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半島記者 張婧 毛梓權(署名除外)
作為沿海城市的青島,海鮮是老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近些年我國海洋漁業資源日漸減少,海水養殖和海產品進口成了豐富市民菜籃子的有效手段。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的專家們,便為市民餐桌奉上了很多新鮮的美味。同時,海貨市場也增加了一些難得一見的海產品。為此,本報推出「尋鮮記」系列報導,關注那些即將或者剛剛登上餐桌的新鮮美食。
今年八月,一種來自北極圈的美味——狼鰻在我國實現首次人工繁育。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與青島、煙臺等地院所和企業合作研究的狼鰻人工繁育技術通過了專家的現場驗收。這是國內狼鰻人工繁育首次取得成功,也預示著此前只能靠捕撈野生資源獲得的珍稀魚類有望迎來廣闊的產業化前景,進入大眾的餐桌。
狼鰻其實不是「鰻」
狼鰻生活在北極圈附近,是一種深海、冷水性魚類。體型大,生長迅速。成體可達15~20kg,體長在2~2.5米,被俗稱為「大海怪」,在自然界中棲息於海平面下200米左右暗無天日的海底,平時藏在珊瑚間的巖洞中。有趣的是,作為魚類,狼鰻還是一夫一妻制。
「它雖然叫狼鰻,但它不屬於鰻類科的,它屬於䲁科,因為形狀像鰻魚,所以叫狼鰻。」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陳四清介紹,「這個魚聽著名字很兇,實際上很溫順的。攝食也非常溫和,並不是那麼兇猛。」
在蓬萊的狼鰻養殖基地,現有的幾十條狼鰻生長狀況良好。
11月9日,在蓬萊市劉家溝鎮海頭村的狼鰻養殖基地,在養殖車間的幾個大水泥池中,記者看到了現有的幾十條狼鰻生長狀況良好,並在研究員的鼓勵下親手摸了摸它們。飼養員把扇貝肉和小魚投進水中,這些「大傢伙」們就會緩緩遊上來吞食,性子十分溫和。
海頭村靠海,又有海水井,溫度條件十分適合狼鰻的生長。陳四清每周都要驅車三個小時,從黃海水產研究所趕到這裡,看看他牽掛的小生靈們長得好不好。在他這個專家的眼裡,這些魚更多的是「可愛、好玩和有意思」。
一條能賣一萬多元
一直以來狼鰻都是太平洋漁業的重要捕撈對象,美國、加拿大等為其主要消費國。目前,一對成魚售價高達5000加元,相當於人民幣兩萬三千多元。雖然價格高昂,但因為味道十分鮮美,這種魚在人們的消費需求下,海捕到的數量越來越少。因為它的生長期長,六七年才能在自然界長成,近年來自然資源十分稀少。除了十年前加拿大一水族館在模擬自然環境下成功繁育過一次外,目前國際上還沒有狼鰻人工養殖的技術和數據可以參考。
2010年10月,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陳四清課題組引進了狼鰻苗種,逐步培養成為親體,歷時10年攻克親體生殖調控、交配產卵、受精卵孵化和苗種培育等技術難關。「引進這條魚的幼魚時,只有五十克左右。經過人工養殖到六七年以後開始性成熟,經過三四年的人工繁育和孵化技術的探索,終於在2019年孵出六條小魚,又經過三四個月的培養,小魚變成幼魚,已經可以健康穩定地生長了,通過了專家驗收,說明這個技術走進了一個循環。」
孵化期中的狼鰻受精卵。(受訪者提供)
口感之好令人「震驚」
狼鰻的味道到底有多好,陳四清這樣形容:「它的肉質就像五花肉一樣,一層紅一層白,非常漂亮,口感像果凍一樣。」一個從國外回來的美食家說,他在國外吃到的最好的魚就是狼鰻。「國內有一個美食家,看到我們這個狼鰻說非常想嘗一嘗它的味道。碰巧有一年夏天高溫熱死一條,我們就煮了它吃。他吃完之後,說這條魚好吃到想從骨子裡感謝你。」陳四清震驚之餘,也更加堅定了要讓更多人能品嘗到這種美味的信心。
狼鰻不但口味好,營養價值也非常高,是真正的高蛋白低脂肪,膠原蛋白含量非常高。作為深海冷水魚類,它的魚油屬於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健康包括記憶力、大腦的發育都非常有益。現在人們能攝入的高質量蛋白質越來越少,而狼鰻的人工繁殖技術的突破,將大大補充這塊不足。
10萬粒卵育成兩尾
我們常吃的比目魚,孵化期是四天左右,三文魚是五六十天。狼鰻孵化期長達130多天,是目前已知孵化時間最長的魚類,孵化過程中,溫度、鹽度、溼度、病害等,每個因素都有可能導致孵化失敗,難度極大。「首先這個魚是一個引進的新品種,需要低溫生長。而國內的情況是夏天海水溫度能達到28℃到30℃,冬天在0℃到2℃。而這種魚需要在15℃以下的溫度生長。所以控溫是整個養殖過程中的難點。」陳四清介紹說,一般的魚類養殖一兩年就性成熟繁殖了,而狼鰻要養殖六七年,長時間在嚴格的條件下控制,是需要很高的投入的。
陳四清(右)和引進的魚苗培育出的狼鰻親體。(受訪者提供)
由於狼鰻是新品種,它的整個生育繁殖調控研究員們都並不熟悉。在什麼環境下雄魚和雌魚相親相愛產生受精卵都不知道,所有數據都是經過幾年的嘗試摸索出來的。「在前三年,我們也都看到魚排出卵了,但是都沒有孵化出小魚來,大家非常沮喪,但經過繼續堅持,在2019年終於見到了曙光。」陳四清說,據統計,2010年10月、2012年9月分兩批引進的70尾狼鰻魚苗中,培育出親體(可繁殖的魚)34尾。2016年,採集約1萬粒卵子,孵化不成功;2018年,採集約3萬粒卵子,孵化不成功;2019年,採集約10萬粒卵子,孵化仔魚7尾,成活6尾,培育成功2尾。
兩年後有望走上餐桌
雖然狼鰻的孵化期很長,性成熟時間很長,但是它的生長速度很快。從幼魚長到十斤左右的商品魚只需要兩年時間。在它的快速生長期,一個月可以增重六兩左右,養殖效率是非常高的。陳四清介紹說,這個魚的經濟價值很高,假如按照一百元每斤的話,一條魚養兩年就可以產生一千元的效益。一個普通的車間養一萬尾魚,就可以產生一千萬元的效益,而狼鰻可以實現活運,因此養殖前景巨大。
對於狼鰻的未來發展,陳四清依舊感到任重道遠,「現在只是小試成功,經過中試,比如說我們能培養到五千尾或者一萬尾以上,就可以投入市場銷售。如果進展順利的話,預計得兩年以後。」屆時,一種在我國前所未有的美味將走向海鮮市場,走向國人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