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空間站2022年將投入使用,完全自主研發,造價達400億

2020-10-03 紅螞蟻自媒體聯盟MCN

繼火星探測器"天問號"成功發射之後,我國航天事業又將要發生大事情。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天河號」已經完成了初樣轉正樣的評審。然後長徵5B運載火箭也會發射,而且預計在2022年,領先整整一代的中國空間站將正式投入運營。

因為以前沒有中國參與的國際空間站因為資金問題,將停止運營,此後太空上的國際空間站僅有中國一家,上世紀80年代,中國就已經開始為太空空間站做準備了,只是那時候中國經濟實力還無法支撐如此巨額的太空工程,但是現在中國無論是在經濟水平上,還是國際影響力上都有了很大提升。

此前在以美國俄羅斯為首的16個國家地區合力打造國際空間站時,美國聯手其他國家對中國採取技術排擠,在2011年的時候甚至指定且公布了相關的條約,以此來防止中國加入國際空間站。不過最終中國的共同發展理念和行為得到了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的認可,並且與中國籤訂了空間站的相關協議。

天宮空間站在能源供給是通過衍架式架構的柔性太陽能電池翼,同時配以砷化鎵電池技術的中國空間站,供電功率超過國際空間站,可以達到100千瓦的高度。值得一提的是,天宮空間站將原本裝備在二號實驗艙的巡天光學艙花費超百億以上,更是趕上一艘遼寧號的造價,整個天空空間站的造價也預計在400億以上。

目前天宮空間站也擁有自身的天舟貨運飛船,而且在貨物運輸能力目前可是排名全球第一,預計90噸級的天宮空間站主要由一個核心艙與兩個實驗艙組成,這也較為符合中國航天穩紮穩打風格。

天宮空間站每個艙都是20噸級,三個艙加起來最多可容納6人,三個艙整體排列是成T字形對稱,天河核心艙是在最中間,實驗艙「問天」 「夢天」則分別與左右兩側連接。天宮空間站不僅擁有國際空間站的艙外暴露試驗平臺,航天員出艙行走氣閘艙等設施,還在核心艙中裝備了霍爾電推進系統。同時在實驗機櫃數量上,天宮空間站也有23個之多。

中國天宮空間站一旦成功,不但對於中國航空發展將具備劃時代的意義,對於全球航天發展也是非常有益的。畢竟國際空間站在上世紀90年代正式開始運行之後即將退役,而國際航天未完成的科研項目也可以轉移到天宮空間站。

看到天宮空間站在兩年之後,就能走向太空,不得不佩服祖國航天科技的強大,要知道,咱們的空間站是完全靠自主研發做出來,因為人家不願意看到咱們逐漸強大的起來,所以建設我們自己空間站這個過程,是非常艱難的,到底有多難?看過西瓜視頻創作人「三一博士」的視頻:

