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內飾零部件材料VOC與氣味檢測技術

2020-11-29 騰訊網

VOC是汽車內飾件散發出的對人體有害的有毒物質,這種物質氣味難聞,而且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必須做好汽車內飾零部件材料的VOC以及氣味檢測,嚴格控制汽車內VOC的含量,力爭在根源上減少汽車內部VOC對人體產生的危害。本文就此對汽車內飾零部件材料VOC與氣味檢測技術進行研究。

1、簡述汽車內部VOC與氣味

1.1 車內VOC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國際上對於VOC沒有統一的定義,目前最常見的是WHO規定的分類方法,熔點低於室溫而沸點在50-260℃之間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總稱。國標中的車內VOC指汽車在靜止或使用的條件下,按照規定的方法,通過儀器設備等測試出的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等物質,達到一定濃度後,這些物質帶有致癌性、致畸性、毒性,直接影響駕乘人員的身體健康。車內VOC的影響因素眾多,其中最主要的源頭是汽車內飾非金屬材料和輔料。

1.2 車內氣味

車內氣味指駕乘人員對車內空氣的主觀感受,不同的人對相同的氣味有不同的感知度,因此氣味具有主觀不確定性,極易引起售後的抱怨。目前國家尚沒有對車內氣味的法規要求,主要由各汽車主機廠通過制定企業內部標準自行控制。近年來車內氣味問題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有資料顯示,車輛內部異常氣味已成為緊湊型、小型和中型新車售後抱怨最多的質量問題之一。

2、汽車內飾VOC與氣味的主要零部件材料分

2.1 聚氨酯(PU)

根據樣本測試結果可知:聚氨酯(PU)中乙醛、甲醛含量較高。聚氨酯的應用很廣泛:坐墊、頭枕、隔音材料、儀錶盤、遮陽板、門板、頂棚襯裡等內飾件都會用到。聚氨酯材料釋放的VOC主要包括小分子醛類和苯類,由於在生產過程中加入了小分子反應型阻燃劑、還有一些催化劑、穩定劑等,都會導致醛類或苯類物質的引入。聚氨酯泡沫在車內應用主要集中於座墊、靠背、頭枕等地方,這些地方也是人們在車內最直接接觸的地方,因而對產品的環保性能要求也更加嚴格。目前車內大量使用的聚氨酯以溶劑型為主。建議在應用聚氨酯時要使用水基型溶劑進行溶解,在使用過程中儘量使用固體組分的聚氨酯,同時應擴大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的應用範圍,以減少車內VOC揮發量。

2.2 真皮

根據樣本測試結果可知:真皮中乙醛含量非常高,甲苯、甲醛含量較高。皮革的整個生產流程主要包括固化浸水去毛脫脂酸浸鞣製復鞣塗飾。在這個過程中使用的一些製劑、溶劑等,都會或多或少產生VOC,尤其在鞣製、復鞣和最後的塗飾過程,是大多數醛類物質產生的源頭。由於皮革的優良質感,現在越來越多的汽車座椅都會使用皮革座套,因此,要進一步規範皮革的加工過程,了解供應商提供的化工材料性能,選取綠色材料和製劑,爭取將皮革中的醛類物質控制在低位。

3、汽車內飾零部件VOC與氣味檢測方法

整車內飾零部件的測試方法主要分為袋式法和艙室法:

3.1 袋式法

袋式法作為一種方便且有效的用於測試整車內飾零部件及材料的方法已被汽車主機廠廣泛應用,但部分主機廠使用袋子的大小有所區別,袋式VOC測試方法源於日本汽車行業的VOC測試方法,具有以下優點:

(1)適用範圍廣泛,檢測對象可以是汽車總成、零部件,也可以對材料進行VOC測試,只需要選擇體積合適的袋子即可;

(2)袋式法採樣方法與整車VOC採樣方法類似,這樣有利於建立整車車內VOC散發量與零部件VOC散發量的關係;

