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之謎 新觀測揭示暗物質模型重大缺陷!

2020-09-15 超燃視線

哈勃望遠鏡拍攝的星系團MACS J1206照片。圖中扭曲的弧形圖像是星系團整體對遙遠背景天體的引力透鏡效應造成的。而放大的三個小圖也有類似的小尺度弧形圖像,是由於星系團中單個星系對背景天體的引力透鏡造成的。這說明了暗物質在星系團和其中單個星系的尺度上都有大量聚集。(NASA, ESA, P. Natarajan (Yale University)

暗物質是宇宙模型中最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這種奇異物質對於宇宙的起源和演化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目前對暗物質理論很可能有嚴重缺陷。這將可能動搖整個宇宙模型的基石。

現在的宇宙模型認為宇宙中大約85%的物質都是暗物質。之所以稱為暗物質,是因為它完全不發光,所以無法被直接觀測。它的存在只有通過其對宇宙中可見物質的引力才能探測到。

天文學家探測暗物質的一種常見方法是測量其引力如何扭曲其周圍的宇宙空間,這種現象稱為引力透鏡。令人驚訝的是,新觀測發現,星系團中的小型暗物質集團產生的引力透鏡效應比預期強10倍。

星系團是宇宙中最龐大的結構,由許多星系組成。它是宇宙中最大的暗物質倉庫。它們不僅在很大程度上由暗物質的引力保持在一起,而且各個星系本身也充滿了暗物質。因此,星系團中的暗物質既有大範圍也有小範圍的分布。

「星系團是了解宇宙的計算機模擬是否能正確表現我們對暗物質及其與可見物質相互作用的理想實驗室。」文章第一作者,義大利國家天體物理研究所(INAF)研究員Massimo Meneghetti說。

Meneghetti補充道:「在比較這項研究中的計算機模擬和觀測數據時,我們進行了許多仔細的測試,然而我們仍然發現不匹配的情況。這種差異的一個可能原因是,我們目前的理論模型缺少一些關鍵的部分。」

美國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的Priyamvada Natarajan教授說:「我們目前的理論模型根本無法理解真實宇宙的一個重要特徵。我們目前理論對於了解暗物質的本質及其性質與真實宇宙情況之間還有巨大的鴻溝,因為這些精美的觀測數據使我們能夠在最小尺度上探究暗物質的詳細分布。」

暗物質在星系團中的分布是通過它們產生的引力透鏡效應來繪製的。暗物質的引力放大並扭曲了來自遠處背景天體的光,就像放大鏡一樣。甚至有時同一個背景天體會被引力透鏡扭曲形成多個圖像。星系團中暗物質的濃度越高,其光彎曲越劇烈。

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和歐洲南方天文臺的超大望遠鏡(Very Large Telescope)的觀測數據,研究團隊製作了準確的,高保真度的暗物質分布圖。

研究團隊確定了數十個由於引力透鏡多重成像的背景星系。通過測量引力透鏡造成的光線扭曲,研究團隊可以了解暗物質的數量和分布。

令研究團隊詫異的是,哈勃望遠鏡的圖像還顯示出較小規模的弧形和扭曲的圖像,這些圖像嵌套在每個星系團最核心的大質量星系區域內。

研究團隊認為,這些小規模的扭曲圖像是單個星系暗物質的引力造成的。

研究團隊進一步利用光譜測量星系團內幾個星系內部恆星繞行的速度。「根據我們的光譜學研究,我們能夠將星系與每個星團相關聯,並估計它們的距離。」義大利費拉拉大學(University of Ferrara)的Piero Rosati教授說。

義大利國家天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Pietro Bergamini補充說:「恆星的繞行速度使我們可以估算出每個星系的質量,包括暗物質的質量。」

研究團隊將觀測到的暗物質分布圖與計算機模擬的類似星系團樣本進行了比較。結果在計算機模擬中的星團在最小尺度上沒有顯示出觀測到的暗物質濃度,而這個尺度正是與宇宙中與各個星系相關的尺度。

