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製造反物質原子有望解決反重力問題(圖)

2020-12-07 央視網科教

  實驗室現在已經有能力製造出反物質粒子,但是要將它們和常規物質隔絕開來以防消失非常困難

  歐洲核子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LHC)項目的一個科學家小組也在從事相關工作,試圖束縛反物質粒子以便開展研究

  北京時間2月1日消息,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報導,根據一份最新報告,有關和常規物質對應的「反物質」是否會施加「反引力」的疑問或許即將被科學家們解開。

  常規物質會對整個宇宙中的其它物質產生引力,但到目前為止人們依然不清楚反物質是否會相應地產生「反引力」。近日一個科學家小組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一篇文章,稱他們已經成功製備穩定存在的電子-正電子對。正電子是帶正電的電子,是電子的反粒子。由這種粒子對構成的射束將最終幫助科學家回答這個問題。

  向上墜落

  對於物理學中定義的每一個粒子,它們都擁有相應的反粒子,在科學家已經測量過的任何方面,兩者都是相同的,除了一點:它們擁有相反的電荷。根據現有理論,在宇宙誕生之初,物質和反物質是等量產生的。當兩者相遇時就會發生湮滅反應,徹底消失。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物質和反物質兩者是等量的並且會相互湮滅,那麼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由物質構成的宇宙,甚至由物質構成的「我們」又是怎麼存在的?

  區分出反物質的一條重要性質可能就是其引力行為特性。大多數科學家都相信反物質會被常規物質所吸引。但是也有另外一些學者對此持懷疑態度,他們認為反物質可能會產生「反引力」,它們會向上落下!這一點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宇宙沒有在它最初誕生的那一刻就立即被湮滅反應徹底消滅。它或許也可以解釋為何宇宙會加速膨脹。

  但是這一理論的最大問題在於目前還沒有可以驗證它的手段。不過近日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研究人員正在這一問題上取得進展,他們正逐漸接近一勞永逸解決這一難題的最終目標。

  他們宣布已經成功製造出電子-正電子對,它們兩者可以穩定態相互繞轉,這種現象被稱為「電子偶素」。

  科學家們不斷向這個脆弱的粒子對注入能量,維持一種被稱作「裡德伯狀態」的平衡形式,從而阻止物質和反物質粒子的接觸。就像是車道那樣,粒子可以在不同軌道中相互繞轉,只要它們能夠獲得額外的能量輸入即可。在裡德伯狀態中,兩個粒子獲得更高的能量維持相對分離的軌道,從而可以實現讓該粒子對穩定存在相對較長時間的目標:30億分之一秒。

  現在科學小組正計劃進一步改進他們的方法,讓這一粒子對的穩定存在時間延長至數千分之一秒,從而能夠製備一束原子流,看看它究竟會向哪個方向「落下」。(晨風)