(3)檢測方法簡單易操作,測試成本低。

由於測試方法簡便、測試成本低廉,袋式法才會逐步發展為一種主流的零部件VOC檢測方法。當然,袋式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與艙室法相比,袋式法無法實現實時監控零部件及總成的VOC揮發情況,況且袋式法測試結果重現率差等,但總體來說袋式法還是一種較為簡便的應用廣泛的零部件VOC檢測方法。

3.2 1m3艙室法

1m3艙室法是在一個體積為(1±0.05)m3的密閉空間內採用氫火焰離子檢測儀(FID)進行VOC檢測的測試方法,美國通用和一些歐洲車企廠(如寶馬,大眾等)使用該方法測試汽車內飾零部件的VOC散發情況。1m3艙室法可以實時檢測艙內VOC的含量水平,可以探究零部件VOC含量隨時間的變化規律。然而,艙室法測試方法成本高,測試價格昂貴,一般來說只有較大規模和較強實力的汽車企業和第三方實驗室才有能力配備此類設備,另外由於1m3艙室法的實測內部空間較小,若待測零部件體積過大,需要對零部件進行切割後才能將零部件完整放入1m3艙內,不像袋式法可以選用合適體積的袋子進行測試,目前,袋式法和1m3艙室法是目前主流的零部件VOC測試方法。

4、汽車駕駛室氣味檢測方法

目前汽車駕駛室氣味性評價可選用兩種方法:(1)駕駛室VOC試樣採集時,用袋子或集氣瓶採集一定量的氣體,再由氣味評價人員進行評定。(2)氣味測試人員進入環境倉中的駕駛室內對其氣味性直接進行評價。採用第二種方法時氣味性評定過程整車車門開閉將對車內空氣濃度有影響,所以一般國內企業標準制定過程中均註明首次評價人員進行末次補充評價,如果首次評價人員在首末兩次的評定結果存在2個等級以上的差異,則需重新對駕駛室內空氣環境進行處理、進行新一輪的氣味性評價。如果評定結果差異仍存在2個等級以上,應重新組織評價人員進行評價。

5、結語

隨著時代的革新,我國汽車在VOC和氣味性方向出臺的相關企業標準,加快了改善和提高汽車內空氣品質的步伐。相關從業人員應熟知汽車內飾零部件材料VOC與氣體檢測技術,在根源上找出問題,最大化的減少汽車內部VOC與異味的產生。

