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那點事華山論劍之一:上帝不擲骰子

2020-11-26 科學背後的故事

這事還得從索爾維說起。索爾維是一個比利時企業家,他發明了氨鹼法制純鹼,後來發現他並不是第一個發明的,不過他是第一個使得氨鹼法制純鹼工業化的,所以氨鹼法又叫做索爾維法,後來一個中國人改進了索爾維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效率,這個中國人就是侯德榜。

索爾維發財之後,想到了一個人,沒錯,他想到的是諾貝爾,當時諾貝爾獎如日中天,蓋過了古老的科普利獎。於是索爾維也設置了一個索爾維獎,不過索爾維獎比較小氣,不是錢少,而是限定了獲獎科學家的語言,得說法語或者荷蘭語,而且還得有三名科學家推薦,推薦的科學家中必須還得有兩個比利時人,明說吧,就是獲獎者得是比利時人,沒有啊,人家語言可是沒有規定比利時語啊,這就是索爾維的狡黠之處,因為根本就沒有比利時語,比利時的官方語言就是法語德語荷蘭語,依照他的規定,愛因斯坦肯定得不了獎,因為愛因斯坦說德語。

這種玩法就跟灣灣的金馬獎差不多,憋著勁想讓自己人獲獎,可自己人又不爭氣,生生降低了自己的資格,所以索爾維獎遠沒有諾貝爾獎影響大。

設科學獎玩不過諾貝爾,索爾維只好另闢蹊徑,乾脆組織武林大會,不對,是科學大會,邀請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家來研討最前端的科學問題。

索爾維首屆大會在1911年召開。這時候的索爾維大會用詩人毛潤芝的話來說就是個神仙會,白天聊聊天,晚上喝喝酒,不過這怎麼能過癮呢,於是第五屆索爾維會議主題就定為了「光子和電子」。

華山論劍開始了

先上圖吧。

天下英雄

這是第五屆索爾維會議的合影,可能是有史以來人類智慧的最高代表。牛頓爵爺別不服氣,誰叫你那時候成天不是懟這個就是滅那個,你雖然高於其中的任何一個人,可是好漢也怕人多不是。

大會主席就是德高望重的洛倫茲。當年老爺子提出洛倫茲變換,第一個解釋了麥可遜莫雷實驗的零結果,愛因斯坦就是在洛倫茲變換的基礎上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傳說當年只有兩個半人懂相對論,洛倫茲老爺子就是那半個人,這是一位連愛因斯坦都不得不尊重的偉大物理學家,由他來做大會主席那是當之無愧的。

關鍵是老爺子還是一位語言天才,德語法語英語都精通,由他當大會主席,還省了請翻譯的錢了,要不大家語言不通,如同雞同鴨講,這也沒法討論不是,其實就算請了翻譯也不好說,哪個翻譯能對最前端的物理概念如數家珍啊,要是有這份本事,誰還當翻譯啊,直接就是物理學家啊。

值得一提的是小王子德布羅意,他和索爾維大會淵源頗深,他哥哥就是索爾維大會的秘書,當年就是看了索爾維大會的會議紀要,德布羅意才對物理學產生了興趣,本來他是學歷史的,物理對於他來說就是玩票,結果就玩出了一個諾貝爾獎,這位不羈少年本來準備去參加歷史學研討會,聽說這麼多大佬參加,預感到有大事發生,就退了火車票來參加大會。

玻爾卻沒有這個覺悟,以為這還是一次勝利的大會,團結的大會。玻爾這麼想也有道理,經過這麼多年的艱苦奮鬥,在普朗克和愛因斯坦還有他本人的努力下,三劍客帶領諸位英雄少年終於懟翻了爵爺,是可以總結一下了。

大會一開始,小王子德布羅意就站了出來,聲明自己並不支持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解釋,沒等小王子說完,就被泡利懟了回去。

