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站2020年有望獨守太空 規模小造價低

2020-11-26 中國日報網


「天宮一號」結構示意圖

中國未來載人空間站構想圖

中國未來載人空間站模型

中國未來載人空間站模型

根據1992年中國正式提出的載人航天三步走計劃,我們已經完成第一步的載人飛船實驗。第二步是完成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對接,並建立臨時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室,這項工作隨著「天宮一號」的發射正在展開。第三步,建造載人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國際空間站將在2020年退役,中國未來空間站卻計劃於2020年左右建成,這一時間上的巧合為中國空間科學發展帶來了契機。

***「天宮一號」太空實驗室為空間站先遣兵

9月29日晚上發射的「天宮一號」是為建立空間站而準備的一個空間實驗室,設計壽命為兩年。它採用兩艙構型,分別為實驗艙和資源艙,重8.6噸,可用於航天員駐留期間的在軌工作和生活。實驗艙的前端安有對接、對接測量和通信設備。繞地順時針方向飛行的「天宮一號」,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幫助航天員進行太空飛行器交會對接實驗。

「天宮一號」在整個載人航天工程中主要承擔著兩項重要使命:一是突破交會對接技術和組合體控制技術;二是作為空間實驗室的雛形,驗證空間站關鍵技術,為將來空間站的建設打基礎。

「天宮一號」與準備11月發射升空的「神州八號」對接成功後,二者將以組合體的方式在太空飛行,由「天宮一號」對組合體進行控制。實驗結束後,「神州八號」將返回地面,「天宮一號」繼續在太空服役,等待「神九」和「神十」飛船前來對接。只有三次都對接成功,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戰略目標才全部達到。

