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症是罕見疾病,其症狀有許多,主要的症狀有這幾種

2021-01-18 內科饒主任

導語:脊髓空洞症是一種進行性脊髓變性疾病,發展比較慢,簡單地來說就是脊髓內形成了管狀空洞現象,通常發生在脊髓處,累及延髓的時候可以稱為延髓空洞症,這種疾病不會傳染,但也不能治癒,大多數情況都是通過手術來縮小空洞,改善病人的症狀,而且這種疾病比較罕見。

01脊髓空洞症是罕見疾病,其症狀有許多,主要的症狀有這幾種

1、 疼痛和感覺症狀

疼痛通常是最早出現的症狀,剛開始的時候,症狀不是很明顯,不易被發現,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會出現疼痛的現象,患者會在沒有任何刺激的情況下出現胸背部或者上肢突發性的疼痛。

患者的雙上肢和胸背部會呈現短袖上衣樣分布的區域,這部分區域會對疼痛刺激以及溫度變化變得不再敏感,經常由於察覺不到疼痛而傷痕累累,導致患者容易受傷,這是感覺上出現的障礙。

2、 運動症狀和莫旺症候群

當患者的脊髓空洞症病情逐漸發展時,脊髓的空洞會擴大,可能就會出現手和小臂無力,伴有肉跳現象,甚至有一些患者的手部肌肉會出現明顯的萎縮,嚴重時可表現為爪形手。

莫旺綜合症通常表現為局部皮膚增厚變硬的現象,在患者的痛覺消失的部位會出現各種表皮燙傷和外傷,時間久了,會出現頑固性潰瘍和瘢痕,甚至出現指末端壞死和脫落的情況。

3、 神經性關節和小便障礙

神經性關節是由於患者的相關關節痛覺消失,從而引起了關節磨損、萎縮、畸形關節腫大等情況,在運動的時候會出現摩擦聲音,但卻感受不到疼痛,最終,這種情況通常被醫生稱為神經性關節。

而小便障礙是疾病發展到晚期時可能會出現的情況,患者可能出現排尿不暢,尿瀦留,這種情況表現為膀胱內充滿尿液,但是無法正常排出的現象,嚴重的時候甚至出現小便失禁的情況。

4、 霍納症候群和其他表現

當患者的脊髓空洞延伸到延髓時,就會造成延髓空洞,延髓空洞發展一段時間後,患者可能出現霍納症候群,霍納症候群的表現是同側瞳孔縮小,眼裂變小,也就是說,眼睛的寬度會變得更窄、眼球內陷、面部也會出現出汗減少的現象。有一部分患者還會出現吞咽困難、飲水嗆咳、眩暈、噁心、走路不穩、平衡出現障礙的情況。

02脊椎空洞症的診斷也比較重要,當醫生發現相關症狀時,會採取這些檢查

1、 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

詢問病史是檢查患者病情的第一步,其目的是確定疾病,排除其他可能情況,醫生通常會詢問患者症狀出現的時間和症狀的特點,以及有無痛覺和溫覺障礙等,有時候還會詢問患者是否出現肌肉無力及萎縮疼痛、小便障礙、吞咽困難、出汗異常、飲水咳嗆、眩暈等現象。

其次,醫生會對患者的身體進行大概的檢查即體格檢查,服務的目的是進一步明確並診斷患者的病情,及時排除其他病情可能性,包括肌力、感覺、皮膚營養、顱神經、反射、關節形態等各方面的檢查,進行相關檢查後,可以幫助醫生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

2、 影像學檢查和X線檢查

影像學檢查是通過影像技術來觀察患者的具體部位的病變情況,其目的是確定診斷,明確脊髓空洞疾病的階段,明確脊髓空洞症的病因,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這種方式比較常用,因為其清晰明了,可以有效幫助醫生判斷患者病情。

而X線檢查的目的是發現患者的骨骼畸形,及時了解到患者身體部位發生的畸形部位。例如脊柱側凸、脊柱裂、頸枕區神經病性關節病等都需要注意,而這項檢查可以有效地幫助醫生發現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