泡利此人的立場頗值得玩味,他的教父是鼎鼎大名的馬赫,而愛因斯坦最尊重的就是馬赫,曾稱馬赫為老師,所以泡利也以愛因斯坦繼承人自居,也不知道他們這輩兒是怎麼算的。

泡利的老師就是桃李滿天下的索末菲,此公的學生大部分都獲得了諾獎,就他本人沒有獲得,他曾經意圖修補玻爾的原子模型,而且成績斐然,不過玻爾後來徹底放棄了這個模型,所以從師承來說泡利是量子力學的大將,不過內心深處更傾慕愛因斯坦。

這邊兩人爭論未完,那邊海森堡聯手波恩又開始和薛丁格吵了起來。

海森堡和玻爾關係非常,二人情同父子,自然是無條件支持玻爾。

波恩則是撿漏大師,當初海森堡提出矩陣方程後,得意洋洋,以為自己開創了不但突破了物理學,還開創了數學的新天地,說不定可以超越玻爾,和牛頓爵爺齊名,波恩看到論文當即指出矩陣這個數學方法早就有了,並且和約爾當合作重新整理了矩陣方程,海森堡也只能無可奈何地把矩陣力學的發明權與波恩約爾當分享。

薛丁格提出波動方程後,波恩用哥本哈根的觀點解釋波動方程,就讓薛丁格非常不爽,現在波恩舊事重提,薛丁格勃然大怒,老子自己的方程自己不懂嗎?用你來解釋,再說你們的解釋純粹胡扯,老子還是相信愛因斯坦。

薛丁格一生放蕩不羈,號稱「物理界的段正淳」,一生情人無數,關鍵是情人之間還能和平相處,物理界的段王爺名不虛傳。傳說在寫波動方程之時,就有一位神秘情人陪在身邊,這才文思泉湧,創造了不亞於愛神奇蹟年的成就。愛因斯坦也是風流人物,不但和表姐結婚,據說還和蘇聯女間諜曖昧不清,所以兩人算得上惺惺相惜。

大家吵的不可開交,有兩個人卻一直沉默。一個是玻爾,一個是愛因斯坦。

玻爾已經感覺到了這已經不再是一個團結的大會,可是愛因斯坦還沒有發話,他自然也不能說話。

咱們來做一個實驗吧。愛因斯坦終於發言了,玻爾聽聞聳然一驚,什麼?愛因斯坦你做實驗,誰不知道你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老婆要是不在身邊,你連襪子都找不著,你居然肯屈尊降貴做實驗,誰信啊?

呵呵,我說的是思想實驗,不用動手動腳的,愛因斯坦微微一笑,說出了著名的「愛因斯坦狹縫實驗」。

愛因斯坦設置的狹縫實驗和雙縫實驗類似,不過只有一個縫隙,對著擋板上的縫隙發射一個粒子,在穿越狹縫時,擋板會給粒子朝上或者朝下的動量,根據動量守恆定理,擋板受到的衝量就是粒子獲得的動量,只要測量擋板的衝量就可以得到粒子的動量,那麼就可以得到粒子的動量,而狹縫的寬度是可以測量的,所以,不確定性原理不正確。

愛因斯坦說罷,哈哈一笑,看了看玻爾,玻爾苦笑一聲,你說愛因斯坦啊愛因斯坦,你也算是量子論的創始人,這麼拆臺有意思嗎?再說咱倆什麼關係,連諾貝爾獎都一年得,有什麼話不會私下說嗎?

不過既然人家出招了,也得接著啊。玻爾沉吟良久,回應道,擋板也是量子系統的一部分,所以無法精確測量擋板的衝量,所以也就無法得到粒子的動量,因此必須遵守不確定性原理。

愛神的笑容慢慢凝固,衝口而出「上帝不擲骰子」,其實這才是愛神懟玻爾的真正原因,作為量子論的創始人,愛因斯坦並非反對量子力學,他只是不滿玻爾的哥本哈根解釋,愛神從根本上來說,還是承襲自牛頓的決定論者,而玻爾的哥本哈根解釋則讓決定論無處容身,和愛神的世界觀不符。

「愛因斯坦,不要教上帝怎麼做?」玻爾也生氣了,明明自己見招拆招,已經贏了,可愛因斯坦居然掀了棋盤,這算什麼人啊?

