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驚現電詐黑灰產業鏈!非法牟利40餘萬元!警方已......

2021-01-15 自貢在線


歷經3個月的縝密偵查,今年8月底自貢警方成功破獲一起倒賣銀行卡和對公帳號的團夥犯罪案件,該團夥倒賣卡號共計120餘張,非法牟利40餘萬元,斬斷了一條藏匿在自貢、內江、南充三地,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提供作案工具的黑灰產業鏈。

該案是我市公安機關近年來查獲的層級最完整、查處人數最多、涉及違法行為最多的一個銀行卡、對公帳號犯罪團夥。我市公安機關於2020年9月至12月期間,分三次將9名涉案人員移交檢察機關並提起公訴。

來看看詳細的破案經過呀


今年5月24日,大安分局根據線索,對5個涉嫌參與電信網絡詐騙的對公帳戶開展相關工作。經初步偵查,5個涉案對公帳號分別歸屬陳某、劉某、王某3人,與上述涉案帳號交易密切的有30餘個個人帳號,其中13個帳號歸屬自貢、12個帳號歸屬南充、其餘歸屬外省市。

民警在偵辦過程中發現,上述對公帳號和個人銀行帳號,均存在參與電信網絡詐騙的違法犯罪行為,且在電信網絡詐騙中充當了作案工具。為此,大安警方調集精幹警力,加大偵辦力度。

最終,辦案民警結合前期摸排調查的情況分析研判出:在自貢,存在多級卡商!這裡的「卡商」,是指從事組織收取他人銀行卡、對公帳號、手機卡號,並用於銷售牟利的人員,為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行為提供了「接收和轉移資金」的作案工具。

警方梳理發現:自貢籍男子萬某作為總卡商,收卡後通過秘密渠道銷售至境外;其下面有李某、邢某、餘某三人,分別在自貢、內江、南充三地負責具體實施收卡;卡主,即辦卡人員,均為混跡社會人員,以吸毒人員居多。

買家、卡商、收卡人、卡主,四者形成一條完整的黑灰產業鏈,層層賺取差價。辦案民警透露,卡主因為急需用錢,便在多個銀行辦卡,以每張卡200—300元的價格賣給收卡人,收卡人以500元左右的價格賣給卡商,卡商最後以800—3000元不等的價格賣給買家。整個鏈條幾乎零成本,使得不少人鋌而走險。

確定鏈條中的人員信息後,警方決定收網。今年6月10日,辦案民警在自貢將收卡人李某、李某的妻子胡某(協助)、對公帳號卡主陳某、劉某等人抓獲;當天,卡商萬某在成都落網。

6月12日,在南充警方協助下,我市民警在南充將收卡人餘某等7人抓獲。後經審訊,其中4人不涉及該案,移交南充警方另案查處。今年8月,對公帳號卡主王某、收卡人邢某相繼落網。另抓獲開辦卡人員十餘人。

據警方在萬某家中搜出的一本筆記本記錄顯示,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期間,萬某先後購得銀行卡60餘張,卡主有20餘人。

經審訊:萬某、李某、胡某等人,對買賣銀行卡,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的違法事實供認不諱;陳某、劉某、王某等人,對買賣對公帳號,涉嫌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的違法事實供認不諱。此外,在偵查中還發現,繆某、胡某二人將涉案銀行帳戶內資金據為己有的違法行為,已構成盜竊。

該案歷時3個月,警方共查扣電腦20餘臺、手機50餘部、銀行卡50餘張、資金15萬餘元。據查證,該團夥在2019年10月至今年3月,買賣銀行卡、對公帳號共計120餘張,非法獲利40餘萬元。警方還查證,被買賣的信用卡涉及近二十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現已核實七起網絡詐騙案件,涉案金額200餘萬元。今年9月至12月期間,警方分三次將萬某、李某、胡某等9名涉案人員,分別以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涉嫌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涉嫌盜竊等違法行為,移交檢察機關並提起公訴;對開辦卡人員採取了對應處罰並上報為懲戒對象,期限五年,對買賣的120餘張銀行卡和對公帳號採取了對應的措施。