3、 延遲脊髓CT掃描和核磁共振檢查

延遲脊髓CT掃描的主要作用是清晰地顯示出空洞的影像,核磁共振檢查是診斷本病最準確的方法,因此,醫生往往首選該種檢查方式來幫助檢查患者的病情,這種檢查的目的是清晰的,顯示空洞的位置範圍和大小,十分有助於確診該病,也能明確患者是否出現合併小腦扁桃體下疝現象。

03脊髓空洞症需要及時治療,發現該病後,醫生會採取這幾種治療方式

1、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有神經營養藥物和止疼藥,使用神經營養藥物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營養患者的神經,雖然效果不是特別地好,但是副作用也比較小,所以通常可以用於患者治療,醫生會給患者使用常用的藥物,有B族維生素和三磷酸腺苷酶、肌苷和輔酶A等。

止疼藥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患者止痛,緩解患者的症狀,常用的藥物有布洛芬、吲哚美辛等,止疼藥是臨床醫學上常用到的藥物,可以幫助患者解決一部分的痛苦,醫生常常會給患者使用。

2、 手術治療

有一部分患者可以通過手術治療來改善其症狀,但是採取何種手術方式就取決於脊髓空洞症的病因,在手術之後可能會出現症狀復發的情況,所以需要定期去醫院複診,接受核磁共振檢查。

主要的手術方式有椎板切除減壓術和腦脊液分流術等,椎板切除減壓術的目的是為了解除因椎管狹窄導致的脊髓受壓,可以有效幫助患者改善症狀和功能,腦脊液分流術的目的是為了恢復正常的腦脊液循環,解除脊髓受壓,改善患者的症狀。

3、 康復治療

康復治療主要是被動運動以及按摩,被動運動要請專業的按摩人員,尋找進行康復訓練的教練來幫助患者。運動全身的目的是當患者出現肌肉無力的時候可以通過被動運動以及按摩等康復治療,來防止肌肉的萎縮。

如果能夠不及時地接地治療,可能會導致肌肉無力、關節攣縮或者變形,甚至出現大小便障礙的情況,嚴重地影響了生活質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如果及時地進行正規治療,可以緩解此脊髓空洞內的壓力,防止併發症的出現。

結語:脊髓空洞症的患者應該合理安排飲食,如果患者出現了嗆咳或者出現吞咽困難的情況,就應該避免臥位進食,需要小口進食,也儘量吃一點清淡的食物,補充自己的身體營養,對於小便出現障礙的患者,需要正確的引導,必要時可以進行心理疏導,需要進行適當的運動,保護身體健康,促進身體恢復。