第五屆索爾維會議就這樣結束了,不過玻爾並沒有勝利的喜悅,因為他知道愛因斯坦並非易與之輩,下一屆會議一定又是一場血雨腥風。

三年後,愛神捲土重來,這次愛因斯坦沒有廢話,上來就亮出了光箱實驗,其實就是狹縫實驗的升級版。

光箱實驗

假設有一個充滿光子的箱子,箱子上有一個小孔,箱子內部的時鐘可以控制一個快門的開啟,快門開啟一次只能允許一個光子通過,箱子的重量可以精確測量,這樣一個光子飛出去之後,根據質能方程,就可以根據損失的質量測量出其能量,而且由於快門開關是一個常數,這樣就同時得到了光子的時間和能量,測不準原理可就失效了。

這一夜,玻爾輾轉反側,夜不能寐,如果不能破解愛因斯坦的思想實驗,那麼量子學派就土崩瓦解了。

第二天,看到玻爾的星星白髮,愛神也不禁唏噓,看來把老朋友逼慘了,早就聽說中國有一個故事叫伍子胥一夜白頭,看來是真的,中國人真牛啊。

玻爾雖然面容憔悴,卻精神抖擻地站在了愛因斯坦面前,玻爾指出,要想精確測量箱子的重量,應該用一個彈簧秤,這樣箱子重量的變化,就會造成位置的變化,就可以根據彈簧長度的變化測量出來,但是,根據廣義相對論,位置在引力場中的變化會引起時間的延長,這樣說來,兩者還是無法精確測量。

愛神一聲大叫,吐血鬥升,「你這是「乾坤大挪移」?」愛因斯坦說什麼也沒有想到,玻爾居然用廣義相對論來反對他自己,「不,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還請愛兄指教」,玻爾抹了抹頭上的冷汗,微微笑道,泡利扶起愛神,指著玻爾叫道:「你居然使用東方邪術。」「不,這不叫邪術,這是東方智慧。」海森堡站在玻爾身後說道。