研究團隊計劃進一步分析觀測數據並與目前暗物質模型進行比較,希望能找到現在理論的缺陷原因和揭示暗物質的本質。

相關焦點

  • 世界未解之謎(宇宙之謎):暗物質之謎
    最近的天文觀測和膨脹宇宙論研究表明,宇宙的密度可能由約70%的暗能、5%的發光和不發光物體、5%的熱暗物質和20%的冷暗物質組成。也就是說,宇宙中竟有九成是看不見的暗物質,其中可能包含宇宙早期遺留至今的一種看不見的弱相互作用的重粒子——冷暗物質正是支持膨脹宇宙論的關鍵。
  • 暗物質研究獲得重大發現,或許揭開暗物質之謎,甚至解釋宇宙起源
    暗物質是宇宙中最神秘的一種自然現象,通過科學家的研究和判斷,他們認為宇宙中暗物質站到了所有物質比例的85%以上,如果將所有的愛物質全部統計在內的話,科學家甚至認為會超過90%左右。由此我們能夠看出暗物質的研究對於宇宙的研究意義重大,因為暗物質很可能就是宇宙的終極答案。
  • 浩瀚宇宙,神秘的暗物質之謎
    約150億年前,一個很小的點爆炸了,逐漸膨脹,形成T空間和時間,宇宙隨之誕生。經過膨脹、冷卻演化至今,星系、地球、空氣、水和生命便在這個不斷膨脹的時空裡逐漸形成。最近的天文觀測和膨脹宇宙論研究表明,宇宙的密度可能由約70%的暗能、5%的發光和不發光物體、5%的熱暗物質和2094的冷暗物質組成。也就是說,宇宙中競有九成是看不見的暗物質,其中可能包含宇宙早期遺留至今的。
  • 神秘的宇宙:暗物質之謎
    暗物質之謎雖然我們不知道暗物質到底是什麼,但能夠感知暗物質對浩瀚宇宙產生的巨大影響。那麼暗物質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物質呢?之前的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誕生之前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物質,也沒有能量。約為一百五十億年前,一個很小的點爆炸了,逐漸膨脹形成的空間和時間,宇宙隨之誕生,並經過膨脹冷卻演化至今。
  • 宇宙未解之謎之暗物質,暗能量,量子糾纏
    宇宙世界從本質上來說是由各種我們人類無法理解並且看不見的力量所構成的,而這些無法理解和看不見的力量正可謂是困擾物理學家們的未解之謎,它們可以是從暗物質到多元宇宙,也可以是從暗能量到量子糾纏,相信這些未解之謎能夠幫助人類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世界。
  • 宇宙的三大未解之謎:暗物質究竟是什麼?宇宙有多大?
    宇宙是世間萬物的總稱,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是由空間、時間、物質和能量,所構成的統一體。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雖然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是實際上我們能窺探到的宇宙中非常小,宇宙對於我們來說依舊是神秘變幻莫測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宇宙的三大未解之謎,暗物質究竟是什麼?宇宙有多大?
  • 科普知識:探索宇宙暗物質與電磁波理論
    目前人類根本無法觀測到,也沒有任何儀器可以測到。而且暗物質不止一種,初步估計少說也有上萬種。人類目前研發的對撞機,和暗物質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猶如在宇宙深處萬億光年的地方觀測地球上一隻小小螞蟻,徒勞無益。不過有科學家認為:探索宇宙暗物質暗能量的奧秘的關鍵所在,應該要了解電磁波理論。
  • 神秘的宇宙森林:原始黑洞或能揭示暗物質本質!
    科學家進行了一項新研究,將目光聚焦可能在大爆炸後瞬間誕生的原始黑洞。他們分析了這些極端遙遠類星體放射的光線與宇宙網之間的交互。宇宙網是一個由氣體和暗物質「絲線」構成的網絡,遍布宇宙的每一個角落。研究發現原始黑洞或能揭示暗物質的本質。
  • 暗物質揭示了宇宙的奧秘
    什麼是反物質,暗物質和暗能量,為什麼這三種東西如此神秘?反物質類似於物質,不同之處在於它具有相反的電荷,因此反質子是帶負電荷的質子,與我們自己原子中帶正電荷的質子相反。反電子,有時也稱為正電子,是帶正電的電子,與我們自己原子中的負電子相反。物質和反物質可能會相遇並相互破壞,釋放出大量能量。這是真理的物理核心,是科幻反物質驅動器的基礎。
  • 模擬與觀測的10倍差距,帶來暗物質的新問題
    常規物質佔據物質的20%,其餘的80%是未知的暗物質。| 圖片來源:Mohamed Abdullah, UC Riverside在我們「已知」的宇宙中,所有星系以及其中的恆星和行星等物質都由重子構成。重子是一種由三個夸克構成的複合粒子,質子和中子就是我們最熟悉的重子。暗物質則不同,它並不是由重子構成的,一些研究推測,它很可能是由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之外的新粒子構成。