相關焦點

  • 脊髓空洞專家殷世榮:脊髓空洞症每個階段的症狀表現分別是什麼?
    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是一種慢性進行性脊髓疾病。病變位置多見於頸髓,亦可累及延髓稱為延髓空洞症。延髓空洞症可單獨發生或與脊髓空洞症並存。典型的臨床表現是節段性分離性感覺障礙,病變節段支配區肌萎縮及營養障礙等。
  • 脊髓空洞症,一種慢性、進行性脊髓變性疾病,越早手術效果越好
    導語:脊髓空洞症這是一種慢性的進行性肌隨便性疾病,通常情況下,以脊髓內充滿液體的異常空洞為主要的特徵性表現,經常發生於20歲到50歲之間的人群,前女性要高於男性。如果在早期進行手術,可以最大限度地獲得更好的恢復,當然該病非常的難以預測且多變。脊髓空洞能否治療和潛在的病因,神經功能層受損程度以及脊髓的空洞位置範圍有著很大的關係。
  • 脊髓空洞疾病北京德勝門:脊髓空洞症大致分為哪幾種類型呢?
    脊髓炎是由病毒、細菌、螺旋體、立克次體、寄生蟲、原蟲、支原體等病原體感染引起,或由感染所致的脊髓灰質或(和)白質的炎性病變,以下肢體癱瘓、感覺障礙和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為其臨床特徵。常見脊髓炎有化膿性脊髓炎、急性脊髓炎、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亞急性壞死性脊髓炎、急性壞死出血性腦脊髓炎、小兒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結核性脊髓炎等。
  • 殷世榮看脊髓空洞疾病:脊髓空洞症對人體的危害都有哪些呢?
    脊髓空洞症是一種緩慢進展的脊髓退行性病變。最先影響上肢,當空洞進一步擴大時,髓內的灰質和其外的白質傳導束被累及,空洞腔以下出現傳導束功能障礙。高發於30-50歲的青壯年,該病致殘率和死亡率較高,危害十分嚴重。如果不及時發現,不及時治療,患者將會有生命危險。下面,就來看看脊髓空洞症的危害有哪些吧!
  • 脊髓灰質炎症狀有哪些
    脊髓灰質炎(poliomyelitis),又稱「小兒麻痺症」,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人類是唯一已知的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天然宿主,糞口途徑為主要的傳播途徑,病毒經口進入腸道,在腸道中繁殖。 90%~95%的脊髓灰質炎為隱性感染,即沒有任何症狀。部分患者可有發熱、頭痛、咽痛、倦怠等。
  • 脊髓灰質炎發展迅速,當出現症狀時,可以採取這幾種治療方式
    01根據臨床表現,脊髓灰質炎可以分為這幾種類型1、 無症狀型這種感染型疾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無症狀型,90%-95%的感染者都是無症狀患者,也就是說,他們感染後都不會有臨床表現,但是從血清中可以檢測出骨髓灰質炎病毒的特異性抗原,也可以通過從咽部和糞便中分離出脊髓灰質炎病毒來判斷患者患了該病
  • 法布雷病屬於可治罕見疾病,主要有這3種症狀,應如何進行鑑別?
    酶的結構和功能都會出現基因突變的問題,使其無法有效地分解脂肪醯基鞘醇三己苷和二乳糖苷神經醯胺會有積聚的問題,在血管、腎臟和神經系統的問題特別突出。在 CpG二核苷酸處有許多基因突變集中是突變熱點,甲基胞嘧啶經脫氨基作用轉化為胸腺嘧啶會造成這樣的結果。變異的 GLA多肽被錯誤摺疊,加工,在內質網中積累,然後通過泛素蛋白酶體途徑降解。
  • 神經系統疾病是什麼,具體症狀表現有哪些
    很多人都有過手、腿部突然抖動發麻反應,這都與神經系統疾病有關。神經系統疾病範圍比較廣,可以說是指患者全身神經部位,主要包括從頭部至腳部等範圍內。神經系統疾病有多種類型,發病集中於運動員、老年人等群體;不同神經系統疾病所對應的治療手段也不盡相同。不過,什麼是神經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還包括哪些表現?所謂的神經系統疾病,主要是指發生在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以及自主神經系統的病徵,同時也以感覺、聽覺、觸覺、運動、意識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為主要疾病的特徵。
  • 結核性脊髓炎需要及時診斷,診斷它的方式有許多,常見的有這幾種
    有一部分患者還會出現排尿困難或者尿急現象,這些症狀會隨著病情的加深而惡化,最終導致癱瘓,輕一點的結果可能是大小便失禁,普通患者可能會出現低熱、盜汗、消瘦,有一些患者的脊膜也會受到損傷,主要以神經根痛為主,主要表現為出現不對稱性、分散性、階段性的感覺障礙。
  • 罕見疾病肌萎縮側索硬化症致病原因主要有哪些?治療方法有哪些?