「好,好,你再等我三年。」愛神推開泡利,踉蹌著向門外走去,夕陽把愛神的影子拉得很長,顯得那麼落寞。

要是對文章感興趣,麻煩關注一下公 眾 號 「科學史話」,有更多精彩等著你啊。

相關焦點

  • 量子力學之華山論劍
    量子力學是近年來炙手可熱的話題,關於它的文章和書籍數不勝數。對於科普愛好者來說,專業文章難以看懂,如果不能親手計算和推導,那就是天書;科普文章看時感覺很熱鬧,可是合上書本後,往往只能想起一堆故事和似懂非懂的結論,這些結論在腦中像一團糨糊,怎麼也理不清。
  • 愛因斯坦說的:上帝不會擲骰子
    先是小王子德布羅意提出物質波的內功心法奠定了基礎,上帝之鞭泡利則提出了九陰真經,就是泡利不相容原理,簡直就是無所不包,自己親傳弟子海森堡琢磨出了矩陣力學,就好像獨孤九劍,號稱破盡天下招式,不過海森堡的內力不足(數學功底一般,居然不認識矩陣),被波恩帶領約爾當分享了發明權,不過也為量子學派招來了兩員大將,這事就不提了,老師兄薛丁格拿出來六脈神劍,就是波動方程
  • 量子力學那點事兒華山論劍之二:薛丁格的貓
    先是小王子德布羅意練成了九陽神功,這就是物質波內功心法,上帝之鞭泡利編寫了九陰真經,就是泡利不相容原理,簡直就是無所不包,自己親傳弟子海森堡琢磨出了矩陣力學,就好像獨孤九劍,號稱破盡天下招式,不過海森堡的內力不足(數學功底一般,居然不認識矩陣),被波恩帶領約爾當分享了發明權,不過也為量子學派招來了兩員大將,這事就不提了。
  • 量子力學迫使上帝擲骰子?愛因斯坦:上帝才不帶這樣玩
    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能量量子化,標誌著量子力學的建立,隨後玻爾的分層模型,泡利不相容原理等等都在用量子的概率解釋電子的運動。到目前為止,對電子運動的詮釋最受好評的便是哥本哈根學派的電子云模型。電子的確是在繞原子核運動,但是並不是像行星繞恆星那樣的規律。
  • 量子力學最難理解的地方:上帝到底會不會擲骰子?愛因斯坦這樣說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97期,我是常常,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關於量子力學中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上帝到底會不會擲骰子?這主要是指經典力學的絕對論與量子力學的隨機性之間的分歧愛因斯坦堅信:上帝是不會擲骰子的,愛因斯坦相信整個世界都是按照一定的規律去運行的,即使在微觀量子世界,微觀粒子也會像鐘錶似的機械地嘀嗒運轉,這種經典物理規律讓宇宙的每個瞬間都可以決定下一個瞬間,宇宙究竟是按照機械規律去運行,還是上帝依靠擲骰子而去隨機管理?
  • 有書快看 | 上帝擲骰子嗎?豆瓣9.3分的量子力學科普書
    今天有書君想要分享給大家的一本書,書名很有意思啊,叫做《上帝擲骰子嗎》,啥意思呢,這上帝就這麼沒正形嗎,關乎人間大事的決定,要擲骰子? 其實作者起這個名字是有根據的,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撂下過一句話:「上帝是不擲骰子的!」這句話源於愛因斯坦與物理學家波爾關於量子力學的長期爭論。用量子力學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因為隨機、無序、偶然而出現的。不過這個理論可就令終身都在追求真相的科學家們感到尷尬了。
  • 一組關於量子理論的名句;上帝不會擲骰子等
    a,「God doesn't throw a fair dice「;上帝不會擲骰子。b,難道月亮只有在我們看著它的時候才存在?(我認為這一句才是對的。)二,費曼。a,沒有人真正了解量子力學。b,「我們知道它如何計算,但不知道它為何要這樣去計算,但只有這樣去計算才能得出既有趣又有意義的結果。」
  • 上帝擲不擲骰子?
    「上帝不擲骰子」「量子力學是很酷炫。可內心的聲音告訴我,它並非真實之物。這理論說了一大堆,但並沒有真的帶領我們更加接近『老頭兒』(上帝)的秘密。無論如何,我都確信,上帝不擲骰子。」(Quantum mechanics is certainly imposing.
  • 愛因斯坦為什麼要說「上帝不擲骰子」,他發現了什麼?
    在五屆索爾維物理會議上,愛因斯坦和波爾進行了多次的討論,他一直對哥本哈根詮釋不夠滿意,以至於說出了著名的:「上帝是不擲骰子的!」很多人認為,愛因斯坦不願意解釋哥本哈根詮釋中的不確定性原理,才說出了「上帝不擲骰子」這句話,如果把不確定性原理代入宇宙,就像是有一個人不斷的丟骰子,在無限的不確定性中,丟出了宇宙的全部。
