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菊科植物野菊的花,與菊花不僅差一野字。
野菊花都是黃色,菊花管狀花黃色,舌狀多白;野菊管狀花多,菊花相對偏少;野菊舌狀花通常一層,菊花多層。飲片中野菊多球形,含苞未放,而菊花多開放狀態。野菊清熱解毒擅治瘡瘍;菊花則疏風平肝。
野菊花(Indian chrysanthemum; Chrysanthemum indicum),是菊科植物野菊的花,我們平常所說的菊花是菊的花,二者不同。
野菊花的葉子和菊花的葉子相差不多,小永根據植物描述沒有區分開,而且相關圖片太少無法比較。野菊花的花兒長在枝頭,排成傘狀,呈黃色,每逢秋季開的滿山遍野。
這裡需要介紹兩個術語:管狀花、舌狀花;以向日葵為例,管狀花像管兒一樣,組成中間的花盤;舌狀花像舌頭一樣,繞花盤生長,就是大家想像中的花瓣吧。
野菊花其實很小,因為野菊花的管狀花比較多,花盤相對大,鏡頭特寫,所以呈現這種錯覺。
野菊花和菊花的主要區別,看這張圖可以明白大概:
野菊花VS菊花
總體上野菊花比菊花要小很多,而且野菊花通常呈球形,含苞未放狀態,而菊花一般都處於開放狀態。
野菊花的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可以祛火,用於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等,和之前講的蒲公英、紫花地丁等同用,治療外科疔毒瘡瘍,現在也多用來治療皮膚病,尤其適合祛痘痘。
野菊花和菊花不是同類,功效也有很大區別:野菊花味苦,擅長解毒治療瘡瘍痘痘;菊花味辛甘苦,疏風清熱治療風熱感冒,還偏於清肝平肝。
臉上長痘痘,多是因為體內有火,吃鹹的、吃甜的、吃辣的、吃肥的,都會在體內生火,加上快節奏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壓力,使得體內的火越積攢越多,從臉上發出了就是痘痘。
治療的方法有很多,清熱解毒是一個主要方法,尤其是對於痘痘有膿的,壓上去疼痛的,更應該清熱解毒。
今天的野菊花,還有以後要講的金銀花,再加上天葵子,蒲公英、紫花地丁構成了五味消毒飲,小永常常用它為底方治療痘痘。
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金銀花,都是花草,成分容易溶入水中,都可以用來煮水泡茶,清體內的火,祛臉上的痘痘。
《本草匯言》:破血疏肝,解疔散毒。主婦人腹內宿血,解天行火毒丹疔。洗瘡疥,又能去風殺蟲。
《本草求真》:散火氣消癰毒。野菊花(專入肺肝)。一名苦薏。為外科癰腫藥也。其味辛而且苦。大能散火散氣。故凡癰毒疔腫瘰癧、眼目熱痛、婦人瘀血等症,無不得此則治。以辛能散氣,苦能散火者是也。是以經驗方治瘰癧未破。用根煎酒熱服。渣敷自消。孫氏治毒方用此。連根葉搗爛。煎酒熱服取汗。以渣敷貼。或用蒼耳同入。或作湯服。或為末酒調。自無不可。(衛生簡易方)但胃氣虛弱。切勿妄投。(震亨曰。野菊花服之大傷胃氣。)
《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又有紅絲疔,……又有暗疔,……又有內疔,……又有羊毛疔……。以上諸證,初起俱宜服蟾酥丸汗之;毒勢不盡,情寒壯熱仍作者,宜服五味消毒飲汗之。
五味消毒飲組成:金銀花(三錢)、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一錢二分),水二鍾,煎八分,加無灰酒半鍾,再滾二、三沸時熱服。渣,如法再煎服,被蓋出汗為度。方歌:五味消毒療諸疔,銀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發汗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