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湖南耒陽姑娘鍾芳榮,填報志願選擇了北大考古系。
因為自幼是留守兒童,家境普通,很多網友對她的選擇「冷嘲熱諷」,覺得貧窮女孩一味追夢不切實際,應該先考慮掙錢養家,再考慮興趣愛好。
特別是那句「好不容易上了北大為什麼不選個熱門的行業」的質疑,仿佛鐘芳榮這個農村姑娘目光太短淺。
然而,他們不懂鍾芳榮是一個很有主見的孩子,她熱愛歷史,以「敦煌的女兒」樊錦詩為偶像,對金錢看得很淡。就像網友反駁的那樣:我考這麼高的分數,不就是為了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專業嗎?
鍾芳蓉完全可以霸氣回應:我成績好,分數高,有實力任性!
然而,最近有個比鍾芳蓉更加任性的人出現了。這個女孩就是90後小鎮女孩朱姜蓓。生於浙江麗水市縉雲縣壺鎮鎮,7歲赴上海讀書,15歲到英國留學,23歲橫渡大西洋,24歲畢業於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論及她的求學經歷,堪稱顯赫。
然而倫敦求學8年,這個曾經在大西洋上乘風破浪的女孩,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隱居深山養鸚鵡。從2016年起,連續三年期間,她在縉雲城郊仙都山下建成「千鸚鳥舍」,她投入的金錢高達8位數字。
朱姜蓓為什麼會突然想要去深山養鸚鵡呢?她對記者說:「小時候特別喜歡去動物園,會有葵花鸚鵡表演,就覺得鸚鵡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動,可能就是一顆種子埋在心裡了吧。」
不禁想起蒙臺梭利在《童年的秘密》裡告誡父母,兒童有自己天然的「精神胚胎」,他們的成長需要依靠他們自身不斷有意識的、自主的、獨立的與外界環境進行互動來獲得。孩子將來想成為什麼或者做什麼,往往有其內在驅動和內在精神的指引。
朱姜蓓是幸運的,她有一個無條件愛她、支持她的父母。投入8位數的錢財去養鸚鵡,這可不是普通家庭能撐起來的夢想。朱姜蓓的父母是從事貿易生意,有能力為女兒的夢想買單。
超過1800平米的智能控制室,先進的通風和控溫系統,給鸚鵡洗澡的噴淋設備是以色列進口的,還聘請了專業的訓鳥師和育雛師……富二代出身的海歸,認真玩起鳥來,儼然甩了普通人十幾條街。
然而,投入兩千萬真金白銀,朱姜蓓僅僅是為了圓夢童年的「神奇體驗」嗎?馬未都曾經說過一段意味深長的話:
人的一生應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趨利,追求物質上的溫飽;第二重是趨名,追求精神上的愉悅和寄託;第三重是安放靈魂,追求內心的平靜與超脫。大部分人到了名利階段就走不動了,我不希望我這個年齡,還在為錢做事。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留學8年,朱姜蓓無論是物質生活還是精神世界都是富足而寧靜的,她沒有世俗生存壓力的鞭策,不需要為了養家餬口而趨利避害或者蠅營狗苟,她看世界反而目光更長遠了。
麗水是全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城市,她的「千鸚鳥舍」選址就在仙都景區。看過廣闊天地的人野心更大,朱姜蓓最終要建一個國內最大的集科研、科普、觀賞於一體的鸚鵡主題花鳥樂園。今年1月,縉雲縣仙都景區成功晉升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半年後,朱姜蓓的千鸚鳥舍項目在景區的土地正式摘牌。
未來的鳥園裡有親子樂園,孩子們能近距離接觸鸚鵡;有針對獸醫教學的醫院,還有科普本土動植物的科普館……朱姜蓓說這些業態會讓整個仙都景區旅遊層次性更豐富,是一種「合作共贏」。你以為她在燒錢追夢,其實她是在下一盤大棋,未來躺著賺更多的錢。
最讓人羨慕的不是朱姜蓓未來能躺贏賺錢,而是她的圓夢人生,想做就去行動,有家人支持,快樂地做了自己想做的,樂在其中。武志紅在《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裡寫道:
一個人的生命,終究是為了活出自己。如果你有幸在很小的時候就被告知這一點,並身體力行,那麼這回事一個非常不同的人生起點。
比如股神巴菲特,他的父親一再對他說:「尊重你的感覺,你的感覺越是別具一格,別人越喜歡對你說三道四,而這時候,你就更需要相信你自己的感覺。」
巴菲特說:「這是我生命中最寶貴的教誨。」這種教會深入骨髓,他才能做到「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
尊重自己的感覺,這是成功人士的共同特點。
動漫之王宮崎駿說:「我從來不考慮觀眾。」
德川幕府的開創者德川家康說:「過於揣測別人的想法,就會失去自己的立場。」
作為記者和心理諮詢師的武志紅,見的人越多後就發現,身邊的強人普遍有一個特點:強烈的自我意識。他們很小如初中小學生的記事起就有了一個意識,我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幾十年後,他們的人生也的確成為他們想要的樣子。
有強烈的自我意識,知道自己將來想要身,這可能才是一個人真正的人生起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