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有一種生物,可以在火星上生存

2020-12-06 百家號

人類對宇宙探索從未停止過,我國大概七千年前,伏羲生活的時代,就在觀察宇宙,觀測天象。現在我們也在一直「挖空心思」尋找可以讓人類移居的星球,卻不重視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按著八大行星由近到遠的距離排行(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火星可以叫成「四弟」,地球就是「三哥」了!四弟與三哥,長得比較像相似度53%!但弟弟火星的繞太陽一周需要678天的時間,而三哥地球繞太陽一周只需要365天。

計算好時間,計算好軌道,如果做宇宙飛船到火星大概8-9月的時間。假如火星上真的可以讓我們人類居住,哪怕只是地球環境的53%,那麼你要坐宇宙飛船8-9月到達。

長途跋涉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很耗費體力的事情。宇宙飛船上可能還沒有火車上硬座舒服。我們坐火車硬座10小時,基本已經是我們極限的,時間再長就可能會是煎熬了,長期這樣會使人心神疲憊。

火星上現在被探測有水,因為溫度低,大多都被凍成冰了,成湖狀。發現水後,就會聯想到生命。生物的進化都是按著,當地環境而進化的,天氣炎熱就葉子大一點,毛少一點,天氣寒冷就葉子小一點,毛厚一點。

闊葉林

所以有水後不一定會有生物,火星上二氧化碳含量特別高,佔火星大氣的95%,二氧化碳雖然二氧化碳含量高,大氣總量也很少,相當於地球的1%,相似就在火星上也有四季更替。溫度不穩定,溫差100多度,低溫時零下130多度,夏季高溫在35度,類似於地球赤道附近的溫度。冰火兩重天的。

土星

我們人來是無法在這上面生存的,氧氣這一項就把我們限制在了地球。但地球其它生物呢,比如我們看不到的微生物呢!

地球

火星的顏色赤色的,氧化鐵含量高!下次再去火星時帶一些地球的上的厭氧菌,帶一些培養皿,足夠這些厭氧菌繁衍7-8代的,厭氧菌首先不需要氧氣,繁衍快,厭氧菌10個小時可以分裂數億後代。

這樣厭氧性菌就會根據火星的環境基因突變,最後完全適合火星的環境,假如這些厭氧性菌活下來了,細菌會不會長得像一隻小兔子一樣大小,正常細菌肉眼看不到,多年以後火星上就出現生物,一種我們看到會害怕的生物。當然這些都是假設,對於一般人來說,只能用天文望遠鏡超遠距離觀察。

人類的智商為什麼這麼高,就是因為好奇心!因為好奇心的緣故,人類的智商還會越來越高,智商越高,科技越發達,想要移居其它星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如果有這一天,我還是願意賴在地球上。哪怕發現了第二顆地球且相似度99.99999%。唯一不相似的地方是沒有我。

如果是你呢,願意留在地球嗎?

