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ferroni:Step by Step 攻克兩兩比較》一文談及「Bonferroni提出,若每次檢驗水準為α',共進行m次比較,當H0為真時,犯第一類錯誤的累積概率不超過mα',這就是著名的Bonferroni不等式。例如,經方差分析,四個樣本均數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需對任兩個均數進行比較,其比較次數m=6,若α'=0.05,則6次比較均不犯第I類錯誤的概率為(1-0.05)6=0.746,犯第I類錯誤的累積概率為1-0.746=0.254。故要使多次比較後犯第I類錯誤的累積概率不超過規定α',可利用上述Bonferroni不等式令α= mα',確定每次比較的檢驗水準α'=α/m。從實質上講Bonferroni法是對檢驗水準進行調整,故又稱Bonferroni校正法,該法適用於所有兩兩比較。」
今天,我們介紹一下率的兩兩比較方法及Bonferroni校正。
【Step01】建立數據文件smoke.sav。
參見:《》
【Step02】根據變量「n」加權,參見:《SPSS常用統計分析教程:3.2.5 加權個案》。
【Step03】單擊【分析】→【描述統計】→【交叉表】
【結果解釋】
皮爾遜卡方為95.725,P<0.05,在α=0.05的水準,可認為不同文化程度的男性吸菸率之間的差別有統計學意義。
表中小學、中學和大學的計數分別帶有一個下標字母:a、b、c,表明小學組、中學組和大學組三個分類分別屬於a、b、c三個子集,即在α=0.05的水準,對小學組、中學組和大學組的吸菸率進行兩兩比較,每兩組吸菸率之間的差別均有統計學意義。
【Step04】重複上述步驟,【單元格顯示】對話框,其他選項同前。
【結果解釋】
經Bonferroni校正對檢驗水準進行調整後,表中小學、中學計數帶有下標字母a,而大學計數帶有下標字母b,表明小學組、中學組屬於子集a,而大學組屬於子集b,即在α=0.05的水準,小學組與中學組吸菸率之間的差別無統計學意義,而小學祖與大學組、中學組與大學組吸菸率之間的差別均有統計學意義。
【原創辛苦,請單擊底部「讚賞」按鈕】
【回復關鍵詞(單個詞)獲取下載地址】
學習資源包:SPSS ;文章目錄:文章 或 art
配套電子書:book 或 電子書
免費(試用)統計工具:
tool、minitab、epinfo、epidata 或 size
投稿:mch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