電信詐騙分子利用特殊計算機軟體,模擬電話號碼,冒充親人或朋友給你發簡訊,謊稱其犯罪被抓、生病或車禍住院、甚至遭綁架等,要求匯錢到指定帳戶救急。如果你收到「請把錢存到×銀行,帳號××」、「還未匯款吧,帳號已改為××」、「錢請還至帳號××」等內容簡訊,一定要看仔細哦!是不是你正好有資金來往的商業夥伴?最好先打個電話給你要還錢的朋友,核對銀行帳戶,別想當然地以為就是對方而匯款。 通過網絡、電話、簡訊等方式發布虛假低息(無抵押)貸款、高利息融資信息,辦理高額信用卡等信息,如你打電話去諮詢,再一步步要求你繳納保證金、定金、預付利息、中介費等各種費用,誘使你將錢匯至指定帳戶。騙子利用淘寶網、釣魚網站騙取受害人進入下訂單後,以將訂單製作成手機二維碼為由,要求受害人掃描二維碼進行支付。當受害人掃描二維碼下載某不知名軟體後,手機將收不到支付寶發送的驗證信息,騙子以此將受害人支付寶內現金悄無聲息地轉走。熟知「二維碼」相關知識,不要輕易通過掃描二維碼訪問網站提交的自己的個人信息,如果掃描出來的是一個下載軟體,一定要弄清楚軟體用途,否則不要安裝。利用微信附近的人,偽裝成「白富美」、「高富帥」,騙取對方感情和信任後,以資金緊張,家人有難為由騙取錢財;在朋友圈發布「愛心傳遞」救助等信息,要求通過微信等方式轉帳,所留聯繫電話均為收費和詐騙電話;冒充商家發布「點讚有獎」,套取參與者個人信息,以「手續費」方式進行詐騙。公安機關破獲的詐騙案件中都有一個共同的規律,詐騙分子無論花言巧語,手法如何翻新,最後都要落到一個點上,就是要錢。所以在此要提醒廣大群眾,千萬不要輕信那種來歷不明的電話、簡訊,不要輕易透露自己的身份和銀行卡的信息,如果有疑問的話,要及時打電話給公安機關,哪怕向你的親友、記者以及比較有見識的人詢問一下、核實一下。 一、一旦匯款後發現用戶被騙了,可在第一時間撥打中國銀聯專線95516請求幫助。
三、及時與匯款的銀行櫃檯聯繫,將被騙的情況向銀行工作人員反映,請求幫助或直接打報警電話110。

●炫酷!自貢可以直飛成都,只要45分鐘!乘坐機場年底完工!

●多圖直擊!G348(原s305)已經打造成這個樣子了...

●100萬元打了水漂!自貢這棟自建「別墅」 違法被拆!建築面積達1800㎡!

