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巴金。1927年1月巴金從上海乘船去法國巴黎留學,他把乘船途中的見聞整理成《海行雜記》39篇,這篇課文就選自其中一篇。
掃除閱讀障礙,讀通讀順課文
學習生字詞,聯繫上下文解釋重點詞語。
【重荷】本課指太陽升起時非常費力。
【一剎那】本課指初升的太陽一下子發出亮光。
像這樣表示時間短的三字詞語還有很多:
轉眼間、一瞬間、霎時間、剎那間、眨眼間
默讀課文,理清寫作順序
從文中依次圈出表現太陽變化的詞語,看看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海上日出景象的。
第三自然段:小半邊臉 努力上升 衝破了雲霞 跳出了海面 奪目的亮光第四自然段:直射到海面上 燦爛的亮光第五自然段:衝出重圍從以上詞語可以看出,課文是按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後的順序重點描繪了晴朗天氣和有雲時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這一偉大奇觀。
全文可分成四個部分:
課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的時間、地點。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寫了「我」在晴朗的天氣裡看到的海上日出。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寫了「我」在有雲時看到的海上日出。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用反問的句式總括了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這篇課文的重點是第二、三部分,描寫了晴天裡和有雲時看到的海上日出。
再讀課文,完成課後練習
根據課文內容說說海上日出的景象。(課後第一題)
課文第2、3自然段描寫了晴天時海上日出的景象,仔細品讀這兩個段落,畫出描寫日出時的動態、顏色和光亮的詞語或句子。
動態: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衝破了雲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一片淺藍→出現一片紅霞→紅得非常可愛光亮:奪目的亮點→雲片也突然有了光彩結合這三方面,用自己的話描述晴天時的日出景象:天空一開始還是一片淺藍,轉眼間出現一片紅霞,太陽從天邊露出小半邊臉,緩緩上升,最後完全跳出海面。太陽的顏色紅得可愛,周圍的雲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第四自然段描寫了有雲時的日出景象:陽光直射到水面,水面把光線反射上天,水光融為一體,水天一色,令人難以分辨。
第五自然段描寫了有黑雲時的日出景象:太陽出來時人眼看不見,它在黑雲裡放射光芒,給黑雲鑲上了金邊。後來太陽衝出了重圍,把黑雲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
讀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粗的詞語,想想這樣寫的好處。(課後第二題)
太陽像負著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後,終於衝破了雲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紅得非常可愛。
「努力上升」寫出了太陽上升的緩慢。「衝破了雲霞」強調了太陽上升時的艱辛。「跳出了海面」給人一種欣喜之感。這幾個詞語把太陽擬人化,具體描述太陽如何上升,生動逼真,體現了太陽頑強的生命力和勢不可擋的威力,讓人讀起來有一種壯觀、真切的感覺。
最後,作者用一句反問結束全文,語氣強烈,更能表達出作者熱愛大自然,讚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