相關焦點

  • 科學家製造反物質原子有望解決反重力問題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報導,根據一份最新報告,有關和常規物質對應的「反物質」是否會施加「反引力」的疑問或許即將被科學家們解開。常規物質會對整個宇宙中的其它物質產生引力,但到目前為止人們依然不清楚反物質是否會相應地產生「反引力」。前不久一個科學家小組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一篇文章,稱他們已經成功製備穩定存在的電子-正電子對。正電子是帶正電的電子,是電子的反粒子。
  • 人類能研製出反重力飛行器嗎?科學家給出答案
    為何要研究反重力以及研製出反重力的飛行器?在說明反重力之前,我們得先來講一下重力。什麼是重力?物體因為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就叫重力。那麼,重力的施力物體是誰?是的,我們都知道是地心。此外,我們也很清楚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在初中的物理學研究中,物體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所以我們會有一個計算公式,也就G=mg,g作為一個比例係數。
  • 黑洞吸積盤邊緣的小小原子,解決了大問題
    所以我們很難從這些物質發射的信號判斷它們到底是不是在落向吸積盤,以及是如何落向吸積盤的,也就很難直接觀測到物質由外向內流向吸積盤的過程。聯合團隊轉變了思路,轉而分析類星體的吸收光譜,試圖尋找還沒有被電離的氣體原子產生的吸收譜線。找到這些特徵吸收譜線,就可能還原吸積盤外部運動的物質的軌跡。
  • 法國王子的物質波,解答了玻爾解決不了的問題,拯救了原子和我們
    對於一個為量子力學作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家來說,這真是一個讓人驚嘆的家族背景,到這還沒有完,這位科學家在1960年還成為法國公爵兼德國親王。愛因斯坦把他的科學貢獻形容為「照耀到我們物理學中這一最大的難題的第一縷陽光」。這真是自帶主角光環的人生,在小編心裡還有兩位自帶主角光環的人物:託馬斯·楊和玻爾都是十足的富二代。
  • 科學家解決了關於宇宙中消失物質的謎題
    在觀察廣袤的宇宙時,科學家被一個問題長久困擾——有一半理論模型中出現的物質消失了,這成為了有名的「重子丟失問題」。 這個問題像陰影一樣籠罩在我們關於宇宙的理論上,要麼是他們(指算理論物質的人)錯了,要麼重子物質極其善於躲藏。然而,一組科學家認為他們通過快速射電脈衝找到了消失的物質。 一項發表在Nature上的研究,依靠無線電波輻射的神秘爆炸來解決這個數十年久的宇宙謎題。
  • 一克耗資萬億美金,為什麼製造反物質超級昂貴?
    科學家預估,以目前人類所掌握的工業和科技水平,製造出1千克的反物質,需要耗費掉美國100年的GDP。這顯然是因為我們還沒有找到一種廉價的製造方法。提到反物質,就要知曉狄拉克這位科學家,正是他首先提出了反物質的概念。狄拉克在物理學史上地位極高,如果說愛因斯坦是物理學界只能仰視的「教皇」,狄拉克堪稱是沙加一級的「黃金聖鬥士」。
  • 一克價值62.5萬億美元的反物質,在宇宙中到底是什麼物質呢?
    事實上,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都不確定反物質是否確實存在。1928年,英國科學家保羅·狄拉克預言了反物質的存在。四年後,另一位科學家證明了這是真的。反物質是由與普通物質相同但帶相反電荷的粒子組成的。世界上的每一個粒子都有一個相反的反粒子。
  • 如果能利用反物質,這個世界會有什麼變化?科學家的答案讓人失望
    人類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就提出了反物質的概念,那是在發現正電子的契機下提出的。所謂的正電子,就是帶正電的電子,這我們認知中的負電子有著截然相反的性質,這就是正反物質的差異。眾所周知,不僅是地球上的物質,宇宙中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基本粒子構成的,例如原子、分子、質子、電子等。
  • 反物質是往下落呢?還是往上升呢?科學家要試驗一下了
    不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學家們,卻對重力與反物質的關係有所懷疑 —— 比如,它是否會表現出反重力的特性?為了找出問題的答案,他們決定做一個實驗。物理理論指出,每種物質例子,都有一個相應的反物質粒子。除了具有相反的電荷,它們各方面都是相同的。這意味著,如果兩者發生接觸,就會在能量爆發中湮滅。2010 年的時候,CERN 科學家們只實現了不到一秒鐘。
  • 反物質究竟存在嗎?
    今天聊一聊「反物質」,強調一下可不是「暗物質」,別搞混了,好了還是先一句話說結論,反物質)存在,但是現在能獲得的都是人為製造的,我們知道原子是組成物質的基本粒子,統它的電子組成,它有原子核和圍繞它的電子組成,它的電子組成,原子核呢又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正常情況下電子帶負電。