相關焦點

  • 福州警方去年電詐案破獲量「2000+」
    福州晚報記者 程明 林春長  福州警方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高發態勢,著力打造集防範、打擊、治理為一體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防控新模式,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2020年,全市共破獲電詐案件200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900餘名,市反詐騙中心止付被騙資金5747萬元,勸阻挽損438.9萬元,電話、見面預警勸阻2.3萬人次。
  • 【電詐防範】德令哈公安:小心!「95」開頭的電話
    【電詐防範】德令哈公安:小心!三人各自利用自己掌握的資源尋找客戶轉租線路牟利。>隨後警方將楊某為首的6名犯罪嫌疑人抓捕歸案,至此這個犯罪產業鏈的15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網。
  • 浙江警方查處684個非法安裝使用針孔攝像頭點位
    中新網杭州11月14日電(張斌)14日,記者了解到,日前,浙江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偵破「1.17」非法生產、銷售、使用針孔攝像頭專案,發現一批涉及國內其他省市、涉嫌非法銷售和使用針孔攝像頭的犯罪線索。截至目前,浙江警方先後查處本地非法安裝使用針孔攝像頭的點位684個,查扣攝像頭714個,共查處刑事案件2起,查處違法案件35起。
  • 破獲電詐案100餘起,抓獲120餘人,這是遂川刑警的2020!
    電信詐騙,嚴厲打擊不懈怠電信詐騙發案形勢不容樂觀,刑警大隊聯合反詐宣傳隊採取傳統入戶宣傳和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宣傳方式,通過發放宣傳單,張貼海報,播放防詐提醒語音,警用無人機空中喊話等方式,向群眾及時發布預警提示,全力營造「全警打擊、全民反詐」的良好氛圍,增強群眾的防騙識騙意識。
  • 70餘人獲刑
    短短5個月時間,他利用非法購買的6000餘條公民個人信息「薅羊毛」,賺了7萬餘元。令人瞠目結舌的是,這些個人信息竟來自於老年人的手機,數百萬臺老年人手機中「病毒」後被非法控制。近日,一條以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為犯罪手段的黑灰產業鏈70餘名涉案人員被浙江新昌縣法院判處刑罰。
  • ​【電詐防範】微信還能出租?警惕!
    ​【電詐防範】微信還能出租?警惕!有「租號」需求的不是違法犯罪團夥,就是想打「擦邊球」的灰產組織。他們在網上發布虛假廣告,美其名曰是「短期租借」,其實就是變相盜號,哄騙用戶自己交出帳號、密碼,再理所當然地將這些帳號挪作他用。而向這些人開放帳號使用權的結果就是,用戶的帳號後期可能會被盜用,直接損害自身及親友的切身利益,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參與到網絡黑灰產的運作中。
  • 颶風8號收網螞蟻神盾局助警方斬斷電信網絡詐騙案
    ( 警方繳獲各類作案工具 )[]登陸「理財網站」被騙數萬元2016年10月,江門警方接到群眾陳某某報案,稱其被不明身份的QQ好友誘騙至「聚某國際理財網站」進行投資理財,先後4次向該網站轉帳累計1.1萬餘元,發現被騙後報案。
  • 流量造假亂象頻發 形成龐大黑灰產業鏈
    記者調研發現,不僅是網絡直播帶貨,當前網絡平臺虛假流量亂象頻發,已形成了龐大的黑灰產業鏈,破壞市場競爭環境、擾亂輿論生態,暴露出平臺管理和依法監管存在的問題和難點。「引流」手段繁多 黑產業鏈已形成近期,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報告點名數位明星,指出其在「雙11」直播中疑似造假刷單,對觀看人數、銷售數據「注水」。
  • 夫妻倆使用超聲波捕魚器在長江非法捕魚獲利24萬,長航武漢警方深夜...
    但禁令之下,非法捕撈野生江魚的現象依然偶有發生。近日,長航公安局武漢分局漢陽派出所聯合武漢市漁政部門開展聯合執法行動,成功破獲長江武漢段水域首起超聲波非法捕撈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5人,涉案價值20餘萬元,一個「捕運銷」一條龍產業鏈被斬斷。
  • 江上打、水上查、陸上堵——上海警方嚴打長江上海段非法捕撈
