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和感恩才是照進孩子心靈的陽光,讀《踩著麵包走的女孩》

2020-12-06 伊洛愛讀書

從前有個很漂亮的女孩叫英格兒,她家裡很窮,但是她很驕傲,自以為很了不起,長大後,她到一個鄉下富人家裡當傭人,善良的女主人送給英格兒一條長麵包,讓她帶回去送給父母。她來到一塊沼澤地,為了不弄髒她的新鞋子和漂亮衣服,她把那條長麵包扔在泥巴裡,從上面踩過去。可是當她一隻腳踩在麵包上,另一隻腳剛要踩過去時,她和麵包就一起陷進沼澤裡了……

有愛心的孩子心中才有陽光

這個踩著麵包走的小女孩,小時候喜歡做的事就有點讓人皺眉,她喜歡捉蒼蠅,然後把它們的翅膀剪掉,讓蒼蠅變成爬蟲。她還喜歡把金龜子和甲蟲串在針上,讓它們的腳抓著紙張翻來翻去,英格爾興奮地欣賞它們的「表演」。雖然小孩子頑皮是天性,但是這麼一個沒有同情心的小女孩,還是讓人感到有些難過。孩子喜歡大自然,更應該保護大自然的花草樹木和飛鳥昆蟲,孩子的世界應該是最單純的、最美好的,孩子心靈中最該住進的是愛心、感恩、善良、勇敢……而不是以虐待大自然中的昆蟲取樂。

不懂感恩的人生註定是可悲的

英格兒到鄉下富人家裡做工後,女主人第一次提出讓她回家看望父母,她為了跟別人炫耀,愉快地答應了,她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可是,當她走到村口,看到窮苦的母親衣衫襤褸,剛撿了一捆柴,正坐在石頭上休息。英格兒感到很羞恥,覺得母親讓她很丟人,於是她轉身就走了。這個小女孩的虛榮心真是太強了,母親辛辛苦苦操持家計,自己省吃儉用,把英格兒養大,並想辦法送她去有錢人家裡做工,希望她能生活得好一些,可她卻嫌棄自己的母親穿著破舊,配不上自己的光鮮亮麗。英格兒對生養自己的父母沒有絲毫的感恩之心,這樣的孩子多讓父母心寒啊!

換個角度來想,如果她願意,她完全可以用她做工的積蓄給她的母親買一身新衣服,或者買些食物和用品,改善家裡的生活,母親就不用那麼辛苦了。可是呢? 她自己當傭人掙的錢都用來給自己買漂亮衣服和鞋子了。

虛榮會讓人越陷越深

善良的女主人第二次提出讓英格兒回家看望父母,還給她一條長麵包讓她送給父母,可是在路上,她居然把麵包扔在泥巴裡,從麵包上面踩過去,僅僅為了不弄髒她的新鞋子和漂亮衣服。那麵包可是好心的女主人送給她父母的心意,是為了讓她帶禮物回去,讓父母開心的。她不管這些了,眼裡只有她的新鞋子和漂亮衣服,最後她踩上去,卻陷進沼澤裡,越陷越深……

不要隨意踐踏別人的心意

她踩在麵包上掉進了沼澤女人的酒窖,又被魔鬼的老祖母帶到地獄,變成一尊石像立在魔鬼的前房,她身上的衣服骯髒不堪,飢餓難忍,她這時想伸手去夠腳下的麵包吃,卻無法動彈,多麼諷刺的畫面啊,當麵包在她手裡時,她把它扔在地上,用腳踩在上面,隨意踐踏女主人的心意,也不考慮這塊麵包能讓家裡窮困的父母飽食一餐,就為了保持自己所謂的「美麗優雅」,如今卻又視之如珍寶,這是多麼自私可憐的虛榮啊!

