說:中國女孩,了不起!

02、天才少女養成記

名譽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背後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

毛蔚,初中就讀於啟東中學,因為學習好,顏值高頗受矚目,深受老師和同學的喜歡。

不同於其他愛漂亮的女生,儘管毛蔚是學校裡的「風雲人物」,但她只關心學業,喜歡學習,沉溺於理科無法自拔!

中學開始,她就多次參加過全國初中數學、化學等學科競賽。

到了高中更是熱衷於學習,研究物理,從全國物理競賽江蘇選拔賽開始,毛蔚就一路過關斬將,還創造了許多記錄。

03、留學深造,矽谷精英

從外國參加奧林匹克物理競賽之後,毛蔚就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就讀於電子工程系物理與光電子技術專業。

後來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深造至博士學位,師從光通訊領域的知名權威教授Joseph M. Kahn,這位老師當年可是在著名的「貝爾實驗室」工作過的。

為此,我還專門在網上查了一下她的科研水平,發表了多篇優質論文!原諒我實在看不懂,給大家上圖證明就行了。

毛蔚的論文

畢業以後她供職矽谷著名半導體公司,這時候的她可以說是人生巔峰:

矽谷工程師,高學歷精英,名利雙收有地位,受人尊敬!

04、才女學成歸國,打破美國晶片壟斷壁壘

但她似乎並不滿這個完美的狀態,在2014年,毛蔚毅然放棄了令人豔羨的工作,回到家鄉南通市,創辦了飛昂通訊,專注於光纖和有線通訊領域集成電路的研發。

為什麼選擇南通?就正如她的愛國情懷,無論走多遠,最終還是要回到生養自己的地方,重新出發。

目前公司已經實現晶片量產,集成度、功耗、靈敏度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打破了高端光通信晶片被美國公司長期壟斷的局面,有力的推動了國產5G商用和數據中心的發展。

還記得,當初毛蔚創下物理奧賽記錄,也就是她17歲的時候,記者採訪她之後的打算,她說:

「我準備在大學本科學習中,紮實的打好基礎,圓滿完成學業。我覺得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需要科學技術的發達。

就說物理科學吧!理論上有很先進的成果,而在技術應用上卻遠遠落於人後。

人是要有些精神的,祖國培養了我,學好知識報效祖國這是理所當然、順理成章的事情。

再說,我喜歡拼搏,我的理想是為科學事業奮鬥一生。我覺得只有在不斷的奮鬥之中人生才有價值。」

好一句:人是要有些精神的,祖國培養了我,學好知識報效祖國是理所當然,順理成章的!

多年後的她,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當年的承諾,真正家國情懷了。難怪祖國70年華誕,她也受邀去觀禮,實至名歸啊!

05、乘風破浪的姐姐,擁有的是令人驚嘆的品質

1、無論何時何地都不忘本

任正非曾經說過,為什麼要讓中國的雞去外國下蛋,怎麼就不能讓國外的雞到我們這裡下蛋。

這是很通俗的比喻,但卻一語中的,​毛蔚學有所成以後並沒有留在國外,而是堅定不移地選擇回國做貢獻。

不忘本,體現的是一個人家國情懷的品質,單這點,就足以讓人敬佩!

2、堅持自我

在世俗眼中,女孩子不擅長理科,高二分文理的時候,很多會被父母建議選文科。

但毛蔚卻自始至終不受外人影響,堅持自我。在美國工作後,毅然回國搞晶片研發,亦是堅持自我!

這種知行合一的哲學處事之法,在她身上發揮的淋漓盡致。儘管有人說,她是個例,不是所有女孩都能如此。

但我還是想說,退一萬步講,哪怕她今日平平無奇,那也過的自在,遵從內心的活著,誰說不是另一種幸福呢?