打開西瓜視頻,搜索「三一博士」,就能觀看完整視頻,西瓜視頻上有很多有關科普知識的視頻,能讓我們學到很多科學知識,更能看清這個充滿科技的世界

漲知識,看西瓜視頻


相關焦點

  • 中國建造空間站技術先進,造價堪比山東艦,預計2022年使用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雖然我國成立的時間稍微晚一點,在發展上也比其他國家落後很多,但是在新中國成立的時候,我國依然有著航天夢,而且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發展之後,我國還將航天夢分為了三步走。
  • 中國自主研發天宮號空間站即將面世,當年各國排擠,如今世界第一
    咱們中國的空間站終於有新了名字叫做 「天宮號空間站」,根據咱們貨運飛船總設計師 「白明生」 透露的信息,2020年咱們天宮號空間站就已經陸續開始建造了,預計2022年就計劃正式建成並且投入運營了,這真的是咱們中國航天事業的又一大裡程碑。
  • 國際空間站故障頻發,4年後面臨退役,中國天宮空間站冉冉升起
    天空是蔚藍色,宇宙是黑暗的,是閃亮的,是無限的,是畏懼的,同時也是充滿希望的另一個空間,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在太陽系中存活了將近50億年,和宇宙相比,地球微不足道,過去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了更好地在太空中工作,建立了國際空間站,如今故障頻發,4年後面臨退役,中國天宮空間站冉冉升起,成為最後唯一的希望
  • 國際空間站將停用,我國天宮空間站即將上線,多國申請合作
    電影行業也放出了消息,阿湯哥將登上國際空間站拍攝電影,俄羅斯也將派人上空間站拍電影,二者都在爭奪第一。我國的「天宮」號空間站預計在2022年建成,目前多國已申請合作,通過篩選確定了合作夥伴。我國的天宮空間站是第三代空間站,它的大小大約在80-100噸之間。國際空間站是第四代空間站,它的大小在420噸左右。
  • 2022年中國天宮空間站,17國加入,打造真正的國際空間站!
    中國用了二十年的時間發射的用於驗證載人的飛船,空間實驗室、目標飛行器和貨運飛船,積累了豐富的太空對接、組裝、並軌試驗,為最終在二零二二年建造完全獨立自主的空間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中國計劃建造由五個模塊對接而成的超一流空間站,每個模塊的重量是二十噸,那麼最後的空間站重量將達到一百噸。要單次將二十噸的模塊發射到太空,需要推力更大的火箭。
  • 央視「官宣」:中國空間站2年後將完成建設
    國際空間站是由美國牽頭研發的太空在軌運行空間平臺,具有綜合性極強的太空研究作用,其上承載了諸多先進的現代化科研設備,可以在太空內進行微重力環境下的科學研究,自然也能夠為太空人提供一個在太空進行生活和研究的基地。
  • 全世界僅中國一家,我國空間站厚積薄發,艙室造價堪比山東艦
    相比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所建立的國際空間站即將墜毀,我國空間站已經完成了正樣評審,並預計在2022年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到那時太空空間站將只有中國一家。而且我國空間站核心艙天和號的技術水平領先國際空間站一代。
  • 厲害了,中國將在2022年建成空間站、2030年完成載人登月
    就在近日,中國航天科技五院發布了中國航天的發展路線以及目標,其中提到中國將在2022年前完成空間站的建設、計劃在2030年前完成載人登月的目標,對於這2大時間點布武只想說「太厲害了」。首先來說2022年完成空間站的建設,這個應該不難完成,
  • 中國空間站傳喜訊,2021年春將發射核心艙,預計2022年將全面建成
    近期在湖南韶山舉行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上,中國載人航天總師周建平稱,在2021年春季,中國將發射搭載空間站核心艙的「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目前,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完畢,其他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展開,最後預計在2022年中國將全面建成「天宮」空間站。
  • 全世界僅中國一家,我國空間站即將來臨,艙室造價堪比山東艦
    相比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所建立的國際空間站即將墜毀,我國空間站已經完成了正樣評審,並預計在2022年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到那時太空空間站將只有中國一家。而且我國空間站核心艙天和號的技術水平領先國際空間站一代。
  • 天宮空間站真面目:一個艙室造價就可比肩遼寧艦,領先整整一代
