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零村民發現罕見鳥類,林業部門將其放生南蛇嶺森林公園

2020-11-29 馬山廣播電視臺

11月3日上午,古零鎮樂平村水錦屯一名村民在自家的耕作地裡發現一隻罕見的受傷鳥兒,並將其帶回家中護養,同時向縣林業局匯報情況。次日,縣林業局工作人員將鳥兒領回局裡,經鑑定此鳥名為池鷺,屬自治區級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

11月5日中午,縣林業局工作人員把這隻池鷺帶到南蛇嶺森林公園放生,讓它回歸大自然。

據縣林業局工作人員介紹,池鷺該物種分布範圍廣,食性以魚類、蛙、昆蟲為主,種群數量趨於穩定。

讓我們為古零這位村民的動物保護意識點讚!

同時也呼籲廣大群眾向他學習,

樹立起「保護鳥類、人人有責」的觀念,

為保護野生動物盡一份力量,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來源:馬山縣廣播電視臺

記者:韋德志

編輯:蔣譚鮮

審核:韋紹群

監製:王宏璇

馬山縣融媒體中心出品

相關焦點

  • 南蛇嶺森林公園黃花風鈴木驚豔綻放!
    沈所鎮的南蛇嶺森林公園山坡上種植的30多畝黃花風鈴木已經開始了綻放,有的枝頭上掛著一朵兩朵金黃的花朵,花的形狀又似風鈴,在隨風搖曳,好不漂亮。有的樹梢上則掛著含苞欲放的花蕾。由於今年春的雨水比往年多,黃花風鈴木的花期也相應推遲了。
  • 河源發現中華穿山甲野外種群,擬規劃森林公園進行保護
    河源發現中華穿山甲野外種群,擬規劃森林公園進行保護 2020-08-10 1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捕售成利益鏈 有放生點收門票
    新京報訊 日前,懷柔湯河口鎮山林裡發現數百隻狐狸和貉,並咬死村民家禽,此後森林公安入山捕捉狐狸。昨日,新京報記者從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和懷柔區森林公安處獲悉,目前警方仍在捕捉狐狸,而受傷的狐狸送醫後健康情況不容樂觀。
  • 商州一村民院裡飛來不明鳥類 原來是二級保護動物池鷺
    民警到達現場後,發現該鳥兒個體不大,頭部羽毛以棕色為主且縱橫相間,背部羽毛是深棕色,腹部羽毛是白色,嘴巴尖而細長,體表沒有明顯外傷,但是喪失了飛行能力。由於此鳥非本地常見鳥類,初步推斷可能是遷徙途中受傷墜落後被發現,民警向姚某致謝後將飛鳥帶回派出所臨時保護起來。隨後,民警聯繫林業部門將飛鳥帶到野生動物保護站進行救助。經林業部門工作人員查看後,確定民警送來的小鳥為池鷺,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工作人員表示將進行人工餵養觀察幾天,等其恢復飛行功能後,將進行放生。
  • 村民發現讓其放生,釣魚人:咋不管電魚的?
    村民發現讓其放生,釣魚人:咋不管電魚的?」對於釣友們來說,冬天這個季節也是最折磨人的時候,畢竟想在這個季節釣魚爆護也都是非常困難的。而且現在多數釣友也都喜歡在自然水域釣魚,但是在這種水域想要釣上魚來更是難上加難。要是玩黑坑的話,爆護的機率還算是比較大一些,但是即使這樣,釣友們還是會選擇野生水域垂釣,因為釣魚本身就是一種樂趣。
  • 兩男子在湖北神農架放生毒蛇 致當地村民被咬死……此前曾在雲南...
    據神農架新聞網10月12日消息,9月29日,經過三個多月的偵查,林區森林公安局成功偵破6.20非法投放外來物種案,依法對違法當事人嶽某、董某做出林業行政處罰,並引導受害者家屬依法向林區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今年6月24日,紅坪鎮及國家公園橋洞溝境內出現大量毒蛇,並導致當地村民萬某被毒蛇咬傷後醫治無效死亡。
  • 廣東的這些森林公園,是假期的好去處,快收藏吧
    石門國家森林公園北回歸線的一片綠洲石門國家森林公園是在1960年建立的國營大嶺山林場的基礎上建立的。1995年經中國國家林業部批准建立石門國家森林公園,是經原林業部批准建立的第一家國際森林浴場。森林覆蓋率達98.9%,公園裡有華南地區僅存的原始次生林1.6萬畝,海拔1210米高的天堂頂為廣州地區高山之最。
  • 會同縣森林公安成功救助並放生一隻灰林鴞
    5月18日,會同縣森林公安接到群眾熱線,有一隻貓頭鷹誤入住宅區。得到這一信息後,森林公安迅速響應,聯合林業局森保站工作人員趕到貓頭鷹圍困地點。在環衛局棚戶改造區,提供信息的熱心市民龍紹成早早等待多時。這是前一天晚上在龍紹成家樓上發現的。龍紹成說,由於樓上是空房,他和愛人聽到聲響後以為是有老鼠,沒想到通過尋找發現了只貓頭鷹,便在第二天一早聯繫森林公安求助。據森林公安工作人員介紹,這隻貓頭鷹名為灰林鴞,是鴟鴞科、林鴞屬的鳥類。主要棲息於山地闊葉林和混交林中,尤其喜歡河岸和溝谷森林地帶。
  • 邯鄲現食人鱷:盤點盲目放生導致的悲劇
    據叢臺公園張志偉隊長介紹,此鱷魚初步判定應為「灣鱷」,屬脊椎動物爬行蟲綱長吻鱷類,重約30斤,處於2-3歲的幼年期。此鱷產地為熱帶地區,並不屬於我國物種,初步懷疑是人為放生。目前這條鱷魚被收養在叢臺公園動物園內。
  • 億年前兇猛古鳥類怎麼回事? 億年前兇猛古鳥類圖片
    10月30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一件非常特別的古鳥化石,其細節對人們理解古鳥類的多樣性和羽毛的演化有重要的意義。該研究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領銜,英良世界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執行館長鈕科程、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皇家博物館瑞安·麥凱勒教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美籍研究員鄒晶梅等學者共同研究。
