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質揭示了宇宙的奧秘

2021-01-16 旅行到930億光年之外

什麼是反物質,暗物質和暗能量,為什麼這三種東西如此神秘?

反物質類似於物質,不同之處在於它具有相反的電荷,因此反質子是帶負電荷的質子,與我們自己原子中帶正電荷的質子相反。反電子,有時也稱為正電子,是帶正電的電子,與我們自己原子中的負電子相反。

物質和反物質可能會相遇並相互破壞,釋放出大量能量。這是真理的物理核心,是科幻反物質驅動器的基礎。我們可以製造反物質,也可以觀察到以高能粒子碰撞的形式自然產生的反物質。反物質被證明是宇宙本質的一部分。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什麼宇宙比反物質具有更多的物質,這可以追溯到極早的宇宙中。

反物質是我們可以觀察到的東西;它出現在我們的檢測器中,遇到物質時具有明確的行為和後果,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將其稱為三件事中最不神秘的原因。

暗物質是我們必須推斷的事物的標籤,因為我們無法直接檢測到它。如果您有兩個物體彼此繞軌道運行,則可以從它們繞軌道運行的速度推斷它們的質量,這是牛頓引力的直接結果。如果您繞更重的軌道飛行,則您的移動速度會更快。

如果您查看星系彼此之間的軌道運行,則可以玩與行星圍繞恆星軌道運行相同的遊戲,並通過它們彼此繞行的速度來推斷星系有多大。因此,一直到1930年代,[天文學家] 弗裡茨·茲維克(Fritz Zwicky)都 已經意識到,如果您觀察星系團並測量星系運動的速度,然後將其與星系本身的質量相比較。 ,這是有問題的。星系的移動速度太快,這意味著有很多遺漏的物質。事實證明,其中一些物質是星系之間的規則原子,即星系周圍1000萬度的高溫氣體。

但這只能解決部分問題。到今天為止,仍有六分之一的誤差尚未放置在任何可檢測的粒子或類型的物質上,但是該物質顯然存在於其中。那裡有很多。自1930年代那段日子以來,發現了許多不同的證據來表明宇宙中存在著額外的質量,而且確實很多,這是所有原子,我們可以觀察到的所有常規物質的5倍,但是無法輕易檢測到。到目前為止,只有重力對可見物質的作用才能檢測到它。

每個星系對於其中的物質旋轉得太快,這意味著單個星系內部及其周圍存在暗物質。如果您查看來自遠處物體的光,則它會由於介入星系或星系團而在重力作用下彎曲,並且該彎曲對於可見質量來說太強了,因此必須存在額外的質量,從而導致光比實際彎曲的強度更大。看到等等。

人們現在正在做出越來越多的英勇努力,直接檢測出可能是暗物質的粒子,關於暗物質可能是什麼的理論很多。迄今為止,這些搜索都沒有成功,但是正在構建和部署更大的工具,也許這些工具會找到答案。一些天文學家認為它實際上不是粒子,而是引力作用方式的微小變化導致了這種現象。但是到目前為止,很難建立一個與廣義相對論和所有支持它的觀測結果都一致的數學上自洽的模型。

因此,這是一個謎,但是在這一點上,暗物質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謎,在某種意義上,我們知道存在額外的質量或某些東西,例如額外的質量,我們可以準確地驚人地測量其分布。我們甚至可以證明,在沒有暗物質存在的情況下,最大規模的宇宙不會擁有它所擁有的星系分布。我們可以在有或沒有暗物質的情況下進行模擬,而如果不考慮暗物質,宇宙看起來將是完全錯誤的。

最後也是絕對重要的是,暗能量:這是我們時代的驚喜。自從大爆炸以來,宇宙一直在擴展。宇宙中的物質正在對宇宙中的其他所有物體施加重力。如果宇宙中只有物質,宇宙的膨脹就會放慢。重力會拉動它。實際上,它甚至可能轉過身來並開始收縮。在發現大爆炸之後的幾十年裡,這一直是理論上的期望–隨著時間的流逝,宇宙將放慢速度。

在1990年代,測量足夠遠的星系成為可能,從而能夠直接測量宇宙減速的速度,這是使用各種聰明的技術完成的,這些技術包括測量遙遠超新星的亮度並將其與附近超新星的亮度進行比較。當第一批人坐下來嘗試這樣做時,他們發現了一個非常令人驚訝的結果。在其中一個小組中,他們收集了許多超新星的測量數據,其中一個是研究生[ Adam Riess]坐下來將它們全部放到一張圖上,看一看宇宙減速的速度。好吧,瞧,他不僅沒有發現宇宙減速的速度,而且他的結果有一個符號錯誤:他發現負加速不是負加速,而是負加速。他發現宇宙並沒有減速。它正在加速。

我很高興地說他最終因發現該符號錯誤而獲得了諾貝爾獎,因為事實證明,當該組中的每個人以及競爭組中的其他人檢查結果時,每個人都遇到相同的符號錯誤。他們發現宇宙並沒有像每個人所期望的那樣放慢速度。相反,它正在加速,隨著宇宙的發展越來越快。好像某物正在施加額外的壓力來抵抗重力。由於可以證明壓力基本上等於能量,並且由於迄今為止只能通過其對宇宙大規模行為的作用才能觀察到,因此它被稱為「暗」能量(尚無法觀察到),能量的作用類似於壓力。