很多東西在擁有的時候,我們不知道珍惜,等到缺失的時候再去尋求,已經為時晚矣。

故事的結局,這個踩著麵包走的女孩在暗無天日的地獄中,經過漫長的煎熬和懺悔,最後變成了一隻鳥兒,做了很多善事,最後向著陽光飛走了。

虛榮和自私的代價需要用一生去償還,愛心和感恩才是照進心靈的陽光。

相關焦點

  • 主題班會活動示例之「奉獻愛心,感恩永恆」
    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愛是LOVE,愛是愛心,愛是人類最偉大的語言,愛是正大無私的奉獻。我想這應該是對愛最好地詮釋了。充滿愛的生活是每一個人追求的目標,愛不僅是人的一種基本需要,也是健全人格的基礎,更是心理健康發展的陽光和雨露。如果用生命來譜寫一首曲子,那愛就應該是曲譜上跳躍的音符吧!
  • 創享中國•微亮愛心讀書屋 | 把世界帶進大涼山,讓孩子看見宇宙光
    原標題:創享中國•微亮愛心讀書屋 | 把世界帶進大涼山,讓孩子看見宇宙光在城市中生活的孩子總有各式各樣的圖書相伴小時候有爸爸媽媽倚在身邊將書中故事娓娓道來:讓我們凝聚愛心,為大涼山大營盤學校的孩子架起一道了解山外世界的橋梁,為他們建設「創享中國•微亮愛心讀書屋」。
  • 兩次捐獻骨髓 一個法官的愛心能傳遞多遠
    2009年5月30日23時30分,上海小女孩桑桑,永遠閉上了眼睛。帶著一位北京姐姐、一名年輕法官無私的愛,她靜靜地走了。   「厲莉,桑桑……桑桑她不行了!」厲莉至今仍忘不了那個夜晚,當手機裡一個女人哭喊著告訴她這一噩耗時,她的胸口憋悶得幾乎說不出話來。
  • 歐陽菲菲《感恩的心》,常一個感恩的心,感受世間冷暖
    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支撐起我們幼小的身體,脆弱的心靈,不求回報的付出,作為兒女難以言表。一首《感恩的心》送給天下父母,可憐天下父母心,願所有父母身體安康,願天下兒女常懷感恩之心,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善待自己的父母。這首歌作為經典歌曲,廣為引用,各大愛心募捐活動,教育宣傳片,配上這首歌曲,十分的感人。
  • 用愛聆聽花開的聲音——讀《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有感
    用愛聆聽花開的聲音——讀《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有感灤州市榛子鎮王官營小學 王小芳寒假期間,我認真拜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教育是心靈的藝術》,這本書收集了李鎮西老師的教育論文隨筆。就像書中所說,「教育無處不藝術,藝術無時不愛心。」 給我感觸最深的一句名言就是「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顆赤子童心。「教育離不開愛心。」我覺得愛就是要保持一顆赤子的童心。「只有童心能夠換回童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但讀過《教育是心靈的藝術》後,掩卷沉思,李老師就是懷著一顆赤子的童心關愛每個學生的。
  • 有感恩心明天會更好 寧波一元慈善家愛心連尋甸
    「儘管沒睡好,但我們還是很精神的,我們奔愛心而去!」一元慈善家朱家昇在車上第一個自我介紹,唱歌、繞口令、演講,熱烈的氣氛讓孩子們忘卻了疲勞。上午10點,大巴經過2個小時的山路盤旋,終於來到了仁德新田小學。那裡的孩子穿上了節日才穿的民族服裝,在校門口歡迎遠方客人的到來,手裡還拿著民族刺繡等手工製作的禮物。
  • 打開孩子心靈那扇窗——讀《愛和自由》
    在從教的十年間,我發現很多家長很愛自己的孩子,非常捨得花錢,他們積極地給孩子報各種班,把孩子的課餘時間安排得滿滿的,可孩子的成績卻越來越退步;我也聽到過許多家長的無奈和心塞:「我怎麼說他都不聽,我也拿他沒辦法,胡老師,你幫我多管管他吧!」為了更好地解開家長們的困惑,我經常向他們推薦這本革新了我的教育觀念的書——《愛和自由》。
  • 讓孩子體會大自然,多親近大自然
    讓我們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償還大自然的給予吧!用我們的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呵護、熱愛大自然,不要枉費大自然賦予人類的一切。唯有此,人類與自然才有一個和諧的家園。專家建議讓孩子多親近大自然教孩子們懂得大自然的供養之恩。
  • 汕頭市陽光公益志願者協會2015-2016上半年度活動回顧
