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型」指各種光線在拍攝時的作用。光型包含6種,分別是主光、輔助光、輪廓光、背景光、修飾光和模擬光。
主光
主光又稱為造型光,是用來顯示主體、體現質感、塑造形體的主要照明光源。在布光中,主光燈擔負著主要照明的任務,被攝體具有什麼樣的明暗造型效果,主要靠主光來造型。另外,被攝體的亮面,也由主光燈進行照明。
作品:壩上-馬上開始
一直想去拍一組壩上冬天的景象,正巧2013年底的時候正好有假便開啟了冬季之旅,拍攝地是紅山軍馬場,拍攝位置在一個布滿雪的山坡上,拍攝時使用了能凸顯場景和透視的賓得DA 12-24mm f/4.0 ED AL IF鏡頭來完成。拍攝這張的照片的時候,我正好拍完遠處的馬匹和駱駝,轉身發現一個牧民已經站在身後給大家拍攝了,我立馬換上了超廣,蹲下來由下往上拍攝出一種大場景雪地配合當地服飾的牧民牽著馬兒抽著煙的故事感照片。此時恰逢下午兩點左右最硬的光線,光線照在牧民身上投下的影子顯得十分生硬,但也是這樣的光線凸現出了男子的滄桑和剛硬氣概。
友情提示
在壩上想拍攝馬匹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此這些馬屁基本都是當地牧民圈養的,專供遊客拍攝使用,有的牧民還會裝扮成蒙古少數民族來供大家拍攝。
輔助光
輔助光又稱為補光,可以提高主光源產生的陰影區域的亮度,提高陰影部分的細節以及減小影像的光比反差。
作品:春·曉
這張照片拍攝於2014年春天的一個日系房間,用的是賓得FA 31mm f/1.8 AL Limited鏡頭,在小的房間中拍攝顯得遊刃有餘。前期的構思是想拍出日式的唯美片子,模特的穿著相對比較素雅和淡色。拍攝中為了讓效果更加唯美和飄逸,讓模特頭靠在床邊若有所思,並表現出一種愜意的慵懶的神情。在暗部放置了反光板來平衡下明暗,為的是讓光比不顯得那麼大,並且可以讓暗部的層次更加豐富。主光燈雖很重要,但有時模特未被照明的部分往往會有很深的陰影,暗面會缺乏細節層次,所以僅僅只有主光是完全不夠的,需要使用輔助光。使用輔助光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模特暗面的亮度。輔助光宜用散光燈,燈光宜柔和,以便起到均勻照明的作用。輔助光不應超過或等於主光的亮度,而是要比主光暗一些,免得破壞主光的光線效果。後期處理時加入了一些鏡頭模糊的效果,並將整體色調控制在一個暖暖的調性中。
輪廓光
輪廓光是用於勾勒被攝體輪廓的光線。在一般情況下,逆光和側逆光用來作為輪廓光的情況比較多。
作品:當夢想照進現實
這張照片於2014年的12月底攝於上海的一間裝修的很文藝的賓館內。創作這幅作品前是打算以這個作品當成紀念2014年的結尾篇來拍的,所以在選材上比平時更加用心。為了達到想要的拍攝效果,我們選了個休息天來撿落葉,且不是所有的落葉都能接受,要色彩好看外形完整並且不髒,還要葉子夠大的才行。在拍攝時,模特處於窗口,光線是從窗口射入室內,形成了一個逆光的效果,而模特的角度正好讓光在模特的側面形成了一道美麗的弧線光影,光線勾勒出模特的優美輪廓。模特若有所思的神情和光線詮釋了整個故事的脈絡。在後期方面主要是裁切方圖,去除多餘的妨礙視覺表現的物體。其次是在順光的位置做了一個光線的效果,通常輪廓光並不直接照射在模特的正面,而是在模特邊緣輪廓部分產生一條類似於亮斑的光線。
背景光
背景光是位於被攝體後方往背景照射的光線,一般用於美化畫面和突出主體。背景光只用於照射背景,一般不直接照射到被攝體上,以免破壞被攝體的光線效果。背景光的作用是提高背景的亮度,增強被攝體與背景之間的空間感,讓空間更有層次更加突出主體。
作品:冰爽瞬間
見下圖,如果沒有背景光,整個背景將是漆黑一片,並且會讓畫面很悶不透氣,同時也會讓水顯得不通透和髒。當畫面背景中增加了背景光後,不僅讓整個畫面通透了,還讓物體和背景之間產生了空間感。
修飾光
修飾光是指在被攝體的局部添加的用來強化塑形的光線,如發光、眼神光、工藝首飾的耀斑光等。
作品:baby face
這張照片拍攝於2010年夏天上海的某個小區內,當時用的是賓得FA 28-70mm f/2.8 AL鏡頭。當時是陰天,光線很均勻,現場裝飾了很多氣球,有幾個長得比較可愛的小孩在氣球周邊嬉戲,於是拿起相機聚焦到一個孩子的臉部,此時他似乎也察覺到什麼了,好奇的瞬間我按下了快門。陰天的光線一般會讓眼睛暗淡無光,但巧合的是,氣球作為一個小反光板投射到了孩子的眼球中,讓孩子的眼睛明亮且通透。在後期處理時,只是簡單提亮了畫面,調整了下明暗對比度,同時提高了一些銳度。如果模特某一局部比較暗,則要在上面講到的幾種光線之外,另外用燈或者道具進行局部照明,這種局部照明提亮的光線就是修飾光。一定要注意,修飾光要用得自然,並且與主光燈的照射方向要保持一致,看上去要不喧賓奪主。
模擬光
模擬光是用來模擬某種場景光線效果而添加的一種輔助光線。
作品:freestyle BBQ
這張照片拍攝於2013年9月夏天的一個樹林裡,由於是室外的弱光大場景,因此使用的是賓得FA 31mm f/1.8 AL Limited鏡頭。這次的拍攝純屬一個巧合,更巧的是手上正好有一個雷射燈(可以散射波點的筆狀燈具)。原本是想用這個燈做燈繪效果,可以產生與眾不同的視覺效果,後來發現使用效果並不是很理想,但單獨打在一個物體上的效果卻是相當有意思。照片是在深夜拍攝的,打開雷射燈,那小小的波點灑在茂密的葉子上產生了大大小小的斑點,好像無數的螢火蟲藏匿於樹叢中的感覺。在後期處理時增加了畫面的飽和度與對比度,同時拉亮了暗部使細節更加凸顯。
這些光型你學會了嗎?多去練習練習,早日成為攝影大師!
完
愛讀(iread360.com)原創讀物|色影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