這就是黑暗的能量。顯然,從某種意義上講,它的作用現在可以很好地測量到10%的水平,並且如果不將其包括在模擬中,則會得出錯誤的星系分布。但是,確切地說,暗能量比暗物質還不清楚。有人認為,實際上,這是愛因斯坦最初引入的宇宙常數以使其達到穩態宇宙,但在發現了大爆炸之後,他將其從方程式中刪除,稱這是他最大的錯誤。好吧,他可能應該正確地引入該術語,但只是弄錯了該術語的標誌和價值。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觀察到與該想法相牴觸的信息,但是也沒有將其約束到非常高的精度。在未來10到20年內投入使用的望遠鏡應該為我們提供更詳細的視圖,並說明這實際上是否是正在發生的事情–這將使物理學家有很多思考的地方,或者表明與這個想法,也將有助於使我們更好地理解。

相關焦點

  • 靈魂是暗物質的一種麼?揭示靈魂本質進而探索世界奧秘
    在道佛等教中都認為,宇宙分陰陽,萬物分正反。我們可以肉眼觀測的大多稱為正常物質,隸屬於可見宇宙。然而,有這樣一種物質,科學家只能確認其可能存在,卻無法直接觀測探查,這就是暗物質。眾多推測均認為靈魂與暗物質有關,也可能就是暗物質的一種。
  • 宇宙如何凝聚在一起,暗物質圖譜揭示背後奧秘
    我們早已知到宇宙中不止只有恆星 事實上,在地球自轉時,沒有沒有任何物體因為離心力而被甩出,就佐證了有某種力量可能對物質產生約束。當深入研究這個現象時,我們發現了暗物質。 什麼是暗物質,它又存在何處? 暗物質是人類已知但不可見的存在。
  • 神秘的宇宙森林:原始黑洞或能揭示暗物質本質!
    宇宙網是一個由氣體和暗物質「絲線」構成的網絡,遍布宇宙的每一個角落。研究發現原始黑洞或能揭示暗物質的本質。距地球15億光年的類星體PKS 2349。類星體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天體大爆炸後不到一秒鐘,宇宙可能誕生了大量原始黑洞,質量是太陽的50倍。
  • 天文學家在暗物質和宇宙大尺度結構領域成果豐碩
    新華網北京7月16日電 記者從中科院等部門了解到,近年來,中國天文學界在暗物質和宇宙大尺度結構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據介紹,在天文學觀測研究方面,中國天文學家在宇宙物質分布、暗物質粒子性質、星系形成與演化的數值模擬、銀河系磁場的測量、銀河系化學演化,以及太陽活動機理研究等前沿領域做出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工作。
  • 科普知識:探索宇宙暗物質與電磁波理論
    而且暗物質不止一種,初步估計少說也有上萬種。人類目前研發的對撞機,和暗物質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猶如在宇宙深處萬億光年的地方觀測地球上一隻小小螞蟻,徒勞無益。不過有科學家認為:探索宇宙暗物質暗能量的奧秘的關鍵所在,應該要了解電磁波理論。
  • 宇宙的「骨架」:全天X射線星圖揭示暗物質奧秘
    你可能十分熟悉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那些令人驚嘆的可見光圖像,但在其餘的光譜中,包含著關於銀河系和宇宙的寶貴信息。射電天文學誕生於1932年,當時卡爾·央斯基(Karl Jansky)正在研究是什麼幹擾了跨大西洋(600558,股吧)的無線電信號。
  • 宇宙的「骨架」:全天X射線星圖揭示暗物質奧秘
    你可能十分熟悉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那些令人驚嘆的可見光圖像,但在其餘的光譜中,包含著關於銀河系和宇宙的寶貴信息。射電天文學誕生於1932年,當時卡爾·央斯基(Karl Jansky)正在研究是什麼幹擾了跨大西洋的無線電信號。
  • 暗物質粒子或被科學家發現,不明信號揭示出軸子,新發現讓人驚嘆
    我們的宇宙存在著很多神秘的現象,科學家正試圖解開這些神秘現象,因為這關係到我們人類,未來在宇宙中繁衍生息的關鍵問題。對於人類來說,宇宙到底走向何方,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因為如果宇宙最終走向毀滅的話,那麼人類將要如何應對,這才是一個關鍵的事情。科學家在這方面的研究一直沒有停止,大家希望解開宇宙最終的奧秘。
  • 宇宙的終極命運,或藏在「暗物質」與「暗能量」之中
    於是,科學界提出了一個假設,認為在宇宙之中可能存在大量的暗物質和後來,現代天文學家通過引力透鏡、宇宙中大尺度結構的形成以及微波背景輻射等方法和理論探測暗物質,最終通過探測的數據得出在宇宙中的確存在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結論。
  • 宇宙之謎 新觀測揭示暗物質模型重大缺陷!