相關焦點

  • 什麼生物能在火星上生存?火星上可能有什麼生物?
    水星,火星,金星,地球的大小對比這樣看起來火星並不適宜人類生存,沒有液態水,也沒有氧氣這一生存的必需品。那有沒有生物可以在火星上安家呢?我們可以先來看看不喜歡氧氣的生物:厭氧菌。地球大氣的產生過程再來看看可以製造氧氣的生物:藻類。地球上的氧氣除了紫外線輻射分解水造成的以外,主要的來源就是來自光合作用。藍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對地球表面從無氧的大氣環境變為有氧環境起了巨大的作用。
  • 地球生物能否在火星生存?
    火星上的氣壓極低,相當於地球上空35千米處的大氣壓。35千米是什麼概念呢?是珠穆朗瑪峰高度的4倍。要知道,徵服珠穆朗瑪峰也只是少數人才能做到的事。在火星上,和低氣壓一樣具有挑戰性的是高輻射。由於沒有大氣層的保護,火星上的紫外線極強,這樣的輻射對生物細胞的破壞是毀滅性的。
  • 如何在火星上製造氧氣?科學家:地球上有一種植物就能做到
    人類自從發現了地球以外的行星,便一直抑制不住太空的移民計劃,經過長時間的探索,科學家已經證實,人類目前最適合移民的星球是火星,但在移民之前有個最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人類呼吸所需要的氧氣。而現在科學家已經有了如何在火星產生氧氣的構想。在最新的「科學」雜誌上就詳細講述了在火星生產氧氣的構想,這主要得益於一種植物——藍藻,說到藍藻,大家一定聽說過,它因其旺盛的生命力,往往一不小心就成為湖泊殺手。在前些年我國還對藍藻泛濫進行過直接整治。
  • 有一種生物能夠在火星上存活 科學家稱這是一個奇蹟
    據報導,火星上的惡劣條件可能導致許多生命無法存活,但是研究人員已經發現至少微型產甲烷菌有一種微小的物種能夠適應紅色星球的溫度變化、缺氧環境以及非常低的大氣壓力。如果現在有某種形式的生命可以同時在火星和地球上存活,這可能就是微型產甲烷菌 —— M.formicicum。這是一種產甲烷微生物,可以在在地球上的許多其他地方以及一些奶牛的腸道中找到。
  • 若火星有地球生態環境,其上生物個頭會很大,但這種星球上卻極小
    有人問如果有外星生物的話,是不是越大星球上的生物的體積就越大?這實在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迄今為止我們只知道地球上有生物,其他星球上還沒有發現任何生物,而且在我們地球上,生物的大小差別也是非常大的,最大的藍鯨比最小的細菌能大幾百億倍吧。
  • 地球生命能在火星上生存嗎?你憑想像一下,可能嗎?
    火星上有生命嗎?地球上的生命能在火星上生存嗎?你憑想像一下,可能嗎?國際BIOMEX研究小組包括來自許多國家和空間組織的研究人員,瑞典Umea大學的Natuschka Lee,在空間條件下進行了生物實驗,其研究結果現已發表。火星上的生命是一個研究課題,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許多研究人員。
  • 火星上的生物都去哪裡了?
    火星上的生物去了哪裡?這話問題科學家們研究了幾個世紀,火星上到底存不在在生物?如果存在他們又會是在哪裡?火星上的湖泊為什麼會幹涸?疑似人類建築到底是自然形成還是人為?疑似火星生物 其實按照目前的人類的生活環境來說,火星上是不會有生物存在的,第一,火星上沒有可見的水分,第二沒有足夠的氧氣
  • 火星上有氧氣,那麼人類可以直接呼吸嗎?
    地球誕生已經有幾十億年的時間了,而我們人類也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幾百萬年,在地球上生活著許多的物種,但是人類卻是在這個星球上面,唯一一種高智慧的生物,並且還成為了地球的主人。 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發現有一天地球也會毀滅,因為資源有限,如果有一天資源都消耗完,地球上的這些生命該怎麼辦呢?
  • 火星上的金字塔,與地球上的金字塔有什麼聯繫?
    相較於其他行星,火星更容易生存,不僅僅是火星距離地球近,或是火星上有海洋湖泊的痕跡;而是NASA曾在火星上曾拍到金字塔的存在,或許在很久以前火星上生活著一群火星人。  1983年8月,美國一個名為「使命—火星」的獨立機構向新聞界發表了一個轟動性聲明:「火星有過或存在著文明。」
  • 火星男孩波力斯卡,自稱曾在火星上生存,難道那裡真有高級文明?
    要說我們人類對火星的探索可以說是貫穿於整個航空史,在人們能夠突破地球飛向太空的時候,火星探測器就開始發揮它的作用了。由於火星與我們生活的地球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人類在探測火星的時候就在想這裡會不會是我們的另一個家園。
  • 火星男孩波力斯卡,自稱曾在火星上生存,難道那裡真有高級文明?
    要說我們人類對火星的探索可以說是貫穿於整個航空史,在人們能夠突破地球飛向太空的時候,火星探測器就開始發揮它的作用了。由於火星與我們生活的地球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人類在探測火星的時候就在想這裡會不會是我們的另一個家園。
  • 地球上的無氧耐高溫的生物能在金星上生存麼?金星可能有生物麼?