相關焦點

  • 2018(第四屆) 國際汽車內飾表皮材料技術論壇江淮站暨產品技術展示...
    風雨同舟四載路,易貿第四屆汽車內飾表皮材料技術論壇定檔10月18-19日,砥礪前行四載春秋,我們勵志成為行業最領先最專業的汽車內飾表皮材料平臺。第三屆國際汽車內飾表皮材料技術論壇 2017 7.12-14日 北京 人數規模:250+人聯合主辦方:北京汽車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北汽集團越野車事業部第四屆 國際汽車內飾表皮材料技術論壇暨產品技術展示交流會 2018 10.18-19日 合肥 人數規模:400+人聯合主辦方:江淮汽車
  • 用作汽車內飾的聚丙烯材料,如何降低VOC含量,保障車內環境安全
    改性聚丙烯材料具有密度低、韌性好、耐化學腐蝕性好、價格低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在汽車內飾製品中廣泛應用,如汽車儀錶板、中央通道、門板、座椅、立柱、門檻板、舉升門和後側圍等等。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對車內異味和駕乘環境的關注,以及GB/T 27630《乘用車內空氣品質評價指南》控制標準的頒布,車內VOC問題對改性聚丙烯內飾材料提出了新要求,今天嘀嘀君就給您閒聊下VOC問題,以及改性聚丙烯材料是如何控制VOC核心要點。
  • 視頻回放丨「車內材料VOC檢測和氣味改善」主題研討會
    什麼是最新的車內氣味改善提升解決方案?車內VOC和氣味性研究中都存在著哪些分析技術?VOC檢測和氣味改善」的線上研討會,會中三名檢測行業專家為大家帶來了汽車行業車內VOC的最新檢測分析方法、針對於目前分析方法的優化方案以及如何改善車內氣味的主題報告。
  • 乾貨|聚丙烯(PP)材料在汽車零部件上的應用與展望
    新材料研習社報導,隨著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輕量、舒適、綠色、環保成為汽車工業發展的主要方向。汽車輕量化技術能夠減輕車身重量、降低油耗,是實現節能減排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汽車零部件更多地採用塑料材料替代笨重、昂貴的金屬構件,「以塑代鋼」成為解決汽車工業發展要求的最佳方案,汽車塑料化程度已經成為衡量汽車設計和製造水平的重要標誌。
  • 2017汽車非金屬材料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即將開幕 關注熱門材料議題
    節能與環保已成為汽車工業發展的兩大課題,汽車材料也逐步向輕量化、環保化和高感官質量的方向發展,在此之中,非金屬材料在汽車環保、舒適和美觀等方面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非金屬材料的技術和應用是汽車行業內的熱點話題之一。
  • 樹立車用材料新標杆 引領汽車產業技術革新
    自2011年起,來自汽車整車、零部件、材料等國內外近80家車用材料相關企業和機構成立了車用材料技術工作組(以下簡稱「材料工作組」),建立了中國車用材料基礎資料庫(AMASS),同時開展了綠色材料相關行業規範、先進材料技術、管理經驗、有害物質管控、腐蝕、氣味性、阻燃性等研究工作,為汽車綠色研發提供了權威、系統的交流平臺。
  • 汽車材料揮發性VOC測試---袋式法測試【蒼南資訊】
    汽車材料揮發性VOC測試-袋式法測試【蒼南資訊】檢測概述汽車整車廠及零部件廠商快速提升零部件性能,滿足您對產品品質和安全的高要求,涵蓋汽車零部件的環境可靠性測試、電學性能測試、功能測試、EMC測試、材料測試、綠色環保測試及化學法規符合性服務項目。
  • 專業解讀汽車VOC測試和法規
    隨著汽車市場競爭的加劇,很多汽車廠商通過使用劣質內飾材料降低生產成本,隨之帶來的是車內VOC的增加。VOC對於人體健康有著重大影響,由於VOC本身具有極大的危害性,已經被社會喻為人類的「隱形殺手」。目前,如何降低和消除車內的VOC已成為了汽車行業新的發展目標,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 汽車主機廠怎麼檢測VOC?標準和測試方法大剖析
    因此,我國應明確汽車產業鏈各方責任和監督管理措施,對汽車行業進行監管,健全汽車信息披露機制,讓消費者了解每臺新車的揮發水平,時機成熟時,有必要強制實施這兩個標準。  2)借鑑國外 VOC 檢測管理經驗,結合我國汽車揮發性有害物質現狀,規範我國汽車行業零部件和材料VOC 檢測方法,降低零部件、材料供應商的技術和成本壓力,基於全產業鏈引導零部件及材料企業開展統一的揮發性有害物質管理工作。
  • 質量保證,德國IABG汽車技術檢測公司
