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結構示意圖
中國未來載人空間站構想圖
中國未來載人空間站模型
中國未來載人空間站模型
根據1992年中國正式提出的載人航天三步走計劃,我們已經完成第一步的載人飛船實驗。第二步是完成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對接,並建立臨時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室,這項工作隨著「天宮一號」的發射正在展開。第三步,建造載人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國際空間站將在2020年退役,中國未來空間站卻計劃於2020年左右建成,這一時間上的巧合為中國空間科學發展帶來了契機。
***「天宮一號」太空實驗室為空間站先遣兵
9月29日晚上發射的「天宮一號」是為建立空間站而準備的一個空間實驗室,設計壽命為兩年。它採用兩艙構型,分別為實驗艙和資源艙,重8.6噸,可用於航天員駐留期間的在軌工作和生活。實驗艙的前端安有對接、對接測量和通信設備。繞地順時針方向飛行的「天宮一號」,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幫助航天員進行太空飛行器交會對接實驗。
「天宮一號」在整個載人航天工程中主要承擔著兩項重要使命:一是突破交會對接技術和組合體控制技術;二是作為空間實驗室的雛形,驗證空間站關鍵技術,為將來空間站的建設打基礎。
「天宮一號」與準備11月發射升空的「神州八號」對接成功後,二者將以組合體的方式在太空飛行,由「天宮一號」對組合體進行控制。實驗結束後,「神州八號」將返回地面,「天宮一號」繼續在太空服役,等待「神九」和「神十」飛船前來對接。只有三次都對接成功,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戰略目標才全部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