    金星表面的平均溫度在400℃以上,而地球上至今沒有發現可以在150℃環境生存的物種,所以將地球生命送到金星大概會死光,至於金星自身有沒有生物現在仍算未知。地球上有很多耐高溫的生物,可以分為嗜熱生物和極端嗜熱生物,其中前者多在45℃~121℃環境中生存,在溫度更低一些的環境中也能生存,而極端嗜熱生物卻只能在60℃以上的環境中生存,不過至今沒有找到能夠在150℃環境生存的生物,科學家們也認為地球不會存在能生存在高於150℃環境的生物。
  • 地球上的哪些生命形式可以在太陽系的其他地方生存?
    物理學家相當肯定地認為地球上的生命無法在其他行星的表面生存下來。水星真的非常荒涼。雖然在其兩極地區附近的坑裡有些固態水形式的冰,但是有液態水的可能性很小。金星上可能也可以生存一些高海拔的微生物(高海拔的地方相對地涼爽),但是其地表無法生存(機器人最久也只在其上堅持了2個小時)。且地球高層大氣裡的生物的生存也需要依賴下層生物圈。至於地球就沒什麼好講的了。地球還能夠更適宜生存……圖解:生物圈是所有生態系統的總和。
  • 火星上假如存在智慧生物,人類戰勝他們的機率有多大?
    火星上如果有智慧生物,和人類來一場決鬥,我們的勝算有多大?火星被人類認為是太陽系裡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之一。自上世紀六十年代「水手4號」發射成功後,數十年來,我們對火星有了越來越詳細的了解。火星上到底存不存在生命也成了人類最關注的問題之一。
  • 火星上發現「啤酒瓶」,難道火星生物也喝酒?科學家給出答案
    火星上究竟有沒有生命呢?在小編看來:就目前對火星的了解,火星上存在生物的可能性比較低,火星地表環境並不適合生物生存,而且火星上並沒有磁場,大氣層也非常稀薄,所以對於一些需氧性的生物而言,根本無法生存。前段時間,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了很多含鹽水體,那麼在這些水體裡面是否有生物存在呢?這個就不得而知了,只能等進一步的探索才能夠找到答案。
  • 火星上發現「啤酒瓶」,難道火星生物也喝酒?科學家給出答案!
    在小編看來:就目前對火星的了解,火星上存在生物的可能性比較低,火星地表環境並不適合生物生存,而且火星上並沒有磁場,大氣層也非常稀薄,所以對於一些需氧性的生物而言,根本無法生存。前段時間,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了很多含鹽水體,那麼在這些水體裡面是否有生物存在呢?這個就不得而知了,只能等進一步的探索才能夠找到答案。
  • 火星上存在生物活動的痕跡?美國一教授:火星有很多疑點!
    一直以來人們都對於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爭論不休,從種種跡象表明在火星荒廢之前,它的環境條件極有可能孕育生命,雖然現在從公布的火星照片上來看,那是一個荒蕪的世界,但是不乏有好事者在照片中找到了苔蘚的痕跡.其實火星生命爭論的焦點在於水是否存在以及生命能否在強輻射環境下生存,前者問題已經幾乎得到解答,火星上很有可能存在液態水甚至是海洋.而後者我們可以以地球生命為例.在深海火山口和酸性環境下的納庫魯湖以及其他惡劣的環境之中都能發現有生命活動的痕跡.在這些極端環境下生命活動微弱耗氧量極其小,對於能量的依賴性也很低.
  • 地球上都是碳基生物,但是在宇宙當中,矽基生物更加適合生存
    地球上都是碳基生物,但是在宇宙當中,矽基生物更加適合生存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叫做碳基生物?從本質上面來說,生命產生的基礎物質是有機物,而有機物是本身就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所有由有機物構成的的生物,便稱之為碳基生物,就地球上面來說,雖然生命的種類有很多種,在地球上的很多角度,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很多動物都進化出來比較特殊的能力。
  • 如果將地球植物種植在火星上,會改變火星大氣層嗎?
    如果把植物送到火星上種植,可以改善火星嗎?我們知道火星幾乎沒有磁場,火星的大氣中含有95.97%的二氧化碳,那麼將植物運送到火星,並在那裡種植它們,這會不會是一種改善火星大氣層的方法?也有人認為有些存活能力叫強悍的單細胞植物(藻類)和/或藍細菌與真菌共生,這些叫做地衣,你可以看到它們生長在自然界的巖石上。但是也有人猜測這些生物在火星上的生存能力可能很小。但是我們必須知道,碳飽和環境對植物來說是致命的,只有一小部分的高碳大氣可以被植物處理。
  • 火星探索,未來火星上的孩子們如何展望地球
    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有自己的繞行軌跡,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約有5500萬公裡。從1962年起,地球上的人們開始對火星進行了探索,逐漸揭開了火星什麼的面紗。1965年美國的水手4號發現火星上有大量的環形山,大氣密度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1969年「水手5號和6號」探測到火星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高達百分之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