  • 近日科學家研究出可以大量製造反物質的方法,光速旅行將不再是夢
    雖說速度越大質量越大,我們還沒有找到製作這種飛船的材料,但事情總要一步步地解決。科學家的設想是使用反物質發動機,它的能量轉化效率是普通核反應的90倍。通過向後噴射大量的輻射流,產生持續的反作用力,不斷加速飛船使其速度無限接近光速。最近,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陳輝(音譯),利用雷射照射一個大頭針大小的黃金樣品獲得了數千億個反物質粒子。
  • 物質最本質的問題,質量是什麼?21世紀科學家才弄清楚
    質能等價源於愛因斯坦通過對《狹義相對論》質量與速度的關係的推導而來是一個物理與數學的結果,描述了質量是什麼,但是還沒有講清楚質量為什麼是能量,能量是什麼來的,因此我們需要對物質進行拆解,看清楚物質最深處到底發生了什麼。水由水分子構成,分子有原子構成,原子又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構成,當我們繼續深入會發現原子的結果大部分是空的。
  • 科學家計劃模擬"磁星"環境尋暗物質:或解決物理最複雜之謎
    如果成功的話,這將解決粒子物理領域中最複雜的未解之謎,並讓我們對暗物質獲得進一步的了解。軸子是一種假想出來的基本粒子,科學家認為它是宇宙中質量最輕的粒子之一,體積只有質子的零頭那麼大。這些超輕的粒子就算真的存在,我們也看不見它。軸子和其它目前尚未觀察到的粒子也許佔了宇宙中全部物質的百分之八十,以暗物質的形式存在。
  • 關於暗物質的11個最大的未解決問題
    他提出了一個看不見的物質,他稱之為暗物質,可能是在引力上拖曳了這些星系。從那以後,研究人員證實,這種神秘的物質可以在整個宇宙中找到,而且其含量是構成恆星和人等普通事物的正常物質的六倍。儘管在整個宇宙中都看到了暗物質,但科學家們大多仍在撓頭。這是有關暗物質的11個最大的未解決問題。什麼是暗物質?
  • 科學家發現「可以呼吸的液體」或將解決水下呼吸問題,有望應用
    通過老人的言語,那時候隱隱約約的感覺到,水就是生命之源,而作為人類,身體中70%的物質都是由水組成的。如果在小的時候,一定會想到這樣的問題,為啥身體70%的物質是水,可人類卻不能在水下生存呢?不但不能在水下生活,反而還要怕水。因為人類是靠肺部呼吸,在水中無法像魚一樣通過鰓來吸取水中的氧氣。
  • 反物質的科學:1克價值420萬億元的物質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就生產成本而言,世界上最昂貴的物質無疑是反物質。據美國宇航局(NASA)估計,製造一克的反氫原子所需成本高達62.5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20萬億元),但一些科學家認為成本最終可能會降到每克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40億美元)。
  • 原子的組成是什麼,原子的結構怎樣運作,原子怎樣組成物質?
    請點擊輸入圖原子是什麼?原子是所有物質的基本組成單位。但原子是什麼,它們是如何像構造建築一樣組成物質呢?原子序數所有的物質都由原子組成。一個原子有一個由質子和中子組成並且被零或多個電子環繞的核心。為了把原子分類,我們需要知道它有多少質子、中子以及電子。原子的質子數決定了它是哪種元素。例如氧原子總是有8個質子。碳原子總是有6個質子。
  • 神秘:關於「暗物質」的11個最大的未解決問題
    他提出了一種看不見的物質,他稱之為暗物質,他可能會在重力作用下拖曳這些星系。從那以後,研究人員已經證實,這種神秘的物質可以在整個宇宙中找到,而且其含量是構成恆星和普通物質的六倍。儘管在整個宇宙中都看到了暗物質,但科學家們仍然在撓頭。這是有關暗物質的11個最大的未解決問題:什麼是暗物質?
  • 暗物質揭示了宇宙的奧秘
    什麼是反物質,暗物質和暗能量,為什麼這三種東西如此神秘?反物質類似於物質,不同之處在於它具有相反的電荷,因此反質子是帶負電荷的質子,與我們自己原子中帶正電荷的質子相反。反電子,有時也稱為正電子,是帶正電的電子,與我們自己原子中的負電子相反。物質和反物質可能會相遇並相互破壞,釋放出大量能量。這是真理的物理核心,是科幻反物質驅動器的基礎。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火焰法)日常維護及常見問題解決方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火焰法)日常維護及常見問題解決方案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主要部件原子吸收光譜分析用的儀器稱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或原子吸收光譜儀,主要由光源、原子化系統、單色器、檢測系統共四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