    01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是一種什麼疾病?這種疾病主要分為哪幾種?(一)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是一種什麼疾病?肌萎縮側索硬化本身指的就是一種慢性神經元性疾病,這種疾病主要是因為身體中的運動皮質上運動神經元和脊髓及腦幹下運動神經元出現了一定的損傷後造成的這種疾病,一旦患上這種疾病是會導致身體的四肢、軀幹、胸部以及腹部肌肉逐漸的出現無力的狀態,很可能同時還會出現一定的萎縮,這也就會逐漸的影響到人的運動、交流、吞咽以及呼吸功能,最終是會導致患者的死亡的。
  • 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6大核心症狀及治療
    視神經脊髓炎是一種免疫介導的以視神經和脊髓受累為主的中樞神經系統炎性脫髓鞘疾病。臨床上多以嚴重的視神經炎和縱向延伸的長節段橫貫性脊髓炎為特徵表現。常於青壯年起病,女性居多,復發率及致殘率高。
  • 脊椎壓迫神經的症狀有哪些 這三種情況要當心
    我們身體的神經都有自己的運行軌跡,而我們的脊椎也在身體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當出現脊椎壓迫神經的症狀時,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是患上了這種疾病,那麼,下面我們就要一起來了解一下這種疾病,脊椎壓迫神經的症狀有哪些?以及脊椎壓迫神經的危害。
  • 腦震蕩的症狀 有這五種症狀要當心腦震蕩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一看腦震蕩的症狀有哪些。腦震蕩的原因有哪些,以及腦震蕩怎麼治療,相信能夠幫助到大家哦。腦震蕩的症狀如果你出現了下面這些症狀起請一定要當心,因為這就是腦震蕩的表現。頭暈輕度腦震蕩會有頭暈症狀,這種頭暈與體位沒有關係,無論行走還是休息都會有一點點頭暈。但是這種症狀在休息幾天後便會消失。
  • 血液病包括哪幾種疾病?有4個症狀需立馬就醫,不能耽擱!
    血液病也就是造血系統性疾病,血液病和多種因素有關如化學、物理、遺傳以及免疫等,其典型症狀是貧血、出血、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以及發熱等。最近這幾年現代工業持續性發展,從而使得血液病發病率逐年升高。
  • 再生障礙性貧血有很多症狀,有些比較明顯,常見的主要有這幾種
    01再生障礙性貧血有很多症狀,有些比較明顯,常見的主要有這幾種1、 皮膚蒼白、乏力和心跳加快皮膚蒼白是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最常見的症狀之一,由於患者體內的血細胞減少,造血功能低下,從而會出現面色蒼白以及口唇和指甲蒼白的情況,有一部分患者也會出現乏力的情況
  • 頸椎病的症狀,五種因素會導致頸椎病
    現代生活中,許多人都存在久坐、長時間低頭看手機的問題,這些情況都很容易讓頸椎發生退變,時間久了常常會引起頸肩部不適,嚴重的話就會壓迫椎動脈或頸神經根,很容易出現頸肩痛、上肢酸痛等頸椎病症狀,非常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 心理疾病有哪些症狀?
    核心提示:到目前為止,精神心理疾病是目前發病率非常高的疾病,雖然我們看上去沒有對身體健康造成很大的傷害,有的患者甚至看上去十分健康,但是患有心理疾病時間較長以後,帶來的影響往往是不容小覷的,生活中一定要多注意適當觀察,才能夠及時發現心理疾病的症狀。
  • 常見性病的主要症狀有哪些?
    性病主要是通過性接觸傳播,病變部位主要在生殖器,我國目前最常見的也是國家關注的主要有六種,包括梅毒,尖銳溼疣,愛滋病,淋病,生殖器皰疹,非淋菌性尿道炎。另外國家把B型肝炎和C型肝炎也列為性病,因為它也是通過性接觸傳播的。
  • 中樞神經損傷有什麼症狀
    中樞神經系統由大腦和脊髓組成。中樞神經系統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長久以來人們都認為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後是不能恢復的。但有些患者的家人仍然積極地給患者進行訓練,不放棄家人的生命。只要了解了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的症狀,才能更好治療。下面介紹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的一些症狀。
  • 頸椎病的症狀 常出現這些症狀或是頸椎病所致
    其中頸項痛是所有頸椎病最常見的首發症狀,多呈鈍痛、隱痛或刺痛,晨起時多見,伴頸項部僵硬、板滯感。上背痛往往容易被誤診胸椎的疾病,患者主要表現為上背肩胛部疼痛,以肩胛內側緣上角最為顯著,可有明顯條索狀筋結感,有的則表現為自頸椎向下呈扇形散開的上背部廣泛的疼痛,其實就是斜方肌典型的分布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