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建成!中國「天宮」空間站詳情曝光,已有外國專家申請合作

2020-12-04 戰爭長廊

經過長時間的研發、設計後,中國未來空間站的真面目終於曝光了?據媒體報導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院士近日詳細介紹了未來中國空間站的構造、各艙段概況以及在軌運營階段的規劃。

據資料顯示,中國空間站命名為「天宮」,基本構型由核心艙、實驗艙Ⅰ和實驗艙Ⅱ三個艙段組成,提供3個對接口,支持載人飛船、貨運飛船及其他來訪飛行器的對接和停靠。三艙組合體質量約66噸,額定乘員3人,乘員輪換期間短期可達6人,具備10多噸載荷設備的安裝和支持能力,設計壽命不小於10年,具備通過維修延長使用壽命的能力,具備一定擴展能力。

在具體設計方面,心艙命名為「天和」(TH),是空間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負責空間站組合體的統一管理和控制,配置兼具氣閘艙功能的節點艙和機械臂,用於實驗艙、載人飛船、貨運飛船等飛行器與其交會對接和停靠,接納航天員長期訪問和物資補給,支持航天員出艙活動。實驗艙I命名為「問天」(WT),備份核心艙部分關鍵平臺功能,具備空間站統一管理和控制能力,配備航天員出艙活動專用氣閘艙。開展密封艙內及艙外載荷實驗,配置實驗艙機械臂對艙外實驗載荷進行操作。實驗艙II命名為「夢天」(MT),用於開展密封艙內和艙外載荷實驗,配置貨物氣閘艙用於載荷及設備進出艙。設計光學艙與空間站共軌飛行,可以實施天文觀測和對地觀察,能夠提供與「哈勃」望遠鏡解析度相當、視場大200多倍的天文巡天觀察能力。

專家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空間站的設計十分科學,甚至可以滿足多個國家科研人員同時入住的需求。在此前中國宣布將在2022年建成空間站,並願意與國際社會進行開放的合作,而天舟貨運飛船未來將承擔起為中國空間站大規模運送貨物的任務,據此前媒體報導稱,俄羅斯西伯利亞專家已申請未來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實驗。