總結

能夠放棄高薪,放棄在美國大好的前途,放棄美國的事業,放棄獲得的榮譽,去選擇艱難的集成電路研發。

毛蔚詮釋了什麼叫巾幗不讓鬚眉,女子也能有一番作為。

曾經的清華才女,現在的國產晶片中流砥柱,希望所有的女孩們都能乘風破浪,蛻變成各行各業裡真正的「大姐大」。

相關焦點

  • 天才少女晶片博士,放棄美國高薪,歸國潛心鑽研,打破技術壟斷
    在她的幫助之下,我國成功打破了美國的技術壟斷,實現了科技水平的飛躍式提升。那麼,這位天才少女究竟何許人也?她又為何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呢?在美國學習期間,毛蔚始終保持著自己理科方面的優勢,可以說,毛蔚也用自己的實力,打破了美國人對中國女性的偏見。在獲得了博士學位之後,本可以留在美國的毛蔚並沒有選擇定居美國,當時,她放棄了矽谷方面的高薪工作,毅然決然地回到了中國,並創辦起了飛昂通訊。
  • 驚豔世界的中國天才少女,歸國搞科研打破美國壟斷,姐姐好強
    一說起「中國科學家留學國外,學成之後毅然決定放棄國外優渥的生活和高薪的誘惑,決定回中國報效祖國,打破國外技術比例」的這類故事,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定都是錢學森、鄧稼先等等為中國科學做出過偉大貢獻的閃閃發光的人物。
  • 我國天才少女歸國潛心鑽研,最終打破美國技術壟斷,姐姐真強
    毛蔚是一名出生於江蘇的科學家,早在她高二那一年就獲得了「世界第一才女」的美譽。當時的毛蔚在國家隊裡是年紀最小的學生,卻最終拿到了冠軍,所以大家都稱她為「世界第一才女」。因為對化學、物理的瘋狂熱愛,毛蔚還在初中時就參加了很多競賽,加上不斷地學習和積累,毛蔚在高中時就已經在江蘇省的物理競賽圈裡打響了名聲,經過了嚴苛的選拔和毛蔚自己的努力,終於脫穎而出,成為了國家隊五名選手之一。
  • 美國壟斷再次失敗!84歲院士打破技術壁壘,一箭雙鵰可節省萬億元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國家所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儘快發展起來,只有強大了才能不受欺負,因此我國科學家夜以繼日的研究新技術、新發明,為的就是打破國外技術。如今我國再次傳出一個好消息,84歲院士打破技術壁壘,一箭雙鵰可節省萬億元,美國壟斷再次失敗。
  • 中國高考滿分第一人:留學美國,發明新技術,打破外國壟斷
    侯德榜高中師從清華學堂,通過三年的努力,最後高考以十科均滿分的成績被保送到美國留學,堪稱史上高考滿分第一人。侯德榜出身貧寒,祖父輩均是務農,他的爺爺給他取名侯德榜就是想他在未來能夠金榜題名,出人頭地,後來事實證明,侯德榜沒有辜負他爺爺的期望。在民國時期,都流傳這樣的一句話,"窮北大,富清華"。
  • 中國天才少女「一戰成名」,放棄高薪歸國搞科研,打破美國壟斷
    其實中國少年獲獎並不稀奇,但更為重要的是她是第一個在國際舞臺上獲得物理競賽金牌的女生,並且創下物理奧賽記錄,也因此被稱為「世界第一才女」。高中畢業後,毛蔚先後在清華大學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後來毛蔚和她的先生白昀決定回國,並且在南通市開發區,注資一億人民幣成立了飛昂通訊,專門研究光纖和有線通訊領域集成電路的研發,打破了美國公司長期壟斷高端光通信晶片的局面
  • 84歲科學家不退休造國產晶片,一舉打破美國壟斷,為國家省上萬億
    在現如今的信息化時代中,晶片已經成為很多工業產品的核心部分,它被廣泛應用於計算機、交通、醫療、軍事、通信以及製造業等各個領域,我國也早在上個世紀就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但因為種種原因,在起步階段,七國對於晶片技術的掌控程度非常有限,大量的專利技術都被西方國家壟斷,但晶片技術是科技發展之路上必須攻克的一個難關,大量的中國科學家投身其中,「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國實現了從二極體、三極體到大規模集成電路
  • 施一公:清華學生留學後大多都不回國,在美國碌碌無為卻很滿足
    學校越好,學生留學後歸國的越少根據2019年中國留學白皮書,只有28%的中國學生選擇畢業後立即回國就業。學生本科學校越好,學生留學後歸國的越少。以清華大學為例,清華大學2019屆畢業生中,選擇出國深造的本科生699人,碩士137人,博士199人。據網上的數據調查,清華學生選擇回國的比例為19%!
  • 60歲美國博士毅然回國,帶領15人團隊為國貢獻,打破技術壟斷
    一、出國留學能力出色,得到美國一眾大公司邀請在1944年的時候,尹志堯便出生於北京一個愛國的家庭,他的曾外祖父曾經參加過清末的革命,而祖父以及父親則是都曾在留學之後回到中國以報效國家,而前人的做法,也深深的影響了尹志堯的成長之路。
  • 直接省下上萬億,84歲老人不退休造國產晶片,打破美國技術壟斷
    信息化時代,晶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很多工業產品的核心部分,在計算機、醫療、交通、軍事等領域廣泛應用。此前,關於晶片我國一直依賴進口,但近幾年,早也從起步階段的舉步維艱,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這些離不開大量科學家的嘔心瀝血,正是他們的堅持不懈,我國才能從二極體、三極體再到集成電路、CPU晶片實現蛻變。
  • 中國首顆「基因晶片」誕生!打破美國晶片壟斷:國產化意義不尋常