    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目前對暗物質理論很可能有嚴重缺陷。這將可能動搖整個宇宙模型的基石。現在的宇宙模型認為宇宙中大約85%的物質都是暗物質。之所以稱為暗物質,是因為它完全不發光,所以無法被直接觀測。它的存在只有通過其對宇宙中可見物質的引力才能探測到。
  • 暗物質是組成宇宙的主要成分,那麼暗物質到底是什麼,看完就明白
    那麼暗物質是怎麼樣被發現的呢,其實暗物質的發現十分偶然,是天文學家在觀測矮橢球星系的時候,通過觀測星系的旋轉,計算出有暗物質的隱藏的可能性。這次發現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科學家開始真正的重視暗物質,甚至發現暗物質很可能是宇宙的本源。
  • 利用超級計算機模擬宇宙暗物質,科學家們放大了宇宙暗物質團塊結構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利用超級計算機,將虛擬宇宙中的暗物質團塊放大了。這項研究今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論文揭示了,暗物質其實是活躍的,它們無處不在,它們不僅在每一個星繫結構中,而且它們還會散布放射線。
  • 一張「嬰兒宇宙」的照片揭示了宇宙中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精確數量
    對風車星系的觀察表明,看不見的物質支撐著它們的恆星,而一種排斥性的能量將星系分開。為了了解更多信息,貝內特和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WMAP)團隊花了一年的時間收集來自天空中各個方向的微波——這些光線很久以前就離開了它們的星球,當時宇宙只有38萬年的歷史。通過拍攝這張年輕宇宙的照片,WMAP團隊可以確定它的年齡和形狀,並準確地確定它包含了多少所謂的暗物質和暗能量。
  • 暗物質起源的新理論
    該研究成果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描述了早期宇宙中膨脹的氣泡可能是理解暗物質的關鍵。「這些相變預計在早期的宇宙中發生,可以類似於沸水中形成的氣體氣泡。我們表明,期望暗物質粒子發現很難進入這些氣泡是很自然的,這為宇宙中觀測到的暗物質數量提供了新的解釋。」
  • 宇宙物質的組成有全新發現,反物質和暗物質很可能扮演著重要角色
    我們的宇宙物質形成,一直是科學家十分重視的研究,他們之所以希望研究物質的演化和形成機制,其實就是想解開宇宙形成的奧秘。我們知道宇宙最初的狀態是一個無限小的奇異點,內部隱藏著我們無法估量的能量,但是此時的宇宙不存在時間、空間,因為一切都是虛無。
  • 宇宙微波輻射的來源?它如何為我們揭示暗物質存在的證據和比例
    上一篇關於暗物質的文章主要說了,我們如何確信暗物質的存在,並且討論了暗物質的替代方案,例如:對引力的修正。但最終還是夭折了!這也說明暗物質在解釋宇宙大尺度結構上具有壓倒性的優勢。我們也知道暗物質貫穿了整個宇宙的發展史,關乎我們宇宙整個物質結構網的形成,甚至是我們未來的命運。
  • 反物質和暗物質的奧秘可以聯繫在一起嗎?
    反物質和暗物質的深刻奧秘可以聯繫在一起嗎?由RIKEN創業研究集群的Stefan Ulmer領導的國際BASE協作的科學家以為自己可能是這樣,合作者已經進行了第一個實驗室實驗,以確定物質和反物質與暗物質相互作用的方式是否稍有不同是解決這兩個謎團的關鍵。
  • 宇宙中的暗物質是什麼,它在宇宙中有什麼作用?科學家給出了猜想
    科學家給出了猜想人類是地球上的智慧生命,從人類誕生之後,就開始不斷的探索宇宙中的奧秘,人類就希望有一天能夠解開宇宙的終極奧秘,當人類走出地球之後,發現了宇宙中有很多天體,我們的地球只不過是眾多天體中的一個,我們的太陽其實是一顆恆星,太陽系有8大行星,都在圍繞太陽轉動,我們能夠看到的宇宙中的天體除了恆星就是行星,還有很多的小行星,這些天體都是能夠通過天文望遠鏡看到的
  • 科學家在虛擬宇宙中探測暗物質
    新的研究工作揭示了暗物質光暈作為天空中的活躍區域,不僅存在於各個星系中也存在於輻射中——發射碰撞使得在天空中尋找暗物質光暈成為可能。我們認為宇宙中的每個星系都被擴散分布的暗物質包圍,根據星系類型的不同,暗物質比發光物質的質量要大10到100倍不等。因為暗物質在所有方向包圍星系,所以我們叫它暗物質暈。」
  • 地球接收到神秘信號,科學家認為與暗物質世界有關
    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直到爆炸開始和宇宙誕生之前,宇宙中什麼都沒有。在不斷膨脹的過程中,宇宙開始逐漸充滿各種物質。宇宙中有兩種物質。一種是我們可以觀察到的亮物質,另一種是很難檢測到的暗物質,它佔據了至少85%的宇宙。自上世紀初以來,科學家首次發現了宇宙中的暗物質。多年來,人們一直在尋找有關它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