相關焦點

  • 中國空間站2020有望獨守太空 規模小花錢少(圖)
    第三步,建造載人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國際空間站將在2020年退役,中國未來空間站卻計劃於2020年左右建成,這一時間上的巧合為中國空間科學發展帶來了契機。  「天宮一號」太空實驗室為空間站先遣兵  9月29日晚上發射的「天宮一號」是為建立空間站而準備的一個空間實驗室,設計壽命為兩年。
  • 中國和很多國家合作,未來共同使用中國空間站,為何卻拒絕美國?
    徵服太空一直都是人類的夢想,也是中國這幾十年不斷的籌謀和努力所想達到的目標。我們知道想要徵服太空僅僅只靠一個國家是難以達到的,這是全人類的使命。隨著天宮1號和天宮2號實驗艙的接連完成使命,天宮號空間站計劃正式啟動,一切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之中。
  • 天宮空間站2022年將投入使用,完全自主研發,造價達400億
    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天河號」已經完成了初樣轉正樣的評審。然後長徵5B運載火箭也會發射,而且預計在2022年,領先整整一代的中國空間站將正式投入運營。因為以前沒有中國參與的國際空間站因為資金問題,將停止運營,此後太空上的國際空間站僅有中國一家,上世紀80年代
  • 全世界僅中國一家,我國空間站厚積薄發,艙室造價堪比山東艦
    相比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所建立的國際空間站即將墜毀,我國空間站已經完成了正樣評審,並預計在2022年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到那時太空空間站將只有中國一家。而且我國空間站核心艙天和號的技術水平領先國際空間站一代。
  • 全世界僅中國一家,我國空間站即將來臨,艙室造價堪比山東艦
    相比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所建立的國際空間站即將墜毀,我國空間站已經完成了正樣評審,並預計在2022年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到那時太空空間站將只有中國一家。而且我國空間站核心艙天和號的技術水平領先國際空間站一代。
  • 中國空間站又將有好消息!美國人:中國正在成為太空超級強國
    回首2020年是中國航天的高光時刻,除了嫦娥五號採樣返回,還有天問一號奔向火星,而進入的2021年初,中國空間站即將發射的好消息傳來,新的一年估計又是一個高技術的盛宴。 據《環球時報》稱,中國火星探測器到1月3日為止,已經在軌飛行了163天,飛行路程已經突破了4億公裡,離火星越來越近只有約830萬公裡,相距地球1.3億公裡。根據遙控數據分析,探測器姿態穩定,將於2月份擇機登陸火星。
  • 2021年中國宇航發射任務有望突破40次 空間站核心艙上半年發射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表示,2021年,該集團計劃安排40餘次宇航發射任務,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
  • 揭秘中國空間站
    2020年5月5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次發射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送入太空軌道。5月8日,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返回,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這也是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的第一次飛行任務,期盼已久的中國空間站建造大幕終於拉開。上世紀90年代開始啟動的我國載人航天工程,規劃了「三步走」戰略。
  • 2020年太空將發生三件大事,都與中國有關,最後一個世界矚目
    最近有專家推測,2020年在太空中將發生三件大事,而且樣樣都與中國有關。這三件大事就是火星探測計劃、登月計劃、與天宮空間站項目,其中最後一項令全球矚目。而面對2020年中國將發生的三件大事,有西方專家感嘆稱,看來現在的中國實力已經大幅提升了,中國已經從一個航天大國開始向航天強國轉變,而在火星探測上,目前已經有超過三十顆火星探測器到達過火星。美國與俄羅斯都掌握了火星探測的技術,甚至連後起之秀印度如今也在計劃探索火星。
  • 2020年十大太空飛行故事|SpaceX|太空人|國際空間站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3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雖然2020年是非常艱難的一年,許多國家與新冠病毒做鬥爭,數以萬計的患者相繼死亡,但是2020年並未阻擋太空技術的飛速發展。
  • 2020年太空將發生三件大事,樣樣都與中國有關,最後一個世界矚目
    年在太空中將發生3件大事,而且樣樣都與中國有關,這三件大事就是火星探測計劃,登月計劃與天宮空間站項目,其中最後一項令全球矚目,目前已經有17個國家紛紛請求加入中國空間站項目以進行共同科研,而面對2020年中國將發生的3件大事,有西方專家感嘆稱看來現在的中國實力已經大幅提升了。
  • 中國建造空間站技術先進,造價堪比山東艦,預計2022年使用
    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雖然我國成立的時間稍微晚一點,在發展上也比其他國家落後很多,但是在新中國成立的時候,我國依然有著航天夢,而且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發展之後,我國還將航天夢分為了三步走。
  • 揭秘中國空間站(深度觀察)
    2020年5月5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次發射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送入太空軌道。5月8日,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返回,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這也是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的第一次飛行任務,期盼已久的中國空間站建造大幕終於拉開。
  • 太空上有幾個空間站?中國空間站或將在2024年成為唯一的空間?
    大家經常會聽到太空人在太空空間站上執行任務,那你知道太空空間站是什麼嗎?全世界有幾個太空空間站?先來介紹一下空間站,空間站又被稱為太空站或航天站,它是一種在距離地面高度較低的軌道上,一般是2000千米以下的近圓形軌道上長時間運行。能讓太空人巡航,並進行長期工作和生活的載人太空飛行器。
  • 為了開啟人類太空飛行新紀元,馬斯克炸了一枚造價3.4億元的火箭
    (天下網商記者 黃天然)馬斯克炸了一枚造價3.4億元人民幣的火箭,只為證明載人龍飛船很安全。有了這項緊急逃逸系統的保障之後,NASA和Space X將把兩位美國太空人送入太空,這預示著美國太空梭退役後無法載人進入太空的歷史,可能將在2020年迎來終結。載人龍飛船挺過最後大考北京時間19日晚上11時30分,一枚已回收利用過三次的獵鷹9號火箭,搭載著載人龍飛船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場成功點火升空。
  • 中國天和空間站2022年完成部署
    「天和」空間站,是中國建設的空間站,額定乘員3人,乘組輪換時最多可達6人,預計2022年前後完成在軌組裝建造天和空間站建成後將成為我國長期在軌穩定運行的國家太空實驗室。其基本構型包括核心艙、實驗艙Ⅰ和實驗艙Ⅱ,每個艙段規模20噸級。到2020年6月,已經有來自17個國家的23個科研項目申請未來進入天和空間站,其中包括德國、法國和日本。目前,人類在近地軌道的唯一空間站是美國主導建設和維護的國際空間站。可是,依據美國政府的財政計劃,到2024年國際空間站將面臨失去美國政府撥款的窘境。
  • 中國空間站試驗核心艙已完成正樣產品生產 計劃於2020年發射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中國空間站系統已完成試驗核心艙正樣產品生產,正在開展總裝集成測試。按照規劃,我國將於2020年發射空間站核心艙,由此拉開屬於中國空間站的建設大幕。
  • 中國太空未來規劃:2024年建成空間站,第三批航天員全是科學家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又稱「921工程」,是1992年9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通過決策正式實施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並確立了中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發展戰略,這一戰略確定了中國2020年前的航天發展目標。中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一步是發射載人飛船,突破載人航天飛行技術,建成初步成型配套的載人飛船系統,並據此開展空間實驗。這一階段主要目標在於載人飛船的發射。第二步是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後,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建造發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室,進行一定規模的空間應用。
  • 中國太空未來規劃:2024年建成空間站,第三批航天員全是科學家!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又稱「921工程」,是1992年9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通過決策正式實施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並確立了中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發展戰略,這一戰略確定了中國2020年前的航天發展目標。中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一步是發射載人飛船,突破載人航天飛行技術,建成初步成型配套的載人飛船系統,並據此開展空間實驗。這一階段主要目標在於載人飛船的發射。
  • 神舟十一號四季度發射 2020年前後建成空間站
    任務目標  空間站建造2020年前後完成這位發言人說,按計劃將於2016年第三季度,擇機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2016年第四季度,發射神舟十一號飛船,搭乘2名航天員,與天宮二號對接,進行人在太空中期駐留試驗;在此之前,還將在文昌發射場進行長徵七號運載火箭首飛試驗,通過考核後將於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