    就連美國自己也好不到哪裡去,全部實驗機櫃加起來也只有23個,空間站雖標榜「國際」,但事實上卻是涇渭分明,不過這一局面將很快被中國天宮空間站打破。提起天宮人們往往認為它只是一座突破有無,且很「將就」的90噸級空間站,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與美俄等航天強國聯合打造的國際空間站相提並論,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 計劃2022年建成:院士詳解中國空間站"天宮" 技術有望超越國際空間站
    楊利偉介紹,我國發射首個核心艙到空間站完全建成,需十幾次發射,其中最主要的發射有三次,即發射核心艙和先後發射兩個實驗艙,其中計劃於2019年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載人空間站核心艙。若進展順利,中國將於2022年前後建成載人空間站。圖為中國空間站示意圖。
  • 進入天宮空間站17國名單確定,美國被拒之門外,網友:報應來了
    」號國際空間站計劃將在2022年投入使用。而屆時將會有17個國家的23個機構將在「天宮」號空間站進行科研工作。同時,援引環球網的報導,此次「天宮」號空間站的總規模約為66噸,其中此次科研項目主要集中在9大主流領域進行。
  • 2022年建成!中國「天宮」空間站詳情曝光,已有外國專家申請合作
    經過長時間的研發、設計後,中國未來空間站的真面目終於曝光了?據媒體報導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院士近日詳細介紹了未來中國空間站的構造、各艙段概況以及在軌運營階段的規劃。據資料顯示,中國空間站命名為「天宮」,基本構型由核心艙、實驗艙Ⅰ和實驗艙Ⅱ三個艙段組成,提供3個對接口,支持載人飛船、貨運飛船及其他來訪飛行器的對接和停靠。三艙組合體質量約66噸,額定乘員3人,乘員輪換期間短期可達6人,具備10多噸載荷設備的安裝和支持能力,設計壽命不小於10年,具備通過維修延長使用壽命的能力,具備一定擴展能力。
  • 相差20多年上天,天宮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的區別在哪裡?
    其實,國際空間站早在1993年就開始立項,是由美國和俄羅斯共同發起的,然後有日本,歐盟等16個國家共同參與,一起完成了國際空間站的總體設計,1998年11月,完成所有的製造和測試,正式發射入軌。第三步:建造發射載人空間站,按預計規劃,天宮空間站將於2022年左右建成升空從「三步走」計劃的實施情況來看,我國走的每一步都非常穩,每一步都是通過10年左右的時候來準備,實施再完成。
  • 美媒關注中國太空站計劃:2022年前完成天宮三號發射
    美媒稱,在沒有太多宣傳的情況下,中國在2011年將自己的太空站——重達8噸的天宮一號送入軌道,它堅持了兩年,為中國建造和發射8.6噸重的天宮二號提供了實踐經驗。  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5月30日報導,天宮二號在2016年底發射升空,預計它能堅持更長時間。2017年4月,中國的一艘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實現了自動交會對接。
  • 2022年中國天宮空間站,17國加入,將打造真正的國際空間站
    我們地球上的資源已經非常有限了,這些年我們也一直在嘗試與在其他星球尋求定居條件,太空站的建設是我們這幾年來一直都很火熱的一項世界項目。我們人類建設的第一個太空站應該是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就是2022年中國天宮空間站,17國聯手加入建設,打造真正的國際空間站!
  • 中國空間站亮相,這一天終於到了,17國一片歡呼
    你知道天宮空間站嗎?2019年6月12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在維也納聯合宣布,中國的天宮空間站將於2022年前後將會完成建造並且開始運營。
  • 中國空間站將美國拒之門外,真實原因比所謂的「復仇」更加尷尬
    年前後中國自主研發的空間站就要完成在軌建造計劃,預計從2021年到2022年,單為建設空間站大概進行11次發射任務,之後將高密度實施飛行任務。中國並沒有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的建設和科研探討申請,而是獨立自主的研發自己的空間站,就像北鬥導航系統一樣,擁有自主研發的產品才有競爭力,才會更安全。北鬥可不僅僅是導航,大家可以翻看我之前的北鬥黑科技視頻。 在經過10多年的努力,中國自主研發的空間站也即將成型。
  • 中國空間站將應用自主研發的主動型氫原子鐘
    近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自主研發的空間主動型氫原子鐘,在中國載人航天空間原子鐘項目載荷擇優評比中一舉斬獲頭籌,未來將應用在中國的空間站項目中,於2022年左右完成發射。據悉,空間原子鐘項目是中國載人航天眾多項目中難度和複雜度最高的項目之一,該項目將在外太空建立時間頻率實驗室,驗證在地球表面無法完成的相關科學實驗,如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等。項目採用鍶光鍾、銣噴泉鍾、主動型氫原子鐘共同組建空間原子鐘鍾組。主動型氫鍾將作為核心載荷,長期無間斷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