    同時送上愛心人士為16名孤寡老人準備的慰問金(1000元/人),為一戶特困家庭送去4000元的慰問金,讓老人感受別樣的親情和溫暖。一共為小桂楠籌集醫療善款22126元,協會根據患者每次住院的實際花費情況和發票分六批將善款送到小桂楠的父親手裡,並密切關注小桂楠的治療情況,值得欣慰的是小桂楠經過治療,已經於2015年12月基本確診康復,桂楠的父親張永堅也將剩餘的1000元善款轉捐支持協會的陽光公益圖書室,讓愛傳遞,讓善循環,感恩所有愛心人士的幫扶,祝福小桂楠健康快樂成長!
  • 用愛撫慰創傷的心靈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這場改革開放以來影響最大的一次地震,牽動了一群致力於從事心靈公益和慈善事業的企業家們。他們在時任浙江千訓愛心慈善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任誌慶為特戰隊隊長的帶動下,自發地成立了「千訓愛心特戰隊」,從全國各地不約而同地趕赴抗震救災的一線。自此,「藍蝶救援隊」的雛形開始從汶川起步了。
  • 學會感恩,生活幸福,感恩是我們生命中永恆的主題
    想到了每一次戰勝困難後的心情,想到了每一次被理解支持後的感動,想到了每次和好姐妹友人相逢的情景,相到了風雨後的彩虹在遠處凝視著我,想到了一切的困難都不在是困難 ,想到了被文字重新復活的我,想到了遠山的呼喚,夢終歸是有的,堅持才是惟一的進步,想到了有你們在傾聽,想到了在終點等我的人是你們。
  • 心靈成長讀書會正式啟動
    2019年3月28日,「心靈成長讀書會」 正式啟動,近百位讀書會負責人參加了讀書會啟動儀式和授權儀式,同時讀書會負責人將接受運營管理系統培訓。據統計,越發達的國家越愛讀書,是因為讀書能讓人們大腦裡裝上好的想法,現代的教育中現在普遍存在缺失,尤其缺失對幸福的引導,缺失感恩與忠誠,缺失對人類及社會發展的擔當和責任,還有對好與壞的審美的扭曲,對金錢的執著,為了提高人類集體的素質,為了讓社會養成讀書的良好風氣,國家現在也積極倡導讀書,為響應國家號召,出於對這些缺失的彌䃼,我們將從推動讀書開始,讀書給人以智慧,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幹,給人以力量
  • 來自高山鄉的報告丨留守兒童想媽媽 向「心靈小屋」傾訴
    如果公開談論留守兒童的話題,我們的心情一定不會輕鬆,甚至會略顯沉重,然而記者在校園裡看到,這些孩子十分陽光、樂觀、懂禮貌,見人主動熱情地打招呼,沒有誰見到陌生人就遠遠躲開。學校是怎麼做到的?細細一番深究之下,是老師們潛移默化立德樹人、育人,將愛心、細心、真心化作一道道溫暖的陽光,照亮孩子們的心靈。
  • 「感恩帳本」背後的愛心延續 50歲陳金霞捐獻眼角膜回報好心人
    而促使她做這個決定的原因是——一個感恩帳本。在她最困難的時候,有一群好心人雪中送炭、捐錢捐物,如今,她也希望用自己的行動將愛心延續下去。「我欠恩人們太多,就算犧牲一切都還不上」2008年5月1日,陳金霞的小叔子和妻子在去壽光辦事的途中遭遇車禍,不幸去世。事後,陳金霞立刻將3歲的侄子趙興智和11歲的侄女趙春婷接回家中。
  • 校長說家教|家長怎樣「說教」才不會讓孩子煩?
    相對而言,我家的端午節、中秋節與除夕年夜飯,帶有更多的教育情境。尤其是年夜飯,頗有點文化味。年夜飯時,酒、飲料都齊全。我會讓兩個孩子說說爺爺奶奶一年來照顧自己的辛苦,說說爸爸媽媽一年來的付出,說說互相說對方一年來的進步和成績。感恩是需要表達的,如果長期不說感恩的話,內心的感恩之情往往也會淡化。在特別的情境中,讓兩個孩子說出內心的感恩話,這是我特意的安排。
  • 關愛星星的孩子!慶「六一」愛心捐贈活動在嘉興舉行
    5月29日上午,在「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由浙江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主辦,嘉興市殘疾人聯合會承辦,碧桂園集團浙北區域、碧桂園集團浙北區域黨支部協辦的「慶六一·關愛星星的孩子暨碧桂園浙北區域愛心捐贈活動」在嘉興市特殊幼兒教育康復園舉行。
  • 陽光關愛·i讀計劃:關正文、李艾、韓松攜手援鄂醫生開講
    有一位小女孩舉了手,認真地說:」上學要努力學習,然後為祖國創建未來。「  「為祖國創建未來,說得好。」關正文示意女孩坐下,又問了幾個孩子。大家都說不知道。  接著他又問:「既然我們已經坐在這裡上學了,為什麼大人們還要我們愛閱讀?」  這個問題比剛才的簡單一些,孩子們開始積極起來。  「閱讀可以學習到課外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