  • 西伯利亞來的「小客人」 讓安徽村民專家們操碎心
    因這隻大鳥老停留不走,擔心其出意外的老劉,於11月13日致電資深「鳥友」張紅兵和旌陽夫婦求助。此後,經過研究和請教專家,大家得知這是一隻珍稀的白鶴幼鳥!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旌陽介紹,發現白鶴幼鳥的溼地距鄱陽湖不足200公裡,之前每年都有白鶴遷徙經過,但很少在這裡停留。發現這隻白鶴寶寶的那幾天,山裡持續陰雨,霧也大,大家猜測這隻白鶴寶寶或是因體力不支掉了隊。
  • 村民養雞場內發現穿山甲 專家推測或有其種群分布
    原標題:潮州村民上報發現穿山甲 專家推測或有其種群分布潮州市湘橋區磷溪鎮蘆莊發現的穿山甲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蟻璐雅 趙映光 通訊員 潮湘宣6月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公告潮州一村民上報:養雞場內發現穿山甲6月14日上午,在潮州市湘橋區磷溪鎮蘆莊村一村民的養雞場中,守門的狗一直叫個不停,隨後該村民外出查探,竟發現一隻重3.8斤的野生雄性穿山甲。接報後,潮州市林業局、潮州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湘橋區農業農村局及西湖動物園等部門迅速聯合前往救助,並上報上級相關部門。
  • 億年前兇猛古鳥類被發現:體型很小 可愛且兇猛
    今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一件非常特別的古鳥化石,其細節對我們理解古鳥類的多樣性和羽毛的演化有重要的意義。研究論文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刊物、自然集團旗下的《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
  • 罕見黑翅長腳鷸現身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圖]
    黑翅長腳鷸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罕見黑翅長腳鷸現身奧海  東方網4月16日消息:身似海鷗、腿似白鷺、嘴似鷸,昨天下午4時,攝影愛好者張宇先生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這片城市  張宇說,自2005年12月奧林匹克公園開始堆山挖湖時,他就一直在此工作,親眼目睹了這片城市「綠肺」的環境越來越好,逐漸引來了野鴨、隼、斑鳩、貓頭鷹、長尾山雞,甚至戴勝這樣的罕見鳥類,他也用手中的鏡頭對此一一記錄。  「咦,這是海鷗嗎?」昨天下午4時,張宇來到公園窪裡湖時,遠遠地看到一群高飛的鳥,落在了眼前的人工湖邊。他趕緊端起相機「啪、啪、啪」地連拍起照片來。
  • 韶關始興:赤麂闖入家中,村民報警放生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文 通訊員 廖向榮 譚本林4月5日,一隻野生動物闖入韶關市始興縣馬市鎮一村民家中,村民發現後立即報警。接到報警後,當地派出所及轄區公安森林分局民警立刻趕往現場,發現該野生動物疑為成年赤麂(始興當地稱黃猄),重約20斤,系自行進入村民家中,無明顯外傷,狀態良好。
  • (廣現場)雨後赤麂闖家,韶關始興村民報警放生
    4月5日,一隻野生動物闖入韶關市始興縣馬市鎮壢坪村一村民家中,村民發現後立即報警。接報後,當地派出所及轄區公安森林分局民警立刻趕往現場,發現該野生動物疑是一隻成年赤麂(始興當地稱黃猄),約20斤,系自行進入村民家中,無明顯外傷,狀態良好。隨後,工作人員將其帶到上臺林場進行放生。
  • 他山之石:臺灣那邊也興放生但為啥零誤傷
    現狀 不當放生引發多重問題翻閱臺灣與放生相關的新聞,常會發現「好心辦壞事」的現象,甚至有人利用民眾善心和「放生需求」,構造動物捕捉、運輸、買賣、再放生的產業鏈,使不少動物因反覆折騰而不幸傷亡。新北市「動物保護處」曾接獲檢舉,稱有團體在新店放生約1萬斤鯉魚。在放生現場,一袋袋放生魚,被信眾一邊念著阿彌陀佛,一邊用滑梯放入水中。
  • 瀘州村民山上發現「小可愛」 撿回去才知道是小豹貓
    這個可愛的小傢伙,是幾天前一個村民在山上撿來的,幾經輾轉,送到了這裡,等到再長大一點,工作人員將進行放生。幾天前,敘永縣觀興鎮奇峰村村民張勇,在山上意外發現了這隻小豹貓,「發現這隻小傢伙時,覺得它很可愛,像家裡餵的貓一樣,我就把它撿回家了。」張勇介紹,當時這隻豹貓在山坡上孤零零的,他不知道這是什麼動物,但想到不撿回去,可能小傢伙會有危險。
  •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億年前兇猛古鳥類化石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億年前兇猛古鳥類化石時間:2019-10-31 10: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億年前兇猛古鳥類化石 10月30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宣布在琥珀中發現一件非常特別的古鳥化石。這個化石來自 的琥珀產區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康河谷。