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大都市人民的生活水平正逐步提高,尤其是80、90後的新生代雙親,因為從小受到父母的關愛和呵護,再加上自身對教育理念的重視,所以在孩子的吃、穿、住、教上真的是花費了很多心血,各種報班、各種課外輔導,各種兒童娛樂項目,還有右腦開發之類的,總有一種感覺,能夠讓自己家孩子享受到最正確的教育和成長是給他最堅實的保護傘。
於是,父母之間的競爭便延伸到了孩子身上,工作上的競爭成為次要矛盾,孩子的學習進度和應試能力成為主要矛盾,尤其對於初中的孩子來說,特別是一二線城市,正因如此,《新概念英語》的熱度直線上升,這本被很多家長甚至學校推薦的英語能力培養「神書」到底有何神奇功效吶?
首先說一下《新概念英語》的出身吧,出版於1997年10月1日,作者是亞歷山大,因為知識的全面性、課程設計的嚴謹性、內容互動的生動性,被很多家長喜愛,一共分為四冊,將識字、聽讀、英語能力培養整合到一起,由淺入深、細膩有品。
為什麼說由淺入深吶?因為《新概念》四冊書的課程設計上就是按照或者遵循我們國人的正常思維邏輯和知識掌握程度來制定的。
第一冊著重培養孩子的說話能力,或者說測驗孩子對英語口語感興趣的幅度;
二三冊則是在第一冊把簡單對話熟悉或讀完的前提下,在畫面設計和談話內容上的一些升級;
而最後一冊則相對較難,因為選的文章準確來說是對話內容基本上都是原文,所以在閱讀和學習上自然會不好理解,好在《新概念英語》在上市之初就確立了讓英語學習簡約好玩的教學宗旨。
我相信很多同學和我一樣,在學習完《新概念》第一冊後,都產生了一個糾結好久的問題,如果立馬上第二冊,怕覺得內容難度增加後興趣下降,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英語交流信心也給澆沒了,但不上吧,又怕把進度給落下,把經過磨練修為得來的英語語感給流失了。
後來看了俞敏洪老師一則在搜狐上的採訪分享後,我懂了,要緊接著繼續學第二冊,為什麼吶?道理很簡單,四個字:趁熱打鐵,沒想到效果還真不錯,學習力也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脆弱」,但還是要注意一些方式方法,看完俞敏洪老師的文章,再結合自己的一些心得,對於如何重點學好《新概念英語》第二冊,我總結了如下三點:
1.情景模擬
因為《新概念英語》的創作源頭還是在國外,一些語法情景和單詞用法與我們中式傳統的理解不太一樣,比如「It was Sunday」,中文譯為那是個星期天,在我們看來,應該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個星期天,但其實不然,因此對於一些相對具有文化符號屬性的語句可以邊做動作邊閱讀邊體驗,這樣可能更好理解。
2.化整為零
第二冊相對於第一冊來講,單詞構成更多,語法代入更強,因此建議學會拆分,把一些完整的句子拆分成多個場景,想像為有故事現的分鏡頭,然後多次練習,效果很好。
3.重複背誦
俞敏洪老師曾經說過一句話,原本的話我忘了,大概的意思是學會《新概念英語》,你不能說你還學不會英語,但要重複背誦,用閱讀量來換詞彙量,尤其在語法上,不能特意強調時態屬性,而是要從多樣化情景單詞背誦中增強記憶點。
最後,以上觀點僅為本人所感所知,每個人還是要根據自身能力、習慣和學習進度進行調整,希望您早日找到英語學習的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