  • 模擬與觀測的10倍差距,帶來暗物質的新問題
    | 圖片來源:Mohamed Abdullah, UC Riverside在我們「已知」的宇宙中,所有星系以及其中的恆星和行星等物質都由重子構成。重子是一種由三個夸克構成的複合粒子,質子和中子就是我們最熟悉的重子。暗物質則不同,它並不是由重子構成的,一些研究推測,它很可能是由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之外的新粒子構成。
  • 又一個宇宙之謎,暗物質未覆蓋全宇宙,19個星系缺少暗物質
    宇宙中有許多的塵埃,氣體和星體,除去我們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宇宙各類物質之外,宇宙中剩餘出的空間還有百分之90以上,而這百分之90的空間就是物理學上所描述的「暗物質」。缺少暗物質的矮星系發現於2018年3月,由耶魯大學某天體物理學家領導的一組天體物理研究表明,星系NGC 1052–DF2中球狀星團的平均速度,與上述重子支配的小型星系一樣,這是一個僅重子星系模型,不過仍然有許多人質疑該結果的有效性。
  • 哈勃繼續解開宇宙之謎,失蹤的暗物質和黑洞陰影
    暗物質——星系形成和演化的關鍵成分,存在於任何觀測到的星系中。NGC 1052-DF2被發現,這個星系丟失了大部分暗物質。一年後,距離地球4500萬光年的NGC 1052-DF4星系被發現,它也丟失了大部分暗物質。暗物質約佔宇宙物質的85%,佔總體質量-能量密度的25%。
  • 哈勃繼續解開宇宙之謎,失蹤的暗物質和黑洞陰影
    ,存在於任何觀測到的星系中。NGC 1052-DF2被發現,這個星系丟失了大部分暗物質。一年後,距離地球4500萬光年的NGC 1052-DF4星系被發現,它也丟失了大部分暗物質。暗物質約佔宇宙物質的85%,佔總體質量-能量密度的25%。由於它不以可觀察的方式與電磁場相互作用,也似乎不以任何方式與電磁輻射相互作用,因此它不容易被探測到。因此它被稱為「暗物質」。
  • 暗物質「斯芬克斯之謎」有待求解
    暗物質一直是科學界的「老大難「問題,好像不可穿越的「鐵幕」、或「黑幕」籠罩在科學知識的天空,宇宙的暗物質遠多於可見物質,它們躲藏在「黑幕」的背後,人們用肉眼不能看見它們的身影,暗物質不反射、不吸收、不發射光線。顧名思義,暗物質是看不見的物質,暗物質「原形畢露」的唯一特徵是表現了它們的引力作用,它們吸引了宇宙的可見物質,暗物質的生存法則在於「我吸引、故我在」。
  • 暗物質缺失之謎得到解釋!哈勃太空望遠鏡又立新功
    2018年,一支國際研究小組在哈勃太空望遠鏡和其他幾個觀測站的幫助下,在宇宙中首次發現一個幾乎不含暗物質的星系,名為NGC 1052-DF2。要知道,如果沒有暗物質提供額外引力,星系將分崩離析。更有甚者,如果沒有暗物質,原始氣體將因缺乏足夠引力,而無法坍縮形成星系。無獨有偶,天文學隔年又發現一個暗物質缺失的星系——NGC1052-DF4。這進一步引發學界的關注與爭論,但一直沒能得到靠譜答案。
  • 計算機模擬揭示了暗物質的光環
    這是研究暗物質的天文學家面臨的一個挑戰。哈佛大學和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一個團隊對暗物質進行了詳細的模擬,並得出了一些令人驚訝的結果。雖然暗物質佔宇宙中物質的85%,但它並不與光相互作用。只有通過它對光和其它物質的引力影響才能看到它。
  • 宇宙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發現,人類物理學新紀元的開端
    在宇宙學界、天文學界和物理學界,暗物質和暗能量被認為是籠罩在21世紀物理學上的兩朵「烏雲」,被科學家們號稱為「世紀之謎」。美國科學家在一份報告中列出21世紀要解答的11個科學問題,「什麼是暗物質」被列在第一位。科學界公認,揭開暗物質之謎將是繼日心說、萬有引力定律、相對論及量子力學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飛躍,將帶來物理學的又一次革命。
  • 11個有關暗物質未解之謎:為你揭開暗物質的神秘面紗
    因此他提出,這些星系中也許存在某種看不見的物質、即暗物質,通過引力拉動星系旋轉。  此後,研究人員證實了宇宙各處都存在這種神秘物質,並且其總量多達構成恆星、人體等普通物質的六倍。然而,儘管我們知道宇宙中存在暗物質,它們仍令科學家大傷腦筋。本文將為你介紹11個有關暗物質的未解之謎。
  • 宇宙中的暗物質找不到,科學家又想出了「熱暗物質」模型!
    在上個世紀,研究星系運動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特性的天文學家們認識到,宇宙中大部分物質是不可見的。宇宙中大約84%的物質是「黑暗」物質,既不發光,也不發出任何其他已知的輻射,因此它被稱為暗物質。暗物質的另一個主要特性是,暗物質只通過引力與其他物質相互作用:例如,它不攜帶電磁電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