    【1月8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國在晶片、作業系統這兩項核心技術研發上,一直都落後於人,當然我國在晶片設計、晶片封測這兩大技術領域,已經可以達到世界頂尖水準,但在晶片製造、半導體材料(光刻膠、晶片矽技術)、半導體設備(光刻機)等核心技術以及設備,均依賴於國外技術,但就在這兩年時間裡,全球晶片產業鏈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美國「晶片規則
  • 清華才女破譯北鬥編碼,卻轉手送給美國,如今還想回國發展?
    清華才女破譯北鬥編碼,卻轉手送給美國,如今還想回國發展?眾所周知,清華是咱們國家最高端的學府,一直以來都是莘莘學子嚮往的地方,能考上這裡的學生,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學霸,或者是在某一領域有著超高天賦的人。
  • 天大教授張浩在美被定罪,美國打擊國產晶片的又一張黑網!
    答案就在張浩創辦的諾思主營產品濾波晶片中,濾波晶片是現代無線通信、5G、物聯網、人工智慧等行業的核心與基石,直到今天,該技術幾乎一直被美國安華高科技公司壟斷。不過,諾思已成為中國國內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濾波晶片研發機構,且已形成小批量供應市場的生產能力,對中國晶片行業突破封鎖和打壓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 她是清華才女,卻幫美國「破解」我國北鬥衛星機密,現狀如何?
    在這種心理的作祟下,高杏欣走上了叛國的道路,憑藉著自己得到的第一手情報破解了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並將其賣給美國。她是清華才女,卻幫美國「破解」我國北鬥衛星機密,現狀如何?高興欣的出現,無疑讓美方看到了一絲曙光,這是因為一旦中國成功研製出自己的導航系統,那麼就意味著GPS導航的壟斷地位將會被打破,中國坐擁13億人口,其獨立自主開發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必將產生巨大的影響力,甚至從我國開始輻射到亞洲其他國家,進一步擊潰GPS。所以他們一直希望能夠破解我國的北鬥系統,然而因為我們的防火牆技術十分成熟,美國始終未能成功侵入這一系統。
  • 學術圈8位「乘風破浪的姐姐」!有80後211大學副校長,有90後...
    芒果衛視《乘風破浪的姐姐》已成為今年夏天現象級的爆款綜藝,相比綜藝節目中活力四射的女明星,學術界值得崇拜的「姐姐」其實更多,她們不斷打破「史上最年輕」記錄,擁有遠超同齡人的學術能力和成就,也有令人羨慕的才華和造詣。
  • 清華顏寧、北大許晨陽,歸國人才再度出國,我們的教育怎麼了?
    然而,每年留學歸國的碩士研究生人數僅佔當年出國留學人數的一半。多數留學生選擇留在國外,利用國外資源繼續進行學術研究。一部分留學生選擇學成之後回國,但是在歸國數年之後選擇再度出國,先是清華大學教授顏寧,後是北京大學許晨陽,國家太多青年人才已經流失,導致很多領域後繼乏力,只有幾位老教授還在苦苦支撐。
  • 清華才女顏寧「棄國赴美」,在美國攻克人類50年難題
    我們知道人才是一個國家的核心力量,現如今人們的經濟水平已經逐漸提高了,為了更好的教育,很多家長都會將孩子送至海外去留學,就是為了日後的人生,能夠實現更多的理想與抱負。不過之前有很多的留學生,在學成之後卻選擇在海外發展事業。
  • 北鬥衛星被清華才女破解,完事之後還獲得了美國人的表彰?
    傳言:清華才女輕易破解北鬥系統北鬥衛星被清華才女破解,完事之後還交給了美國政府,由此獲得美國人的表彰……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高杏欣畢業於清華大學精儀系,後來去美國史丹福大學深造,獲得博士學位。她為自己取名Grace Xingxin Gao(格蕾絲)。實際上,她的確是一名在衛星導航領域的才女,研究專注於新型全球導航衛星,她也是首個破解歐洲伽利略導航衛星和中國北鬥導航衛星編碼規則的第一人。
  • 中國北大教授突然宣布,打破美國晶片壟斷機會或將出現
    特別是我們現在所處的這一個資訊時代,我們需要用到特別多的先進晶片,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在晶片這一個領域如果不能獲得更大的成就,取得技術上的突破,那麼我們未來可能會在這一個領域受到其他國家的欺負。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的晶片在生產上所遇到的問題比較大,最主要的是我們沒有先進的光刻機就連蝕刻機也存在一些問題,所以總的來說我們現在已經能夠研製出先進的晶片,但是我們卻不能夠生產出來。
  • 打破晶片壟斷,是國產晶片公司一項艱巨而又光榮的任務!
    美國商務部對中興通訊實施制裁的案例再一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沒有核心的技術,我們的發展將處處受制於人。國內企業選擇進口晶片而不願意投入研發晶片,除了上面的問題之外,還有以下的原因。第一,晶片研發投入的成本高。華為在海思麒麟一個型號的晶片就投入了15億元的研發費用,這僅僅是研發費用而不包括生產設備投入。目前為止,華為的海思麒麟晶片是交給臺積電代工生產的。這筆費用帳使得很多晶片製造企業望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