相關焦點

  • 國際空間站將停用,我國天宮空間站即將上線,多國申請合作
    世界上第一個空間站是前蘇聯發射的「禮炮一號」,後來又發射了多個版本。美國也不甘示弱,在空間站方面也大力發展。後來,由於空間站的維護實在太昂貴了,各國決定合作,共同運營一個國際空間站。1998年,第一個國際空間站發射升空。
  • 計劃2022年建成:院士詳解中國空間站"天宮" 技術有望超越國際空間站
    資料圖:2018年1月26日央視《創新中國》節目播出了大量我國載人空間站的畫面。楊利偉介紹,我國發射首個核心艙到空間站完全建成,需十幾次發射,其中最主要的發射有三次,即發射核心艙和先後發射兩個實驗艙,其中計劃於2019年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載人空間站核心艙。若進展順利,中國將於2022年前後建成載人空間站。圖為中國空間站示意圖。
  • 俄媒:中國2022年發射空間站 並向外國太空人開放
    原標題:中國計劃2022年發射天宮空間站俄媒:航天將實現跨越式發展參考消息網8月9日報導俄媒稱,中國計劃2022年發射天宮空間站。天宮預計將遵循與國際空間站類似的設計標準,並向外國太空人打開大門。
  • 美國後院著火,該國和中國合作天宮空間站
    這個國家就是義大利,今年受疫情的影響,我們中國也向他們支援了很多的醫療物資,並且還派出了一些專家團隊。可能是出於感恩,所以義大利也在這個時候和我們中國一起合作完成這一個項目。毋庸置疑,義大利在航天領域中的實力是不容小覷的,畢竟在這些年來義大利所積攢下的經驗就足夠很多國家去學習。
  • 中國空間站即將建成,17個國家獲準登上天宮,唯獨一國排除在外
    在本月17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正式向外界宣布,「中國空間站「天宮」號將在2022年左右完成建設並投入運營。空間站總規模約66噸,長期駐留成員3人,乘組輪換期間可達6人。」中國「天宮」號建設完成後,我們將成為繼俄羅斯之後,世界上第二個獨立建造空間站的國家。
  • 中國空間站傳喜訊,2021年春將發射核心艙,預計2022年將全面建成
    近期在湖南韶山舉行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上,中國載人航天總師周建平稱,在2021年春季,中國將發射搭載空間站核心艙的「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目前,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完畢,其他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展開,最後預計在2022年中國將全面建成「天宮」空間站。
  • 國際空間站或2024年停用,中國空間站將接棒,27國申請合作
    美俄將從現在到2026年左右研發並建造「深空之門」空間站;另一方面,從2020年左右至2030年左右,將建成「深空飛船」,並在月球軌道進行為期一年的火星模擬飛行。至此,月球軌道空間站作為一個中轉和補給站建造完成,並將主要用來測試和完善用於深空探索的太空飛行器——深空飛船。
  • 中國空間站即將建成,美國提出申請卻直接被拒,並不是刻意報復
    中國空間站即將建成,美國提出申請卻直接被拒1998年國際空間站建成之後,一直都是世界各國進行太空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目前來看,只有中國空間站能夠最快投入使用。據我國載人航天總工程師介紹,我國的空間站預計在2022年左右就能建成並投入使用,該空間站至少能夠在太空軌道中運行10年。
  • 天宮一號已墜毀,外國專家正慶祝時,中國又一巨無霸誕生
    眾所周知,中國的天宮一號已於4月3日墜毀入南太平洋中部。正當外國專家都在歡呼慶祝之時,我國又一巨無霸誕生。中國空間站已經走到「航天三步走」計劃的最後一步,我國將在2022年全面建設完成屬於中國的空間站,這款新的巨無霸誕生將會賦予空間站新的生機。已墜毀的天宮一號,早在2016年3月16日就正式終止了數據服務,全面完成了其歷史使命。它本該在2013年6月隨著神舟十號飛船的返航,就停止使用。
  • 中國空間站或提前建成,一票難求
    中國航天迎來了年尾的高密度發射:從11月初北鬥三號「一箭雙星」開啟北鬥全球組網,到12月11日阿爾及利亞一號通信衛星成功發射。剛剛進入2018年,中國航天就頻頻傳來捷報,1月19日,中國的長徵11號快速響應固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了「一箭六星」發射。
  • 中國空間站工程全力備戰!力爭2022年前後建成
    航天工程全線正在全力備戰空間站建造任務,力爭2022年前後完成在軌建造計劃,為後續實現空間站長期穩定在軌運營進行準備。我國空間站工程使用的空間站各艙段、載人飛船、貨運飛船、運載火箭及其他分系統的部分產品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
  • 中國空間站工程全力備戰 力爭2022年前後建成
    目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全線正在全力備戰空間站建造任務,力爭2022年前後完成在軌建造計劃,為後續實現空間站長期穩定在軌運營進行準備。我國空間站工程使用的空間站各艙段、載人飛船、貨運飛船、運載火箭及其他分系統的部分產品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
  • "天宮一號"2011年下半年發射 空間站2020年前建成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記者任沁沁、羅沙)2020年之前中國將完成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即建成中國空間站。全國政協委員、神舟飛船原總設計師戚發軔1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透露,該空間站將包括一個核心艙、實驗艙和貨運、載人飛船。
  • 2023年天宮空間站亮相,全球十幾國參與唯美日被禁,原因感人
    近年來我國航天事業得到極大發展,火箭升空,飛船探月各種好成績,我國的空間站也即將建成。到2024年國際空間站到期退役,而我國的天宮空間站將成為全球唯一在軌的空間站。我國天宮空間站因為後發優勢,比現在的國際空間站要現代化,重量可能超過100噸,可以滿足多人常駐。
  • 官宣:中國空間站2022年前後建成!載人登月已啟動
    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最新消息,目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在全線全力備戰空間站建造任務,力爭2022年前後完成在軌建造計劃,為後續實現空間站長期穩定在軌運營進行準備。
  • 同意16國合作申請之後,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只是沒達到要求
    ,2010年建成後轉入全面使用階段,最初計劃使用到2015年,隨後延長至2020年,後來再次延長至2024年,如果國際空間站不再次延長使用壽命,到2024年國際空間站退役時,中國可能成為全球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
  • 國際空間站漏氣顯「報廢危機」?唯一替代品在中國,2022年建成
    很遺憾16個國家中沒有中國,因為一來中國當初經濟落後,國際空間站的建設太過燒錢;二則是美國反對中國加入,警惕中國成為可以與美國抗衡的大國。不得不說,美國有時候眼光很毒辣,中國的確有潛力成為世界強國,並且在美國百般打壓下還是壯大了。16個國家合作而成的國際空間站當然是個好東西,在科學研究和開發太空資源等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甚至有地球無法提供的優越條件。
  • 厲害了,中國將在2022年建成空間站、2030年完成載人登月
    中國在航天領域雖然起步較晚,在1970年才發射了第一顆衛星,但在近些年中國航天事業發展迅速,取得了一系列驕人的成就,如早些年的載人航天、近期的「北鬥」全球定位導航系統完成建設、「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奔向火星以及「嫦娥」探月計劃穩步進行等,不斷縮小與他國頂尖航天水平的差距。
  • 2022年中國天宮空間站,17國加入,將打造真正的國際空間站
    我們地球上的資源已經非常有限了,這些年我們也一直在嘗試與在其他星球尋求定居條件,太空站的建設是我們這幾年來一直都很火熱的一項世界項目。我們人類建設的第一個太空站應該是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就是2022年中國天宮空間站,17國聯手加入建設,打造真正的國際空間站!
  • 17個國家23個機構受邀在中國空間站開展實驗 外國網友齊聲點讚
    「中國宣布自己的第一個空間站「天宮」並不是只為本國所用,而是為全人類所用。為了證明這一點,中國邀請來自17個國家、23個機構的9個項目登上空間站開展實驗。」(報導截圖。)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發布在海外社交媒體上這段視頻報導,令外國網友看得熱血沸騰。6月12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與聯合國外空司在奧地利維也納共同召開發布會,宣布了聯合國/中國圍繞中國空間站開展空間科學實驗的第一批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