    上海警方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指示,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公安部的統一部署,組織開展了嚴厲打擊長江上海段非法捕撈犯罪專項行動,以「零容忍」的態度重拳出擊,嚴厲打擊非法捕撈、運輸、經營長江水生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的違法犯罪行為,堅決斬斷非法捕撈、運輸、經營的黑色產業鏈。今年以來,警方已偵破36起非法捕撈案件,有力遏制了長江上海段非法捕撈犯罪活動。
  • 蚌埠警方摧毀狩獵、販賣野生水鳥黑產業鏈
    中安在線 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據安徽商報報導,記者從蚌埠警方獲悉,5月25日,五河縣公安局森林派出所破獲一起跨多省非法狩獵、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案件,先後抓獲犯罪嫌疑人7人,一舉搗毀一條長期非法狩獵、販賣野生水鳥的黑色產業鏈,涉案野生鳥類多達10萬餘只。
  • 鬥魚「最大直播間賭場」一年吞金1.77億,單日流水高達1317.67萬元
    山東威海偵破「3·13」案  威海網安部門打掉一個為下遊犯罪提供物聯網卡及隱蔽上網鏈路的黑產團夥,抓獲包括運營商內部工作人員牛某在內的犯罪嫌疑人23名。2017年以來,上海某公司吳某勾結某運營商員工牛某,批量購買100萬張定向流量物聯網卡,違規搭建代理上網伺服器並銷售裸卡,致大量物聯網卡被用於電詐等違法犯罪。
  • 龍巖3名男子深夜在ATM機來回取款……最終被新羅警方「團滅」!
    3名男子深夜駕駛車輛前往某銀行,陸續在銀行ATM機取款……近日,新羅警方循線追蹤,精準研判,成功打掉一電信詐騙「洗錢」團夥,抓獲嫌疑人3名。經過循線追蹤,民警成功將3名嫌疑男子控制,現場查獲多張銀行卡及一個裝有近40餘萬元現金的背包。面對強大的審訊攻勢,簡某偉、蘇某、簡某橋等3名犯罪嫌疑人對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經查,犯罪嫌疑人簡某偉、蘇某、簡某橋等3人於2020年11月中旬聽說從事電信詐騙「洗錢」可從中賺取一定費用,就計劃從事違法犯罪勾當。
  • 安徽警方搗破非法獵售野生水鳥產業鏈涉案鳥類約10萬隻
    警方發現多隻鳥屍安徽蚌埠市警方通報,破獲一宗跨多省非法狩獵、掩飾隱瞞犯罪,先後逮捕7名疑犯,搗毀一條長期非法狩獵、販賣野生水鳥的黑色產業鏈,涉案野生鳥類多達10萬餘只。事後,陸在被捕後招供,指該批鳥類將出售至廣東,警方通過有關訊息鎖定多名疑犯的具體身份,最終一舉搗毀了一條長期非法狩獵、販賣野生水鳥的黑色產業鏈。
  • 非法捕撈難禁 長江「無魚」之困何解?
    隨後一段時間,民警們通過偵查,逐漸梳理出以葉某為首的疑似非法捕撈犯罪團夥。最終,7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落網,包括非法捕撈人員4名、農貿市場水產品經營者3名,涉案漁獲物6000餘公斤,涉案價值27萬餘元。地下產業鏈浮出水面在上述案例中,警方經過偵查,揭開了一條「捕-運-銷」的非法捕撈地下產業鏈。
  • 黑灰產業是什麼意思 起底網絡黑灰產「黑金」利益鏈
    這句「羊毛黨」中流行的口頭禪在日前拼多多被「薅羊毛」事件中成為現實,並揭開了國內網絡黑灰產的冰山一角。中國證券報記者調查發現,網絡黑灰產已形成年產值達千億級別的龐大「黑金」利益鏈,並通過上中下遊的嚴密分工構建起了一個密切協作的網絡,輕則讓企業遭受數千萬元損失,重則讓企業直接破產。
  • 廣州天河電詐案較去年降6.9%!上線全國首個區縣級反詐App
    12月23日晚,廣州市公安局天河區分局「平安天河」宣講團走進廣東技術師範大學,舉辦安全防範宣講暨「顫抖吧,電詐」防電詐短視頻徵集大賽頒獎典禮。南都記者在現場了解到,今年以來,天河警方偵破各類電信詐騙案件858宗,刑拘492人,逮捕427人;凍結涉案帳號8115餘個,凍結涉案金額1.21億元。
  • 海口警方偵破「斷卡」行動全國首個黑灰產「部督」案,抓18人!
    網絡黑灰產業的蔓延發展,為各種網絡違法犯罪活動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時大大增加了網際網路行業監管和打擊網絡犯罪的難度,是當前各種網絡違法犯罪高發的關鍵因素之一,必須予以嚴厲打擊。 今年9月下旬,海口市公安局網警支隊在核查公安部「淨網2020」黑灰產線索中,一個疑似持有大量手機黑卡的海口網民,源源不斷地向範圍鏈條輸送驗證碼服務,這引起了民警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