  • 上帝到底擲不擲骰子?
    新事物的出現總以讓人不適應的姿態出現,但經典力學與相對論終能以合作式的相互補充,而且兩者具有可用物理知識解釋論定的相同特點,人們也就慢慢就釋然了。事物的出現總會孕育令人不可思議的兩面性。就在《廣義相對論》發表期間,又一新的陣營或者說領域出現了,那便是「量子力學」。
  • 為什麼量子力學要用概率波描述粒子?上帝真的擲骰子嗎?
    科學認識君的《通俗物理100課》系列【第三課:上帝擲骰子嗎?】或許你聽過這樣的話「如果初學者第一次接觸量子力學,卻沒有感到困惑,那麼他一定是沒搞懂」。這是玻爾的名言,當然原話並不是這樣,但意思完全相同。量子力學中有太多違背常識的地方。
  • 愛因斯坦錯了——我們的世界裡上帝不擲骰子!
    1927年比利時索菲爾科學大會上,當愛因斯坦面臨著神秘的量子世界裡喊出:上帝不擲骰子!世界是有秩序的。然而,事實證明他錯了。我們活著的世界是無法測量的!一、神一般存在的愛因斯坦愛因斯坦的成就有多麼偉大。有位科學家的著名的戲謔之言:自然和自然規律隱匿在黑暗之中。上帝說:『『讓牛頓出生吧!"
  • 你還相信愛因斯坦反對量子力學?那你根本不懂「上帝不擲骰子」是什麼意思
    撰文 喬治·馬瑟(George Musser) 翻譯 韓冬上帝不擲骰子——愛因斯坦的名言中很少有哪句話像這句被引用得如此之多。人們自然而然地把這句名言當做是他斷然否定量子力學的證據,因為量子力學把隨機性看作是物理世界的內稟性質。放射性原子核的衰變是自發產生的,沒有任何定律能告訴你何時或是為什麼發生。
  • 愛因斯坦為什麼相信上帝不會擲骰子,量子力學是否真正隨機?
    這次會議最引人矚目的便是愛因斯坦和玻爾關於量子力學的本質解釋爭論。愛因斯坦也提出了「上帝並不會擲骰子」的言論反對量子力學的隨機論。接下來正文就開始了,為了便於大家理解,筆者採用循序漸進的敘述方式。當你看見一輛汽車在公路上高速行駛時,你只需知道汽車的速度和方向,就可以計算出這輛汽車在下一時刻出現在哪裡。
  • 人類的量子信息革命:上帝擲骰子嗎?
    潘建偉教授的演講以「從愛因斯坦的好奇心到量子信息革命」為題,回顧了20世紀初量子力學誕生之初愛因斯坦與玻爾的世紀辯論:上帝擲骰子嗎?經典力學告訴我們:一旦確定了初始狀態,所有粒子未來的運動狀態原理上都是可以被精確預言。這也意味著,一切事件都是在宇宙大爆炸時就已經確定好的。那麼,個人的努力還有意義嗎?
  • 為什麼量子力學要用概率波描述粒子?「上帝真的擲骰子嗎?」
    當第一次聽到既是波又是粒子的光子,我深深感受到量子力學滿滿的惡意。畢竟這種思維太「邪乎」了。隨著學習的深入,我慢慢地將這種反常識的思維當做了量子力學的常態。喜歡科普讀物的讀者一定知道《上帝擲骰子嗎》這本書?從字面上看,中心思想指的是微觀世界那「飄忽不定」的粒子運動。
  • 《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了解量子物理發展史
    《上帝擲骰子嗎》是2006年01月01日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天元。本書主要通過講述量子物理的發展史,簡單的帶我們了解基本的量子物理知識。作為一部科普書籍作者沒有過多的去寫一些複雜繁瑣的物理公式,而是帶我們回顧整個量子物理學的發展過程。起初讀這本書是源於對宇宙的好奇心,提起量子物理不免會讓人們頭疼,太過的複雜專業使我們根本就無從下手。本書則通過一些物理學界中的小故事帶我們深入淺出的了解,免去了一些生澀難懂的科學理論。
  • 愛因斯坦算不算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愛因斯坦和量子力學的旗手玻爾之間的爭論,也聽說過他的不相信「上帝在擲骰子」,如果只看這兩點,容易讓人錯誤的認為愛因斯坦不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其實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的建立有著巨大的貢獻,包括量子力學的奠基。
  • 量子力學那點事群雄逐鹿之五:測不準的互補原理
    海森堡非常不爽,可也沒有辦法,誰叫自己數學不好,可是這麼屈居人下也彆扭啊,海森堡靜下心來,琢磨了琢磨,發現量子力學說了這麼多公式原理,卻沒有一個人說過量子力學到底是什麼,海森堡心中一亮,這是哲學啊,要知道論起哲學來,全世界哪個國家能超過德國呢,康德黑格爾馬克思不都是德國人嗎,恰恰海森堡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