    IABG作為專業從事汽車動力分析和技術檢測的公司,在追求測試技術不斷發展的同時始終將客戶的需求放在中心位置。50年來,IABG已逐步發展成為世界頂尖的動態疲勞試驗機供應商及汽車和航天航空測試解決方案提供商,為德國寶馬,奧迪等各大汽車廠商,波音,空客等飛機製造商及歐洲宇航局提供測試解決方案及配套產品。
  • GC-IMS技術溯源汽車內飾異味及成分
    在今年的3.15晚會中,回顧了之前發生的MINI汽車發動機問題以及汽車內飾異味問題如何被檢測呢?海能儀器汽車內飾異味的檢測這表明這些材料是汽車艙內空氣中VOCs的主要來源。此外,通過所選擇的氣味化合物的信號,鑑定了與氣味相關的一些揮發性化合物,並比較了峰的強度。從中可以看出,樣品D具有更高濃度的氣味化合物。因此,我們可以通過GC-IMS快速分析、測定車輛內飾使用的聚合材料所發出的氣味相關的VOCs,從而確定車內氣味來源。
  • 花溪區VOCs在線監測系統氣體檢測標準立業voc氣體檢測儀
    花溪區VOCs在線監測系統氣體檢測標準立業voc氣體檢測儀如此驚人的損耗,刺激著防腐蝕塗料的發展。開發環保型工業重防腐塗料是全球許多發達國家塗料專家正在積極探索的高技術項目,在國內更是一個新興的領域。用於重防腐領域的有水性醇酸體系、水性環氧體系(環氧雲鐵中塗和環氧富鋅底漆)、水性無機富鋅體系、水性環氧酯體系等。
  • 孔隙率檢測專用顯微鏡—汽車零部件行業專用顯微鏡
    全自動汽車零部件孔隙率檢測專用顯微鏡,這款顯微鏡和專業分析軟體一起配合使用,讓孔隙率的檢測變得方便、高效。孔隙率分析顯微鏡圖片:孔隙率分析顯微鏡近年來,隨著對汽車輕量化和燃油經濟性要求的不斷提升,汽車鋁合金壓鑄零部件應用數量快速增長,對零件的洩露以及力學性能有明顯的影響。
  • 汽車智能內飾重要的透明導電高分子材料PEDOT介紹
    背景:汽車內飾智能表面是裝飾性表面(鋁、木材、塑料或織物材料)和電子系統的整合,包括觸摸感應、照明/氛圍燈、表面激活可振動等等,而這些功能的實現
  • 眾泰汽車:提升汽車產品競爭力 眾泰創建「汽車材料資料庫」
    材料是汽車產品的基礎,近年來,雖然中國汽車行業市場發展迅速,但在關鍵的材料研發、性能評估、先進加工工藝、基礎數據支撐等方面都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制約著我國汽車工業轉型升級和向汽車工業強國邁進的發展步伐。怎樣合理應用汽車材料,汽車材料技術如何發展?這些都是擺在各個車企面前的現實課題。
  • 飛秒檢測:超半數的汽車腳墊VOC超標嚴重
    汽車腳墊是集吸水、吸塵、去汙、隔音、保護主機毯五大主要功能為一體的一種汽車內飾。它可以有效防止鞋底殘留的 水分、髒物造成與離合器、制動器和油門間的滑動,降低安全隱 患,降低內飾被汙染和損壞的可能性,所以它幾乎成了買車時候的必選,消費者一般網絡上自行購買或者4S店直接贈送。
  • 終於搞懂各主機廠氣味測試標準異同!
    早在2007年11月,由北京晨報社聯合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檢測了超過50個品牌的汽車。在檢測分析的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TVOC五項車內有害元素中,50款車型中有42款存在不同檢測項超標問題,超標率達到82%。其中,甲醛的超標現象最為嚴重,93%的被測新車車內空氣中所含的甲醛含量都超過室內甲醛國際限量值,此外,22%的被測新車車內空氣中苯含量超標。
  • 低氣味低煙密度PC/ABS合金
    但是小遠相信,隨著行業內部的深度研發,人們對汽車阻燃標準的進一步重視和提高,屆時,再也不用擔心會因為愛車自燃導致那麼多損失了。汽車內飾材料的阻燃性是一項很重要的指標,不僅促進汽車行業的穩進發展,更是對人身安全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很多汽車起火事故原由汽車製作材料的不合格造成的,(炎炎夏日汽車暴曬起火)這樣的新聞好像每年都會有很多!
  • 盤點汽車內飾上市公司30強
    汽車內飾系統是汽車車身的重要組成部分,汽車內飾(Automotive Interior)主要是指汽車內部所用到的汽車產品,涉及到汽車內部的方方面面。華域汽車(A股 600741)華域汽車是一家深耕汽車零部件業務30餘年、覆蓋40餘項業務領域的綜合性汽車零部件系統集成供應商,在全球範圍內為主要整車客戶提供先進的技術、可靠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
  • 聚雙環戊二烯PDCPD這種汽車新材料,聽說最近很受追捧?
    本次論壇將力邀車用塑料和複合材料相關技術領域的科研院所、設備廠家、材料企業、復材企業、零部件企業、整車企業,打通全產業鏈的產學研技術合作,推動國內車用塑料和複合材料在汽車輕量化應用中的資源整合、技術發展及產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